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鉴别侵袭性与非侵袭性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5例皮肤BCC患者的病理切片,进一步对其病理亚型进行划分,根据病理亚型的侵袭性将患者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比较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超声征象的差异,无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 在BCC的超声征象中,侵袭性BCC比非侵袭性更容易浸润至皮下组织(χ2=5.189,P=0.023),病灶内部更容易出现液性暗区(χ2=10.672,P=0.001);而在病灶形态、最大直径、平均高回声点计数、后方回声变化以及Alder血流分级方面,侵袭性与非侵袭性BC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皮肤BCC的高频超声表现间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或许能在术前鉴别二者及制定治疗方案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研究和探讨Bcl-2在非侵袭性和侵袭性皮肤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情况,为临床的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我们的结果表明BCC中Bcl-2的阳性率大于80%,其中32例非侵袭性BCC的Bcl-2呈强阳性表达,达到84.4%,而26例侵袭性BCC的Bcl-2蛋白的表达则以弱阳性为主,到达80.8%,两者有显著差异,提示Bcl-2基因可作为判断BCC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侵袭性基底细胞癌(non-invasive basal cell carcioma,NIBCC)与侵袭性基底细胞癌(invasive basal cell carcionma,IBCC0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tumoral microvascular density,TMVD),并探讨两者在BCC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BCC石蜡标本组织(17例非侵袭性,17例侵袭性)中的VEGF、Von-Willebrand因子表达。结果:在NIBCC与IBCC中,VEGF的表达水平中度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89);IBCC的TMVD高于NIBCC(P=0.019);两者的TMVD、VEGF呈正相关(rsl=0.667,P=0.003;rs2=0.582,P=0.014)。结论:本实验中VEGF尚不能做为衡量BCC恶性度的指标,TMVD是衡量BCC侵袭性的较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 BCC)临床特征及可能诱因。方法:对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2例BCC中,平均发病年龄(68.03±12.91)岁,病程2个月~60年,平均(67.64±12.98)月。按皮损类型分型,结节溃疡型51例(70.83%),色素型5例(6.94%),浅表型9例(12.50%),硬斑型2例(2.78%),纤维上皮瘤型5例(6.94%)。头面部 BCC 共60例,占83.33%;肩部 BCC 6例(8.33%),均为农民或户外工人患者;颈部2例;后背、腋窝、腹部、踝部各1例。结论:BCC好发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也可以好发于职业相关性紫外线暴露部位。确诊后早期采用手术切除是主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基底细胞癌(BCC)的疗效.方法:74例经病理确诊为浅表型或结节型BCC患者,分别采用手术联合ALA-PDT、高频电刀联合ALA-PDT及单纯使用ALA-PDT治疗.治疗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时间;1年后观察肿瘤复发、疤痕形成、外观效果等情况.结果:74例患...  相似文献   

6.
基底细胞癌(BCC)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皮肤肿瘤,它有多种临床和组织学类型,包括结节-溃疡型、表浅型、色素性、硬斑样、纤维上皮瘤样和痣样综合征等。治疗方法有:电干燥、刮除、切除、冷冻手术及放射治疗等,治愈率高达95%。Mohs手术对某些原发和复发的BCC的疗效可能最好,对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2岁。主因“左颧部蓝黑色肿物2年”就诊,组织病理回报结节型基底细胞癌(BCC)并发激惹型脂溢性角化(SK),予外科手术切除。本例考虑为碰撞瘤改变,皮肤镜特征典型,BCC并发SK临床罕见。  相似文献   

8.
基底细胞癌7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组织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以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分析75例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按组织病理分型,实性BCC 33例,色素性BCC 14例,浅表性BCC 8例,硬斑病样BCC 5例,囊性BCC 3例,角化性BCC 4例,腺样BCC 2例,纤维上皮瘤性BCC 2例,实体与其他混合型4例。以上各型易与脂溢性角化病、光线性角化病、色痣、角化棘皮瘤、黑素细胞瘤、Bowen病等鉴别。结论各型皮肤基底细胞癌均具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易与其他皮肤疾病鉴别。外科手术仍为首选治疗,Mohs显微外科手术在预防复发和美观方面更具优势,光动力疗法对表浅型BCC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9.
皮肤基底细胞癌55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基底细胞癌(BCC)临床病理特点,提高BCC的诊断水平,增强群众健康防病意识.方法 对55例B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BC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29,年龄23~90岁,其中 50~79 岁占 81.82 %,农牧民居多(39例).BCC病程长短不一,多发生于头面部.临床表现为多形性,容易误诊,误诊率达 23.64%,各临床类型中以色素型最易误诊.BCC临床上以结节溃疡型(33例)及色素型(11例)为多见.BCC病理分型中以实体型最多见(25例).结论 BCC的发生与慢性长期日光照射密切相关,病理检查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来用干扰素α—2b和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基底细胞癌(BCC)均获得成功。干扰素—γ是一种强免疫调节剂,但它对BCC的治疗潜力尚不明确。作者研究了小剂量重组干扰素—γ(rIFN—γ)对BCC的疗效和副作用。研究对象为7例未经治疗的结节型BCC患者,其中1例结节伴有溃疡,自愿接受rIFN—γ治疗。选择出现rIFN—γ副作用最小的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每一皮损内每周注射2次,共4周,总量为1.6×10~6IU(2×10~5IU×8剂量)。治疗过程中检测治疗反应,并随访8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亚型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皮肤镜下的模式特征,为应用皮肤镜鉴别不同亚型BCC提供依据,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59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BCC患者皮肤镜影像资料,比较不同亚型BCC在血管模式、色素相关模式、非血管和色素相关模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结节溃疡型BCC中最常见的指征为溃疡(84.21%)、大的蓝灰色卵圆形巢(84.21%)、粗大分支状血管(73.68%);色素型BCC常见的皮肤镜表现为溃疡(86.67%)、大的蓝灰色卵圆形巢(100%)、粗大分支状血管(60.00%)、亮白无结构区(66.67%);而浅表型BCC最常见的表现为多发性小溃疡(80.00%)、轮辐状区域(90.00%)、浅表短细血管(80.00%)、红白背景无结构区(80.00%)。三型BCC皮肤镜指征差异主要是大的蓝灰色巢、轮辐状结构、粗大分支状血管、浅表短细血管、红白背景无结构区和亮白无结构区(P0.05)。结论不同类型BCC具有不同的皮肤镜模式特征。多发性小溃疡、轮辐状区域、浅表短细血管、红白背景无结构区等在浅表型BCC中较常见,而大溃疡、大的蓝灰色卵圆形巢、粗大分支状血管在结节型和色素型BCC中出现频率较高。通过识别这些皮肤镜特征性的结构,有助于提高诊断BCC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皮肤磨削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鼻部结节型基底细胞癌(BCC)的疗效。 方法 25例经病理确诊、皮损面积 > 1 cm2、无骨或软骨侵犯的鼻部结节型BCC患者,实施皮肤磨削术联合ALA-PDT治疗。首先去除肿瘤病灶(对于突出皮肤表面的病灶先实施切削术,然后实施磨削术),术后创面即刻避光条件下外敷20%氨基酮戊酸3 ~ 4 h,然后平均100 J/cm2 LED光照射20 min。ALA-PDT每周1次,连续3周。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时间;1年后随访观察肿瘤复发、瘢痕形成、外观效果等情况,并做出综合评价。 结果 25例患者未见创面感染,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1.2 ± 1.3) d。术后1年未见复发病例;1例患者发生瘢痕挛缩,3例患者有轻度的瘢痕增生,4例患者遗留凹陷性瘢痕。除1例患者对术后外观基本满意外,24例患者均对术后外观满意。 结论 皮肤磨削术联合ALA-PDT治疗鼻部结节型BCC操作简便,创面愈合快,术后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9例患者均为2007年9月-2009年12本科门诊患者,男17例,女12例,年龄46~89岁,病程3个月~7年。其中日光性角化病9例,Bowen病7例,BCC6例,其中浅表型BCC4例,结节型基底细胞癌1例,腺样型BCC1例,SCC4例,其中I型SCC1例,II型SCC3例,Paget病3例。皮疹分布于头面部、颈部、躯干及外阴部,无手足部皮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早期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2014年3月至2021年2月间611例初次活检诊断为B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1例患者中,男268例,女343例,男女比例为1 ∶ 1.28;发病年龄:19~92(64.18±13.90)岁。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表现为包块、结节、肿物者296例(48.45%),表现为斑片、丘疹者248例(40.59%),糜烂、溃疡、瘢痕及囊肿者67例(10.97%)。病理分型:结节型377例(61.71%),浸润型85例(13.92%),浅表型69例(11.30%),其他类型80例(13.10%)。临床首诊误诊率为16.86%。结论:BCC临床表现以肿物为主,病理分型以结节型为主,表现多样。提高皮肤活检率,加强对易误诊病变的认识,对改善BC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虽然基底细胞癌(BCC)是一种典型的缓慢生长的肿瘤,可复发,很少转移。但生物学上更具侵袭性的病例近来有所增多。变异型癌(metatypical carcinoma,MTC)可能较BCC具有更高的生物学侵袭性。但仅有很少作者对该病的特征进行研究。为此,作者采用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2例原发BCC、10例复发BCC和10例MT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收缩蛋白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以期提供更多的有关诊断及预后的信息。 结果表明:①未受累表皮,PCNA抗体染色阳性的细胞核通常局限于少数基底细胞。在原发BCC,PCNA阳性核通常呈弥散分布(24例),但有时亦局限于肿瘤小叶的外周区(8例)。复发BCC的PCNA阳性核分布类似于原发BCC,70%呈弥散分布,30%呈局限分布。MTC均为弥散性分布。但在复发BCC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鉴别皮脂腺瘤和基底细胞癌(BCC)中的意义。方法:对31例皮脂腺瘤和31例结节型BCC患者标本分别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结果。结果:免疫组化示31例皮脂腺瘤患者上皮抗原(EA)均为阴性;上皮膜抗原(EMA)在导管及成熟皮脂腺细胞中均呈阳性表达;24例雄激素受体(AR)呈阳性表达,余7例均为阴性;D2-40阳性表达28例,阴性3例。而结节型BCC患者中30例EA阳性,1例阴性;EMA阳性4例,阴性27例;AR阳性表达15例,阴性16例;D2-40 5例灶状阳性,余26例均阴性。结论:免疫组化示皮脂腺瘤患者EA阳性、EMA阴性和D2-40阳性,可较好地与结节型BCC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基底细胞癌(BCC)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在临床上,对各种类型的发病率、复发率、易复发部位及原因提示了分析。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研究表明BCC细胞具有多潜能性、并可分为一些亚型。对BCC的高脆性、在组织学上于癌团周围出现的间隙,某些类型易发生侵袭,以及肿瘤生长缓慢的原因,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用单克隆抗体证明BCC来源于表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源自表皮或其附属器,尤其是毛囊基底细胞的恶性肿瘤(目前认为BCC是一种毛源性肿瘤),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占所有皮肤恶性肿瘤的65%~75%[1].BCC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持续性升高,虽然本病恶性程度低,但部分可呈侵袭性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基底细胞癌(BCC)组织病理类型与性别、年龄及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到2009年4月共243例BCC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SPSS 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3例BCC中,男118例,女125例,男女比例为0.94:1;平均年龄(65.16±12.62)岁;好发于头颈部,占77.4%;结节型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53.9%,其次为浅表型和浸润-硬化型,分别占18.9%和18.5%.女性患者就诊年龄早于男性(P<0.05).不同组织病理类型BCC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型BCC好发于躯干部位,就诊年龄早于非浅表型,女性就诊年龄早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型、浸润-硬化型及微小结节型BCC好发于头颈部,就诊年龄较晚,男女患者就诊年龄无差异(P>0.05).结论 不同组织病理类型BCC的临床特征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histopathological subtypes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BCC) with gender,age and anatomical location of skin lesions.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data on 243 cases of BCC collected from Jan 2000 to Apr 2009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Data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SPSS 13.0 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 243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including 118 males and 125 females with the male/female ratio being 0.94:1.The average age of patients was 65.16 ± 12.62 years.Head and neck were the predilection (77.4%) sites of BCC in these patients.Nodular type (53.9%) was the most common type,followed by the superficial type (18.9%) and infiltrative-morphoeic (sclerosing) type (18.5%).The age at visit was younger in female patients than in male patients(P < 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gender composi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ubtypes of BCC (P > 0.05).Superficial BCC was more common on the trunk; the age at visit was younger in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BCC than in those with other subtypes of BCC,and younger in female patients than in male patients (all P < 0.05).Nodular,infiltrative-morphoeic and micronodular subtypes of BCC showed a predilection for the head and neck with an old age at visit,and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age at visit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patients with these subtypes of BCC (au P > 0.05).Conclusions Different subtypes of BCC show different clinical features,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ir different pathogenesi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D在15例SCC、15例BCC、14例SK及10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为阴性.在SK、BCC、SCC瘤组织中表达依次升高,在SCC、SK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D在SK、BCC、SCC间质细胞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66,7%、33.3%。结论:CD的表达水平可能与SCC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