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醒脑开窍针法合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与复方中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针药组和单纯中药治疗的中药组,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针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针药组治疗后积分下降值显著高于药物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人。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疗法,观察临床疗效。结论: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针药并用治疗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联合情志疗法治疗发作期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组在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基础上,同时服用益气温阳方,给予针刺疗法和情志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总积分同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症状总积分同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之65.00%(P0.05);治疗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联合情志疗法对发作期变应性鼻炎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98例中风后迫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灸配合丹参注射液、依思美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针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2.9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在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上明显优于单用针灸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张燕  李征 《河南中医》2010,30(2):184-185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9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药并用治疗组52例和西药治疗组40例,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赵颖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7):436-438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针药结合治疗)各30例,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剌、中药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用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治疗。治疗前后对Fugl-Meyer指数、改良的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指数、ADL评分、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阳复元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家医院入选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2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5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温阳复元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治疗28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组完成研究109例,对照组完成研究106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为7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复元方可以明显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闻药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鼻闻药。治疗后对两组病人症状进行积分评估,疗效的对比,在不同时间点进行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从两组的治疗前后症状的积分的改善情况的对比,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有效率看,眩晕症状的改善,治疗组快于对照组。结论鼻闻药治疗眩晕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对中风患者假性球麻痹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40例。药物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针药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积分评定、构音障碍积分评定。结果针药组治疗假性球麻痹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优于药物组,针药组对患者吞咽功能、构音障碍的改善优于药物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行之有效,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纯平衡针与头皮针结合平衡针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42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平衡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皮针结合平衡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皮针结合平衡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神经、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综合针药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针药组患者行“三焦针法”配合长春西汀注射液综合治疗,药物组患者仅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治疗2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进行综合评定.结果:经过治疗,针药组患者症状积分及愈显率等均显著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患者VA、BA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综合临床疗效亦显著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药物综合干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神经保护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通络汤口服及普通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功能性胃部反酸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功能性胃部反酸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程度积分及症状频率积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程度积分及症状频率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8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功能性胃部反酸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评价针药并用方法对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治疗完成随访3周,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针药组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经统计学检验针药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阿普唑仑组(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ACSR)(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6例。针药组予电针及桂枝加葛根汤化裁方治疗10 d,西药组前5 d予甘露醇静滴,后5 d予甘油果糖静滴。结果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西药组的80.56%(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及症状体征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或P0.01),组间比较针药组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除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外)较本组治疗前均上升(P0.05),针药组在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角色、活力及社会功能等维度评分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ACSR(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并能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调节患者的负面情绪,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开窍中药药氧、头体针及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头体针配合康复综合疗法;治疗组采用中药药氧配合头体针、康复综合疗法,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14 d为1疗程)。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窍中药药氧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药组45例予以夹脊穴为主的温针灸及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西药组45例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炎症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均显著改善(P0.01,P0.05);除关节肿胀、晨僵外,其余各项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除枕墙距外,其余各项体征均有改善,针药组在VAS评分、Schober试验、指地距改善方面较西药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针药组CRP下降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抗风湿西药治疗能有效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