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青华  王铁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914-4916
目的:评价宫颈锥切术在CIN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59例宫颈锥切术患者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LEEP锥切术138例,冷刀锥切术21例,两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脱痂期出血多5例,LEEP术后4例,冷刀锥切术后1例,占3.14%;术后病理降级69例(43.40%),等级者76例(47.80%),升级者14例(8.80%,包括2例宫颈浸润癌);术后3个月冷刀锥切组与LEEP锥切组宫颈光滑分别为17例(80.95%)和135例(97.8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半年各细胞学随访1次,复发3例,治愈率98.11%,无感染、宫颈粘连及狭窄发生。结论:正确掌握宫颈锥切术的指征与方法可以避免CIN的漏诊,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9年8月在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门诊就诊的CIN患者19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高频环形电刀行宫颈锥切术,对照组采用冷刀行宫颈锥切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效果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CKC组高于LEE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灶残留率、病变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CIN简单、安全、有效、出血少,术后宫颈恢复好,由于手术后少部分患者仍然有病变持续存在且复发可能,所以治疗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3.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CINⅢ治疗中临床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CIN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阴道镜辅助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宫颈CINⅢ级的患者6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8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另31例行冷刀锥切术,分别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病灶残留情况、CIN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LEEP组术后发现侵润癌2例,冷刀锥切组发现侵润癌1例,分别行手术治疗,其余各病例中,二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中,LEEP组明显优于冷刀组,LEEP组术后病理边缘病灶残留(CINⅠ级)1例占2.7%。术后半年内治愈率LEEP组97.3%,冷刀组100%,两者无明显差异。LEEP组半年后再行LEEP活检术发现CINⅠ~Ⅱ级3例占8.1%,冷刀组半年后多点活检CINⅠ1例占3.3%。由于二者取材方法不同无法进行比较,冷刀组术后宫颈部分或全部粘连3例10%,LEEP组为1例占5.4%,二者术后1年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LEEP手术对于治疗宫颈CINⅢ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有一定的操作技术及完善的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7年12月术前诊断CIN行LEEP术者136例,自身对照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136例CIN患者LEEP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46例(33.8%);不符合者90例(66.2%),其中80例(58.8%)LEEP后病理检查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轻,10例(7.4%)程度较重,浸润癌1例。LEEP切缘阳性率6.6%(9/136),手术并发症主要是术后出血,短期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宫颈锥切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阳性患者为复发的高危人群,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因宫颈CINⅠ~CINⅡ而行宫颈锥切(LEEP)术患者380例,并与我院门诊因CINⅠ~CINⅡ而行微波治疗的患者290例进行比较。进行随访患者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宫颈LEEP术后12个月内盆腔炎性发病率为13.9%(53/380),微波术后12个月内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为13.1%(38/2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年内LEEP组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为15.3%(58/380),微波治疗组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为14.5%(42/2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锥切术后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与微波治疗后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相比较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09年4月采用LEEP对CINⅢ进行治疗,并与同期冷刀宫颈锥切术(CKC)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CK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EP组在治愈时间方面与CK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在治愈、术后出血、术后宫颈狭窄、手术残留、持续存在及复发方面与CK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是治疗CIN Ⅲ的有效方法,与CKC比较,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CIN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EEP术(LEEP组,82例)和CKC术(CKC组,82例)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与CKC组比较,LEEP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两组组织活检与病理检查符合率,CIN级别下降率,浸润癌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发生率较CKC组低(P<0.05)。LEEP组与CKC组的复发率(9.8%、7.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EP术治疗CIN安全有效,较CKC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杨丽  史宏晖  刘志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39-2842
目的:探讨普通电刀与冷刀宫颈锥切术(cold-knife conization,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微小浸润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因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子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或不除外宫颈癌早期浸润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普通电刀宫颈锥切术患者107例(电刀组),接受冷刀宫颈锥切术患者129例(冷刀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电刀组中36例及冷刀组中15例锥切后行全子宫切除术或根治性手术的后续治疗,将两组的子宫标本与宫颈锥切标本进行病理比较;电刀组的71例和冷刀组的114例进行了术后的随访,对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24个月复诊的痊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①手术时间:电刀组(25.55±8.25)min,比冷刀组(29.52±8.96)min短(P=0.001);术中出血:电刀组(14.52±10.78)ml,较冷刀组(26.07±13.40)ml少(P=0.00);电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4%)较冷刀组(14.73%)低(P<0.05);②切除的子宫标本中,≥CINⅡ的病变残留,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0);两组宫颈锥切切缘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0)。③累计随访异常率:电刀组为7.75%(5/71),冷刀组为10.53%(12/11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3);两组在3个月、6个月、9个月、均值为24个月随诊的痊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电刀治疗组优于冷刀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普通电刀施行宫颈锥切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冷刀锥切术,诊治CINⅢ和微小浸润癌临床疗效与冷刀锥切相似,应得到临床的重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宫颈环状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06年宫颈病变门诊收治的CINⅢ患者,依据其志愿采取LEEP或CKC治疗并追踪随访,评价两种术式。结果:两种术式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EP手术组为5.80%,CKC组为5.26%);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EP手术组为95.65%,CKC组为98.24%);生活质量方面LEEP手术组优于CKC组,术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INⅢ患者,LEEP手术组与CKC组治愈率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本分析显示,LEEP术具有不住院、花费少的特点;SF-36生活质量评分证实在生活质量方面LEEP组优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LEEP术是处理CINⅢ的常用和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Ⅲ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Ⅲ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效果,为CIN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4例CINⅢ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CKC组(82例)和LEEP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病理一致率、术后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CK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5.9±1.7)ml,手术时间为(25.1±2.3)min;LEEP组患者为(10.6±3.3)ml和(14.9±1.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各时限复发率、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Ⅲ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LEE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较高,但其治疗彻底性低于传统CK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Ⅲ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Ⅲ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Ⅲ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Ⅲ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Ⅲ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经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CIN,实施宫颈LEEP术178例;同时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CKC)22例,随访治疗效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LEEP组手术时间和手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3±4.1)ml和(14.4±12.8)ml;CKC组为(30.4±15.2)ml和(70.6±30.8)ml,均高于LEEP组(P<0.01);(2)LEEP术后病理阴性60例(33.71%),CINI 63例(35.39%),CINII 31例(17.42%),CINIII 22例(12.36%),微小浸润癌例2(1.12%);宫颈病变级别升高15例(8.4%),完全符合86例(48.3%),降低77例(43.3%);CKC术后病理阴性0例,CINI 8例(36.36%),CINII 6例(27.27%),CINIII 6例(27.27%),微小浸润癌2例(9.09%);病变级别升高为6例(27.3%),完全符合13例(59.1%),降低3例(13.6%);两组差异有编者学意义(P<0.01);(3)LEEP组术后病理切缘阳性7例(3.93%),病灶残留2例(28.57%);切缘阴性171例(96.07%),病灶残留2例(1.17%);CKC组术后切缘阳性1例;切缘阴性21例,均无病灶残留.所有子宫切除标本病理诊断级别再无升高病例;(4)随访期间LEEP组复发3例,CKC组1例复发,首次LEEP术后治愈率96.06%,CKC术后治愈率95.45%.结论 LEEP是诊断及治疗宫颈CIN的安全有效方法;不仅可完整切除病灶,亦能销毁切缘病灶;宫颈标本边缘受累与否是病变残留和复发的高危因素;高级别的CIN治疗前先行LEEP处理,对早期发现宫颈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Ⅲ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Ⅲ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