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残黄片的利胆作用,为残黄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观察残黄片对正常小鼠胆汁分泌量的影响及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采用ANIT诱导胆汁淤滞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胆汁分泌量及胆汁中TBIL、DBIL和CHOL含量以及血液生化学指标(ALT、AST、TBIL、DBIL)的变化。结果残黄片可明显地促进正常大、小鼠和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胆汁的分泌,且能够降低肝损伤大鼠胆汁中的TBIL、DBIL和血清中的水平,显示出较强的利胆作用和对胆管和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残黄片高、中、低剂量呈量效关系。结论残黄片具有明显的利胆和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6,(4)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对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ANIT)致胆汁淤积大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70 mg/kg)组及消炎利胆片低(85 mg/kg)、中(175 mg/kg)、高(350 mg/kg)剂量组,连续给药7 d,给药第5天给予ANIT(80 mg/kg)复制胆汁淤积大鼠模型。末次给药后1 h开始收集胆汁,计算胆汁流量;采血制备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鳞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水平。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胆汁流量显著减少,血清AST、ALT、ALP、TBIL、LDH、MDA、TNF-α及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胆汁流量显著增加,血清AST、ALT、ALP、TBIL、LDH、MDA、TNF-α和I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组织病理学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结论:消炎利胆片能显著降低ANIT致大鼠胆汁淤积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养肝利胆颗粒保肝利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与养肝利胆颗粒功能主治相关的保肝和利胆作用。方法采用CCl4亚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和结石性胆囊炎大鼠模型,观察药物的保肝作用;采用大鼠胆总管引流的方法,观察该药的利胆作用。结果养肝利胆颗粒可明显降低CCl4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的SOD活性,能不同程度改善肝细胞的病理变化;可降低结石性胆囊炎模型大鼠成石率和血清AST、ALT活性,减轻肝脏的病理性变化;能增加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结论养肝利胆颗粒具有保肝和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退高黄汤对实验性大鼠胆汁淤积的作用.方法:大鼠用α-萘异硫氰酸脂(ANIT)诱发胆汁淤积模型,48小时后断头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相关肝功能指标,分别于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退高黄汤可使TBIL、DBIL、ALT、AST及TAB明显下降;肝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退高黄汤具有降低实验性胆汁淤积大鼠血清胆红素、转氨酶水平及显著改善其肝组织病理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药提取物对鼠试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当药提取物对试验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0.1%CCl4油溶液(0.01 mL.g-1体重)连续给药7d,D-氨基半乳糖(D-Gal,800 mg.kg-1)连续给药6 d,分别ip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ipα-萘异硫氰酸酯(ANIT,100 mg.kg-1),连续给药8 d,造成大鼠急性黄疸模型。各组分别ig当药提取物低剂量(46.3 mg.kg-1)、中剂量(92.6 mg.kg-1)、高剂量(185.2 mg.kg-1)。小鼠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大鼠测量胆汁流量,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ST,ALT,总胆红素TBIL,DBIL水平。各组分别取肝脏,做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同模型组比较,当药提取物92.6,185.2 mg.kg-1能够显著抑制CCl4,D-Gal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ANIT导致大鼠黄疸模型AST,ALT,TBIL,DBIL的升高,能够减轻模型动物肝脏变性、坏死数量和程度,能够增加黄疸模型大鼠的胆汁流量。结论:当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黄方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大鼠黄疸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抗氧化应激效应。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ANIT处理组(30只)。ANIT按照2mL/kg一次性经口灌胃,48h后,ANIT处理组随机分为模型组,消黄方组及熊去氧胆酸(UDCA)组(各10只),各组每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消黄方、UDCA治疗1周,实验结束处死全部大鼠。观测大鼠死亡率、检测肝功能及肝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肝功能结果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ALT、AST、ALP、TBIL、DBIL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UDCA和消黄方显著降低血清TBIL和DBIL含量(P0.01),消黄方显著降低ALT、AST及ALP活性(P0.05,P0.01)。肝组织氧化应激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GST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T-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而消黄方显著降低GST活性及MDA含量(P0.01),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结论:消黄方具有保肝退黄作用;氧化应激是ANIT大鼠黄疸模型的重要病理环节,抗氧化应激效应是消黄方退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黄对胆汁淤积幼龄大鼠的保护效果。方法:将42只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地塞米松(DEX)组,大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其余组分别给予UDCA、DEX、及大黄灌胃。第5天各组动物(正常组除外),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50 mg/(kg·d)一次性灌胃建立肝内胆汁淤积模型,ANIT灌胃后48 h分别处死各组动物。比色法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UDCA组血清TBIL、TBA、ALP、GGT、AST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DEX组血清TBIL、TBA、AST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各剂量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高剂量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UDCA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中剂量组血清T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UDCA组明显降低(P0.01)。大黄低剂量组血清TBIL、TBA、ALT、AST与UDCA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不同剂量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DEX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低剂量组血清DBIL,TBA,ALP,ALT,AST水平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中剂量组血清DBIL,TBA,ALP,ALT,AST水平较高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最重,UDCA组、DEX组、大黄不同剂量组肝脏病理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其中大黄高剂量组病理改善最明显。结论:大黄可以缓解ANIT诱导幼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其效果优于UDCA和DEX,高剂量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痰热清注射液对ANIT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ANIT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灌胃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大鼠血清ALT、AST、TBA、TBIL、DBIL和IBIL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ALT、AST、TBIL、DBIL和IBIL水平;痰热清注射液中、低剂鼍组均可明显降低TBA水平;痰热清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肝细胞组织坏死损伤.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常规利胆、退黄、保肝西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利胆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总胆汁酸、肝功能指标(TBIL、DBIL、IBIL、AST、ALT)水平的变化情况,并随访观察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总胆汁酸、肝功能指标(TBIL、DBIL、IBIL、AST及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总胆汁酸、肝功能指标(TBIL、DBIL、IBIL、AST及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7.03%,治疗组为10.81%;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肝脏损伤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退黄合剂对异硫氰酸-1-萘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ANIT模型组,退黄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ANIT处理48 h后被处死,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肝组织做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肝组织中SOD和MPO活性;酶联免疫法分析肝组织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2生成;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LT、AST、ALP、DBIL、TBIL、MPO和MIP-2显著增高(P<0.01),肝脏病理病变明显,肝组织Ⅰ-CAM-1表达上调;与模型组相比,退黄合剂呈剂量依赖地降低ALT、AST、ALP、DBIL、TBIL、MPO和MIP-2,减轻肝脏病变,下调ICAM-1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 退黄合剂能保护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IP-2和ICAM-1,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炎症性肝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医学注重“神”主之用,现代医学对精神心理作用的反思及针灸治病重在治“神”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认为治神是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观的关键。“神”分五志,统而为一,才能使机体协调平衡,针灸治病尤其如此。并提出这对于找到中西医结合着力点应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榴为药食同源的药材,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和生理作用。因此,近年来对石榴的研究与探索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相关领域的重视。在我国石榴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目前国内学者对石榴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石榴多酚类或黄酮类的提取工艺报道、化学成分分离和体外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石榴中单体化合物抗肿瘤的研究方面报道较少。石榴中存在多种药效活性成分,包括鞣花酸、安石榴苷、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石榴酸等。本文对其抗肿瘤作用药效成分单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石榴抗肿瘤作用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乳宁Ⅱ号”对Ca761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乳宁Ⅱ号”对Ca761小鼠乳腺癌模型移植瘤细胞周期的影响,探索“乳宁Ⅱ号”抑制乳腺癌生长的机制.方法检测经“乳宁Ⅱ号”不同方法处理的荷瘤小鼠的瘤重及移植瘤的细胞周期,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Z组与CTX组、Z+CTX组瘤重均低于NS组,各实验组s期肿瘤细胞与空白组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Z组G0-G1期肿瘤细胞百分比低于CTX组(P<0.05);而G2-M期肿瘤细胞百分比高于CTX组(P<0.05).结论“乳宁Ⅱ号”可抑制Ca761小鼠乳腺癌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G2/M关卡效应,即控制对肿瘤细胞周期G2-M期转化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抗抑郁症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抗抑郁症胶囊(深圳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我们对其进行了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资料和方法 1.对象 1.1 入选标准 年龄55—70岁,同时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和分类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IIR)及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 Ⅳ)中抑郁症诊断标准,BDI总分≥17,患者自愿参加。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利胆作用的增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利胆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血化瘀组、清热利胆组、利胆灵组(活血化瘀 清热利胆)、熊去氧胆酸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建立大鼠“T”管胆肠内外引流模型。各组大鼠给药7d后收集标本,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胆汁流量、胆汁及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胆固醇、磷脂。[结果]与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血化瘀组及清热利胆组相比,熊去氧胆酸组与利胆灵组均能显著促进正常大鼠胆汁流量、胆汁胆红素、胆汁总胆汁酸的分泌,降低胆汁胆固醇的含量;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血清胆固醇水平;对胆汁及血清磷脂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祛风湿类中药蚕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研究蚕砂水提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模型考察蚕砂水提液的抗炎作用。结果:蚕砂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还显著减轻由醋酸引起的疼痛,提高热板实验中小鼠的痛阈值。结论:蚕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芪甲甙对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高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本实验观察黄芪甲甙对炎症介质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方法从新生牛主动脉分离获得单个内皮细胞,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直至形成致密单层。通过灌流hanks液或含5g.L-1白蛋白的hanks液后,测定经10-4M组胺溶液处理或经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通口服液的抗炎作用.方法:常通口服液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观察常通口服液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甲醛性足肿胀以及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结果:常通口服液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并能显著抑制大鼠蛋清性、甲醛性足肿胀以及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结论:常通口服液对急、慢性炎症具有一定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黄芪皂苷甲对组胺引起的脑软膜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方法 :脑软膜微血管通透性用跨脑软膜微血管内皮的电阻表示 ,跨脑软膜微血管内皮的电阻通过将微电极插入微血管腔内记录 ,并用电缆公式计算获得。结果 :脑软膜微血管经灌流人工脑脊液 ,测得的跨内皮电阻大约为 2500Ω·cm2 ,说明微血管内皮是具有较低通透性的致密屏障 ,在人工脑脊液中加入 10-4 mol·L-1组胺引起跨内皮电阻快速的和可逆性的下降。在配对实验中 ,10-4 mol·L-1组胺引起跨内皮电阻的下降能够被在人工脑脊液中加入 0.8×10-4 mol·L-1黄芪皂苷甲所抑制。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组胺能够引起脑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而黄芪皂苷甲能够抑制组胺引起脑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黄芪皂苷甲引起通透性反应的细胞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Effect of Cha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