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以硫化沉淀法去除软锰矿浸出液中的重金属,考察了温度、(NH4)2S加入量对硫化过程的影响,以及聚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硫化过程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总去除率、锰损失率和硫化物残留量均随(NH4)2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温度30℃、(NH4)2S加入量10 mL/L条件下,重金属总去除率为97.33%,硫化物残留量为8.40 mg/L,锰损失率为3.23%;PAC的加入可强化重金属去除效果,减少硫化物残留量和锰的损失;PAM单独使用对重金属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但在一定范围内可降低硫化物残留量和锰损失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PAC加入量为80 mg/L、CPAM加入量为0.2 mg/L、(NH4)2S加入量为10 mL/L条件下,重金属总去除率可进一步提高到98.42%,硫化物残留量降至1.53mg/L,而锰损失率仅1.39%.  相似文献   

2.
芦苇秸秆生物炭吸附铅的动力学与等温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芦苇秸秆生物炭对水体中Pb(Ⅱ)的吸附特性,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方程。结果表明:用芦苇秸秆生物炭吸附处理含Pb(Ⅱ)污水,水体中的Pb(Ⅱ)去除率随溶液pH升高而提高,当pH=6时,Pb(Ⅱ)去除率达95.56%以上;随生物炭投加量加大,Pb(Ⅱ)吸附量下降,而去除率升高;生物炭投加量为0.15g/100mL时,Pb(Ⅱ)去除率为99.39%;芦苇秸秆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颗粒内扩散方程得其具体吸附过程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Langmiur与Freundlich模型都能很好地描述等温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3.
用Ubbelohde粘度计对紫金山铜矿生物浸出液在25℃时的粘度进行了测定,对有菌和无菌两种浸出液的粘度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有较大的差别,无菌浸出液的粘度明显高于有菌浸出液的粘度,主要是由于在无菌浸出液中,存在大量的Fe^3+离子,而Fe^3+离子所带电荷较大,使得溶液的带电密度增大,在离子的第一溶剂化层中有较强的定位效应,这种效应使溶液粘度增加的作用变大。同时将有菌和无菌浸出液的粘度值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粘度值随浸出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粘度的测定为生物冶金中减少第三相的生成,溶液纯化和分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解制备松木生物炭(PW),并分别用KOH和CH3COOK改性(PW-KOH和PW-CHK),探究了其在疏浚江水中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效果及不同pH条件下单金属和多金属体系中的吸附规律,并研究其吸附机理。PW-CHK和PW-KOH对Pb2+的吸附量分别是PW吸附量的7倍和5倍。PW-CHK的比表面积增加了3.5倍,并显示出更多的表面官能团。以PW-CHK为吸附剂探究了生物炭对微量元素Fe2+、Mn2+、Cu2+、Zn2+的吸附规律。PW-CHK 对Cu2+的吸附量增加了20倍。结果表明,CH3COOK改性的松木生物炭对去除疏浚江水中的Pb2+污染经济性能较高,且对微量元素Cu2+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凹凸棒与碱木质素为原料,采用炭化活化法制备凹凸棒/生物炭(ATP/C)复合材料,并设计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出较优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600℃、反应时间60 min、ATP与K2CO3质量比为1:2、ATP与LG质量比为1:2.利用XRD和SEM等技术对材料形貌以及结构等进行表征分析.详细考察投放量、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6.
结合A 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生物淋滤与类芬顿反应以高效除去污染底泥中重金属.研究了15d生物淋滤周期中pH值和ORP的变化,以及重金属Cu,Zn,Pb和Cd的去除情况.经过2d生物淋滤处理后,反应体系pH值下降到2.5左右,此时向体系中加入5种不同剂量的H2O2(1 g/L,3 g/L,5 g/L,7 g/L,9 g/L),反应3h完成类芬顿反应.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值呈现下降趋势,从5.0降低到2.0左右,并维持在2.0附近波动.ORP从250 mV上升到700 mV附近,然后保持在700 mV左右.污染底泥经过15d生物淋滤后,重金属去除率分别为:Cu为52.1%,Zn为65.8%,Pb为42.5%,Cd为83.25%.然而2d生物淋滤加3h类芬顿反应的最大金属去除率达到:Cu为59.8%,Zn为70.0%,Pb为52.7%和Cd为85.3%.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重金属的去除率,并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从而提供了一种相对高效的去除底泥中重金属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微波/稀土元素铈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及其吸附降解低浓度氨氮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XRD、SEM和FTIR对负载型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型吸附剂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比表面积增大,羟基数量增多;负载后的生物炭对氨氮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原生物炭,其较为合适的制备条件为固液比(指原生物炭质量与氯化亚铈溶液体积之比,单位g/mL)1:25,浸渍pH 10;在氨氮溶液浓度为50 mg/L,初始pH为1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20 min,吸附剂投加量为5 g/L条件下,氨氮吸附量达到最大,为11.297 mg/g,且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KMnO4氧化改性制备一种新型污泥生物炭(KBC)用于处理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通过批量吸附试验考察了溶液初始pH、共存离子、投加量、吸附时间及污染物浓度对改性生物炭去除Cd(Ⅱ)的效能,并通过表征技术探究改性生物炭对Cd(Ⅱ)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KMnO4氧化改性提高了KBC中含O基团的数量、比表面积及石墨化程度。批量吸附试验表明,在最佳条件:温度25 ℃、投加量1 g/L、吸附时间300 min及pH=5.0时,原始污泥生物炭(BC)和KBC对Cd(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3.27 和99.22 mg/g。此外,共存离子NaCl浓度对BC和KBC对Cd(Ⅱ)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经过4次重复试验后,BC和KBC对Cd(Ⅱ)的去除率分别为64.05%和90.34%。Cd(Ⅱ)与含O基团的络合、Cd—π相互作用及静电作用是BC和KBC去除水溶液中Cd(Ⅱ)的主要机理。KMnO4氧化改性能够有效地提高污泥生物炭对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赵麒  王海洋  李锡童  杨武  尚善泽 《黄金》2023,(8):105-107
矿产资源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矿山废水,其酸性强、硫酸盐含量高,且重金属离子种类多,易造成环境污染。试验采用生物炭吸附—沉淀法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生物炭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600℃下热解制成,考察了其对酸性矿山废水中铜去除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吸附剂脱附再生后的吸附能力;之后采用沉淀法去除其他重金属,处理后废水中各污染物达到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生物炭进入土壤环境后表面性质的变化及其对土壤吸附Cu(Ⅱ)的影响,在土壤环境中对两种不同温度制备稻壳生物炭模拟老化培养,运用元素分析、扫描电镜漫反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比较老化前后生物炭表面性质的变化,并将生物炭以3%、5%的比例添加到土壤中老化,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老化生物炭对土壤吸附重金属铜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经过240 d老化后,两种不同温度制备稻壳生物炭所含C元素含量减少,O元素增加,羧基、羰基、脂肪族羟基等含氧官能团增多,生物炭极性增强。老化后的稻壳生物炭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增加,生物炭的添加及其老化作用促进土壤对Cu(Ⅱ)的吸附固定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尾矿堆积区进行环境调查,采集了附近土壤样品,分析了重金属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汞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97~6.27,57.14%采样点的污染级别为Ⅳ级,属于强污染;铅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03~4.74,平均指数为1.77,71.43%采样点的污染级别达到Ⅱ级,属中度污染;镉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39~4.90,80.95%采样点的污染级别达到Ⅱ级,属中度污染;铬、砷几乎没有污染;铜、锌的地质累积指数平均值为0Igeo1,污染级别为Ⅰ级,属于无污染到中度污染;汞的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位于我国东北典型铜镍矿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尾矿重金属溶出特性分析,通过静态浸出实验研究尾矿粒径和固液比对尾矿中镍(Ni)释放浓度及溶液pH的影响;并研究模拟酸雨条件下尾矿中Ni和铜(Cu)的溶解释放规律;此外,也分析了微生物对尾矿中重金属的溶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7. 0的浸出液中,尾矿中的Ni在第1天就释放得较为完全,其质量浓度达到0. 85~1. 73 mg/L。减小尾矿粒径会增加Ni释放量,固液比过高会减小Ni的浸出;模拟酸雨(pH=4. 0和6. 0)条件下,淋溶液pH值相对较稳定,说明尾矿的缓冲能力较强,低pH条件利于Ni和Cu的溶出.静态浸出和动态淋溶实验初期,Ni的质量浓度基本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Ni排放限值(1. 0 mg/L),说明铜镍尾矿具有污染水环境的风险.微生物溶出试验结果表明:35 d后Ni和Cu浸出率达到了38. 4%和32. 7%,较酸浸条件下分别提高了74. 5%和28. 7%,说明微生物作用会加剧重金属Ni和Cu的释放,从而增加其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度高的测定尾矿渣固体废物水浸出液中痕量铅的方法。样品经用水振荡浸取和硝酸处理后,在4%(体积分数)盐酸介质中,用10 g/L的硼氢化钠-氢氧化钠-铁氰化钾作为还原剂,将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氢化物发生器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联用测定了浸出液中痕量铅。方法通过在还原剂中加入一种自制的铅稳定剂,解决了测量体系不稳定的问题。方法检出限为1.0 μ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0.5%~106.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样品测量过程快速、简单,无记忆效应的影响,适合尾矿渣固体废物水浸出液中痕量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从氯化浸金稀溶液中提取金、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C410树脂,对氯化浸金稀溶液进行预分离富集,研究了在静、动态条件下C410树脂对金和银的吸附、解吸性能、饱和吸附容量及杂质的干扰等。在试验最佳条件下,对某矿样氯化浸出液,金、银的吸附率分别达99.89%、86.5%,解吸率分别达99.32%、99.72%;解吸液经化学沉淀、溶金银、还原,获得的金、银的纯度达99.995和99.993%。  相似文献   

15.
钢渣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韫  陈军  袁鹏  白皓  李宏 《钢铁》2017,52(8):1-9
 钢渣具有比表面积大、疏松多孔且在水溶液中易水解电离出Ca2+、Fe2+、OH-、羟基化基团SOH等性质,能很好地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且效率较高。钢渣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机理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主要依靠钢渣与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化学吸附主要包括表面配位、阳离子交换、化学沉淀及还原作用。钢渣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主要受溶液的pH值、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钢渣的组分及粒径等影响。目前关于钢渣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多是静态吸附试验,并且采用的多是人工合成的单一组分废水,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未来需进一步开展钢渣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动态去除效率及规律研究,并深入探讨其他污染物质对钢渣去除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洪忠 《黄金》2009,30(12):48-50
对致使含硫、砷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率低,尾渣全、银品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在提高氰化尾渣金、银浸出率方面所采用的措施,指出通过加入混合添加剂、采用两段焙烧、氰化前加入助浸剂共磨,可使尾渣中金、银的氰化浸出率提高到82.92%和61.54%,品位降至0.55g/t和30g/t。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因科法+臭氧氧化法和因科法-臭氧氧化法2种工艺对某黄金矿山尾矿库淋溶液进行处理试验。通过对p H、氧化剂投加量的考察以及对各污染物指标处理效果分析表明,2种工艺试验效果基本无差别。综合考虑建设投资及运行成本,确定因科法-臭氧氧化法为处理某黄金矿山尾矿库淋溶液的最佳工艺。最佳试验条件下,总氰化合物和硫氰酸盐去除率均超过99%,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低于0.5 mg/L,COD可稳定低于50 mg/L。  相似文献   

18.
使用小台式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以实现水溶液中多种痕量重金属离子的直接测试,不需要对溶液进行消解,且仪器简单,对环境要求低.通过对谱线能量不同的元素进行分组,对各组元素的滤光片进行选择:对于铬、锰、铁,使用0.2 mm Al滤光片;对于镍、铜、锌、铅、硒、砷、汞,使用0.5 mm Ti滤光片;对于锑,使用1.25...  相似文献   

19.
In the present study, direct acid and active calcination–acid leaching processes were employed to remove K2O and Fe2O3 impurities from bauxite tailings. For direct acid leach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e2O3 can be rem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3?mol?L?1 HCL, whereas K2O cannot be removed eve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HCl is higher than 7?mol?L?1. As the bauxite tailings were calcined at 400–700°C, both K2O and Fe2O3 were removed at low HCl concentration (3?mol?L?1), which was ascribed to the removal of hydroxyls and increased K activity, derived from X-ray diff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相似文献   

20.
硫化矿的浸金研究—酸性硫脲溶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仁  贺楚华 《黄金》1991,12(3):25-27
本文研究了在用酸性硫脲溶液从硫化矿中浸金时,硫酸铁浓度、硫脲浓度、酸度、温度、搅拌速度、浸取时间、矿石粒度及固液比等实验条件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