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含量变化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3、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30例正常非孕妇女外周血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含量,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研究对象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率(6.66±1.30)%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10.99±2.64)%(P<0.05)和正常妊娠组(12.63±3.05)%(P<0.05)。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TGF-β(123.64±27.31)p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对照组TGF-β(179.25±24.67)pg/L(P<0.05)和正常妊娠组TGF-β(211.72±63.49)pg/L(P<0.05);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IL-10(145.37±42.45)p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对照组IL-10(203.47±42.56)pg/L(P<0.05)和正常妊娠组IL-10(234.45±51.21)pg/L(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低下以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含量降低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PM)对大鼠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RPM 2 mg·kg-1·d-1灌胃2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无菌件下下腔静脉采血,并分离脾脏及胸腺,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脾脏及胸腺内CD4+CD25+T细胞的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PCR检测脾脏细胞FoxP3 mRNA表达,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13)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实验组外周血、脾脏和胸腺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脾脏细胞FoxP3 mRNA表达为对照组的4.1倍.实验组TGF-β和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PM能诱导大鼠体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增殖,且增加体内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分离哮喘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外周血PBMC培养上清IL-4的分泌状况。结果:哮喘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3.2±1.5)%,健康对照组为(6.5±2.5)%,哮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外周血PBMC培养上清IL-4分泌水平为(57.3±13.5)ng/L,健康对照组为(28.6±7.2)ng/L,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变应性鼻炎15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T细胞占T细胞比例以及CD+4 CD+25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并与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占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Foxp3+ CD+4 CD+25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CD+4 CD+25 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减少,这可能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与胰腺癌患者肿瘤标记物、生存期及治疗的关系。方法:以25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23例慢性胰腺炎及3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集外周血进行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百分含量检测。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第4、8及12周检测外周血CD8+CD28-T细胞、TGF-β1、IL-10及CA199含量,并分析胰腺癌患者CD8+CD28-T细胞及细胞因子与生存期及CA199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患者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三者均显著高于慢性胰腺炎及健康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4周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但第8周与第4周有显著性差异,亦即明显降低(P0.05)。第12周与第8周同样无统计学差异。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三者当中任意一者与生存期呈负相关性,但与CA199呈显著正相关性(均为r绝对值大于0.7,P0.05)。结论: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升高是胰腺癌的特征之一,随着治疗进展其可一度下降,但治疗后期下降不显著;该细胞与生存期及肿瘤标记物密切相关,因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情况。方法选取30例初发(PV)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V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Treg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及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17,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1PV组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比例(2.9±5.6)%高于健康对照组(1.6±4.2)%;PV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2.0±5.4)%,低于健康对照组(4.6±4.4)%;2PV组血浆中IL-17表达水平(36±20)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21±15)pg/mL;PV组IL-21水平(36±14)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9±15)pg/mL。结论 PV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发病可能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含量变化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3、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30例正常非孕妇女外周血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含量,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研究对象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率(6.66±1.30)%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10.99±2.64)%(P〈0.05)和正常妊娠组(12.63±3.05)%(P〈0.05)。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TGF-β(123.64±27.31)p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对照组TGF-β(179.25±24.67)pg/L(P〈0.05)和正常妊娠组TGF-β(211.72±63.49)pg/L(P〈0.05);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IL-10(145.37±42.45)p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对照组IL-10(203.47±42.56)pg/L(P〈0.05)和正常妊娠组IL-10(234.45±51.21)pg/L(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低下以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含量降低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在胃癌并转移患者的表达及手术切除对其影响。方法:纳入58例胃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以及CA72-4含量。术后12周,复诊比较上述指标变化。随访3年,比较转移组(n=30)及未转移组(n=28)的3年生存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癌组患者CD8+CD28-T细胞、IL-10、TGF-β1及CA72-4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CD8+CD28-T细胞、IL-10、TGF-β1及CA72-4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未转移组CD8+CD28-T细胞、IL-10、TGF-β1及CA72-4均显著低于术前,且均显著低于转移组(P0.05)。转移组CD8+CD28-T细胞、IL-10及CA72-4均显著低于术前,而TGF-β1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转移组术后3年内生存率显著低于未转移组;(3)CD8+CD28-T细胞、IL-10、TGF-β1三者当中任意一者,均与CA72-4呈显著正相关性,而与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CD8+CD28-T细胞、IL-10及TGF-β1显著升高是胃癌并转移患者的重要免疫表现,三者与肿瘤标记物及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CD4+ CD25+ Treg调节性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改变.方法 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A组)10只及高脂饮食组(B组)20只,高脂饮食组再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0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前腹腔注射抗CD25+单克隆抗体250μg,A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大鼠IgG抗体(250μg),高脂饮食组定期用维生素D腹腔注射.上述各组喂养3个月后,各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通过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CD4+ CD25 +Treg细胞及Foxp3+的表达、检测炎症因子IL-10,IL-1β水平,处死各组大鼠做病理切片.结果 3组中干预组CD4+ CD25+ Treg细胞及Foxp3+表达下降最明显,IL-10水平明显下降,IL-1β水平明显升高,A组CD4+ CD25+ Treg细胞及Foxp3+表达最高,IL-10水平亦最高,IL-1β水平最低.而对照组在干预组及A组之间.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CD4+ CD25+ Treg调节性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受到抑制,而不是CD4+ CD25+ Treg调节性T细胞分泌的因子却显著升高,考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免疫反应参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计数、IFN-γ及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SLE患者24例及健康对照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及IL-17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SLE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SLE患者血清IFN-γ及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活动组血清IL-17水平较非活动组明显升高(P<0.05);③SLE患者CD4+ CD25+ Treg细胞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673,P<0.05);血清IL-17水平与SLEDAI平分成正相关(r=0.467,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的减少和血清中IL-17、IFN-γ水平的升高,可能与SLE患者的细胞免疫紊乱有关,且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减少或IL-17水平升高可引起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取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TGF-B、IL-10和IL-2。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血清中TGF-β、IL-10和IL-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4^+CD25^+T细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显著升高,血清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参与诱导CD4^+CD25^+T细胞的生成,提示CD4^+CD25^+T细胞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丽英  刘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289-129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ymptomatic HBV carriers,ASC)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Tregs)4个重要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神经纤毛蛋白-1 (Neuropilin-1),Toll样受体TLRS、TLR8]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50例CHB患者(CHB组)、28例ASC(ASC组)和24例健康献血者(NC组)的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MACS免疫磁殊和AutoMACS分离系统分选CD4+CD25+ Tregs,提取CD4+CD25+ Tregs总RNA,逆转录成cDNA后,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定量PCR检测待测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4个待测分子中,ICAM-1、Neuropilin-1、TLR5的表达水平在各研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8在ASC组外周血CD4+CD25+Tregs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组和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8的表达水平在CHB组和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定量PCR显示TLR8的表达水平在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提示TLR8在HBV感染过程中可能对外周血CD4+CD25+Tregs的功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薏苡仁酯(coixenolide)对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80岁以上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薏苡仁酯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占总CD4+T细胞比例和血IL-2mRNA变化。结果与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肿瘤组外周Treg占总CD4+T细胞比例、血IL-2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组外周血Treg比例与血IL-2mRNA水平呈正相关(r=0.921,P<0.01)。肿瘤组在薏苡仁酯治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Treg、IL-2mR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薏苡仁酯可能通过下调IL-2分泌和Treg数目解除免疫抑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主要发挥抑制性免疫调节功能,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和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CD4+CD25+Tregs的特征、作用机制及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作用,以便进一步研究此群细胞的功能,为RA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探讨其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CSHB)、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和1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PBMCs中Treg的比例。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平均百分率为(2.45±0.23)%,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9.48±0.48)%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较健康对照组(5.65±0.61)%则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reg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情进展及病毒抑制清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T细胞CD25和FOX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SLE患者(9例为狼疮性肾炎)及10例健康对照组PBMC中CD4+T细胞中CD25及Foxp3的表达。结果 SLE患者CD4+CD25highT细胞中FOXP3+T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明显负相关(r=-0.514,P<0.01),与补体C4正相关(r=0.362,P<0.05),与ESR及CRP负相关(r分别=-0.23、-0.216,P<0.05),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将SLE患者分为狼疮性肾炎(LN)组及非肾损(SLE-NR)组,两组CD4+CD25highT细胞及CD4+CD25lowT细胞中FOXP3+T细胞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LN组CD4+T细胞中CD25high及CD25low的表达均较SLE-NR组增高(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 T细胞中FOXP3+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而LN患者代偿增高的无FOXP3表达的CD4+CD25+T细胞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HCV感染者病程不同阶段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非活动性HCV感染33例(A组)、活动性HCV感染32例(B组)、慢性丙型肝炎56例(C组)、HCV相关性肝硬化47例(D组)、HCV相关性肝癌45例(E组)和健康对照者60例(F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CD25+Treg的表达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C、D、E组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CD25+Treg的表达频率均明显高于F组(P<0.01)。组间比较,A组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Treg细胞表达频率明显低于B、C、D、E组(P<0.01),D、E组表达频率明显高于B、C组(P<0.01)。结论 HCV感染导致CD4+CD25+Treg细胞的增殖与活化,使机体对其的免疫清除不完全,从而促进HCV感染者疾病的进展和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CD4 、CD8 T细胞及IL—6的变化 ,探讨其在登革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2例健康人和18例登革热患者于治疗前后采静脉血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8 T细胞并计算CD4 /CD8 比值 ,ELISA检测血清IL—6水平 ,同时作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 :与正常健康人和治疗后相比 ,登革热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 细胞百分比、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 (P<0 01) ,CD8 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6显著增高 (P<0 01) ,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 (P<0 01) ;治疗后患者以上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D4 、CD8 T细胞在登革病毒感染后异常激活 ,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 ,IL—6分泌增高 ,可能在登革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雷帕霉素对小鼠体内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实验组(B、C、D),B、C、D三组分别灌胃雷帕霉素1、2、3 mg.kg-1,A组每天予以无菌水灌胃,共3周。3周后,无菌条件下心脏采血,EDTA抗凝,分离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实验组(B、C、D)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水平分别为(9.62±1.43)%(、13.76±1.97)%(、15.41±2.45)%和(12.23±4.56)%(、23.03±6.18)%(、25.17±6.42)%,对照组(A)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水平分别为(3.52±0.65)%和(6.53±3.01)%,无论是在外周血还是脾细胞中,B、C、D组CD4+CD25+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C、D组与B组之间CD4+CD25+Treg细胞水平也有明显差异性(P0.05),C组和D组之间CD4+CD25+Treg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够诱导昆明系小鼠体内CD4+CD25+Treg细胞增殖,其使用剂量可以影响CD4+CD25+Treg细胞的增殖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1',2',3',7'-四氢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3-H4)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CD4+CD25-效应性T细胞早期活化的影响,分析TF3-H4对两群功能相反的CD4+T细胞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BALB/c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CD4+CD25-效应性T细胞,加入ConA或PDB,和TF3-H4共同孵育12 h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结果在ConA和PDB的作用下,两群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均升高。TF3-H4(20 mg.L-1)不能抑制PKC激动剂PDB激活的CD4+CD25-效应性T细胞CD69的表达,却能抑制ConA激活的CD4+CD25-效应性T细胞CD69表达;同时,TF3-H4也能明显抑制ConA激活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CD69表达。结论茶黄素衍生物TF3-H4可能经由TCR活化途径的上游抑制CD4+CD25-效应性T细胞活化;TF3-H4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CD4+CD25-效应性T细胞早期活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该类化合物发挥抗炎、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