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九针溯源     
“新九针”是原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所长师怀堂医师经过5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在《内经》古九针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潜心研制出的九种针具。它虽源于古九针,但在外形、针法及适应范围等都与古九针有较大的区别。根据新九针创立的新九针疗法,特别强调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选用不同的针具,发挥每种针具的特殊作用,达到系统治疗的整体综合调治目的。正可谓:“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新九针相关针具的研制与开发,精湛的针灸医术的临床应用、著书立说弘扬新九针3个方面浅谈了山西针灸临床大家师怀堂新九针学术思想体系,以期继承和发扬师怀堂新九针学术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九针”最早记载于 2 0 0 0多年前的《内经》,是中医最古老的九种不同的治疗工具。令人遗憾的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除毫针外 ,九针中的其他针具鲜为人所应用 ,渐至失传。80年代初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在“古九针”的基础上经过挖掘、整理、改制、提高 ,从而创制了“新九针”。新九针针具由针 ,磁圆梅针、针、锋勾针 (含三棱针 )、铍针、圆利针、毫针、火针、梅花针组成 ,其中火针又包括细火针、中火针、粗火针、平头火针。“新九针”的出现 ,既大大丰富了针刺工具的种类 ,又拓宽了针灸治病的范围 ,提高了疗效。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新九针针具…  相似文献   

4.
正九针之名,《内经》中早有记载,后世医者,虽有继承,但渐流失。直到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阅古籍,参新论,将中国古代九针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创立了一套独特的针灸疗法,即"新九针疗法",九针才重归大众视野。新九针虽源于古九针,但是在针具、针法以及临床应用上都与古九针有很大区别。1新九针针具的创新古有九针(镵针、员针、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今有新九针(镵针、磁圆梅  相似文献   

5.
新九针治疗颈椎病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九针"是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教授依据<内经>关于"古九针"的文字记载以及后世绘制的九针图谱,大胆革新创制出新型九针针具,多年来临床医生在新九针疗法思想的指导下针分主辅,联合运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新九针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以及优势和特点作一简要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锋钩针是山西师氏新九针重要针具之一,施治时可同时产生两种功能和作用:一是有刺激肌肉、放瘀血的功能,具有刺血的治疗作用;二是可割断皮下肌纤维及脂肪,具有割治的作用。师氏新九针传人王文德老师应用锋钩针治疗杂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尤其锋钩针钩割腰骶部阳性反应点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痛经、慢性前列腺炎及痔疮等多种疾病,具有其他针具不可比拟的优势。锋钩针只是新九针针具的一种,其应用范围广泛而不限于此,新九针多种针具的配合使用则更加如虎添翼,收集整理九针名家治疗经验,将针具操作规范化,将治疗经验理论化,将临床和理论紧密化、系统化,是所有临床针灸医生应该重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新九针疗法系我国著名针灸临床专家、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原所长师怀堂教授所创。该疗法及专用特制针具自问世以来 ,深受海内外针灸界人士欢迎。经过数十年的不断研究与创新 ,尤其是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与山西中医学院实现合并以后 ,九针疗法日臻完善 ,已形成医、教、研一体化的医学发展模式。新九针是由针、磁圆梅针、针、锋勾针、铍针、圆利针、毫针、火针、梅花针组成。其中火针系列又创新出细火针、中火针、粗火针、平头火针、多头火针、可调式火针等不同类型 ,其它九针针具也有各种变化。由于新九针针具外形各异 ,作用分明、协同配伍、各…  相似文献   

8.
新九针治痛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隆 《山西中医》1996,12(3):37-38
新九针治痛举隅芮城县中医医院(044600)张德隆关键词师怀堂,新九针,针灸,疼痛钉灸治痛历史悠久,方法简便,效果显著,倘能根据不同病情,灵活选用相应针具,则取效更为迅速。近几年来作者选用师怀堂氏新九针治疗各种痛证,每获奇效。现举验案3则,以示同道。...  相似文献   

9.
新九针疗法的源流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九针是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经过5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在《内经》古九针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潜心研制出的九种针具。现就新九针疗法的源流、发展及特点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0.
正火针属于九针中的一种,《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九针分别为针、圆针、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其中"九曰大针,长四寸……尖如梃,针锋微圆"。此处所谓的大针,即为火针疗法的专用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所长师怀堂教授根据古代九针,开始致力于"新九针"器具的研究开发和临床推广。新九针包括磁性圆梅针、毫针、梅花针、三棱针、铍针、锋钩针、针、针、圆利针、火针。  相似文献   

11.
前言新九针包括新(?)针、新磁圆梅针、新鍉针、新锋钩针、新铍针、新火针、新梅花针、新三棱针、新圆利针,是笔者在《内经》有关“九针”记载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明研制的。加上作者对传统毫针针刺手法的改进,共10种疗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这些针具和疗法不仅安全、易行,而且对内、外、妇、儿各科约160余种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大大地开拓了针灸的治疗范围。现将新九针和毫针新刺法分10讲进行简单介绍。第一讲新(?)针新(?)针针法是通过划割人休某些部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经临床应用证明:对多种疾病确有独特疗效。特别是对胃肠疾患、皮肤病、  相似文献   

12.
<正>祁越,男,主任医师,1946年9月出生,山西神池县人。历任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门诊部主任、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关节科主任、九针研究室主任、山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气功医学研究会理事。祖传三代行医,独善针灸,在继承古代九针的基础上,从针具、针法、临床应用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精深的发挥,使新九针在针灸学中独树一帜,为全国及世界培养新九针临  相似文献   

13.
自针灸传到西方国家以来,证明针灸是否有效的研究从未中断。目前关于针灸有效与否的研究多基于假针,即由K Streitberger和J Kleinhenz于1998年最先设计并使用的。由他们所设计的假针是不穿透皮肤的针。现在假针已经广泛用于针灸治疗有效的常见病的RCT研究。但用假针作为安慰组的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因为其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没有效果,或者说传统针灸(真)和假针灸(安慰剂)之间治疗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本文详细介绍了古代九针和现代九针(师氏)的内容,指出在针灸RCT研究中应用的假针存在设计缺陷,因此,使用上述假针作为安慰剂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内经》有多篇关于九针的详细论述,对后世针具针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后世针灸临床并未真正实现九针的应用。员针为九针之一,因其针尖如“卵形”的钝头设计,后世临床多用以体外揩摩之用,未能发挥其作为针具的真正用途。本文介绍基于《内经》对员针针具的挖掘复原,探讨员针当为刺入肌肉“分间”以治疗肌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师氏新九针疗法打破了针灸治疗中传统的单一制毫针或单一针具施治的局限性,强调发挥不同针具的特异性、整体性治疗作用,九针针具在治疗痛症、痹症方面各有所长。在总结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在中医整体观念以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理论指导下,运用磁圆梅针、锋勾针、毫针来治疗偏头痛的标准化手法和操作步骤,并根据各种针具的特点进行其治病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华钩活术     
中国古老的中医针灸学,在石家庄真仁中医钩活术疼痛门诊部魏玉锁主任这里又有了新的突破,古九针、新九针、巨钩针总称为中医特异针他将传统针灸针进行了大胆改革,将直针变为钩针,将穴位直扎变为钩扎穴位和病变组织,为众多病人特别是腰椎颈椎病人解除病痛。  相似文献   

17.
李志道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基于中医针灸传统理论、现代医学肌腹理论及多穴组合疗效扩增效应创立四肢组合穴,包括肱二头肌三针、肱三头肌三针、前臂内侧六针、前臂外侧六针、股前九针、股后九针、小腿外侧八针等,针灸临证应用疗效显著,为针灸临床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锋勾针属新九针之一,系一种特殊针具,为针灸大师师怀堂老先生所创.笔者用之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8例,均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明代著名医学家吴昆研究《内经》针灸学说的贡献,从九针应用、针刺得气、针治原则、针药并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九针十二原》是《灵枢经》卷一之首篇,文章对针灸的理、法、方、穴作了纲领性的阐述,特别是着重辨证论治的针术。九针十二原第一主要论九种不同形态针具的名称和功用,以及人体十二原穴的治疗意义。故取篇中“九针”和“十二原”之文,以“九针十二原”命篇。本文从九针的选用,用针的基本原则,十二原穴的作用及针刺治病的效应等方面总结概括其学术思想,这些为后世针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