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数控旋压机的选用配套、旋压工艺的探讨、毛坯尺寸的计算,旋压芯模的设计、旋压曲线的选择、旋压参数的匹配以及给出旋压工艺的数控编程等方面,对高压开关屏蔽罩零件的普旋成形工艺进行分析讨论,给出了较理想的工艺方法,可作为旋压类似产品成形加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维非轴对称零件旋压成形工艺及设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三维非轴对称零件的旋压成形工艺及设备,利用该设备不但可以加工普通的轴对称零件,还可加工传统旋压成形方法无法加工的三维非轴对称零件。另外,在进行轴对称零件的加工时,既可进行普通旋压,又可以进行强力旋压,还可完成有芯模或无芯模的旋压。  相似文献   

3.
超半球壳体多道次拉深旋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1060超半球壳体基于板坯多道次拉深旋压进行成形性分析,提出两模法和两轮法的旋压成形试验方案,并设计不同旋压试验方案的芯模和旋轮工装.通过MC2000型数控录返旋压机,分别采用R13、R20和R25、R8不同圆角半径的圆弧式旋轮对1060板坯进行两模法和两轮法的多道次拉深旋压成形试验.两模法旋压毛坯件的凸缘边减薄严重,成形效果差;两轮法旋压采用R25旋轮4道次快速进给,R8旋轮4道次中低速精整旋压的旋压工艺,其旋压件贴模度高,成形效果好.试验结果表明:两轮法旋压工艺能实现板坯经多道次拉深旋压成形为超半球壳体.通过降低芯模转速,调整进给比和降低道次减薄率,可以消除旋压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反挤、波纹和起皮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基于动力显式有限元软件,以电磁离合器皮带轮为侧,开展了两个工序的旋压成形工艺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旋压成形过程中材料变形情况,对成形件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旋压成形工艺,通过设置合理的进给量、芯模转速等参数,成形出的零件不仅形状和尺寸满足要求,而且芯模和旋轮所受载荷不大,旋轮最大载荷为540kN,芯模最大载荷为19kN。该研究对旋压带轮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实际生产中设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冯晗 《机电技术》2005,28(2):62-66
针对风机行业中轴流风机的关键零件轮毂,从成形方法选择、比较到选用旋压加工方法后的毛坯确定、模板设计、旋压参数选择、旋压机床控制等方面对普旋成形工艺进行讨论;结合旋压成形试验过程,给出了较理想的工艺方法,确认普旋工艺用于风机轮毂零件的成形加工,可得到美观实用的产品,企业又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不同直径沟槽管中大深宽比沟槽的加工,设计了一种沟槽管旋压拉拔一体式成形装置.应用这一装置,通过调节旋转模和压紧模的间距,实现旋压加工直径可调.在车床刀架上设计夹具,实现轴向拉拔.在主轴上设计定位装置,实现芯头定位.对不同直径的沟槽管进行旋压拉拔试验,验证了这一装置的可行性.同时研究了进给速度、旋压转速等加工参数对沟槽成形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加工参数.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超半球壳体基于板坯多道次拉深旋压成形的芯模、旋轮和尾顶座等工装,并针对套轴式尾顶座和内孔定位式尾顶座进行了旋压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尾顶座型面顶部圆弧,增加平面过渡段和圆弧过渡段,可避免旋压工件顶部撕裂;降低芯模转速,调整进给比和降低道次减薄率,能够消除旋压成形过程中的旋压反挤和波纹缺陷。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滑动芯模进行筒形件的变薄旋压工艺.该工艺改善了固定芯模旋压时工件受单一径向压应力,使其同时受轴向拉应力的作用,缓解了工件扭曲变形.提高了工件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对铜微热管内壁轴向微沟槽高速充液旋压成形工艺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关键工艺参数包括拉管速度、旋压钢球数量、多齿芯头位置,分析其对微沟槽成形的影响,优化加工工艺参数.通过观察微沟槽横截面显微照片,分析微沟槽旋压成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初步探讨轴向微沟槽高速充液旋压成形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拉管速度应在48 cm/min~64cm...  相似文献   

10.
旋轮与芯模间隙是影响旋压件成形质量的重要工艺参数。离合器毂的内外齿形在旋压成形中易出现齿侧壁呈弧形、齿顶圆角不饱满等缺陷,提出采用齿侧壁弧形度?、齿顶圆角不饱满度χ等来定量表征上述缺陷的大小,并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内外齿旋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旋轮与芯模间隙对齿侧壁呈弧形、齿顶圆角不饱满等缺陷的影响规律,并获得了特定条件下的旋轮与芯模间隙的最佳值。结果表明,随着旋轮与芯模间隙的减小,齿侧壁弧形度?、齿顶圆角不饱满度χ随之减小;当旋轮与芯模间隙值取齿顶壁厚的公称尺寸与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时,可满足齿形壁厚要求并最大限度改善成形缺陷。有限元模型结果与成形试验结果吻合度良好。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旋压成形工艺在泵芯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泵芯采用数控高精度旋压机床旋压成形工艺的工作原理、基本方式、旋压装备、工艺参数;积累了一定得经验,为以后类似工件旋压提供了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武照 《机械制造》1990,28(5):16-18
旋压成形是指金属坯料置于旋轮和芯模间加压力,并使旋轮对坯料和芯模作相对旋转(即进给运动),使坯料产生连续局部的塑性变形,获得空心回转制件。见图1。近三十年,特别是航空、航天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旋压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与完善。在日本旋压件品种已占机械零件的37%。国内旋压技术应用面很窄,仅限于军工,而设备品种、功能、精度上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旋压技术和工艺不甚了解。其实旋压制件的产品范围很广,就  相似文献   

13.
从旋压毛坯设计、旋压后零件状态确定、旋压参数选择、旋压芯轴和旋轮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讨论某型高压气瓶瓶身强力旋压工艺。结合旋压成形试验过程,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方案。通过试验验证该工艺方案完全适应高压气瓶瓶身的加工。  相似文献   

14.
旋压件的成形质量及其控制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讨论了旋压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因素,工艺选择以及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得到质量良好的旋压件,除了要控制好减薄率、主轴转速、芯模和旋轮之间的间隙,迸给比、旋轮安装角、旋轮圆角半径等关键参数外,还必须要注意旋压湿度、毛坯厚度、旋压道次与热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属旋压工艺的原理是将被加工金属坯料套在芯模上,芯模随机床主轴旋转,旋轮沿芯模移动,在旋轮的压力下利用金属的可塑性,逐点将金属加工成所需要的空心回转体零件。尤其是薄壁管形件经旋压后可以达到较好的内孔直线度、表面粗糙度及较高的尺寸精度。另外,经旋压加工后的零件力学性能将会得到较大改善,表面残留应力可以控制在压应力状态,因此提高了零件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6.
赵建宝  张晓青  相恺 《机械》2012,39(7):75-77
一些锥形回转体薄壁零件,传统的方法用钣金展开下料后用相应的模坯上整形后再焊接而成,费工又不美观.本次专用机床改制是用旧C6136A车床床头,增加旋压装置、液压装置及电气和液压控制装置改制成一种用于锥筒形零件的简易旋压专用机床.通过对旋压加工工艺、旋压机床的机械结构、液压及电气控制及旋压机床的使用及工艺分析,制作一种实用可行的旋压设备,一次旋压成型,不需焊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及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类似形状的锥形回转体薄壁零件加工,只需更换模具及调整旋压装置移动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用滑动芯模进行筒形件的变薄旋压工艺。该工艺改善了固定芯模旋压时工件受单一径向压应力,使其同时受轴向拉应力的作用。缓解了工件扭曲变形。提高了工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超长圆锥管拉拔-旋压联合成形加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  潘敏强  汤勇 《工具技术》2005,39(2):24-26
研究了拉拔—旋压联合成形工艺的加工原理 ,研制了用于超长圆锥管拉拔—旋压加工的旋压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工艺试验表明 ,拉拔—旋压联合成形工艺结合了拉拔工艺和旋压工艺的优点 ,特别适合超长圆锥管的加工。  相似文献   

19.
陆韵 《江西机械》1998,(4):21-22
本文针对空心圆管单向缩口扩口零件传统加工工艺的缺陷,利用复合成形法,使空心圆管单向缩口扩口模芯和缩口扩口凹模采用组合法,从而改进了加工工艺过程,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用普通车床进行旋压成形是一种无屑和少屑的加工形式。旋压时板料旋转(边加热边施力),按芯模的形状变形,从而可得到所需要的零件形状。 这种加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保持材料表面的流线完整,并使晶粒大大细化,从而使零件强度、硬度和表面粗糙度显著提高。例如,加工图1所示的不锈钢滚筒的极限强度可提高一倍。其缺点是易产生很大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几乎要比切削加工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