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加快合模机构移模速度和优化移模速度曲线为目的,优化设计出一种新型混合驱动式合模机构,并对该合模机构的开合模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全电动注塑机混合驱动合模机构,新型混合驱动式合模结构在移模速度上有了显著提高,移模速度曲线也更接近理想的正弦曲线。新型全电动精密注塑机混合驱动合模结构具有低成本化的优势,同时其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性能也超越了已有全电动混合驱动合模结构。  相似文献   

2.
钟汉如  梁伟民  钟枢 《广州化工》2012,40(8):152-153,157
研究了注塑机锁模机构伺服驱动器的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全电动注塑机运动伺服控制器的设计思路。针对注塑工艺设计伺服电机控制器具有功能简化、成本降低等优点。本文通过对合模机构的伺服运动控制的研究,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把伺服控制器的设计思想推广到射胶、熔胶等机构。伺服控制器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也研究了廉价的无刷直流电机在全电动注塑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肘杆式全电动注塑机设计工作中,合模伺服电机的选择非常的重要。为了选择合适的合模伺服电机,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电机功率进行计算。为了更好的计算全电动注塑机合模伺服电机额定功率的下限值与上限值,分析注塑机的注塑成型工艺特点,分析肘杆式合模机构工作过程中十字头受力的特点,引出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驱动合模的伺服电机的额定功率的方法,考虑到额定功率随开模行程增大而减小的特点,给出额定功率的下限值和上限值。经实例验证,表明此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高效节能全电动注塑机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全电动式注射装置、锁模机构及驱动结构的分析基础上,进行了高效节能全电动注塑机的设计,分析计算了注射系统的功率及能耗;提出了一种直接背压反馈控制的电动塑化驱动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装置,解决了电动注塑装置中伺服电机之间的动作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电动注塑机差动式合模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全电动注塑机差动式合模机构进行结构设计,并对差动式齿轮机构的功率流向进行分析.差动式合模机构将异步电动机和步进电机生成的输入运动通过两个自由度的ZUWGW型2K-H差动轮系合成后,产生可编程的输出运动.同时异步电动机和步进电机混合驱动,其中异步电动机提供较大的功率,步进电机起调节的作用,二者的组合有效地代替了大功率步进电机,从而能实现高锁模力、高效率、运行速度快、低能耗、低成本.  相似文献   

6.
《塑料》2016,(5)
文章基于遗传算法对全电动合模机构的肘杆机构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优化了限制肘杆机构性能的轴销的回转直径与后模板铰点定位尺寸,解除了不合理的轴销的回转直径与后模板铰点尺寸对肘杆机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行程比与速度比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力的放大比增大了11.9%且速度比曲线更平缓。在不改变肘杆机构性能的基础上,轴销的回转直径与后模板铰点尺寸可以进行平移。计算得到合模机构临界角为4.37°,曲轴角达到合模临界角时,肘杆机构开始产生合模力,当曲肘角为0°时,合模机构合模力达到最大1300 k N,为全电动注塑机双曲肘内翻式合模机构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注塑机五点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设计要求,建立合模机构优化数学模型,确定参数化设计流程,基于MATLAB开发注塑机五点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优化设计系统。案例分析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完成合模机构系列化设计,而且优化后的合模机构工作性能得到提升,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由直线超声电机驱动合模的新型超声微注塑机。首先对超声微注塑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其次对合模-锁模-顶出机构进行了设计,最后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合模系统中质量最大的动模板进行拓扑优化以减轻其质量,并对优化后的动模板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超声微注塑机的合模-锁模-顶出机构能够实现特定的运动,拓扑优化后合模系统总质量满足要求,且其材料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驱式EPS成型机在移模、锁模过程中存在能耗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合模装置。该合模装置基于双驱动电动缸加载同步控制技术完成移模动作、借助气液增压缸结合开合螺母机构实现锁模动作,使合模装置在控制精度、节能效果、可靠性等方面均有了提升。重点对合模装置中的电动缸、气液增压缸和顶出架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借助有限元软件对合模装置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刚度和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所设计的合模装置已应用于新型电驱式EPS成型机的样机开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全电动注塑机的注射、塑化、锁模等三个部件的伺服动力驱动系统之间的运动学和力学的主要技术参数之间的关联,提出了全电动注塑机伺服动力驱动系统的运动学和力学的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理论,特别创新提出了系统力学的计算关键——滚珠丝杠副力学的新计算理论,探讨了伺服动力驱动系统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副的选用原则,经和日本东洋si-100(C75)全电动注塑机所选用的伺服动力驱动件技术参数和系统技术参数进行验证,表征了其计算理论和选用原则的合理性及适用性。根据计算理论分析研究了伺服动力驱动系统和执行部件之间的运动学的动态响应关联特性。提出了伺服动力驱动系统与执行部件之间的运动学和力学的技术参数的关联设计理论。比较了伺服动力驱动系统与液压动力驱动系统之间在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特点,探讨了其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