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蕴含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就是将"文化自信"上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层面,与"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一并列入党章,凸显了"文化自信"重要地位和党中央的极端重视,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趋成熟。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自觉  相似文献   

2.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理论本质上体现了新时代"时代精神的精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大脑"的高度整合与有机统一。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系统把握其时代背景、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历史意义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学懂弄通做实的全面自觉与高度自信。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在新时代,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仅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更需要文化繁荣昌盛的软实力。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源泉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落脚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特征,路径在传承与创新,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特别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涵组成,对新时代文化发展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赋予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的使命。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提出着眼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持久性、广泛性的关键作用。草原文化为内蒙古经济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内涵和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这充分表达了他的文化战略思想。坚持"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热爱、坚信与固守。"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积极践行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集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随后,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陈列展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十八大报告的精髓,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关系,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大光 《党建》2023,(6):13-16
<正>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举行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明了陕西在新征程上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给全省上下以极强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奋斗感召,  相似文献   

10.
沈伟鹏  王晓云 《先锋》2023,(11):11-14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顾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重要的理论时刻,我们充分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的内涵和思想的深邃。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创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科学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政治宣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行动纲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和冲锋号。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7,(12)
正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攀登新的高峰、走向新的胜利的思想保证,是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理论指导的必然要求。新思想科学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给予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新思想系统构建新时代基本方略,制定实现中华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年来,成都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引领发展、塑造形象、凝聚人心、创造价值"的重要作用,用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软实力,树立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其中的必要条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能够促进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厘清新时代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学理依据,有利于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对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丰富内涵,对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当前,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首先要坚定中国共产党自信。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领导者,有充分的理由自信。  相似文献   

18.
毛胜 《党的文献》2021,(2):46-55
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决策部署,必须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重要地位和实践要求.要正确认识我们建设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认识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关系,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可能;要正确认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重要;要正确认识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的精神状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坚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论断、新观点、新战略,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理论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些理论创新与历史贡献突出表现在:标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揭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观点,绘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奋斗目标,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总要求。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应有的精神状态,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初心使命光荣,是四个自信的根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党像中国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