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很多的外国人也更加关注中国茶文化,但是在实际理解过程中却存在着语言障碍。在茶文化、茶产品翻译过程中涉及到非常多专业术语,如果不能够了解茶产品专业术语翻译规律,那么茶产品翻译流畅性受到影响,外国友人也很难真正了解中国茶文化,不利于茶文化、茶产品的推广与宣传。本文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作了分析,针对茶产品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翻译对策,为提升茶文化翻译准确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常莉 《福建茶叶》2016,(3):42-4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我国茶产品推入国际市场,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实现茶产品广告标识的跨文化传播,对于我国茶叶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茶产品广告翻译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广告翻译与我国茶产品国际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而后指出了茶产品广告翻译通常采用的三种策略,呼吁茶企采用正确的翻译方式,传承名茶文化内涵,促进茶叶的国际流通。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上的交流也不断增加,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也随着时间不断深入。茶文化作为我国的国粹精华,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传达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茶文化的传播中我们应当十分注重对其语言的翻译,以求在准确,流利,雅致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其原本的文化风格。但是,在对茶文化的传播尤其是翻译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深刻论述了茶文化传播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茶文化翻译中可以用到的技巧和方法,做好翻译前的准备工作,融入意境和保留原音以及运用大胆灵活的翻译手法等,力求在能在准确翻译的基础上体现出其中的人文情怀,以期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茶叶产品市场逐渐成熟的今天,茶叶产品在具体营销时,利用广告传播,能够大大提升茶叶产品的市场份额和销售影响力,从而实现茶产品的最佳经营效果。本文拟从当前茶产品营销过程中广告传播的价值作用分析入手,结合跨文化交流的具体价值内涵认知,通过融入广告传播中茶产品翻译活动的开展要求和实施价值,从而探究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广告传播过程中的茶产品翻译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文化是世界各国茶文化的源泉,中英茶礼仪可谓同根同源,但是由于气候环境、地理因素、历史文化、民族性格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两者又体现出诸多不同之处。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英茶礼仪的缘起,并分析了两者的异同,而后对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对待中英茶礼仪差异的正确态度,即坚持相互尊重、多样性、和谐等原则,从而促进中英茶礼仪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茶"作为我国文化的输出产品,在世界上的贡献不言而喻。随着荷兰、葡萄牙商人将中国茶叶,通过海上贸易运输到西方各国,中国的茶文化也随之得到传播,并与西方文化相融合,形成西方自己所特有的茶文化。现如今,茶也成为东西方人们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将从"茶"类语汇出发,从东西方"茶"类语汇的产生、发展与命名出发,重点以茶类语汇、词汇为例,深入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产品说明书是产品内容的介绍,对产品的使用与产品的营销起着重要的作用,内容质量高的产品说明书可以显著地提升顾客的产品使用体验,而内容质量较差的产品说明书,不仅不能提升顾客的产品使用体验,还很可能给顾客造成误解,甚至导致产品纠纷。当前,我国茶叶产品在说明书的翻译方面,还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影响到茶叶产品的营销,也对茶文化的对外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切入,对茶产品说明书的翻译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建议,希望对相关的茶产品说明书翻译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产品迅速涌入国际市场,选择何种翻译方式来促进营销就成为茶企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营销为理论视角,首先介绍了该视角下应当遵循的翻译原则,而后探讨了中西方茶产品包装说明的基本差异,最后则从增译法、省译法和意译法三个方面分析了营销视角下基于不同语境所要采取的英译方法,以期为后续茶产品翻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事茶产品外宣翻译的翻译工作者,一方面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包括翻译的目的、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方法与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要做到成功的翻译,译者就必须发挥自身的这种自主性。另一方面,主体性的发挥又要受到时代背景、文化元素、目的语读者、自身素质等客体的制约和限制。由此,译者在翻译工作中,就要对其主体性与制约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且能够认识以上制约因素,以便能尽量发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因素,为译语受众提供令人满意的译作。  相似文献   

10.
认知是指人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人在接触新事物之时,其大多会从视觉、知觉、触觉、嗅觉以及味觉等方面对新物质进行辨识与记忆。本文透过认知视角对英美茶产品词汇的翻译进行了探析,在对比分析了中国茶产品词汇与英美茶产品词汇的不同后,又就英美茶产品词汇翻译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并最后据此对认知视角下英美茶产品词汇的翻译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绝对不容忽视,并且是影响翻译效果的重要因素。文化差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会由于跨文化理念的失落或者扭曲导致翻译效果下降,而要实现较高的翻译效果,就必须在文化差异背景下,掌握双重语境能力,并做到随时切换。基于中西文化存在的较大差异,茶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翻译缺失,而缺失的内容,无论是文字字面意思层面的,还是茶文化内涵层面的,对于茶文化的传播都是不利的。本文尝试从理论层面,基于中西文化存在的客观差异,对茶文化翻译的缺失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希望对相关的茶文化翻译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我国的对外贸易占国民经济的很大比重,对外贸易企业中茶类产品的出口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出口产品时对说明书的翻译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方便我们产品的介绍、宣传以及使用方法的说明,本文将通过对出口产品说明书翻译的必要性、原则、注意事项、方法、结构等做出详细的总结分析,通过向专业人员请教以及多年来对于茶类产品行业生产销售的经验、参考相关文献等方法研究本课题,希望能够为我国对外贸易增加一点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翻译研究领域不断扩宽,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翻译视角,还将翻译与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相联接,它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形式,还成为了一种文化之间交流和传递的手段。基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我们可以对中国传统茶文化典籍《茶经》进行翻译,充分运用文化翻译的理论和观点,挖掘中国传统茶文化典籍《茶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探索对典籍《茶经》文本译语中文化空白的翻译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刘建国 《福建茶叶》2016,(7):300-301
茶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饮品。但又远远超越了饮品的含义,在被中国人赋予多重内涵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更多的外延。其实,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在英国,茶也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本文即基于茶的多维意义从不同层面解析了中英茶文化的异同。首先从分析了茶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对于中英不同的茶文化,最后分析了导致中英茶文化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就茶语言和习语这二者的概念进行了简要说明,接着以茶语言为例对中英习语文化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就茶语言视角下中英习语文化特色的翻译处理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中英茶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评价理论框架下对茶企外语宣传片《茶云之南》进行评价分析,以揭示宣传片的宣传策略。研究显示,宣传片在阐述企业茶精神、茶产品和私人订制服务三方面使用了大量正面评价资源,展现了企业诚信的精神、优质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评价资源的宣传价值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国近四千年的茶叶发展史中,茶叶已经渐渐发展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力的不断强大,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舞台的同时,文化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下,茶叶的翻译对茶文化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之一,在近现代的发展当中,茶文化开始随着茶叶的交流走向了国外,并且得到了国外人们的广泛认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但是在茶叶的翻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阻碍了茶文化的有效传播,即中西文化差异,直接导致了茶叶翻译的效率非常低,有待于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  相似文献   

19.
文化作为一种内涵上的阐述与传递,其实际上也发展成为整个语言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内涵素材。当然,想要实现不同文化的有效传递,就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转化,从而实现多元文化之间的合理传播,当然在整个翻译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也需要结合相关翻译策略来实现具体翻译内容的全面诠释。本文拟从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认知入手,结合当前茶叶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诉求,通过融入具体的语言翻译策略及方法,从而实现茶文化理念的全面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奥运会正快步向我们走来。中国茶企业如何扬长避短,把握好奥运商机,做好茶产品的营销?以下4个方面值得认真思考,整体协调,积极运作。一、有资格大干,无资格巧干要销售奥运商品,先要获得奥运会组委会战略合作伙伴、赞助商、独家供应商、供应商4种身份中的一种。而且,具体卖什么产品,也要事先向奥组委申报、经过严格审批。从实际情况看,我国茶企业比较适合争取做奥运会独家供应商和供应商。截至2006年8月底,在茶叶与饮料方面,可口可乐公司已捷足先登;茶具方面,江苏方圆紫砂集团等4家中国企业已拿到入场券。但是,西湖龙井因为资金不足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