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不同的地质及环境条件,介绍和探讨了堆载预压和强夯在深圳某港区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设计方案、施工参数选取、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并对两种方法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结合在苏州吴越岭秀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真空一复水联合预压法的加固机理和效果,并与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在提高超软大面积地基承载力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周健  王冠英  贾敏才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3):109-112,143
针对饱和软粘土的工程特性,采用了真空动力固结联合扩底旋喷桩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结合江苏某软粘土地基加固工程,在探讨其加固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加固过程的方案设计及现场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表明该法能够充分发挥强夯、真空降水及旋喷注浆各自的技术优势。该法具有工期短、造价低、预沉降可控、加固效果好等优点。进一步拓宽了饱和软粘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为我国沿海地区软粘土地基处理工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真空预压法在大型刚性基础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某污水处理厂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采用了真空预压方法。采用该方法处理后土体强度满足了设计要求,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有了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本文通过现场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侧向位移等实测资料及加固前后室内、原位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处理效果,并利用现场实测沉降曲线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及工后沉降量,对真空预压法应用于大型刚性基础的软基处理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PCC桩)成桩工艺。结合PCC桩在盐通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在现场对PCC桩施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混凝土坍落度、拔管速度、施打顺序对PCC桩质量的影响,并对其充盈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还对PCC桩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做了初步探讨,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时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银龙  王连国  张蓓  李玉杰 《岩土力学》2012,33(5):1395-1401
锚注支护技术是维护软岩巷道围岩稳定的一种有效方式,支护时机的选择对巷道支护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对破裂软岩注浆加固后的力学特性分析,运用FLAC2D软件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对软岩巷道最佳锚注支护时机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注浆时机的滞后,浆液在围岩中的流动渗透范围逐渐增大,但注浆加固后的围岩强度却逐渐降低,巷道围岩变形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据此,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数值模拟优化和现场监测确定巷道最佳锚注支护时机的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对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施工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强夯-降水联合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周健  曹宇  贾敏才  黄茂松 《岩土力学》2003,24(3):376-380
针对强夯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时超静孔压消散难和易出现“橡皮土”的问题,提出将强夯和井点降水技术结合起来,利用井点降水技术来加速夯后超静孔压的消散和软土固结,并结合上海市某集装箱堆场工程中土部为吹填细砂、下部为饱和软粘土的地基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对加固过程以及加固后的土体变形、超静孔压变化、工艺参数、加固效果和加固后土体的时间效应以及强夯的加固机理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强夯和井点降水技术的合理结合进一步拓宽了井点降水和强夯法的应用范围,为我国沿海地区广为分布的软土地基的加固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深层搅拌法是用于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方法。近几年在公路、铁路、土建及电厂等大面积软地基处理施工中应用很广泛。从2001年至今,我们在上述各类工程中已施工深层搅拌桩约60万延米,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通过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指出了深层搅拌桩技术在参数选择、施工技巧、保证质量等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滞水区域钢渣处理软土路基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钢渣垫层加固软土路基工程实例,从填料的工程特征、工艺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及处理效果、检测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明  张岩 《探矿工程》2008,35(3):67-70
水工建筑物施工项目往往因地质条件的变化,需要进行地基或周边围岩加固处理,使主体建筑物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均一性和强度.抗滑稳定加固锚索施工是一项较为适用于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结合实践介绍了该工艺在草街水电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Li Jisan 《岩土力学》1989,10(1):43-52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combined trinity-reinforcement are studi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risen from the field where surround rock masses are very soft and fluid-like collapses occur. These theory and technique are of unique advantage, with which obvious economic effects are gained.  相似文献   

12.
活塞洗井工艺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实践中活塞洗井工艺的“混乱”性,认真分析研究了该工艺的理论实质,指出了其“混乱”的原因,并提出了该工艺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察和环境监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勘探手段,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地球物理反演和成像技术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层析成像技术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应用,提高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勘探质量和精度。本文献电阻率法层析成像技术的前提条件及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粗浅探讨,最后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文章简要介绍了高密度多波列地震影像的原理及方法技术。并用实例说明了在合流污水管道探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述了电位溶出分析法十几年来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发展及其作用,各种工作电极优点及其局限性,各种氧化剂的特点,列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两淮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采煤、采石活动影响,两淮矿区内分布着大面积的沉陷区、积水域和采石场遗迹地。针对两淮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多元综合整治的地质环境治理理念,在矿区内采用沉陷区复垦、设立特色矿山公园、山地地质环境治理等技术对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探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多元治理技术模式,提出采煤沉陷区的“两大层次、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复垦技术,因地制宜设立了淮北矿山公园及采石场遗迹的治理技术等模式。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scribes tw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for prediction of maximum dry density (MDD) and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UCS) of cement stabilized soil. The first technique uses variou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s such as Bayesian regularization method (BRNN), Levenberg- Marquardt algorithm (LMNN) an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DENN). The second technique uses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that is firm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uses regression technique by introducing ε-insensitive loss function has been adopted. The inputs of both models are liquid limit (LL), plasticity index (PI), clay fraction (CF)%, sand (S)%, gravel Gr (%), moisture content (MC) and cement content (Ce). The sensitivity analyses of the input parameters have been also done for both models. Based on different statistical criteria the SVM models are found to be better than ANN models for the prediction of MDD and UCS of cement stabilized soil.  相似文献   

18.
褶皱构造模拟实验及理论研究的历程和发展趋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褶皱构造模拟实验和理论研究在50~80年代取得的主要成果,重点说明了该项研究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取得的巨大成果,及70年代初由于褶皱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的迅速发展和相互配合以及仪器的更新所取得的成绩,指出褶皱理论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在野外和室内都应用不广。最后探讨了这一研究的5个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求一种操作简单、低成本的岩体应力测试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个依据控制致裂钻孔应力变化的量测推算原岩应力的改进平行钻孔法。本文阐明了平行钻孔法岩体应力量测的特点和控制致裂法的原理。介绍了依据控制致裂钻孔应力变化确定岩体应力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20.
这里介绍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取天然气水合物温压场信息的程序设计及其原理。由天然气水合物BSR深度推算压力、温度、热导率、热流等一系列有关天然气水合物地热因子,通过设计的模块得以实现,在地热方面为BSR的进一步验证和水合物远景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并为水合物理论研究和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