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儿童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个月~12岁病毒感染儿童96例(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儿童92例(细菌感染组)、健康儿童6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检测,予以诊断效能评价。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SAA、CRP、WBC、SAA/CR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SAA、CRP、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A、CRP、WBC、SAA/CRP诊断细菌感染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0.882、0.802、0.798,诊断病毒感染时AUC为0.872、0.573、0.568、0.852。结论 SAA对病毒及细菌感染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RP对细菌感染诊断价值较高,对病毒感染诊断价值有限,WBC联合SAA、CRP检测可为儿童细菌及病毒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儿童早期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儿童患者183例,细菌性肺炎(细菌组) 11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组) 35例,病毒性肺炎(病毒组) 33例,同期对照组58例,比较各组之间PCT、hs-CRP、SAA、WBC、N百分比水平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细菌性肺炎的独立预测因素,并组建联合检测组合。结果细菌组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0.01),细菌组SA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且这3种生物标志物可以独立预测细菌性肺炎。2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hs-CRP+SAA)诊断细菌性肺炎的AUC为0.945,显著高于PCT、hs-CRP、SAA单独诊断时的AUC(分别为0.745、0.870、0.882)(P 0.01)。联合检测(hsCRP+SAA)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96%、92.71%。结论 PCT、hs-CRP及SAA可独立预测诊断细菌性肺炎,联合检测(hs-CRP+SAA)可以有效提高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感染类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93例诊断细菌感染的儿童(细菌感染组),77例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组)和50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SAA、PCT及CRP,进行SAA/CRP比值的计算。比较各组间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PCT、CRP、SAA/CRP比值及三者联合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效能。结果 细菌感染组SAA、PCT及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1),而SAA/CRP比值与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毒感染组SAA、SAA/CRP比值、PC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5),而CRP与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毒感染组SAA/CRP比值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 0. 01)。ROC曲线分析显示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971,SAA/CRP比值诊断病毒感染的AUC为0. 927,效能较好。结论 SAA、PCT及CRP的检测对儿童细菌感染有较好的诊断价值,SAA/CRP比值的应用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毒感染,三指标的联合检测效能并没有优于单个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其在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73例,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75例)与病毒感染组(98例),另取同期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并分析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以及WBC明显升高(P<0.01),细菌感染组阳性率CRP高于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1;P<0.01);细菌感染组中CRP浓度与WBC水平呈正相关(r=0.254,P=0.028);与治疗前相比,细菌感染组治疗后的CRP水平和CRP水平阳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治疗后的CRP和WBC水平较之于治疗前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CRP的水平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根据呼吸道感染类型,分为支原体感染组(n=24)、病毒感染组(n=30)、细菌感染组(n=48)。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n=45)。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hs-CRP、WBC、PCT水平、阳性率及诊断呼吸道感染的准确性。结果 3组患儿hs-CRP、WBC、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WBC、PCT水平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儿hs-CRP、WBC、PC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hs-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WBC、PCT阳性率显著高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差意义(P<0.05)。hs-CRP、WBC、PCT联合指标检测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特异性(96.87%)、灵敏度(98.91%)、AUC(0.955)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和两两联合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WBC、PCT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3者联合指标检测诊断准确性更高,可鉴别疾病类型,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CRP联合SAA水平早期检测在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7月绍兴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因ARI就诊的患儿,随机选取细菌组和病毒组各50例,对照组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追踪3组观察对象首诊时WBC、CRP与SAA水平。结果 3组血清WBC计数比较,细菌组均显著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比较,细菌组均显著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血清SAA水平比较,细菌组和病毒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和SAA与WB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0.69,P0.01)。结论 CRP水平上升可反映早期细菌感染,但敏感度不高;SAA水平在早期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均快速上升,两者组合有助于早期快速识别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常规、CRP联合SAA水平早期检测在儿童流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月浙江省三门县中医院儿科门诊因发热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根据咽拭子PCR病毒分型分为流感组和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组各50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比较3组首诊时WBC、CRP与SAA水平。结果 WBC与SAA水平比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17、F=857.82,P0.01);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不同最高体温值比较,WBC和S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48、F=537.62,P0.01);流感组发热持续时间不同,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A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42,P0.01),WBC与SAA均与流感最高体温呈正相关(r=0.77、r=0.74,P0.01)。结论白细胞计数越低,SAA水平越高,可早期提示流感可能,CRP对流感早期识别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方法检测30例新生儿败血症和34例病毒感染患儿血清SAA、CRP、PC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败血症组血清SAA、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中血清SA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血清SAA、CRP、PCT阳性率分别为96.7%、73.3%、90.0%;病毒感染组血清SAA、CRP、PCT阳性率分别为100.0%、29.4%、8.8%,其中SAA与CRP和PCT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SAA、CRP、PCT水平的联合连续检测可以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的客观指标,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比值在儿童病毒、细菌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义乌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100例病毒感染、100例细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该院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对照组,检测血清SAA、CRP指标。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SAA、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病毒感染组SAA/CRP比值高于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AA、CRP鉴别诊断ROC曲线发现,SAA与CRP的AUC分别为0.706和0.883,最佳截断点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2.0%和82.0%;特异度分别为58.0%和78.0%;SAA/CRP比值的AUC为0.912,最佳截断点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91.0%。结论 SAA作为新的感染指标,对儿童病毒、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一般,而SAA/CRP比值可作为一项鉴别诊断儿童病毒、细菌感染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血CD64指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在学龄前儿童细菌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细菌感染患儿、50例病毒感染患儿和50例健康体检儿童,比较各组CD64、SAA水平及阳性率,并分析CD64、SAA诊断细菌感染的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外周血CD64指数和SAA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SA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D64和SAA水平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CD64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4.0%、特异度为88.0%、约登指数为0.720,SAA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4.0%、特异度为32.0%、约登指数为0.260;细菌感染患儿CD64和SAA呈正相关(r=0.791,P0.05)。结论 CD64和SAA检测在细菌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中有重要临床价值,且CD64的诊断价值优于SA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蛋白(SAA)与C-反应蛋白(CRP)比值SAA/CRP、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对儿童甲型流感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来医院儿科就诊的125例流感症状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甲型流感组31例、非甲型流感组94例;再选择同期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达文路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患儿入组后立即留取鼻咽吸取液,采用RT-PCR鉴定流感病毒型别;采集末梢血进行7项呼吸道病毒联合检测及血清SAA、CRP以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水平。结果甲型流感组与非甲型流感组患儿血清SAA、SAA/CRP以及CD64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甲型流感组血清SAA、SAA/CRP以及CD64指数显著高于非甲型流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ROC曲线分析在疑似甲型流感125例患儿中血清SAA、CRP、SAA/CRP以及CD64对甲型流感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各指标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641、0.994、0.957。结论甲型流感患儿血清SAA、SAA/CRP以及中性粒细胞表面受体CD64表达显著升高,在甲型流感患儿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影  乔淑萍  鲍娟  李正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2957-295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5例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采集外周血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组和病毒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组PCT显著增高,与病毒组、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T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与CRP、WBC一同作为儿童一般性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李政锦  周文  彭昌  况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59-3260,326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WBC)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儿科治疗的小儿呼吸道感染病例106例,儿童保健科51例,治疗前测CRP和WBC的水平,经过对症治疗后,病情痊愈,再次测CRP和WBC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组CRP、WBC分别为(90.5±20.7)ng/ml、(9.0±1.46)×109/L,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RP迅速下降至(8.2±3.1)ng/ml。结论 CRP和WBC联合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具有一定的辅助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儿童尿路感染中的变化,同时联合检测血清NGAL、尿NGAL、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评价其在判断儿童尿路感染部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尿路感染(UTI)患儿88例作为观察组,包括上尿路感染46例(A组)及下尿路感染42例(B组),均检测尿液肌酐(Cr)、NAG、β2-MG和血、尿NGAL的水平;同时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尿NGAL水平。将尿路感染组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患儿的血、尿NGAL水平进行比较,并对2组尿路感染患儿的血、尿NGAL、尿NAG、尿β2-MG和尿NGAL/Cr比值、尿NAG/Cr比值、尿β2-MG/Cr比值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儿童尿路感染部位的诊断价值。结果尿路感染组患儿血、尿NGAL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血、尿NGAL、尿NAG、尿β2-MG和尿NGAL/Cr比值、NAG/Cr比值、β2-MG/Cr比值的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各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指标诊断儿童上尿路感染的AUC均在0.7~0.9。其中尿NGAL的AUC最低,为0.710,尿NAG/Cr的AUC比值最高,为0.897。结论血、尿NGAL可作为诊断儿童尿路感染的指标之一,且可以用于感染部位的辅助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26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而住院的患儿,按照感染的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并且选择6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验并分析3组儿童的血清CRP和WBC。结果细菌组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70.49%,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的4.23%,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WBC异常率细菌感染组也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CRP在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高于WBC,并且在病毒感染组的阳性率低于WBC,进一步研究显示经过抗生素治疗后,CRP水平逐渐下降。结论 CRP测定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感染类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是判断治疗效果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PCT的检测在小儿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安康市中医医院儿科住院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148例为细菌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103例为病毒组,同时选取68例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在入院第1天空腹状态下及严格无菌操作中抽取静脉血液,比较分析细菌组、病毒组、对照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观察细菌组和病毒组患儿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细菌组患儿的PCT(t=8.756)、CRP(t=53.751)、WBC(t=46.954)水平均高于病毒组,ESR(t=28.049)水平则低于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菌组PCT(χ2=200.091)、WBC(χ2=31.619)阳性率均高于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PCT浓度上升,细菌组患儿人数逐渐增加,病毒组人数逐渐减少,细菌组患儿PCT较高,而病毒组PCT浓度较低,两组患儿PCT水平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744,P<0.01).结论 当临床中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进行脑脊液检查时,血清PCT的检测在小儿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如果再联合检测WBC、ESR和CRP等,则能有效缩短诊断时间,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观察和选择性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 WBC)、C-反应蛋白( CRP)、钙素原( PCT)三者联合在患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浙江省玉环县人民医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的临床资料,并选取8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一般信息、WBC、CRP、血沉( ESR )和白介素-6( IL-6)、PCT等血液指标。对WBC、CRP、PCT以及三者联合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分别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CRP、IL-6、WBC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2.43、4.58、8.68和2.02,均P<0.05);CRP、WBC、PCT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47,敏感性为91.30%,特异性为90.44%,均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对于感染的诊断意义。结论 WBC、CRP、PCT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患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肺炎患儿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DF)的检测结果,探讨hsCRP、WBC及分类在肺炎患儿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将920例肺炎患儿分为细菌组(n=205)、病毒组(n=280)、支原体组(n=435)。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hsCRP、WBC及分类的不同。结果:细菌组hsCRP、WBC及N%、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组、支原体组hsCRP及L%高于对照组(P〈0.05),N%低于对照组(P〈0.05);各感染组组间比较hsCRP、N%及L%的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炎患儿联合检测hsCRP、WBC及分类可有效鉴别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进而指导临床早期诊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诊断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作为感染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院后第1天的PCT、CRP、WBC、N的检测进行比较;评价上述4个血清指标诊断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并将采取APACHEⅡ评分机制对感染组治疗第1、8天进行评分。结果:(1)两组第1天的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血清PCT、CRP、WBC、N诊断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CT的灵敏度最高,WBC的特异度最高。(3)感染组第1、8天的PCT值与APACHEⅡ评分值相关分析显示PCT与APACHEⅡ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0.902,P〈0.05)。结论: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PCT可作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检测指标,监测动态的血清PCT水平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患儿早期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7月某院住院的234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历资料,按照出院诊断结果分为单纯病毒感染组(178例)和合并细菌感染组(56例),同时选取20名健康儿童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比较。结果各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1.94、24.18和26.46,均P<0.05)。各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8.25、38.98和71.21,均P<0.05),其中合并细菌感染组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86%(52/56)、85.71%(48/56)和87.50%(49/56)]明显高于单纯病毒感染组[分别为3.93%(7/178)、62.36%(111/178)和30.90%(55/178)]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00%(1/20)、10.00%(2/20)和5.00%(1/20)]。PCT、CRP及外周血WBC的敏感度分别为92.86%、85.71%和87.50%,特异度分别为95.00%、90.00%和95.00%。结论PCT水平对于鉴别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其准确率、敏感性优于CRP及WBC水平,能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