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活动断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震发生在活动断层上,而断层活动并非都一定发震,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段和强度,因此把活动断层分成地震破裂段进行研究,分析断层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不均匀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突变理论在断层活动机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扼要阐明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介绍了突变理论的A3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断层过程中的势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平衡曲面方程的Taylor级数展开,求取了其标准形式,结合Thom的A3类尖点突变,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断层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3.
生长断层活动强度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定量研究生长断层活动强度的主要方法有生长指数法、古落差法、断层活动速率法、(古)滑距法和断层位移—长度关系分析法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法进行系统的补充和总结。从不同方法的提出、判别、前提假设、优缺点和关系对比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评述。并通过实例分析,用生长指数法、古落差法、断层活动速率法和断层位移—长度关系分析法计算大张坨断层的活动强度,指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生长断层活动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生长断层活动定量研究向精度不断提高、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对断层活动演化研究更全面、揭示更多的地质和油气信息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活动断层与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活动断层是诱发地震的主要原因,也是破坏城市建筑设施的主要因素。对活动断层进行探测并评价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论述活动断层的特征及探测阶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探讨了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第四纪覆盖下的活动断层。实践表明,重磁方法和直流联合剖面法能直观地确定断层的地表位置;高密度电法、电磁法、浅层地震、地质雷达、井间层析成像、放射性方法等能提供断层的形态特征、近地表的活动规律,还能为活动断层的分段性研究提供依据。这对我国即将开展的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评价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杨主恩 《华东地质》2008,(3):157-161
本文通过对我国二十余个大城市的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实施的实践总结,讨论了探测中常见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探讨如何根据探测深度选择不同探测技术方法;深浅组合探测;多方法综合探测应用和由粗及细提高探测精度;以及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可能问题和解决思路.为近阶段将我国较广范围内开展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重大工程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的需要,在华北平原北部XY地区进行了一次高分辨率P波三维地震和S波二维地震描述、刻画地下活断层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本地区浅、中、深不同深度的地震成果。其中F1断层是该区一条重要控制断层,其重、磁、电资料虽有微弱显示,但位置不准确,难以对其活动性进行评价。经过本次综合勘探后,落实了该断层的存在,并发现该断层在工区范围内的中部分裂成F1-1及F1两条断层,F1-1、F1断层在平面上呈北东向“Y”字型展布,断距在纵、横向都呈现显著的分段特征,其断距最小90m,最大可达300m。该次勘探所获纵波反射主频达120~150Hz,活动断层地震成象十分清楚。可见高分辨率三维地震与超浅层横波反射地震相结合,可有效评价活动断层,为防震减灾工程研究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推导了断层活动与地面重力变化的理论关系,讨论了与断层活动有关的三维形变场变化与实际观测的重力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位错理论模型模拟了青藏高原东北侧的多组断层活动引起的地壳三维变形与重力场变化分布。并结合该地区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s8.1地震前观测的两期重力资料,讨论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与重力变化过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杨旭  白志强 《地质与资源》2016,25(6):583-588
随着地球进入新的活动周期,地震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据目前研究可知,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位于城市之下的活断层突然快速活动而产生的.活断层为晚第四纪有活动的断层.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活断层探测的新方法.通过前人经验及作者的工作经历,分析了活断层的特性,对活断层的探测方法加以总结.活断层探测方法分为3个大类:地球物理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和钻孔联合钻探法.3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劣势,若在某地活断层探测工作中能将3种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便能将活断层探测的精度大大提高,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地质雷达技术在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重点对地质雷达在城市活断层探测、古地震探测和断层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理塘活动断裂的应用实例进行评述。最后,提出了地质雷达探测活动断裂现存的问题,对该技术探测活动断裂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活断层的分段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国瑜 《地学前缘》1995,2(2):195-202
活断层分段模型的建立是活动构造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新进展,它对了解断层的习性,认识破裂的起始与终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促进了地震危险性预测定量新方法的发展。段指的是断层彼此独立破裂延展的部分,它是断层上独立的破裂单元,它控制了破裂的位置与延展。分段主要指的是破裂分段。本文综述了有关段的含义及分段概念的发展,段的稳定性及分段标志以及分段与地震危险性评估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活动断裂探测的方法和技术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大地震可能产生巨大的灾害 ,包括高的振动破坏和强的断裂地表错动。因此 ,城市范围内的直下型活动断裂和隐伏活动断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立足于城市环境复杂、污染重、干扰强的特点 ,文中介绍了城市活动断裂探测的主要方法 ,包括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方面的多种探测方法。在地质地貌方法中 ,最新断裂活动面的断错地质地貌制图及针对断裂新活动和古地震研究的钻探和槽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年轻地质体和地貌面年龄测定是一项关键技术 ;地球化学探查 ,尤其是多种气体测项在隐伏断裂初步定位中起到先锋作用 ;在各种地球物理探测中 ,浅层地震勘探起着关键作用 ,而在探查活动断裂深部背景和孕震可能性时 ,各种深地震探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城市活动断裂探测这一新的工作中 ,必须更多地强调和更好地做到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探测的结合 ,做到多种探测手段和勘探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样才能做好断裂定位、断裂活动性判定及分析断裂孕震条件工作。  相似文献   

15.
龙门山前山断裂大地震是原地重复发生的吗?针对这一问题,对前山断裂的同震地表形变带进行了追踪,并选择5.12汶川地震区九龙、白鹿以及汉旺等3个地点开展了古地震探槽研究工作。调查结果是: 前山断裂5.12地震地表形变带基本沿1 ∶200000地质图上先存基岩断裂发育,但仅限于通济-安昌以南段; 白鹿-八角一带同震地表形变带继承先存断层陡坎或断层沟谷发育; 偏离先存断裂而被一些学者视为断裂全新世活动重要证据的永安附近T1阶地上线性陡坎实为废弃河岸; 白鹿、汉旺探槽剖面揭示这两个地点5.12汶川地震之前至少有过一次古地震事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前山断裂大地震是沿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原地重复发生的,此次地震是沿先存活动断裂又一次发生的大地震事件,为大地震原地复发模型提供了一个新的震例支持。在沿该断裂周边进行规划建设时应当合理避让。  相似文献   

16.
地震方法是调查深埋断层的主要手段,在闹市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人文活动的频繁性,使得地震方法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在适当的工作时间,采用相关和水平叠加技术、使用较高频率的检波器和滤波器,并采取一些其它的数据采集技术和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有利于压制强背景干扰,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获取高质量的地震时间剖面。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断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调查资料表明,伴随每次大地震的发生,都将产生规模不等的地震断层。本文研究了该区地震断层的分布规律、类型以及与先存断裂的关系等,同时对研究区不同地段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8.
活动断裂的分形结构特征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分形理论分析了活动断裂带几断裂系,水系及断层泥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指出断裂系及水系分维值的大小体现了活动断裂的结构复杂程度和构造活动性特征,探讨论了断层泥分维值同断层运动特征与基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分维是定量研究活动断裂的一种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闽台铲状活动断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建台湾大型铲状活动断裂系在深部(深5—100km)构成一系列向东倾斜、倾角为4°—10°的滑脱面,在近地表利用老断层的重新活动,形成NNE与NW向网格交叉的高角度断层。活动断裂系的地震能量释放主要集中在台湾东部。推断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是NW—SE向,缓倾斜、向西撒开呈扇状特征。断裂系中各断裂的滑动速率不同,东大西小。  相似文献   

20.
阿尔金活动断裂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喜马拉雅碰撞带后陆的阿尔金活动断裂带,是自西向东逐步形成的左旋走滑断裂。早期以逆冲活动为主,晚期以走滑活动为主。距今0.35Ma(中更新世)以来,平均左旋走滑速率为4.9±0.4mm/a,平均水平错动量是垂直错动量的12.3倍。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时期发生过5次古地震,平均复现期为8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