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永光  应力  宋长波 《建筑技术》2006,37(6):451-452
叙述采用整体平移施工技术对鞍山钢铁集团炼铁总厂11号高炉除尘器进行整体平移的全过程,包括准备工作、平移方案、平移施工等,按本文方法仅用时6.5h,平移3.54m,节约资金近180万.  相似文献   

2.
阳春大酒店平移工程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阳春大酒店楼房平移工程,分析了影响工程顺利进行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几种平移方案及平移后新的基础形式,从而使该工程既能解决新址上房屋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又能安全、平稳地实施平移。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阳春市阳春大酒店楼房平移工程,分析了影响工程顺利进行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几种平移方案及平移后新的基础型式,使该工程既能解决新址上房屋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又能安全、平稳地实施平移。  相似文献   

4.
阳春大酒店平移工程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阳春市阳春大酒店楼房平移工程,分析了影响工程顺利进行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几种平移方案及平移后新的基础型式,使该工程既能解决新址上房屋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又能安全、平稳地实施平移。  相似文献   

5.
现在结构平移装置为一次托换结构,由于楼层荷载较大,平移装置在设计和施工上难以满足相应的安全储备要求.针对目前平移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二次托换平移结构的新方案,并用有限元分析,对平移结构的断柱、平移工况进行比较,根据分析结果对工程项目提供设计指导和施工监测,理论值和施工监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能够完整保护既有建筑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在传统建筑保护中应用日益增多.针对武汉古铁佛寺大雄宝殿和佛塔长距离平移需求,在开展工程特点和难点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以SPMT模块车组车载整体平移方案,并简要介绍了两栋建筑的托换结构、移位路线及新旧址的地基基础处理、模块车选型和进退场设置临时支撑等关键技术措施.实际实施结果表明,对长距离平移工程,模块车车载平移方案在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工期上具有显著优势,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7.
在完成建筑平移前,为了使平移工程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同时保证经济性,对平移切割分离位置进行分析,选择出最经济安全的平移切割分离位置方案.结合厦门后溪长途汽车站主站房平移工程对建筑切割位置的选择,从安全性及经济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适宜该工程的切割分离位置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青岛地铁8号线为例,为解决受周边环境影响,TBM无法于正线上始发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TBM平移+弧形出渣导洞"始发方案并成功实施,方案满足了TBM主机及后配套组装、始发功能,并通过前期平移出渣运料、后期弧形导洞出渣运料方案解决出渣运料难题,可为类似盾构/TBM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监控量测,是保障建筑位移过程中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的重要措施.以全国最大单体位移项目——后溪长途汽车站平移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平移技术特点,采用BlM和物联网技术融合,使数据可视化,实现数据的实时分析.对平移过程中的监控量测方案进行了阐述,对于类似平移项目的监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协会办公楼建于1922年,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按规划要求需平移62.87 m,并旋转4.1°。平移施工前,对墙、梁、柱及整体进行了加固,制定了整体切割托换方案,平移过程顺利,用时仅75 d,避免了拆除重建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在软土地基上采用钻孔灌注桩与承台共同作用的复合桩基的八层住宅楼,由于地基环境变化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通过使用掏土浸水法等综合措施,取得纠正倾斜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江都供电局综合楼双向整体平移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都市供电局生产调度综合楼为框架和砖混组合结构 ,2 0 0 2年 7月对该综合楼进行了双向整体平移。详细介绍了该工程中整体移动、托换、轨道和新基础及就位连接设计方案的选择过程 ,提出了平移工程设计方案选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莱芜高新区15层综合楼平移设计与现场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莱芜高新区某1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地上总高度67.6m,对其进行平移设计与现场监测。介绍了该高层建筑平移设计中行走机构及托换结构选择、移动动力施加方式确定、现场监测内容及方法,提出了平移设计原则,详细介绍了新基础设计方法及其与原基础连接措施、柱下托换节点设计与分析、建筑物移动水平动力计算、施力点设计及PLC液压同步控制技术应用。实际应用及监测结果表明:采用沉降变形控制设计方法设计新基础,能够很好地控制新基础沉降量;柱下托换梁采用倒置牛腿设计,托换结构受力合理、安全可靠;采用大直径钢滚轴作为行走机构,可以有效降低移动阻力;采用PLC控制同步液压动力系统,可以保证建筑移位中动力同步施加和位移同步控制。通过监测得到了平移建筑物初始启动和正常移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特性及该建筑平移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14.
临沂市国家安全局8层办公楼整体平移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根据 8层框架楼房的平移实例 ,介绍了楼房平移设计的主要内容 ,包括结构内力分析 ,上、下轨道梁的设计 ,行走机构及牵引装置的设计 ,顶升改变平移方向以及楼房与新基础的连接等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古建筑物旧址工程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移位前对上部结构的临时性加固、托换结构体系与轨道结构体系施工、平移及顶升施工、平移过程中的偏位纠正。对整个移位过程进行了全程实时监控,确保了移位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移位就位后将建筑物与新基础可靠连接,对墙体裂缝进行了修补,提高了建筑物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董文澎  朱哲 《山西建筑》2012,38(15):63-65
以某一大型逆作法施工基坑为工程背景,研究实现了基坑工程相应构筑物数字模型的构造方法及基坑全逆作法过程数字模拟等,并结合基坑施工监控,设计了基于基坑逆作法的数字化监测模块系统,完成了基坑逆作法施工数字模拟、监控一体化研究,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计锋 《山西建筑》2009,35(24):108-109
分析了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基础加固的必要性,提出了进行建筑物基础加固的技术原则,详细地介绍了既有建筑物的基础加固方法,包括注浆加固基础法、扩大基础底面积法、坑式托换法、树根桩法等,以积累建筑物基础加固经验。  相似文献   

18.
应用数值方法 ,对多年冻土场地上通风管基础通风面积进行了二维数值分析 ,并给出了设计计算方法。针对拟建的漠河通衡运输公司客运站工程进行了设计。漠河多年冻土区平均气温为 0 1℃。设计通风管基础离天然地面 4 5 0mm ,管径为 30 0mm的通风管 ,通风管间的距离为 1m。数值计算表明 ,通风管基础能使其下面的融化盘减小 ,最大融化深度减小 ,0℃等温线上移。该现象说明通风管基础具有很好的冻土制冷和确保多年冻土上限的位置不下移的作用 ,从而达到保证冻土地基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砖混结构住宅楼群整体移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混结构具有自重大和抗裂性差等特点。在整体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行走基础与老基础以及在建筑物移动方向的前部和后部沉降量的差异,容易导致建筑物在移动过程中开裂甚至破坏。结合郑州某小区7栋砖混结构住宅楼整体移动工程,对其设计与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开展了讨论。工程每栋建筑物需经历纵向平移、旋转、横向平移和提升过程,克服了该工程建筑体量大、移动距离远、工艺复杂和地质条件差等困难,并根据其受力和变形特点,提出了行走梁和基础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范君宇 《山西建筑》2014,(18):59-62
以深大基坑支护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深大基坑水平支撑温度内力与变形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温度内力与变形计算方法是可靠的,可供深大基坑的内支撑设计时参考,从而也证明了深大基坑中内支撑的内力可调是控制基坑变形和保证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