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燕 《数学之友》2022,(10):90-94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数学试卷是高校选拔人才和评价高中生数学学习最具权威性和终结性的测量工具.以高考数学试卷为研究对象,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依托福建省五年来理科数学高考试卷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数据,在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数学核心素养三水平的考查、不同题型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不同内容领域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等方面给出一些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一核四层四翼"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其中的"四层"指的是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它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其中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主要是通过数学文化来考查,且题目多数属于简单题或中档题,现就对能渗透这些文化的知识载体加以盘点,以期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珣 《数学之友》2022,(3):17-19
伴随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高考数学试题的考查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更广阔、更深远的要求.本文以导数试题为例,剖析所蕴含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思路.在有关导数的授课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将数学文化融入平时教学中,把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运算、建模等能力,并进一步体会数学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2019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题第12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试题“题面”上是考查学生的函数知识,但却需要转化为解析几何的相关知识加以求解,考查了学生的合理转化意识和数学运算能力,同时考验学生沉着冷静应试的考场心理素质.试题强调对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运算等素养的考查,突出了运用平面解析几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性,体现了“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纵观 2 0 0 4年全国高考数学北京卷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 ;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重在通性通法 ;对能力的考查则是强调逻辑思维能力。试卷突出数学知识的主干 ,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 ,代数部分着重考查函数与不等式、数列与三角函数等内容 ,立体几何则着重在考查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解析几何则着重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另外 ,试卷注意了与往年试卷之间的关系 ,在适当创新的基础上 ,保持了一定的传承性和稳定性。一、试卷的特点1 .试卷结构有变化2 0 0 4年的试卷与 2 0 0 3年试卷相比较 ,…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高考数列试题,越来越注重数学基本思想、基本素养的考查.强调运用学科知识将题目看懂,进而转换为学科语言,而学科处理问题的技巧退到第二位.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陌生中考查熟悉,熟悉中考查陌生,故人穿新衣.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重视观察、对比、归纳、类比、  相似文献   

7.
1.本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空间的直线和平面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利用空间观念和公理化体系处理数学问题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必备知识.高考中的立体几何试题,一般把立足点放在对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考查上,学习时要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注意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的区别和联系,防止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8.
<正>试题命制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命题者在高考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以中国“航天梦”为载体,通过教科书封面的引入,将飞行器轨迹与椭圆方程紧密衔接,揭示了数学与天文学的紧密联系.改编题目考查了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1 改编题目及原题呈现改编题 由椭圆的两个焦点和短轴的一个顶点组成的三角形称为该椭圆的“特征三角形”.  相似文献   

9.
2009年湖北省高考数学理科试题(以下简称"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按照高中数学教材和考试大纲的精神命题,着重考查了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函数、数列、导数、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平面向量、概率与统计等.覆盖面较广,内容丰富,试题难度及试题结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简称线面角)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其计算体现了立体几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逻辑推理与运算求解的高度统一.高考中,线面角的求解题目屡见不鲜,是高考中的重点题型之一.本文主要通过一个高考题目和同学们交流求解线面角的四种方法,帮助同学们求解立体几何中的线面角.  相似文献   

11.
孟利忠 《数学通讯》2001,(13):15-17
2001年数学科《考试说明》,在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的几个注意点中,首先提到“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包括代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三个分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这一命题思想在立体几何试题中就有充分体现,纵观历年高考立体几何题,很多较为复杂的计算问题,用解析法处理。可谓方法巧妙,且有规可循,本文通过几个高考范例,谈谈用解析法处理高考立体几何计算问题,以期在高三总复习中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都注重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能力的考查,注重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试题难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为了适应高考的动向和要求,提高高三复习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高考复习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侧重基本素养的培养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有机而又统一的,从中体现出学生的价值取向、完备的品格和数学关键能力.其中,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都与数据有关,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高考试题中也越来越侧重对学生数学运算的考查,试题情境化,数据多元化,侧重学生关键能力的体现.所以,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对数学运算素养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据处理习惯,形成科学的运算法则体系,获取优秀的运算思维,进而能准确得出运算结果.本文中结合部分数学运算问题的处理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前提,数学运算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对学生的考查.通过SOLO理论的评价层级水平和数学运算素养水平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分析,命制出与运算水平对应的SOLO分类的层级相吻合的试题,才能有效考查考生的学习成果,本文以2021.年高考上海卷部分试题为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田彦武 《数学通讯》2007,(11):15-16
“以能力立意”是新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在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今年高考数学命题的一大亮点.本文分析今年高考概率试题的几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6.
谢志斌 《中学数学》2012,(19):79-80
通过新题或通过改变陈题的背景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常用方法.可与平面向量结合的知识点较多,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乃至圆锥曲线、直线与方程等都能与平面向量进行交汇命题.求解这类题,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灵活运用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能力,并能在试题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本文对今年高考中平面向量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读者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鲁嘉 《数学通讯》2024,(2):54-56+60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解题教学应充分挖掘题目背后的数学本质,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与运用,为从“知识训练”向“素养提升”的转变搭建好桥梁.核心素养就是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核心素养很难“教”出来,需要靠学生“悟”出来,本文结合“ω的取值范围与最值问题”,尝试通过对数学问题本质的探究,达成解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郑锋 《数学通报》2023,(11):46-49
<正>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数学学科素养包含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索、数学文化四个方面,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示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1].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高考命题“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为了贯彻这一要求,高考数学命题加大了开放题的创新力度,强调利用开放题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高考数学命题已从理论和实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纵观近几年高考及各地模拟试题,立体几何无疑为数学学科高考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和“试验田”,笔者以近几年高考及各地模拟试题为例,结合《考试大纲》,分析高考命题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正方体的截面是由平面与正方体各表面的交线构成的平面图形.截面怎么作图,可能有哪些形状?通过网络画板的探究、展示,我们发现截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如图1所示.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紧紧围绕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考查,这也体现了课标对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的要求.(2018年全国卷理科数学1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