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的治疗。本文对103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缺钠患者随机分成限钠组51人和非限钠组52人,观察腹水吸收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发现不限钠组上述三指标明显低于限钠组。故对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患者适当补充钠盐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菌感染在临床较为少见 ,而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由于其免疫力低下 ,极易出现机体微生态失衡 ,引起真菌感染 ,由于真菌感染的出现 ,可加重患者的病情 ,导致病死率升高 ,故防治真菌感染在临床工作中备受重视。为探讨真菌感染发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对策 ,对近 3年来我科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讨论。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1999年 1月— 2 0 0 1年 9月我科的住院患者中确诊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134例。男性 10 1例 ,女性 33例。年龄 19~ 6 9岁 ,平均 37岁。二、诊断标准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符合 1995年…  相似文献   

3.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容易合并多种感染,感染的发生和内毒素血症的形成进一步加重肝损害,本文就我院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住院病人中对预防性抗菌治疗和未用抗菌治疗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ALSS治疗55例(162次)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并同时选择常规治疗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每次ALSS治疗前后检测生化和免疫指标。结果:每次ALSS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显著改善,球蛋白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血内毒素含量下降;但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2、白介素-2受体,电解质等每次治疗前后无明显;ALSS治疗的并发症主要为皮疹、低血压等,但大多数患者耐受;临床治愈好转率61.8%,明显高于对照组17.9%(P<0.01)。结论:ALSS是辅助治疗重毒性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谌辉  周汝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0):1127-1128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两年来收治的 116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转归。结果 :62例发生感染 ,感染发生率 53 4% ,医院感染率为50 9%。感染部位以腹腔最多见 ,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组出现 2个及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 5% ,病死率为 56 5% ,均高于非感染组 (P <0 0 1)。结论 :重型病毒性肝炎容易合并感染 ,并且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肺部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南昌市第九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肺部CT扫描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肺部表现为多节段性斑片状影,占18.75%,其中3例呈棉花团样;22例表现为局部小片状影,占27.50%;5例表现为细网格状磨玻璃样改变,占6.25%;2例表现为两肺多发小环状影改变,占2.50%;35例合并少-中量胸水,占43.75%;其他伴发病11例,包括肺结核、纵膈占位病变、转移瘤等,占13.75%.结论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CT影像表现多样,以肺泡及间质渗出和水肿等炎性改变为主,但缺乏特征性,早期对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肺部CT扫描,有利于发现普通胸片难以发现的病灶,对其综合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我科于1992年12月至1997年11月收治重型肝炎345例,除74例自动出院外,余271例中死亡188例,病死率为69.4%。现就其对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1995年5月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北京)诊断标准,对271例重型肝炎重新统一诊断、分型。其中急性重型10例(3.7%),亚急性重型19例(7.0%),慢性重型242例(89.3%)。男253例(93.4%),女18例(6.6%)。年龄4个月至81岁。其中20岁以下10例(3.7%),21~40岁60例(22.1%),41~60岁164例(60.5%),60岁以上37例(13.7%)。  相似文献   

9.
37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新学  黄华 《现代护理》2006,12(18):1670-1671
目的分析重型病毒性肝炎(SVH)预后的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分析379例SVH的预后与病原分型、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比值(ALT/AST),总胆红素(Tbil),胆固醇(Teh0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关系。结果SVH的预后与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PTA及并发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ALT/AST、Tbil、Tchol显著相关(P〈0.05)。结论了解SVH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对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5 3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早、中期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5例采用腺苷蛋氨酸辅以综合治疗 ,对照组 2 8例 ,单用综合治疗 ,对比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变化、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腺苷蛋氨酸治疗组疗效 2个月时总有效率为 6 0 .0 % ,对照组为 35 .7%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治疗组改善症状、退黄、降酶效果明显 ;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和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 度以上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和实际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腺苷蛋氨酸作为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能改善疾病预后 ,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12.
甲型肝炎病毒合并戊型肝炎病毒感染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分析甲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合并戊肝 )的临床表现及转归预后。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抗HAV IgM和抗HEV。结果 甲肝合并戊肝出现发热和肝大的病例分别占 6 9.85 %和 6 3 .97% ,显著高于单纯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 )的 3 7.0 0 %和 3 5 .43 %。甲肝合并戊肝发病的平均年龄为 3 1.42± 11.2 1岁 ,显著高于甲肝的 2 3 .2 1± 9.2 3岁。结论 甲肝合并戊肝也是与甲肝类似的自限性、急性、黄疸型肝炎 ,但甲肝合并戊肝具有发病以中青年为主 ,发病年龄较甲肝偏大、发热和肝大发生率高、黄疸时间较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情况。方法对182例合并乙肝的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重感染的患者中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7.5%。34例(68%)发生在前3个月内。8例患者出现相关肝炎症状,其中纳差、恶心、呕吐症状最常见。16例(32%)需要停药或修改方案,34例(68%)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肝功能正常或好转。结论合并乙肝的结核病患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CAEBV的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月诊治的9例CAEBV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实验室检食、病原学相关检查、影像学和病理学检佥结果等,并评估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和随访、预后表现。结果CAEBV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其他尚有乏力、恶心、皮疹、黄疸等。辅助检查的异常发现包括:贫血、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乳酸脱氧酶及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及胸部影像学的异常表现等。病原学相关检查结果:6例患者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升高,8例EB病毒早期抗原IgG为阳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俭测外周血EB病毒DNA载量(中位数)为3.07×10^5copies/mL。9例患者中6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颅内出血,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死于肺部感染4例患者进展为淋巴瘤,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CAEBV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常伴有各系统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进展为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是难治性疾病。常用的保肝药可降低ALT水平,缓解症状,但易复发并且不能阻止疾病向肝硬化发展。目前主张抗病毒治疗:应用拉米夫定及干扰素。拉米夫定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有很好效果,但使HBeAg血清转换低;干扰素治疗近期疗效可达409/6~5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用于反映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对807例HBeAg阴性血清标本进行LHBs及HBVDNA检测。结果①在807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54.40%(439/807),LHBs的阳性率为56.75%(458/807),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813,P〉0.05),两者总体符合率为91.70%(740/807);②HBeAg阴性慢性乙肝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与LHBs检出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⑨LHBs含量与HBVDNA拷贝数呈正相关(r=0.995,P〈0.001)。结论LHBs与HBVDNA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能够反映出HBeAg阴性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的程度,是HBVDNA复制水平判定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详细阐述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的进展 ,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疫苗、重组人白介素 12、单磷酸阿糖腺苷等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临床上遇到不少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感染病毒时间较长,无明显症状,查HBVDNA一直阳性,但生化检查基本正常。为了解这部分群体肝脏病变情况,我们对38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行肝组织活检,观察其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ADV联合LMV治疗LMV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YMDD变异株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4例)和治疗组(B组、34例),对照组继续予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治疗、治疗组联合ADV10 mg/d口服治疗,疗程6月.检测肝、肾功能、HBV DNA,HB-sAg,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B组在第6月时,ALT、HBV DNA水平下降明显,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AL T复常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使用ADV联合LMV治疗过程中,监测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ADV联合LMV治疗LMV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