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原发血液病的风险和影响,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近5年医院36例血液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结果 HAP发生在恶性血液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期19例,免疫性血液病使用糖皮质激素2周后7例;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5.0%;合并HAP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6.7%,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2.5%;5例患者死于医院获得性肺炎,死亡率13.9%。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影响血液病患者原发病的康复,对血液病患者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措施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12月老年呼吸内科186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86例患者中,发生HAP 38例占20.4%,未发生HAP 148例占79.6%,老年呼吸内科HAP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免疫抑制状态、长期卧床、鼻饲、机械通气、侵人性操作、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结论 针对老年呼吸内科中HAP常见的发病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HAP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202例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发生HAP 54例,感染率为26.7%,例次感染率为49.0%;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离得到革兰阴性菌42株,占61.8%;住院时间>30 d、抗菌药物滥用及有侵入性操作的老年脑卒中患者HAP发生率明显高于住院时间≤30 d、无抗菌药物滥用及无侵入性操作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是HAP高发人群,住院时间长、侵人性操作及滥用抗菌药物等是HAP的危险因素,故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减少危险因素,是降低HAP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医院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AB)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和HAP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预防和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HAP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HAP患者114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因素进行分析,评价HAP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与HAP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14例HAP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5例,痰培养为鲍氏不动杆菌29例,患者病死率为43.0%;感染前30天内入住ICU、机械通气、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HAP独立危险因素;感染时APACHEII评分>18、合并ARDS、合并休克是H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ICU患者、有机械通气史患者要警惕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风险,尽量减少ICU住院日及机械通气时间;临床上滥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会增加住院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风险,HAP患者感染时APACHEⅡ评分可以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6月—2015年5月某院骨科病房创伤患者发生HAP的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骨科创伤患者2 578例,发生HAP92例,HAP发病率3.57%。92例H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07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20.56%)、大肠埃希菌(14株,占13.08%)、鲍曼不动杆菌(13株,占12.15%)等。住院日数≥15 d、吸烟史≥3年、卧床≥7 d、伴有基础疾病、合并症、留置导尿管≥7 d、采用手术治疗、采用机械通气、入住ICU、开放性损伤、血糖≥11 mmol/L、血浆清蛋白30 g/L、血红蛋白浓度90 g/L和糖皮质激素使用≥4 d等14个因素均是骨科创伤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卧床、手术治疗、机械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和贫血6个因素为骨科创伤患者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科创伤患者HAP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以手术治疗、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使用、长期吸烟、卧床和贫血等6个因素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3月-2009年3月1 287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医院获得性肺炎24例(1.86%),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与高龄、合并基础疾病、介入术后卧床制动等因素相关。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相关因素的控制,以有效地减少H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112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易患因素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2006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112例老年合并HAP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老年合并HAP患者主要的基础疾病为: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采取痰液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7.14%,革兰阳性菌占30.52%,真菌占12.34%.结论 老年合并HAP患者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等,是最主要易患因素;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63份HAP的病历资料。结果HAP发病例数占医院同期所有医院感染例数的33.7%;老年患者占65.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为其主要基础疾病,占77.8%;发病前使用抗菌药物54例(85.7%),使用激素26例(41.3%);住院时间≥31 d 34例(54.0%);HAP的病原菌多为G-菌(62.1%),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肠杆菌属,其次为G+菌(22.4%)和真菌(15.5%)。结论调查显示,内科综合病房继发HAP的发生率高,老年、严重基础疾病、滥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延长、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操作等是HAP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减少危险因素,是降低HAP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328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介入治疗、泵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心肌梗死类型、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因素对HAP的影响.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为11.6%,住院时间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HAP的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为10.192;而其余因素均与HAP无显著相关.结论 住院时间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HAP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宜采取综合措施,以预防为主、缩短住院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为前瞻性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年期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9例,医院感染145例次;医院HAP感染77例次,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32例次,感染率为22.1%。结论神经内科HAP感染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致,但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及时的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实施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控制HAP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精神科住院患者24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肺炎187例,占7.5%,青壮年多见,其中男80例,占42.8%,女107例,占57.2%,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季节和病种相关联(χ2=20.037,P=0.000;χ2=199.455,P=0.000)。结论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有一定人口学特征,好发于夏季,与基础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HAP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67例HAP患者的发病情况,其中75例为MDROs感染组,92例为MDROs非感染组,均未行机械通气;分析HAP患者MDROs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7例非机械通气HAP患者中有75例为MDROs感染,感染率44.9%;共检出211株病原菌,90株为MDROs;多因素分析显示,两周内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住院时间>5d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非机械通气HAP患者MDRO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住院时间、有效预防治疗COPD,可以减少MDROs感染所致的HAP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情况以及血清钠水平和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10月247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肺炎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以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情况,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钠水平和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结果 2470例住院患者中有132例为HAP,感染率为5.34%;132例H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4株占51.94%、革兰阳性菌106株占41.08%、真菌18株占6.98%,药敏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他巴唑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对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以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42株占16.28%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株占10.85%居多,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HAP患者的血清钠水平(110.16±8.76)mmol/L和C-反应蛋白(143.49±26.07)mg/L指标较其他非感染肺炎患者明显降低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患者的血清钠水平降低和C-反应蛋白升高明显,经过药敏试验明确感染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中选择敏感度高的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5,(5):25-27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4年39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检测患者痰中的病原菌,对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和ICU等9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2~2014年HAP发生率为0.94%,392例患者中共有检出544株病原菌,病原菌以G-为主,共386株,所占比例为70.9%,其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所占比例为22.8%,以金黄色葡糖球菌和肠球菌属为主。真菌所占比例为6.3%,其中白色念珠球菌所占比例为4.4%。单因素分析显示留置胃管和白细胞<4.0×109/L与HAP的发生并不相关(p>0.05)。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ICU、抗生素联用、有创性机械通气、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这7个因素与HA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其是H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住院天数≥21 d、有基础疾病、ICU、抗生素联用、有创性机械通气和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的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HAP。  相似文献   

15.
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手术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89例行TAR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HAP组与非HAP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观察项目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25例占13.2%的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术前低体重指数、气管切开、慢性肺疾病、机械通气、Frankle分级A~B、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抑酸药物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术中输液量、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35 g/L和血清钠<135 mmol/L与术后HAP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血清白蛋白<35 g/L(OR=5.404,P=0.016)、气管切开(OR=68.051,P=0.000)、Frankle分级A~B(OR=10.683,P=0.001)、气管导管留置时间>4 d(OR=8.009,P=0.002)、手术时间>6 h(OR=8.606,P=0.002)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白蛋白<35 g/L、气管切开、Frankle分级A~B、气管导管留置时间>4 d、手术时间>6 h是TARP术后HAP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101例新生儿HAP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胎膜早破和母患精尿病者新生儿HAP发生率高,母婴同室新生儿HAP的临床特点:发病时间以生后第3天最高;临床症状中单纯出现有呼吸系统症状占68.3%,同时有呼吸系统症状和不典型症状占14.9%,仅有不典型症状占16.8%;血常规正常占77.5%,异常占22.7%,CRP异常升高占74.3%,正常占25.7%.结论 剖宫产、胎膜早破和母患糖尿病是母婴同室新生儿HAP的危险因素,部分新生儿HAP表现不典型,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及时采取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胸外科食管癌患者5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情况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各82例(1∶1配对),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及感染患者病原菌情况。结果 512例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82例,感染率为16.02%,感染组和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分为80669.05(73957.46,92787.37)元和69800.65(64805.00,72479.03)元,感染组患者比对照组总费用多增加12886.60(5760.19,20226.63)元(P0.001);感染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5.00(28.75,42.00)天长于对照组(P0.001)。82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占90.74%,革兰阳性菌10株占9.26%。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导致经济损失,应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易患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430例尿毒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HAP发生率、年龄、病原学特点,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其HAP易患因素。结果 430例尿毒症患者中发生HAP32例,发生率7.4%;共培养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76.0%,13株为多药耐药(MDR)菌,革兰阳性菌为6株占24.0%,2株为MDR;肺炎双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完全耐药,未发现万古霉素的耐药株,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较敏感,耐药率<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5d、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清白蛋白<30g/L、年龄>60岁是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规范血液透析管理,提高病原菌检出率,根据致病菌培养特点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有助于尿毒症患者HAP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对138例老年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HAP在94例高龄老年人伴有慢性基础病中占88.6%,有痰培养结果者68例,依据痰药敏结果选用药物.其他为经验性选药,疗程7-14 d.86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占81.2%,死亡20例,病死率为18.8%. [结论]在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过程中,重视药物选择及治疗策略,是提高HAP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430例,调查HAP发生率、病原学分布特征,进行微型营养评定(MNA),检查患者的营养生化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其预后。结果 430例糖尿病老年住院患者发生HAP 66例,发生率为15.35%,66例HAP均进行痰标本培养,痰培养病原菌阳性38例(57.58%),共分离病原菌45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2株占26.67%,鲍氏不动杆菌7株占15.56%,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占15.56%,肺炎链球菌5株占11.11%; HAP组患者年龄大于非HAP组(P0.05),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气管侵入性操作、肺部原发病、排痰不畅或误吸、意识障碍的比例均高于非HAP组(P0.05); HAP组MNA营养评分(18.78±3.59)分,低于非HAP组(P0.05); HAP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低于非HAP组(P0.05);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G水平均低于非HAP组(P0.05); 430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423例(98.37%),死亡7例(1.63%),HAP患者的病死率高于非HAP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老年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养不良是导致HAP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应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从而降低HAP感染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