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使用可用度既是影响装备效能的重要参数,又是战备完好性量化的根据。依据使用可用度定义和度量方法,结合战术导弹装备的使用剖面和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战术导弹装备使用可用度评估模型,对影响战术导弹使用可用度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技术阵地故障检测率、发射阵地故障检测率对导弹使用可用度影响较小,导弹库房储存可靠度、飞行可靠度对导弹使用可用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导弹武器系统可用度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导弹武器系统可用度模型的分类和建模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和离散事件仿真方法,从不同角度,建立了用于可用度评估的马尔科夫模型、更新过程模型、离散事件仿真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确定各自的适用范围,并从评估精度和评估效率两方面进行比较,结论表明,基于更新过程和离散事件仿真的方法适合于导弹武器系统可用度建模。该方法为导弹武器系统可用度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研究研制及使用初期导弹武器系统瞬时可用度的波动及最优控制问题。定义了瞬时可用度的概念和量化指标,基于分层组合思想,建立了导弹武器系统瞬时可用度评估模型。分析了波动的产生机理,构建了最小可用度振幅和最小可用度发生时间等刻画波动的函数,提出了瞬时可用度波动的分析方法,并对波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仿真粒子群的优化算法,对最小可用度振幅和最佳预防性维修计划进行优化,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更新过程的导弹武器系统可用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在导弹武器系统可用度评估中,各时间参数分布不完全服从指数分布,且不能用马尔科夫过程来分析的缺点,利用更新过程,建立考虑保障延误的串联可修导弹武器系统的可用度模型,并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算例结果与前期仿真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可为非马尔科夫型系统的可用度分析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使用可用度的基本含义及其计算模型。为了满足导弹装备的验证需要,结合定型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导弹装备的特点和研制状况提出了2种使用可用度的验证思路,并结合具体型号的导弹装备分别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对复杂战场条件的导弹武器系统可用度评估进行了研究。假定部件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修理时间和保障延误时间均服从任意分布,并且修理设备服务期服从指数分布,其更换时间服从任意分布的情况下,利用马尔可夫更新过程理论和拉普拉斯变换工具,建立了考虑技术阵地设备部分战损情况下和具有保障延误的串联可修导弹武器系统可用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算例结果与前期仿真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为非马尔可夫型系统的可用度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导弹武器系统可用度增长的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了通过提高导弹分系统的可用度,以达到导弹系统可用度增长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系统可用度与分系统可用度相互关系分析,以部分较小的分系统可用度的提高,保证满足系统可用度增长的需要,并用数学模型建立了系统与分系统可用度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在二级维修体制下装备研制阶段就能根据装备的特性参数对装备使用可用度进行评估,采用MARKOV过程,考虑延误时间的装甲装备使用可用度评估模型;通过该模型,为装备设计和研制人员提供一种在新的维修体制下,以装甲装备的研制阶段装备系统的参数为依据评估装甲装备的使用可用度提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两级备件保障系统的装备时变可用度评估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勇  武昌  李阳  冯新  杨懿 《兵工学报》2010,31(2):253-256
分析了动态需求的备件保障问题。利用非平稳随机过程的理论,建立了需求非平稳且修理能力有限时,两级备件保障系统的使用可用度模型;提出了时变可用度评估算法;并结合实例对系统的可用度进行了评估,得到系统的时变可用度曲线。该方法为解决动态需求的系统可用度评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确定预防性维修周期时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RCM的导弹装备维修周期决策模型。分别以总费用最小和可用度最大为目标建立导弹装备维修周期决策模型,采用蒙特卡罗仿真进行模型求解,采用模糊决策方法确定多目标综合最佳预防性维修周期,并以某型导弹装备密封圈为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实践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权衡了费用和可用度因素,能较好地解决可用度低下且维修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有一定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反舰导弹效能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美国工业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针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模型,并对某舰舰导弹的作战效能进行了计算和评估。  相似文献   

12.
对导弹武器系统性能鉴定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描述,提出采用“局部一整体一局部”的螺旋迭代鉴定方案对导弹仿真模型的性能进行鉴定,并以空空导弹仿真模型为例,对可用过载、转弯速率和不可逃逸区等一些关键战术性能(二维平面内)进行了检验.最后对试验鉴定和建模仿真的相互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二者的融合在实际中的应用,对导弹设计、试验与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导弹预警系统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了对其综合评判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结合熵权法对导弹预警系统的效能指标进行了权重的确定,从而对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进行分析.该方法能够有效结合定性与定量进行分析,为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抗条件下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考虑对抗条件下作战环境的基础上,给出了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用性、可信性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模糊决策理论计算出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条件下的能力矩阵C.根据W SEIAC模型,得出了实际对抗条件下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模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敌方舰艇目标日益增强的拦截对抗能力给反舰导弹作战带来的威胁,对智能化反舰导弹突击群协同 作战方法进行研究,求取反舰导弹突击群作战在几种协同作战方法下的突防概率。对反舰导弹突击群作战面临的对 抗环境进行系统阐述,完成智能化反舰导弹突击群作战体系结构分析,给出智能化反舰导弹突击群的结构组成、功 能和主要作战流程;对多制导体制协同、多波次攻击协同和外部作战支援协同3 种作战协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依 据假设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证明3 种协同作战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为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 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中针对地地导弹的地面发射装置速度慢、时间长的缺陷。在完成起竖装置的非线性建模基础上,提出一种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实现了发射装置的快速起竖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有效缩短发射装置的起竖时间,而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反舰导弹在突防段利用机动弹道干扰防空导弹作战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法向过载的目标机动识别方法。对机动突防策略特点及其对防空导弹作战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识别参数的选取、法向过载的计算方法、判别门限的设定、机动过程中法向过载的变化规律4个方面得到机动识别的结论,并在积累一定时间的观测数据后,通过计算验证目标是否进行弹道机动的交变机动。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灰色关联综合优化法的原理,给出了利用灰色关联综合优化法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基本步骤,选取国外已定型的6种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作为算例,对其进行了效能评估和武器系统的优劣排序,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表明灰色关联综合优化法是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