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更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忽略了利用目的语对母语文化的表达,从而使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只有把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对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构,才能改变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用目的语表达母语文化困难的状况。长期来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中的双向交流,而非单向文化输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对母语文化掌握运用情况和对目的语文化掌握运用情况两方面对武科大中南分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测试.并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独立学院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很薄弱,其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掌握运用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掌握运用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正迁移作用一直被忽视,母语文化的缺失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文围绕母语文化正迁移和跨文化交际的相关性展开讨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语言学相关理论,解析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强调了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李艳荣 《科技信息》2011,(29):I0006-I0006
大学英语教育中对目的语文化的过度导入使之忽视母语文化,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这一缺陷,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性,出现了文化单向性传输。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这一现象,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改变现状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马晓莹  孙峻  邢文英 《科技信息》2011,(34):214-214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文化迁移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文化迁移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文化渗透,对目的语和母语的文化进行对比教学,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途径。英语全球化背景下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文化教学的指导思想,从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和多元文化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侯金萍  冯薇 《科技信息》2011,(21):12-13
文章真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考究了其问题现状,并提出以比较视野切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论证借用文学研究领域中比较视野与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目的为充分利用母语文化与目的语语言与文化的交流与汇通,比较与对照,从而达到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吸收与运用,丰富其识知解构,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此来改革与完善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目前多元文化环境下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已成为有效跨文化交际的潜在障碍。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应同时兼顾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分析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补偿策略以期能培养学生正确全面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价值观,提高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从而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9.
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目前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普遍存在着文化失衡与中国文化内容缺失的问题,表现为:过多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忽视母语文化。通过探讨当前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中的“第三位置”的文化观,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缺失以及由此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此现象的表现,继而分析其成因,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引起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对母语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保持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佳 《科技信息》2008,(4):270-270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应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不可忽略母语文化的传播。现今的跨文化英语教育存在着中国文化输入的欠缺,学生不能用英语表述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引发跨文化交际障碍。为此,文章提出几点建议,力求保持中国特色,真正走好跨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只有了解和熟悉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和驾驭这门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沉淀和文化的映像,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通过讲授目的语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然而,一味地输入目的语文化会造成学习者母语文化的缺失。在我们重视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文化与国情。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语言的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反思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教师素质等方面都亟待改进。为重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必须实现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互动,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何立艳 《科技信息》2013,(25):47-47,98
在廊坊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正视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实,必须调整英语教材内容,增加母语文化;提高英语教师素质,担负中国文化传播重任;引导学生阅读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差异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英语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介绍西方文化是改善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目的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会按照自己的母语习惯来解释对方的话语,从而产生障碍。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所以英语教学克服"文化休克"是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另一方民族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想当然地按照自己母语文化的习惯或思维方式去理解,这是产生交际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称之为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从表层文化负迁移和深层文化负迁移两个方面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克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提出相关建议,以便给我们提供跨文化交际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外语使用者在使用目的语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套用母语文化中的不为目的语人所接受的语用规则和语用参数,从而造成社会语用失误。本文从社会语用的一个侧面——社交语用这一角度分析了中国的英语使用者在日常的社交往来方面出现语用失误的原因,列举了其各种表现形式,并就如何避免这方面的语用失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西 《科技信息》2010,(12):124-124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语言行为之外,非言语行为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身势语作为非语言交际中的一种常见手段在交际中传情达意。本文从身势语的定义、身势语在交际中的角色出发,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身势语的交际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运用母语和外语文化中的身势语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