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u2O—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含Cu^2+离子的Cu2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组成,通过对玻璃的差热曲线分析,制定了适当的热处理制度,用XRD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该系统的主晶相。讨论了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B2O3—Na2O—CuO玻璃的化学组成对铜离子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和电子自旋共振谱等研究了玻璃的化学组成对铜离子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2O3-Na2O-CuO系统玻璃组成的不同可能导致铜离子释放量的增加或减少,在某些玻璃组成范围内,其铜离了释放量能够比纯Cu2O释放量还要多这说明用B2O3-Na2O-CuO系统玻璃作为防污染涂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碱金属Na2O和K2O对CaO-Al2O3-SiO2-R2O-ZnO红色微晶玻璃着色及烧结和折晶的影响及作用,以及微晶玻璃烧结和析晶随热处理温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Na2O对Na2O-CaO-P2O5玻璃结构和水解性的作用,讨论了玻璃结构与Na2O含量及水解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Na2O/CaO≤1时,随着Na2O含量增加,水解率下降;在Na2O/CaO≥1时,随着Na2O含量增加,水解率上升,本研究对设计可控解的生物玻璃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CaO-Al2O3-SiO2系统玻璃的结构分析预测玻璃晶化时首析晶相是钙长石。选取CaO-Al2O3-SiO2三元相图成玻璃区内的某点作为基础玻璃的组成,在基础玻璃吕加入TiO2。用DTA,XRD和SEM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玻璃中加TiO2与否,晶化时首先析出的晶相都是钙长石,且均为从表面向内部生长,驰预测相符。  相似文献   

6.
碱金属对CaO—Al2O3—SiO2—R2O—ZnO红色微晶玻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碱金属NaO和K2O对CaO-Al2O3-SiO2-R2O-ZnO红色微晶玻璃着色,烧结和析晶的影响与作用,以及微晶玻璃烧结和析晶随热处理温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梁忠友  王玉玲 《玻璃》2000,27(1):5-7
以SiO2-BaO-MgO-MgF2-K2O系为基础成发,以TiO2为晶核剂,通过添加Al2O3、ZnO、CuO和改变微晶化工艺制度,研制出了有一定机械强度和良好可切生及抗热冲击性的片状微晶玻璃。用X射线衍射仪以及其它测试手段,测定了微晶玻璃中晶相的种类以及有关性能,对其实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制备以CeO2为晶核剂的CaO-MgO-Fe2O3-Al2O3-SiO2系微晶玻璃,采用SEM,XRD和DTA等技术,研究了CeO2对玻璃成核与晶化的影响,确定了析出的晶相,讨论了加入CeO2后玻璃析晶活化能的变化,结果表明,CeO2的加入能降低玻璃晶化活化能,促进玻璃相分离使制得的微晶玻璃强度增大,但析出的主晶相仍为钙铁辉石。  相似文献   

9.
运用化学分析和SEM-EDXA等测试方法,研究了Na2O·CaO·2P2O5玻璃的分相形貌、分相组成与水解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分相形貌对玻璃的水解性有决定作用。分相有利于玻璃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滕立东  张晓凯 《玻璃》1996,23(1):1-5
采用顺磁共振(ES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AX)、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方法,研究了Cr2OE对R2O-CaO-Al2O3-SiO2系统更上一层楼的晶行为的影响,并对 球状析晶机理进行了分析。球晶是由放射状的针形晶体所构成,尺寸约为几个毫米,且呈均匀分布,主晶相为β-CaSiO3。析晶机理是玻璃中的铬在热处理过程中首先以铬钙尖晶石固熔体「CaCr2Or」的形式析出,然后β-Ca  相似文献   

11.
Li2O—BaO—SiO2系统电极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承遇  左忠革 《玻璃》1996,23(3):5-9
测定了Li2O-BaO-SiO2系统的玻璃形成范围和结晶相,得到了等水溶性和等膨胀系统曲线。这些图解指出高化学稳定性和低膨胀系数仅限于高SiO2含量区,增加Li2O含量,化学稳定性很快变坏。此外,还研究了玻璃电极的电阻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PbBr2-PbCl2-PbF2-PbO-P2O5系统玻璃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PbBr2 - PbCl2- PbF2 - PbO- P2O5 系统的玻璃转变温度、密度、耐水性和透光率.PbBr2 - PbCl2 - P2O5 系统的玻璃转变温度低达146 ℃,密度高达4 .75 g/cm3 . 加入PbF2 和/ 或PbO 可显著提高玻璃的转变温度和密度,其中PbO 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使玻璃的密度增加到5 .48 g/cm3 . 多数PbBr2 - PbCl2 - PbF2- PbO- P2O5 系统玻璃的耐水性都很好,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为10-5 mm/day. 玻璃的透光性较好,加入PbBr2 使玻璃的紫外截断波长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TeO2-Ba(PO3)2-Na2O(Li2)三元玻璃系统,通过对红外光谱的分析表明,在磷碲酸盐玻璃中,由双三角锥状的「TeO^4-4」单元和磷氧四面体单元构筑成链状玻璃结构。TeO2-Ba(PO3)2二元玻璃系统具有成玻范围宽,玻璃稳定性好,光学和物理学性能调整范围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PbBr2-PbCl2-PbF2-PbO-P2O5系统玻璃形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PbBr2-PbCl2-PbF2-PbO-P2O5系统的玻璃形成能力和系统的玻璃形成区,测试了一些玻璃的特征温度,结果表明,加入5%PbO的5%PbF2都使玻璃转变温度升高,玻璃形成区缩小,并向PbBr2方向偏移,同时加入2.5%PbO和2.5%PbF2同样提高了玻璃转变温度,但却增大了玻璃形成区;继续提高PbO和PbF2的加入量,玻璃形成区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5.
朱满康 《玻璃与搪瓷》1998,26(5):1-6,10
ZnO-La2O3-B2O3GHGY2HW具有高折射率,低色散的特点,但该系统玻璃容易析晶失透常需加入高价金属氧化研究表明。加入少量BaO使玻璃网络中「BO4」和「ZnO4数量上升,非桥氧数量下降,玻璃网趋于稳定,玻璃形成能力提高。实验表明,在BaO-Zno-La2O3-B2O3玻璃网络中Zn^2+离子的配位与BaO加入有密切关系,可以」ZnO4「四面体形式进入玻璃网络。  相似文献   

16.
热处理对P2O5—B2O3—Al2O3—MgO—K2O玻璃风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瑛  薄学微 《玻璃》1999,26(3):1-4
将P2O5-B2O3-Al2O3-MgO-K2O玻璃在200-280℃温度下处理4-12h。处理与未处理的磷酸盐玻璃在75%相对湿度和70℃下加速风化3d。详细研究了风化程度的变化,表明热处理后的玻璃风化速率比未热处理玻璃的风化速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制备具梯度构造的CaO-P2O5-AlO3-B2O3系统生物微晶玻璃的热处理方法。该材料的表面与内部具有梯度的组织构造所制犁材料与天然牙齿有相近的色泽和外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体外实验,借助SEM和EDAX分析等技术,研究了R2O-RO-SiO2-P2O5玻璃的生物活性机理和该系统玻璃在模拟体液中表面羟基磷灰石形成的状况,探讨了影响玻璃表面羟基磷灰石形成的因素,表明玻璃在模拟体液中有限度的溶解是玻璃生物活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希艳  曹志峰 《玻璃与搪瓷》1998,26(2):43-47,38
研究了通过离子交换提高K2O-PbO-SiO2系统玻璃的表面化学稳定性,研究各种阳离子对该系统玻璃表面化学稳定性影响规律,找出了最佳离子及工艺条件。离子交换后,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普遍提高了4 ̄7倍。  相似文献   

20.
刘小波  傅勇坚 《玻璃与搪瓷》1998,26(2):53-56,32
Na2O-Al2O3-SiO2系统霞石微晶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是该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采用酸碱溶液侵蚀的方法,在比较霞石微晶玻璃试样与基玻璃试样侵蚀失重的基础上,分析了霞石微晶玻璃在酸,碱溶液中的侵蚀机理,同时,研究了侵蚀时间和酸,碱溶液浓度对霞石微晶玻璃试样侵蚀失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