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优化糯玉米氮磷钾施用,提高糯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开展了鲜食糯玉米京科糯2000氮磷钾配施试验,探讨氮磷钾配施对糯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增加糯玉米穗粒数和粒重,提高经济产量与鲜穗商品性,鲜穗产量为988.3kg/667m~2,并可有效促进糯玉米植株对养分的吸收积累,提高籽粒含K量和茎叶N、P含量,籽粒和茎叶的N、P、K吸收量均为最高,全株N、P、K养分吸收总量也最高;每生产100kg糯玉米籽粒N、P_2O_5、K_2O养分吸收量分别为3.94kg、1.38kg、5.41kg,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为41.88%、14.01%、40.10%,农学效率为10.87、3.69、5.16kg/kg。施用氮磷钾3因子中,对糯玉米经济产量的影响和促进养分吸收积累作用:氮钾磷,施氮促进植株对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效果最为明显。氮磷钾配施能有效改善糯玉米农艺性状,优化产量构成因子,提高产量,增加养分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生产实际中,要优化氮磷钾配合施用,尤其注重氮肥的施用,提升施肥效果。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与磷、钾配施对小麦植株氮磷钾含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氮(135kg N/hm 2)、中氮(225kg N/hm 2)和高氮(315kg N/hm 2)与2个磷钾用量(P2O5-K2O,90-120、135-180kg/hm 2)处理组合中,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干重、氮钾含量、氮钾累积量随供氮水平提高而增高;等氮条件下,增施磷钾使植株含氮量降低,植株氮、磷和钾累积量随磷钾用量增加而增多。各施肥处理生育期间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波动性变化,表现为起身期较冬前降低,起身至开花期不断增高,开花期至灌浆期明显下降,灌浆期至成熟期有所回升的特征。随生育进程,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不断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V”字形变化,在开花期达到谷底。高氮水平各生育时期的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低于低氮处理;等氮水平下增施磷、钾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钾含量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随供氮增多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以中氮处理最高;产量表现与穗数相似,但中、高氮处理差异较小。等氮水平下,增施磷钾可明显改善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随供氮增多,单位氮素生产子粒能力降低,氮肥利用率下降;单位磷、钾素生产子粒能力随氮素用量增多呈低—高—低变化。研究表明,中氮(225kg N/hm 2)配施磷钾(P2O5-K2O,90-120kg/hm 2或135-180kg/hm 2)有利于调节生育期间土壤养分供应,改善植株养分吸收、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3.
选用新审定的12个玉米新品种为材料,重点研究各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以判断其是否适合在黄淮海玉米种植区种植。结果表明:登海602、蠡玉35、农乐988和浚单20表现较好;金裕8号、中科11、洛玉4号、粟玉2号、滑986、登海601表现中等;鲁单9002、振杰2号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锌配施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氮磷钾锌不同配方施肥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配施适量微肥锌促进玉米生长发育,穗粒数、千粒重明显提高,穗粒数显著增加,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N、P2O5、K2O及Zn的施用量分别以404.78、376.21、100.01、23.82kg/667m2为宜,产量高达11622.50kg/hm2,比对照高4955.75kg/hm2,增产74.34%。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陕西榆林风沙草滩地区马铃薯种植的最佳化肥施用量,以‘冀张薯8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株高、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的影响差异显著,对单株块茎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磷肥和钾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氮磷钾配比间马铃薯蛋白质、Vc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幅分别为1.02%~1.69%、11.49~16.44 mg/100 g和0.40%~0.84%。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能够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块茎产量及品质。在中等肥力水平的风沙地,马铃薯在施用有机肥30 t/hm2的基础上,化肥氮、磷和钾推荐用量分别是150、90和112.5 kg/hm2。  相似文献   

6.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玉米新品种M103为材料,设置5个水平的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玉米的产量和农艺性状都有明显的差别,玉米的株高、稳住高、空秆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穗夹角则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产量性状中,穗粗、穗长、行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虚尖长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千粒重和穗行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幅度后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向下的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油枯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油枯配比田间试验,建立烤烟施用氮、磷、钾、油枯对烤烟产量、产值、含钾量及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产量极大值氮、磷、钾、油枯优化施肥组合为N=0.405 9,P2O5=0.095 9,K2O=0.560 3,油枯=0.518 8,此时的产量为3 867.76 kg/hm2;烤烟产值极大值氮、磷、钾、油枯优化施肥组合为N=0.437 6,P2O5=-0.102 7,K2O=0.511 4,油枯=0.405 6,此时的产值为45 194.40元/hm2;烤烟含钾量极大值氮、磷、钾、油枯优化施肥组合为N=0.501 0,P2O5=0.062 3,K2O=0.866 3,油枯=0.359 3,此时的含钾量为3.31%;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油枯优化施肥组合为N=0.354 5,P2O5=-0.032 7,K2O=0.169 7,油枯=0.276 6,其最佳施肥利润为41 766.49元/hm2,此时经济产量达3 821.33 kg/hm2,产值达44 894.43元/hm2,含钾量为3.22%。  相似文献   

8.
王美霞  陈保国  张之奇  王创云 《种子》2021,(1):108-111,127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9个玉米杂交组合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生育期>倒折率>穗行>行粒>秃尖>含水量>百粒重>穗位高>倒伏率>穗长>出籽率>穗粗.在育种工作中应该注重对株高、生育期和倒折率的选择,同时要结合不同性状间相互关系的综合表现进行育种,使玉米产量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玉米产量与株高等7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7个性状的关联序为:穗行数〉单株粒重〉穗位高〉株高〉百粒重〉结实长〉穗长。因此,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重视穗行数、单株粒重、穗位高以及株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表明,不同施肥、不同密度对兴黄单892产量影响较大,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适宜密度为4000株/667m^,施肥量为N27.2kg/667m^,P2O58kg/667m^,K2016kg/667m^。  相似文献   

11.
王新勤  郭伟  杨晓华 《种子科技》2001,19(5):284-285
对山西省屯留试点的区试结果进行了产量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辅助对照的作用;通过对调查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生育期与株高对产量的影响。提出以熟期安排试验组,当株高差异较大时适当增加种植行数,以缓解植株较高的品种对较矮品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配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施用尿素35.0 kg/667 m2,过磷酸钙50.0 kg,硫酸钾8.0 kg,能有效地促进其玉米生物学性状的改善,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为大面积玉米生产科学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糜子密度、 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了研究提高糜子产量的途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两组试验,对施肥对糜子出苗密度、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10个糜子品种出苗密度和出苗分蘖后单株密度分别低于不施肥处理7777.5丛/hm2、23888.6株/hm2.在本研究情况下,施肥处理产量小于不施肥产量467.7 kg/hm2,密度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糜子的穗长、株高、地上生物量、单穗粒重、千粒重、茎粗受施肥影响不同,有的增加,有的减小.施肥处理10个糜子品种的穗长、株高、地上生物量和不施肥处理之间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部分品种施肥处理单穗粒重、千粒重、茎粗与不施肥处理之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施肥处理茎粗均高于不施肥处理.糜子群体在一定的生存空间范围内,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增长符合逻辑斯蒂模型,研究中施肥处理会造成糜子烧苗.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肥优化配施对冬小麦产量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氮磷钾肥优化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积累以及利用特性的关系,推动高产高效施肥,于2017—2018年在河南省的鹤壁市和焦作市同步开展冬小麦田间试验,分析不施肥(CK)、磷钾肥配施(CF-N)、氮钾肥配施(CF-P)、氮磷肥配施(CF-K)、氮磷钾肥优化配施(CF)、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1:1配施(CRU)和农民习惯施肥(FP)对冬小麦产量、地上部养分积累和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F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其两地产量平均值分别较CK和FP提高30.27%和6.50%;与FP相比,焦作市CF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分别提高20.69%、1.03%和23.16%,鹤壁市则分别提高9.99%、3.27%和13.88%;两地CF氮、磷、钾肥利用率较CRU分别平均提高9.57、7.17和9.83个百分点,农学效率分别平均提高0.85、2.20和2.25个百分点。综上,采用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40、105、90 kg/hm2,并按照基肥与拔节肥1:1配施的CF处理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玉米品比试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勇  房业英  姜家禄 《种子科技》2002,20(3):158-159
通过对本公司引进的一组玉米新品种的品比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对调查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密度、行粒数和粒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高适当划分试验组,以创造公平的品比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新单68’为试验材料,经2016年和2018年两年种植,研究了高温对‘新单68’和对照‘郑单958’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持续高温天气提早了‘新单68’和对照的成熟期,延长了吐丝—散粉间隔天数。‘新单68’和‘郑单958’的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轴长度均极显著增加,而对总叶片数和雄穗分枝数影响不明显。高温天气使‘郑单958’的百粒重降低、行粒数减少、秃尖增加,产量降低。持续高温天气对‘新单68’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说明与对照相比,‘新单68’有一定程度的耐高温特性。  相似文献   

17.
邓仕琴  邓毅 《耕作与栽培》2013,(5):39-40,28
为促进绥阳县玉米生产,进行了不同NPK用量对新中玉801、黔单100、金湘369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各施肥处理上黔单100的单产水平均高于新中玉801和金湘369,在施肥方面黔单100在施纯氮12kg/667m2、施P205量12kg/667m2、施K2O量20kg/667m2产量最高,适合在绥阳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制种土地租金越来越高,制种成本也随之上涨,选择合适的密度增加玉米制种产量已成为制种公司的重要选择。2021年,在甘肃张掖丰乐玉米制种基地进行了制种玉米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密度高低对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影响不一,鲁单818、陕科6号和梦玉908制种密度高于90 900株/hm2时,穗行数下降速度增快,NK718制种密度高于90 900株/hm2时,穗行数下降速度降低,穗长、穗粗和秃尖长度均有类似规律。鲁单818在101 000株/hm2处理下产量最高,陕科6号和梦玉908在90 900株/hm2处理下产量最高,NK718在82 600株/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不同品种的最佳制种密度不同,选择合适的制种密度才能提高制种玉米产量,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19.
脲酶抑制剂(NBPT)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氮素利用率,提高玉米产量,特在遵义市播州区进行尿酶抑制剂在玉米基肥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脲酶抑制剂NBPT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玉米增产,增产幅度达3.14%~8.68%。NBPT的施用可以提早玉米抽雄从而提早成熟,具有降低株高,降低穗位高,降低空杆率,减小秃尖长,增加茎粗,增加单穗重、千粒重和穗粒重的效应。但是,植株田间长势不整齐一致,这一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探明。  相似文献   

20.
高密度对甘肃黄灌区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个玉米品种,设置3种密度,于2015-2016年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种植试验得出:同一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存在差异。对宁玉524、辽单588、高玉818、先玉335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在密度9.75万、11.25万、12.75万株/hm 2处理下两年测得的数据均值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出现趋向性变化。表现为玉米的空秆率、倒伏率、株高、穗位高和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粗、穗粗、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随密度增加有所减小。其中空秆率、茎粗、穗粗、穗长、穗粒数和产量差异显著,高种植密度对他们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