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目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天。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预后不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具有预后不良因素的NHL患者10例,经CY+TBI方案预处理(其中2例双次APBSCT患者,第二次给予MEC方案)后行APBSCT治疗。结果 12例次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为7~14 d,中位时间10.58 d,血小板≥20×109/L的时间为10~37 d,中位时间16.25 d。移植后10例患者均完全缓解(CR),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无移植相关死亡。随访至2009年3月31日,随访时间为3~6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有7例无瘤生存至今,3例复发,其中1例因疾病进展死亡,另2例经治疗,目前仍带瘤生存。结论 APBSCT是治疗预后不良NHL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及APBSCT 的效果,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经鼻腔肿物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化疗和局部放疗达到完全缓解(CR),例1接受单次APBSCT,例2接受双次APBSCT。动员方案分别为CNOP方案和CELD方案,预处理方案为卡铂 +阿糖胞苷 +替尼泊苷+地塞米松,移植后造血恢复迅速。定期随访,2例分别无瘤生存60、36个月。结论 化放疗联合APBSCT方案增加了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长期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剂量放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耐药侵袭性和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3例复发和11例耐药的NHL患者接受了解救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后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高剂量放化疗。结果采集到的全部患者干细胞数均达到了移植要求,CD34+细胞中位数为6.06×106/kg。接受移植的患者经高剂量放化疗治疗后全部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出现1例移植相关死亡。移植后23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5例进展。缓解的患者中,10例复发,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9个月,复发患者中7例死亡。1例发生第二肿瘤。5年总生存率为60.5%,5年无复发总生存率为58.2%。结论高剂量放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耐药的侵袭和高度侵袭性NHL疗效高、安全性好,但对于预后差的患者尚需探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减低强度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老年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治疗北京军区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例老年人复发难治性AML,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61~68岁,平均年龄64.6岁,供者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均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降低预处理强度的氟达拉滨联合白消安注射液(商品名:白舒非)、阿糖胞苷及环磷酰胺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联合免疫抑制剂,移植后3个月进行预防性供者外周血干细胞输注,观察全部患者不良反应、GVHD和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计数≥2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1.5 d及24.2 d,植入证据检测证实为100%为完全供者造血.中位随访18.5个月(5~30个月),共3例发生GVHD,GVHD死亡1例,复发死亡2例,复发时间为11.5个月(5~ 18个月),其余3例患者仍无病生存,2年的无病生存率为50%,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30个月.结论 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是复发老年人AML挽救性治疗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浆细胞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环磷酰胺为主的化疗联合国产rhG-CSF进行干细胞动员,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后回输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对6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和1例巨球蛋白血症( 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 WM)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 结果APBSCT后7例患者全部达到完全缓解(CR)或接近CR,无移植相关死亡.移植后造血重建(干细胞回输后中性粒细胞ANC恢复至≥0.5×109/L)中位时间为12天,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5×109/L)持续中位时间为7天.其中3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16、3及4个月复发,其余4例EFS期分别已达4、7、17及23个月.结论大剂量化疗联合APBSCT对浆细胞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进行干细胞动员中使用国产的rhG-CSF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 21例CD20阳性的NHL患者,经过前期治疗,5例达完全缓解(CR),难治性病例为16例,包括11例部分缓解(PR)和5例疾病进展(PD)。在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第1、8天及预处理的-1、+7天每天应用利妥昔单抗375 mg/m2。结果 移植前疾病达到CR的5例患者,无一例复发;移植前处于PR的11例患者,仅1例在移植后6个月疾病复发,其余均无病生存;移植前处于PD的5例患者,2例无病生存。21例患者中位随访24(1~68)个月,复发、死亡4例(19 %),其余17例均无病生存,2年无病生存(EFS)和总生存(OS)率均为81.0 %。未观察到利妥昔单抗对采集所得干细胞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移植后造血恢复有不良影响。结论 APBSCT联合利妥昔单抗做体内净化治疗B细胞NHL疗效与移植前状态有关,作为巩固治疗,能使移植前达CR的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提高治愈率;作为强化治疗,可提高缓解率,延长PR患者的EFS及OS。利妥昔单抗的加入不影响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DNMT3A、FLT3-ITD合并NPM1基因突变的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该类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109例正常核型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其中DNMT3A/FLT3-ITD/NPM1+AML患者共25例,单独FLT3-ITD+ AML患者共32例,单独NPM1+AML患者24例,单独DNMT3A+ AML患者28例.结果 25例DNMT3A/FLT3-ITD/NPM1+ AML患者平均年龄46岁,伴有高白细胞(81.7×109/L)及较高的骨髓原始细胞(66.3%).其中,17例选择大剂量化疗,8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DNMT3A+、FLT3-ITD+、NPM1+AML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例DNMT3A/FLT3-ITD/NPM1+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17.65%,3年无病生存率为13.88%,与DNMT3A+、FLT3-ITD+、NPM1+A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9 9、0.036 1、0.013 4),3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DNMT3A、FLT3-ITD合并NPM1基因突变的正常AML患者往往合并高的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12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12例NHL患者,动员方案采用EA、HDAra-C、CTX化疗联合 rhG-CSF。预处理采用BEAM、CBV、BECM、BuCy+Ara-C+CCNU方案。部分患者于常规化疗、动员干细胞、移植-1天及+8天加用美罗华。结果 移植后ANC>0.5×109/L、Plt>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9(7 ~ 11)d、10(9 ~ 12)d,随访中位时间22(7 ~ 52)个月,所有患者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均无病存活。结论 APBSCT是治疗NHL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美罗华可作为APBSCT的体内净化药物,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IMAC预处理方案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用APBSCT治疗AML 14例。预处理方案:IMAC。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后造血重建,目前无病生存8例(57.1 %),平均生存时间26(8~72)个月,无移植相关性死亡。结论 IMAC预处理方案对AML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案,预处理方案加入去甲氧柔红霉素有望提高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自1991年6月至2000年4月,用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32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3例,霍奇金病(HD)9例;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12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20例.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法均采用常规化疗(CE或CHOP)加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GM-CSF;或G-CSF+GMCSF)10μg*kg-1*d-1.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和MEL140mg/m2(或+Vp-16200mg)+单次全身照射(TBI)8Gy.结果全部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随访至2000年5月30日,中位随访1020d.处于无病生存者24例(75.0%),1,2年无病生存分别为78.1%(25/32)和46.9%(15/32),最长存活8年.8例(25.0%)复发.全组患者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HSCT联合大剂量放化疗对预后不良复发或敏感的恶性淋巴瘤疗效佳,优于常规化疗.APBSCT造血恢复比ABMT快.预处理方案中含TBI的放疗组与单用联合化疗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含放疗组副作用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影响。方法 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分为2组:①al-lo-HSCT组14例,其中10例为CML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4例为CML慢性期(CP),移植之前格列卫疗程中位数为25(7~60)d,供受者HLA完全相合,亲缘相关供者9例、非亲缘供者5例,预处理方案为TBI+Cy+VP16或Bu/Cy±ATG,GVHD预防按常规方案进行;②APBSC动员4例,均为CML-CP患者,格列卫治疗的中位数疗程5.5(4~26)个月,动员前反复IFISH-bcr/abl阳性率0~2%,动员方案CAE+G-CSF,其中3例经TBI+Cy+VP16预处理后进行了APBSCT。结果 4例患者经G-CSF动员第5天分离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1次,得CD+34细胞的中位数6.8(3.9~9.6)×106/kg,动员产品中IFISH-bcr/abl阳性细胞比例高于动员前骨髓细胞(2.8 %∶0.8 %),4例动员PBSC的患者中3例进行了APBSCT,移植后随访中位时间24(18~28)个月,2例复发,1例持续IFISH-bcr/abl阴性。14例allo-HSCT患者中位随访8(4~20)个月,造血重建需要8~21 d,发生GVHD 8例,白血病复发2例,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2例,复发死亡1例,无病生存9例。结论 格列卫治疗后对CML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动员、移植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