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寻求中西医学的结合点是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以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及卒中单元的构建为例,可以从中医视角(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用现代医学方法探究脑卒中的发病和发展规律;借鉴西医治疗指南的制定形成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规范化方案,可以辨病、辨证、辨体质相结合,并且将中西医结合从干预方法的结合进步为管理上的结合;将中医体质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2016年中医医政工作重点做出具体部署:强化落实在医改中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改善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持续加力,做好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注重创新,推动中西医结合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规划引领,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拓展领域,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1])。将中医专科护理运用于临床工作,是中医护理工作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F0004-F0004
<正>中医医疗服务评估研究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由沈远东教授任研究室主任,竺丽明研究员任副主任。研究室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挖掘中医药特色优势为宗旨,以动态监测中医药服务情况、评估中医服务水平和制定中医药标准为手段,不断揭示适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轨迹,力图为中医药行业的宏观规划、卫生行政的科学管理及决策制定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成为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及各类中医机构制定发展政策的主要参谋。近年来,研究室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雄厚的软硬件资源,以中医医院  相似文献   

4.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I0004-I0004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理论和科研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医药进入低谷期,固然西医学的冲击影响巨大,但国内部分学者对中医"不科学""伪科学"的误解从内部阻碍着中医药的发展。而现代中医药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不仅中国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给予了的重大政策支持,且世界范围内医学也面临着从还原论向整体观的回归,促使中医药实现第四个高峰。故当代中医药人应以中医为主体,多学科交叉,汲取包括西医学、生物医学以及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等学科的前沿进展,促进当代高科技条件下中医药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创新发展,全力推进21世纪中医药既保持传统优势又具有时代特征的第四个发展高峰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正>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由中医世家朱兴恭教授创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自成立以来,继承传统医学疗法、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诊疗技术、突出中医药优势,迄今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颇具中医特色的皮肤性病专科。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陕西省中医皮肤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和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委员会主委单位。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既有中医药又有西医药的特殊历史和现实条件下产生的 ,是当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必然结果 ,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特色和优势 ,在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以来 ,党和政府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把握科学发展趋势 ,对中西医结合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正确引导 ,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如 1 985年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 ,中医、西医互相配合 ,取长补短 ,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当前中医药学术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同行评议的优缺点同时结合中医自身的学术特点提出有利于中医药发展与创新的相关建议。[结果]现存的以同行评议为主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有损中医的学术特性扼杀中医辨证精神,弱化学术成果实践转化影响中医临床疗效,阻碍中医药文化传承,不利于中医药特有的学术发展等方面。评价中医必须防止标准化,实现具体化走出象牙塔面向大众化立足临床,警惕常规化,实现中医药的多元化发展。创新中医应当珍视中医传承保持中医特色。[结论]中医药学术评价应以符合中医药独有的学术特点为标准制定有利于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实现中医药独具"中医特色"的医学创新,以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8至2009年在上海浦东新区采用政策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小组访谈法对国家、上海市、浦东新区以及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层面的中医药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共有18个国家或部级、5个上海市级、4个浦东新区级以及8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的中医药相关政策文件,从中医目标定位、财力、人力和中医适宜技术4个角度进行政策制定,比较全面地保障和促进了社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但在社区卫生服务尤其是人才培养、医保政策倾斜和公共卫生领域中医药参与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提高,社区对中医药有关政策的落实还存在滞后。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的出台,我省中医药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为更好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着力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中医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我们进行了福建省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师从业状况的调查.调研以座谈会和现场访问形式,了解福州市、晋江市中医药院校毕业生的从业状况、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为政府和学校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RA方案的优化提供佐证。方法:以"类风湿关节炎"、"历节"、"久痹"、"尪痹"及"rheumatoid arthritis"、"arthritis"、"rheumatic dis-eases"为检索词,从重庆维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CMCC整合版)以及MEDLINE、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以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最新版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优势比作为效应合并指标。结果:共12篇文献纳入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人数分别为488/540(90.37%)和354/475(74.52%)。OR值为3.33,95%CI为2.32、4.76,整体效果检验Z=6.57(P〈0.000 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明显减轻了单纯西药治疗的毒副作用,增强了用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学习中医文献过程中结合临床将有关结核病的论述按"病名"、"释名"、"病因病机"、"症候及辨证"、"治则"、"治法"、"方药"摘要回顾。  相似文献   

13.
中药毒性及其内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运用经验为背景的中药毒性有自身特殊内涵。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在追溯中医“药毒”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西医和中医关于药毒的不同理解,提出中药在运用中涉及诸多调控要素和中药成分及作用的复杂性,中医关于中药毒性的认识与西医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有所不同,简单套用现代药毒的概念和研究思路来研究中药毒性是不适宜的。药毒的相对性决定了将有更多的中药毒性被发现。现代中药毒性的研究应在药毒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中药性能与毒性、中药配伍与毒性、方药毒性与病证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按其主要症状表现,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积滞"等范畴,祖国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上有较显著优势。目前国内中医研究对本病多从肝脾(胃)论治,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及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本病与"心"也有密切的联系,结合养心安神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文章通过中医古代文献研究分析"心主神明"、"心主血脉"与脾胃相关理论及心与脾胃经络相连属等中医理论,阐述从心论治脾胃疾病的依据及可行性,为从"心"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中医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癫痫(EP)的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以"癫痫"为关键词,以"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为副关键词,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2年的医学数据,最终经筛选实际进行分析文献36篇,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36篇中医治疗癫痫的文献中,共用中药115味,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僵蚕、胆南星、半夏、全蝎、茯苓、石菖蒲、郁金、天麻、远志、朱砂。结论:癫痫的中医治疗以补虚、平肝息风、清热、活血化瘀为主,兼及其他,中医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夏翔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以平为期,以调为法"的学术思想,形成了调整阴阳、注重气血辨证、擅长活血化瘀的临证特色。  相似文献   

17.
睾丸肿瘤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孙桂芝教授从中医脏象理论的肝、脾、肾三脏功能为主轴,通过补肝肾、温下焦、散寒湿、破积气、和气血、通血脉、除恶毒等治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床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肾炎是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肾功能损伤为常见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水肿"、"肿胀"、"肿病"范畴。文章以古籍、历代医家经验为基础,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从病因病机、治疗两方面探讨中医中药诊治急性肾炎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张锡纯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相关文献的探究,总结张锡纯对于肿瘤的认识及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结果]张锡纯对噎膈、反胃、癥瘕等肿瘤相关疾病的症候有独特的认识,认为此类疾病以气虚、血瘀、瘤赘为主要病因,治疗上主张中西医结合,补破并用,特别强调顾护人体的正气和脾胃功能的强弱。处方用药以益气活血为主,创制参赭培气汤、理冲汤等专方,同时善用三棱、莪术、水蛭、鸡内金等专药。[结论]张锡纯治疗肿瘤主张中西医结合,特别强调人体正气的作用,善用益气活血治法,对于后世医家进行疾病的诊疗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药“性味归经”之间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中关联分析在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WEKA软件对《中药学》中的全部481味中药的性、味、归经进行Apriori算法的关联分析。结果:传统"淡附于甘"、"涩附于酸"、"热"性与"辛"味具有联系的认识与关联分析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涩"味、"酸"味与"归大肠经"有较大的关联,"寒"性作用与"归小肠经"的关联较大,"归小肠经"与"归大肠经"的关联,"凉"与"甘、苦"之间的联系;温性和归心经结合与部分归脾经的联系;辛味和归胃经结合与部分归脾经;归小肠经、归膀胱经、归肺经等作用在没有归肝经作用的前提下,与"寒"或"凉"有关等,均暗含了中药性、味、归经等药性属性之间的正性或负性的交互作用。结论:应用数据挖掘研究中药药性相互关系具有可行性,也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