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市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西安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由居住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济因素、社会文化5个层次组成。通过熵值法得到人居环境和城市化的指标权重,运用协调度模型求得人居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度,结果反映西安市2002~2012年人居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度呈现增长趋势,基本处于高度协调期。  相似文献   

2.
何春霞  高敏华  邓路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25-128,148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在1999-2009年的实证资料,分别建立了城市化和人居环境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共同求出各指标权重后,根据加权求和确定城市化和人居环境的综合评价值。通过建立协调发展度模型分别求出1999-2009年的城市化和人居环境协调度,并在已给出的各指标标准下对乌鲁木齐城市化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及其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城市化和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在不断增强。(2)在1999-2001年,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人居环境水平的中度失调到勉强协调的过渡阶段。(3)在2001年后处在人居环境水平落后于城市化水平的勉强协调到良好协调发展过渡阶段。最后根据已有研究,结合乌鲁木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安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西安市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西安市近11年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分析,得出: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水平均得到了提高,产业生态化指数提升了0.60,而城市化指数提升了0.79;从协调度发展指数来看,西安市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协调程度持续提升,大致经历了失调衰退类型、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协调发展类型3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西安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对1996年以来西安市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了综合测度,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其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维度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者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9年,西安市城市化综合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西安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现波动发展,但总体上向良性方向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生态环境压力是影响西安市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多等是胁迫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耦合度以颉抗阶段为主,耦合协调度基本处于中高度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5.
选取反映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判重庆市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结果显示:1997-2004年,重庆都市区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不断增强.比较同一时段城市人居环境效益指数和城市经济发展效益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重庆都市区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由初级协调经济滞后型向中级协调城市人居环境滞后型转变,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而且两个函数效益指数均较小.  相似文献   

6.
选取反映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判重庆市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结果显示:1997-2004年,重庆都市区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不断增强.比较同一时段城市人居环境效益指数和城市经济发展效益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重庆都市区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由初级协调经济滞后型向中级协调城市人居环境滞后型转变,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而且两个函数效益指数均较小.  相似文献   

7.
海峡西岸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构筑良好人居环境,选取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28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对海峡西岸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利用城市协调度模型分析人居环境协调度水平。研究表明:厦门为高质量人居环境地区,福州为较高质量人居环境地区,三明、温州、泉州为中等质量人居环境地区,丽水、漳州、龙岩等城市为较低质量人居环境地区;厦门、福州各系统建设良好,三明、南平、衢州、丽水建设一般,莆田、温州、汕头等城市系统建设勉强,抚州、上饶等城市系统建设失调;城市间人居环境勉强协调、生态环境一般协调、经济和社会环境勉强协调。  相似文献   

8.
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从经济环境、生态居住环境、文教科技环境、卫生环境4个方面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选取我国2018年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与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大致正相关关系,但呈现拮抗态,两者关系不稳定;大多数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低水平阶段,且经济环境发展滞后。建议从政策宣传、增加投入、引导消费、完善法律等方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西安市为研究区域,构建反映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SPSS17.0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两体系的发展水平;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2000-2010年西安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化两体系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11年来,西安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两体系耦合互动效应明显,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也在逐年提升,表现为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协调阶段三个阶段逐步演化以及两体系由不协调模式逐渐过渡到协调发展模式的发展轨迹,不断优化,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中部6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与农村经济、自然资源的相互作用,构建经济-资源-环境系统,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系统的综合得分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部6省农村经济综合得分逐年上升,自然资源综合得分一直趋于稳定,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得分有较小幅度的增长,且山西省的综合得分明显低于其他5省。总体上,各省份农村经济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耦合协调度小于耦合度。由此得出中部6省农村人居环境需与农村经济、自然资源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