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出发,探讨了由于传统文化和现实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在对待婚姻问题时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误区,如女性自我意识缺失、伦理观念淡化、现代人格分裂等,呼吁大家理性对待家庭婚姻,让中国式离婚的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极广泛的影响,是西方美学史上最值得珍贵的一份 遗产。《诗学》是其西方美学史的开山杰作,从哲学的高度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合理的美学理论。本文着重 论悲剧,剖析其艺术特征,构成要素,展示它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在论悲剧中展开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极广泛的影响,是西方美学史上最值得珍贵的一份遗产.《诗学》是其西方美学史的开山杰作,从哲学的高度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合理的美学理论.本文着重论悲剧,剖析其艺术特征,构成要素,展示它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在论悲剧中展开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极广泛的影响,是西方美学史上最值得珍贵的一份遗产.《诗学》是其西方美学史的开山杰作,从哲学的高度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合理的美学理论.本文着重论悲剧,剖析其艺术特征,构成要素,展示它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在论悲剧中展开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17至18世纪,在欧洲及俄罗斯掀起了一股崇尚中国情调和仿效中国艺术的热潮,谓之"中国风"。文中考察了俄罗斯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中出现中国形象的文化历史背景;用历史资料和图片展示了圣彼得堡及其郊区部分建筑艺术的中国风格;比较了俄罗斯建筑中的中式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差异,并分析研究了产生其差异的原因。研究成果丰富了中俄建筑艺术、文化、美学史的内容,有利于巩固和扩大俄中俄两国文化合作方面的友好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孕育了中国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整体功能思想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文化特色,在中国文化的哺育下,中国艺术也就具有了由整体功能思想而形成的艺术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为线索,从政治、伦理、哲学、儒学等角度探讨其对中国服饰制度发展的影响;从服饰形制、服饰质料、服饰色彩、服饰佩件等许多方面探讨了服饰艺术附加的一系列社会的、文化的、制度的、阶级的、观念的意义,以及对于具体不同的服饰来说,它们所代表的政治象征意义、伦理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神话在各国各民族的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各国备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源头。中国和希腊是两个文明古国,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及文明演进过程和方式的不同,因此在神话的形象、内容、思想倾向及历史走向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表现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思想伦理观念。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并对后世中西方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族设计全球化观念的提出,中国风服饰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一个全球化流行趋势。西方设计师通过 对中国元素的借鉴、改造、重组等手段,对中国服饰形象进行想象性诠释;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则通过对中国文化 的深层理解,通过对传统服饰形态的再造和创新,较好地保留和展示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内涵。通过对中、西方 中国风服饰设计的比较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风服饰的创新设计思想,并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发展及在当 代的走向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尤金·奥尼尔的清教观是复杂的、变化的。他对清教主义既有批判,又有认同。他在其前期剧作中将清教物质主义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与自然人性直接对立、冲突,强烈地抨击了清教主义对人性的腐蚀与毁灭以及对人本能欲望的压抑与戕害。在其后期剧作中,随着他的宗教思想的发展变化,他又表现出对清教主义思想的认同。他笔下的主人公们以及他自己在宗教的忏悔与宽恕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与人生的出路。而且,清教主义思想也有机地融入了他的悲剧创作,成为其悲剧艺术中的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在文化的所有领域,几乎都有诗的痕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文学都具有诗化特征。新诗是传统诗歌的现代形态,推动以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为内容的新诗二次革命是迫切的美学使命。  相似文献   

12.
虽然设计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都同属于一个范畴,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设计艺术和美术教育无论在表现形式、手段还是表现目的、欣赏对象上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艺术中进行中国画教学就有别于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本文通过对国画和设计艺术规律的认识,针对设计艺术的特殊性有的放矢地进行中国画教育。  相似文献   

13.
线韵是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也是中国传统服装独特而“有意味的形式”,线韵美是中国传统服装美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意境、文化和哲学3个角度对现代设计所具有的传统特质进行分析,以古典的园林艺术作为发掘传统脉络的切入点,指出传统园林艺术是哲学、诗文、书画、建筑这些中国传统艺术的凝聚体,传统园林作为整个民族精神品质的象征应该被好好继承发扬.并且阐明了只有在精神层面上不断挖掘,以现代人的意念加以创新,才是对文化最有效的继承.  相似文献   

15.
命运是悲剧的核心要素。在西方传统悲剧中,悲剧人物所抗争的常常是命运。但在中国传统悲剧中,悲剧人物所抗争的往往不是抽象的命运,而是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对象。在中国传统悲剧中存在两种命运,一种是以使命和天命方式存在的,这种命运具有善的一面,代表了绝对正义;一种是以无常和幻灭的方式存在的,这种命运具有消蚀磨灭一切的特性,引起人们的深深悲哀。后者更具有"形而上"的意味。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作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人文精神品质的载体,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语文教育是中国优秀文化良好发展的基石,是塑造优秀人格品质的保障。因此,本文就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优秀文化精神特性,并且以此为指导建构现代语文教育的文化精神,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值此中国新诗诞生90周年之际,本文以史为视角,通过对白话诗人群和湖畔诗派诸诗人的论析,认定浙江诗人在五四新诗草创期,对中国新诗(当时叫白话诗)的产生和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对音韵的探索和诗歌创作中平仄变化的运用,可视为诗歌律化进程的起点。对汉语声韵的最初探索与东汉末年的佛教传入有关,同时在东汉文人的五言诗创作中,出现二、四字异声现象,这是汉代诗人将汉语音韵的研究所得运用于诗歌创作实践的表现。魏晋之际音韵研究日趋成熟,五言诗的创作中出现大量律句、律联,显示出魏晋诗人对声律的关注和在创作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研究界过分强调了外国诗对穆旦诗歌的影响而忽视了他对中国新诗资源的融合与超越。具体表现之一是缺乏穆旦与本土诗人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穆旦生命历程、诗歌理论和典型作品的分析,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具体地论证穆旦对中国新诗本土资源的融合与超越。  相似文献   

20.
中英抒情诗歌中都有大量描写月亮的诗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中国历代诗人寄情于描写月亮的诗句。使月亮逐渐成为集体类型化的情感载体。形成了华夏民族特有的月亮情结。西方诗人写月。表现的也是诗人个体的情感,但他们大都是将月亮视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客体。通过月亮形象抒发单一的、直观化的情感。撷取若干以月亮为描写对象的中英抒情诗歌,从形象情境、情景关联、情感投射3个方面进行阐释。探析中英诗人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