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琼脂糖电泳技术研究了致倦库蚊四龄幼虫、蛹和成蚊虫体匀浆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幼虫、蛹的LDH同工酶均表现为单一的酶带,成蚊为两条酶带。EST同工酶谱被分成Ⅰ、Ⅱ、Ⅲ3组区带,幼虫和蛹的Ⅰ、Ⅲ区带仅各有一条酶带,Ⅱ区带有两条酶带。成蚊无Ⅰ区带。各发育阶段ESTⅡ区带中Rm值为0.67和0.76的酶带均恒定出现。  相似文献   

2.
采用酶细胞化学及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观察小檗胺(Bcr)在升高白细胞的同时,是否对细胞内酶代谢及其同工酶有影响.结果表明:ip Bcr的小鼠粒细胞内LDH酶反应明显增强,酶反应的强弱与用药时间长短成正比.LDH同工酶谱分析,所有标本均显示5条区带,LDH_2比例发生变化,对照组及  相似文献   

3.
报道人体与猪体内囊尾蚴的蛋白质组分及酯酶同工酶(EST)、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的带谱。人和猪脑囊尾蚴液的蛋白质PAGE区带各见10和9条,猪囊尾蚴仅有1条主带,而入囊尾蚴具有2条主带;头节囊壁蛋白质PAGE区带各见18和16条,二者带谱基本相似。肌肉皮下囊尾蚴囊液蛋白质区带各有12条,猪囊尾蚴有4条带,人囊尾蚴仅有2条主带,且迁移率也有明显差别。人体和猪体内囊尾蚴囊液的LDH酶带各有4条,其迁移率略有差异;EST各见1条酶带,酶谱基本一致。肌肉皮下囊尾蚴头节囊壁LDH各见2条,EST则见3条,其迁移率也有不同。同时将两种同工酶的活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阴道毛滴虫和口腔毛滴虫5种同工酶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Tv)和口腔毛滴虫(Trichomonas tenax,TT)的同工谱特征及其亲缘关系,寻找同工酶谱鉴别指标.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别进行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 MDH)、谷氨酸脱氢酶(glutamic dehydrogenase, GLDH)、6-磷酸-葡萄糖脱氧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5种同工酶染色,比较分析2种滴虫的酶谱.结果 MDH同工酶:2种滴虫只有相对迁移率(Rm) 52、85 2条区带相同,而Rm 34、42、94、100 4条区带在2种滴虫之间明显不同;GLDH同工酶:TV无显带,TT共分离出6条酶带;G6PD同工酶:TV只有Rm35、42、52 3条区带,而TT除了显示这3条区带外,还显示出其他迁移率更大的区带;ADH和Catalase均无区带显示.结论 MDH、GLDH和G6PD3种同工酶均具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5.
报告血清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检测方法,并检测了45例正常人及2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血清POD同工酶.结果正常人血清POD同工酶出现1~3条区带,HCC病人血清POD同工酶出现2~6条区带.提示,HCC病人血清POD同工酶区带比正常人明显增多(P<0.001),活性也明显增高(P<0.01).  相似文献   

6.
两种伊蚊酯酶和乳酸脱氢酶酶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两种伊蚊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谱。它们各自被分成Ⅰ和Ⅱ两组区带:EST Ⅰ和Ⅱ,LDH Ⅰ和Ⅱ,这表现了亲缘种一些相似的特点。根据ESTⅡ区带类型的不同,又可使两种伊蚊彼此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Disc-PAGE对豫南罗索线虫和食蚊罗索线虫寄生后期幼虫及成虫的4种酶的同工酶及应用SDS-PAGE对两虫种的蛋白区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虫种的LDH和MDH同工酶谱有明显差异,但也有相同位置的区带,过氧化物酶(PO)和脂酶(EST)没有区带呈现。两虫种的蛋白电泳谱较为接近,但在区带数目、主带分子量、次带的宽窄和染色深浅上均有不同,提示两虫种在遗传学上有一定联系,但又有显著差别。本研究表明同工酶和蛋白质电泳分析是罗索线虫分类鉴定和阐明虫种间亲缘关系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双向普通对流免疫电泳(TDCIEP)、双向酶标记抗原和抗体对流免疫电泳(TD-ELACIEP)、聚乙二醇(PEG)沉淀试验、CIC解离测定法(CICD)及免疫双扩散(ID),检测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在不同时期的循环抗体和抗原(CAb和CAg)、总IgG、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CIC中的CAg、CAb和IgG的水平,并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应用环卵沉淀反应(COP)、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LACIEP)、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及循环免疫复合物解离测定法(CICD)诊断75例有治疗史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对流免疫电泳法,分别检测了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分析了这些抗体与有关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本文70例SLE,女64例,男6例。全部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修订标准。 1.ANA:常规间接免疫荧光法。 2.抗ds-DNA抗体:方法同ANA。 3.抗ENA抗体:对流免疫电泳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 PAGE 法对多房棘球绦虫的泡球蚴囊液、全囊、原头蚴及囊壁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和酸性磷酸酶(AP)的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 LDH 同工酶仅囊液与全囊各出现4条酶带.EST 同工酶全囊、囊液、原头蚴和囊壁分别出现14、17、3和13条酶带;而 AP 同工酶4种样品的酶带则分别是2、4、1和1条.3种同工酶的酶带数均以囊液样本为多且染色深,提示囊液可能是泡球蚴物质代谢的一个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聚丙稀酰胺圆盘凝胶电泳法观察到已婚妇女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LDH同工酶谱基本相同,唯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同工酶含量有所不同,癌组织中LDH_4增加;两类宫颈组织的LDH_3均为双带,酷似两种同工酶(即于LDH_2和LDH_3之间有一额外区带,其电泳行为更接近于LDH_3)。应用二硝基苯肼法测得宫颈癌组织LDH总酶活性大于正常相应组织,其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维族和汉族正常宫颈组织LDH总酶活性差别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以纯化的人睾丸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简称人LDH-X)为抗原免疫家免,制备了兔抗人睾丸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抗血清(简称人LDH-X抗体)。用辛酸法纯化该抗体。以双扩及免疫电泳鉴定,均呈现单一沉淀线。经免疫交叉反应试验证明人LDH-X与人LDH_(1-5)同工酶有不同的免疫决定簇;纯化的人LDH-K抗体只与人睾丸匀浆、人精液呈现单一沉淀线,而与鼠睾丸LDH-X、兔及牛睾丸匀浆均无交叉反应。从而显示纯化的人LDH-X抗体具有较强的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是研究最早的一种同工酶。它催化糖酵解过程中乳酸与丙酮酸之间的反应。已知该酶是由两种不同的基因所产生 H 和 M 亚基组成五种四聚体,即LDH_1(H_4)、LDH_2(H_3M_1)、LDH_3(H_2M_2)、LDH_4(HM_3)及 LDH_5(M_4),由于这五种同工酶在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布与含量均不相同,所以,当组织发生病变时,可从血清中反映其酶谱的改变。文献报告许多病人血清 LDH 总量没有改变,而同工酶酶谱却有异常,尤其在心脏疾病、肝脏疾病与癌肿时,血清 LDH 同工酶的酶谱均有明显的改变。因此,测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析比较我国七个流行区(贵州独山、贵州荔波、四川乐山、安徽泾县、浙江安吉、湖北谷城和福建建阳)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的七种酶同工酶型。结果显示,七个地区的磷酸葡糖异构酶(GPI)、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LDH)和过氧化物酶(PO)的同工酶型没有任何差异。但是上述地区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磷酸葡糖变位酶(PGM)各出现两种同工酶型,即贵州省内的两个地区的不同于另外五个地区的结果。酯酶染色没有区带出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正常小鼠血清和心肌、肾、肝、睾丸、脑、肺等组织 LDH 活力和 LDH 同工酶的分布,并与荷 S_(180)肉瘤小鼠血清,肝、肺、脑 LDH 活力和同工酶谱进行比较.荷 S_(180)肉瘤(腹水型)小鼠血清和肝 LDH 活力明显增高,因酶谱以 LDH_5为主,实质是 LDH_5增高;肺 LDH 活力无改变,但LDH_1、LDH_2、LDH_3显著减少,LDH_4、LDH_5显著增多。荷 S_(180)肉瘤(实体型)小鼠脑 LDH 活力无改变,但 LDH_1显著减少,LDH_3、LDH_5显著增多。S_(180)肉瘤引起宿主肝 LDH_5增多,以及肺和脑LDH 同工酶向 M 型酶谱偏移的原因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乳酸脱氢酶(LDH)由四个多肽单链亚单位构成,由于LDH分子中M、H、X亚基的一级结构氨基酸组成不同,其理化带外,还存在特异的LDH。区带,LDHx区带主要存在于睾丸精母细胞及精子、精浆中。LDH。是精于糖代谢所必须的酶,由于LDHx对于睾丸组织和精子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因此测定lDHx对于探讨不育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有一定意义。本文测定31例20—22岁健康男性及2例结婚5年以上不育患者精浆中的LDH同工酶,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垂直平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本省崇安岚谷地区的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苹果酸脱氢酶(MDH)、脂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三种酶的同工酶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MDH 有2条、3条和4条酶带的三种类型同工酶谱;EST 有1条和2条酶带的两种类型同工酶谱;LDH 仅有2条酶带的一种同工酶谱。这提示,该地区卫氏并殖吸虫种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乳酸脱氢酶(LDH)由四个多肽单链亚单位构成,由于LDH分子中M、H、X亚基的一级结构氨基酸组成不同,其理化性质亦不同,电泳可将乳酸脱氨酶同工酶分为LDH_1~LDH_5五条区带。近年来,在精浆检测中发现除含有LDH_1~LDH_5区带外,还存在特异的LDH_x区带,LDH_x区带主要存在于睾丸精  相似文献   

20.
<正> 1952年,Neidlands将牛心肌的乳酸脱氢酶结晶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只显示一个峰,用电泳分离法分离得到两条区带,而且二者均具有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他第一个发现了LDH的不均一性,否定了一种结晶酶只含一种酶的原始概念,为以后的同工酶研究开创了良好的开端。1957年,Vesell等发现人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