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DHE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方法:小鼠、大鼠和豚鼠离体和在体肠道平滑肌上,以吗啡为对照,比较DHE与吗啡对肠道平滑肌作用的异同。结果:吗啡和DHE减慢小鼠肠推进运动的ED50分别为2.79mg·kg-1和3.23μg·kg-1;DHE36~60μg·kg-1sc可松弛小鼠在体肠道平滑肌,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吗啡5~20mg·kg-1sc可剂量依赖性地收缩小鼠在体肠道平滑肌;在小鼠、大鼠和豚鼠离体肠管上,DHE兴奋肠道平滑肌的浓度依次为10~100,0.1~10和10~100μmol·L-1,吗啡兴奋肠道平滑肌的浓度分别为0.1~10,0.002~2.0和0.1~10μmol·L-1,而DHE兴奋肠道平滑肌的浓度是在镇痛剂量下体内无法达到的。结论:对肠道平滑肌作用,DHE与吗啡不同,DHE呈舒张效应,而吗啡为收缩效应。  相似文献   

2.
应用脑内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研究了多巴胺D1和D2受体拮抗剂对乙醇引起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AA)释放的影响。乙醇(3.0g·kg-1,ip)显著增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高于基础水平的200%左右。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舒必利(200mg·kg-1,ip)能显著拮抗乙醇引起的纹状体AA释放,而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0.5,1.0mg·kg-1,sc)则能协同增加其释放。非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波必利对纹状体AA基础释放及乙醇引起纹状体AA释放均无显著影响。联合使用舒必利(100mg·kg-1,ip)和SCH23390(0.5mg·kg-1,sc)对乙醇引起的纹状体AA的释放也无影响。此结果提示,多巴胺D1受体和D2受体的阻断对乙醇引起的大鼠纹状体AA释放具有相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iv盐酸二氢埃托啡(DHE)0.1μg·kg-1能抑制大鼠蓝斑放电率84.4%,纳洛酮(Nal)0.02mg·kg-1iv可以逆转这一作用。大鼠连续用DHE5d(从3μg·kg-1·d-1递增到15μg·kg-1·d-1或从5μg·kg-1·d-1递增到25μg·kg-1·d-1),Nal催促不引起放电率明显增加;吗啡(Mor)连续用药5d(从20mg·kg-1·d-1递增到100mg·kg-1·d-1)后,注射Nal则引起爆发放电。同样处理的大鼠ipNal后,DHE用药鼠只表现出较轻的戒断症状。而Mor用药鼠则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戒断症状。结果证明DHE与Mor的急性作用性质相同。但它们在反复用药后对蓝斑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对慢性用Mor和DHE的大鼠注射Nal后蓝斑放电率的变化与两药身体依赖性的大小平行。  相似文献   

4.
盐酸二氢埃啡对小鼠,大鼠和豚鼠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DHE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方法:小鼠,大鼠和豚鼠离体和在体肠道平滑肌上,以吗啡为对照。比较了DHE与吗啡对肠道平滑肌作用的异同。结果;吗啡和DHE减慢小鼠肠推是运动的ED50分别为2.79mg.kg^-1和3.23μg.kg^-1,DHE36~60μg.kg^-1sc可松弛小鼠在体肠道平滑肌,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吗啡5~20mg.kg^-1,sc可剂量依赖性地收缩小鼠在体肠道平滑肌;在小  相似文献   

5.
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缓解吗啡戒断症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观察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THPBs)对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以连续递增剂量方式sc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模型,ipTHPBs20min后,用环丙羟丙吗啡(小鼠5mg·kg-1,大鼠2mg·kg-1,ip)催瘾。结果··:小鼠分别ipl-四氢巴马汀(l-THP,15,30,60mg·kg-1)、l-千金藤啶碱(l-SPD,15,30,60mg·kg-1)和dl-四氢巴马汀(dl-THP,15,30,60mg·kg-1)可显著抑制其跳台反应,降低跳台次数,减少体重下降。大鼠分别ipl-THP(10,20,40mg·kg-1)和dl-THP(10,20,40mg·kg-1)能够抑制1h体重下降,大大改善戒断时的行为表现,减轻腹泻和流涎,症状评分随剂量增加而下降。l-SPD抑制大鼠戒断症状作用虽无剂量依赖关系,但10mg·kg-1却可减轻大鼠24h体重下降。结论··:THPBs可缓解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戒断症状,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去甲肾上腺素(NE)5mg·kg ̄(-1)ip和赛拉嗪1-2mg·kg ̄(-1)sc可抑制小鼠排便,而甲氧明(Met)15mg·kg ̄(-1)sc,异丙肾上腺素10mg·kg ̄(-1)sc多巴酚丁胺20mg·kg ̄(-1)sc和沙丁胺醇5mg·kg ̄(-1)sc无效、Met150μgicv也抑制排便。咪唑克生1mg·kg ̄(-1)sc可拮抗NE,赛拉嗪和icvMet引起的排便抑制,哌唑嗪1mg·kg ̄(-1)sc和普萘洛尔10mg·kg ̄(-1)sc则无效。这提示NE和icvMet抑制小鼠排便是作用于肠α_2肾上腺素受体所致。  相似文献   

7.
阿斯匹林与维拉帕米单用和合用对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阿斯匹林(Asp)与维拉帕米(Ver)单用及合用对免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v生理盐水,Asp1.25mg·kg-1和Ver0.05mg·kg-1对兔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ivAsp2.5、5mg·kg-1和Ver0.1、0.2mg·kg-1后,血液粘度(BV),血浆粘度(PV)和红细胞比积(HCT)明显降低,红细胞电泳率(EEM)显著提高,且呈明显量效关系;Asp1.25,2.5mg·kg-1和Ver0.05,0.1mg·kg-1合用,呈明显协同效应。推测AsP,Ver降低BV可能与PV,HCT下降和EEM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小鼠ig13α─羟基苦参碱(HM)明显减少乙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ED50及95%可信限(CL)为235±CL47mg·kg-1)],sc90和180mg·kg-1显著抑制乙酸增加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ig180和360mg·kg-1可抑制组胺引起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拮抗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也能抑制小鼠胃肠墨汁推进运动推测HM的止泻机理可能是抗炎和抑制胃肠推进运动。HM对小鼠的ig和ipLD50分别为1.77±CL0.17g·kg-1和517±CL41mg·kg-1.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环氧司坦及其合并用药的抗生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妊娠d10,RU-486单用及与Epo12mg·kg^-1合用的ig抗生育DE50(95%可信限)分别为7.8(5.3-10.0)及2.6(2.0-3.3)mg·kg^-1(P〈0.05);Epo单用及与RU-486 4 mg·kg^-1合用的ig抗生育ED50(95%可信限)分别为25.5(19.4-33.6)及5.1(4.7-7.4)mg·kg^-1(P〈0.05)。Epo12mg·kg^…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血浆皮质酮(C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β-内啡肽(β-END)含量为指标,观察了白芍总甙(TGP)对不同状态(正常或不同应激)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及其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TGP对正常大鼠的HPAA呈现小剂量(12.5~50.0mg·kg-1)兴奋(血浆CS含量升高)和大剂量(100~200mg·kg-1)抑制(血浆CS含量降低)的剂量依赖性调节作用。其次,TGP可兴奋轻度应激(20℃水游泳)大鼠的HPAA和抑制重度应激(4℃水游泳或24h束缚)大鼠的HPAA,使过高的血浆CS、ACTH和β-END含量降低,提示TGP对应激大鼠HPAA呈现轴机能依赖性的调节作用。此外,TGP在降低束缚应激大鼠血浆CS、ACTH和β-END水平的同时,上调受抑大鼠脾淋巴细胞ConA增殖反应和腹腔M释放H2O2,提示TGP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其调节HPAA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应用核团微穿刺取样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观察了在吗啡依赖和戒断期间大鼠中枢催产素(OT)和精氨酸升压素(AVP)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慢性吗啡处理(剂量由5,10,15,20,30,40,50 mg·kg-1逐日递增,同一剂量ip每日3次)大鼠的视上核和伏隔核OT含量显著降低;蓝斑OT含量显著增加. 纳洛酮(10 mg·kg-1, ip)可使正常大鼠视上核,腹侧被盖区,隔区和伏隔核的OT含量明显降低,而在吗啡依赖大鼠使视上核内OT含量增加,同时室旁核的OT含量也明显增加,而蓝斑的OT含量则明显降低. 吗啡,纳洛酮及吗啡加纳洛酮处理均不明显影响各核团内AVP的含量. 以上结果表明:慢性吗啡处理可抑制大鼠视上核细胞合成OT,中枢其他部位OT的减少可能与视上核OT合成减少有关;纳洛酮可以部分拮抗吗啡对OT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4-氨基吡啶(4-AP)2.6mmol·L-10.02mLsc于小鼠颈背部可引起用后足爪搔抓注射部位的反应.以4-APsc后5min内发生搔抓鼠数为指标,观察不同药物对它的抑制作用.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和芬太尼能明显抑制这一反应;弱镇痛药罗通定,安乃近,水杨酸钠和非镇痛药无效.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或丁卡因与4-AP混合sc也可取消搔抓反应.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用于检测麻醉性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和局麻药的局部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氟拉嗪的抗伤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伤害实验 ,评价三氟拉嗪的抗伤害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 :在热板法伤害实验中 ,三氟拉嗪 (2~ 2 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延长热板伤害反应的潜伏期 ,三氟拉嗪 (2mg·kg- 1)和吗啡 (1,3和 6mg·kg- 1)合并使用 ,增加吗啡抗伤害的作用和效率(2 9.4 %~ 5 4 .4 % ) ;在醋酸扭体法伤害实验中 ,三氟拉嗪 (0 .1~ 3mg·kg- 1)非常显著地抑制醋酸伤害刺激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 ,增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 ,呈剂量依赖性 .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 :μ受体拮抗剂纳洛酮 (1~ 9mg·kg- 1)和多巴胺 1(DA1) /多巴胺 2 (DA2 )受体激动剂阿扑吗啡 (1~ 9mg·kg- 1)对三氟拉嗪的抗伤害作用无翻转作用 .这些结果提示 :三氟拉嗪具有一定的抗伤害刺激的药理作用 ,但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 μ受体和DA2 受体不参与三氟拉嗪的抗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5-羟色胺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 5 羟色胺 (5 HT)对去甲肾上腺素(NE)所致心肌肥厚有何影响。方法 大鼠分别ip5 HT 2mg·kg- 1,NE 2mg·kg- 1或NE 2mg·kg- 1+ 5 HT 2mg·kg- 1。每日 2次 ,连续给药 15d ,d 16麻醉 ,颈动脉插管 ,观察累积iv不同剂量 5 HT对平均动脉压和心电图的影响 ,之后处死大鼠 ,观察心重与体重之比。结果 累积iv 5 HT ,NE组和NE + 5 HT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 ,诱发室速和室颤的鼠数明显增加 ,但该两组间无显著差异。NE组心室重与体重之比明显增加 ,NE + 5 HT组较NE组相比进一步增加。结论  5 HT加强NE诱发大鼠心肌肥厚和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抑郁剂吗氯贝胺的行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5-羟色氨酸及β-苯乙胺致小鼠刻板行为实验表明, ig吗氯贝胺(Moc)对单胺氧化酶(MAO)- A 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ED50=0.33 mg·kg-1, 2 h) 较MAO-B (ED50=12.7 mg·kg-1, 2 h) 强约39倍. 24 h内ip Moc 300 mg·kg-1有一定镇静作用. 对运动系统无明显影响,不引起记忆及定向障碍. Moc 600 mg·kg-1不能对抗氧化震颤素引起的小鼠震颤和分泌增加. Moc的LD50为小鼠: 1.3-1.5 g·kg-1 ig; 198-199 mg·kg-1 iv; 大鼠: 541-562 mg·kg-1 ip. Moc 剂量依赖地对抗利血平引起的小鼠和大鼠睑下垂, 活动减少和体温降低;使慢性应激刺激引起的小鼠活动性增高及穿箱逃避电击反应失败率增高得到恢复,提示其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1,6-二磷酸果糖镁(FDP-Mg)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大鼠sc Iso (8 mg·kg-1·d-1, 3 d)造成心肌损伤模型,测定心肌组织和血清肌酸激酶(CK), 乳酸脱氢酶(LDH),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 Mg2+, P和K+含量. 结果:每天给予Iso的同时给予FDP-Mg(250-1000 mg·kg-1·d-1, 3 d)能明显降低血清CK,LDH水平,抑制心肌组织中CK,LDH释放,提高血清和心肌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提高心肌及血清Mg2+和P含量,降低血清K+浓度。综合了FDP-Na2(530 mg·kg-1·d-1, 3 d)和硫酸镁(150 mg·kg-1·d-1, 3 d)的作用特点。结果表明,FDP-Mg对Iso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及改善心肌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卡马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ACTH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 (Carb)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 (sc)盐酸吗啡 (Mor) ,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腹腔注射 (ip)盐酸纳洛酮 1mg·kg- 1 催促 ,观察戒断反应并评分 ;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ACTH水平。结果 :Carb 10 0mg·kg- 1 及 2 0 0mg·kg- 1 均可明显减轻大鼠戒断症状 (P <0 0 5 )。 10 0mg·kg- 1 剂量组的ACTH水平接近正常 ,低于Carb 2 0 0mg·kg- 1 组(P <0 0 5 )。结论 :适当剂量的卡马西平可有效控制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钩藤碱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利用微透析方法收集正常及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纹状体和海马细胞外液 (透析液 )。经反相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其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脑缺血后纹状体和海马细胞外液中 5 羟吲哚乙酸 (5 HIAA)、3,4 二羟苯酰乙酸 (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下降 ,去甲肾上腺素 (NE)含量上升 ,钩藤碱能升高脑缺血后细胞外液 5 HIAA ,DOPAC和HVA的含量 ,降低NE的含量。结论 钩藤碱能调节脑缺血大鼠纹状体内和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