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His角与小儿胃食管反流(GER)的关系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分别对GER(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小儿各60例在胃充盈状态下观察胃食管连接区形态结构、GER现象并测量食管胃角(His角),所测数据与临床症状比较,分析患儿胃食管连接区解剖结构异常与GER的关系.结果 超声对胃食管连接区解剖结构切面显示清晰,His角的显示率为100%.GER典型声像图表现为腹段食管局限性膨大,形似喇叭口状,管腔内见杂乱强回声来回运动,如遇返流发作时则见胃内容物涌入食管.2组小儿His角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小,但病变组各年龄段His角度平均高于对照组7.4°(P<0.05);病变组各年龄段His分别是5 d~1岁96.3°、1~岁92.6°、3~岁87.4°、6~岁84.5°、9~12岁81.2°,GER各年龄段His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返流阳性率比较其敏感度为 95.0%,特异度为78.3 %.结论 彩超对小儿胃食管连接区探查及其解剖结构正常与否的判断对GER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对于有高度怀疑GERD的患儿,His角超声检测可作为GER最便捷首选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胡敏 《西部医学》2006,18(6):787-788
目的了解儿童胃食管返流(GRE)的病变程度以及与并发或合并其他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儿童患者行胃食管钡剂造影或胃镜检查,按5级分类法判断病变程度及GER合并症的类型。并对其临床及X线特点做回顾性分析。结果GERⅠ~Ⅲ级95例(95.0%),Ⅵ级以上5例(5.0%)。结论胃食管钡剂造影在X线透视下,对患儿进行多体位、多切面、较长时间的观察,仍不失为诊断儿童GER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荷   《中国医学工程》2011,(2):172-173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因胃食管返流(GER)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所以选取考虑是可能GER的40例患儿,针对不同病因,临床表现,选择必要的辅助检察以明确诊断,给予合理的护理和治疗。结果总结出临床对症护理方案和治疗措施。结论小儿胃食管返流(GER)是引起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护理和科学的治疗,对提高儿科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返流(GER)是指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可分为生理性GER和病理性GER,病理性GER也称为食管返流病(GERD),有返流症状以及由返流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在新生儿期与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疾病有关,并可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我院采用西  相似文献   

5.
熊文虹  杜华 《微创医学》2001,20(4):534-536
小儿胃食管返流(gastroesohpageal reflux, GER)是指由于小儿食管下端功能障碍引起的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从胃返流入食管。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近年来,对于小儿GER 的诊断,国内外均做了较多的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建婷  陈观发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21-3222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17例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GERD)患者进行食管24 h pH值监测及胃镜检查并进行抗返流治疗,以19例无呼吸系统症状的GERD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食管24 h pH监测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胃镜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抗返流治疗对哮喘治疗有效,提示哮喘症状与酸返流密切相关。结论:胃食管返流病并哮喘症状的患者酸返漉比普通GERD患者重;24 h食管pH监测有助于了解哮喘患者的症状与GER的相关性;对有GER并哮喘症状的患者,抗返流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胃食管返流(GER)儿童抗返流功能情况,分析儿童胃食管返流的可能病因.方法 收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1995年4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的胃食管返流患儿42例,对其消化道钡剂造影、食管压力测定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收集40例非胃食管返流患儿的相应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大于6个月婴儿,His角度大于45°时,GER发生率大于85.7%,小于45°时,GER发生率为O;大于6个月GER患儿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约为(1.07±0.51)kPa;正常对照组LESP(2.02±0.5)kPa.;小于6个月婴儿,His角度大于45°时,GER发生率大于90%,小于45°时,GER发生率小于40%.小于6个月GER患儿LESP约为(0.68±O.35)kPa;正常对照组LESP约为(1.10±O.24)kPa.结论 下段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是导致GER的.主要因为,而LESP则是反映下食管括约肌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反至食管.目的 讨论小儿胃食管反流临床诊断.方法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 目前诊断GER的方法有下列几种:食管钡餐X线摄像、Bernstein试验、Tuttle试验、24小时食管pH监测、胃食管同位素闪烁检查、食管测压、食管内镜检查和食管病理活检等.  相似文献   

9.
刘福银 《医学文选》2001,20(3):324-325
胃食管返流 (GER)是儿科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紊乱 ,可导致胃食管返流病 (GERD)。由于新生儿、小婴儿胃食管的解剖生理、神经调控的特点 ,尤其是下食管括约肌 (L ES)的不适当松弛 ,GER在儿科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就诊率。GER能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和其他系统的合并症 ,严重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并可窒息而危及生命 ,对有合并症的小儿 GER需进行治疗。我院儿科门诊自 1997年 10月对胃食管反流患儿采用新型全胃肠促动力药普瑞博思进行治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7例均为 1997年 10月~ 1999年 12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返流和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水利  孙升寿 《医学综述》1998,4(8):418-420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许多因素可诱发或者加重哮喘,而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一个极为常见、容易被忽视的因素.GER可诱发哮喘最早由William Osler在1912年提出,并认为GER可直接刺激支气管或者间接来源于胃反射的影响诱发支气管哮喘.目前,GER与哮喘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主要对GER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作用及诊断治疗做一简单总结介绍.1 GER及其在哮喘中发病情况1.l 生理性GER GER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越过食管下端括约肌返流入食管的现象.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发现正常人均有GER,一昼夜可发生数十次GER,通常出现在饱餐时,返流总时间<1小时/24小时,且无任何临床症状,称为生理性GER.  相似文献   

11.
目的:胃食管反流与哮喘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哮喘患儿中50%~80%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本文试探讨儿童胃食管返流(Gestro esophageal Reflux,GER)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51例有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及鼻部检查正常,怀疑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儿进行24 h食管p H监测,记录患儿反流与呼吸道症状同时进行抗反流治疗并以51例无呼吸道症状的GER患儿作为对照。结果: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患儿食管24 hp H监测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抗反流治疗对哮喘治疗有效。结论:胃食管反流并哮喘症状的患儿返流比普通GER严重,对有GER并哮喘症状的患儿,实施抗返流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提示哮喘症状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张平 《黑龙江医学》2008,32(9):705-705
胃食管返流(GER),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不全,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而产生的上消化道功能紊乱性综合征。可分为生理性GER和病理性GER。病理性GER又称为胃食管返流病(GERD)。本文作者对新生儿GERD130例采用小剂量红霉素及西沙必利治疗,并对其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朱延力 《广东医学》1992,13(6):293-294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简称GER)是指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频繁地返流到食道的一种病理状态。反复的返流可以产生食管炎、食道溃疡或狭窄等并发症。研究证明,GER与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4.
杨鹏  刘纯 《甘肃医药》2009,28(6):414-415
目的:评价压力-放射性曲线在放射性核素胃食管显像诊断胃食管返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其他检测方法确诊为胃食管返流患者76例(x线钡剂检查阳性42例,胃镜检查阳性34例),行常规GES显像,采用三种方法对结果进行判断,即目测法、时间-放射性计数曲线法和压力-放射性计数曲线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6例患者中,目测组胃食管返流阳性58例,检出率为76.3%;时间-放射性曲线组胃食管返流阳性63例,检出率为82.9%;压力-放射性曲线组胃食管返流阳性69例,检出率为90.8%,与前两者比较,压力-放射性曲线组其GER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Χ^2=13.31,P〈0.05)。结论在目前诊断胃食管返流的方法中,放射性核素显像具有简便无创、符合生理状态、动态观测、定量分析、可同时观察胃排空功能等优点,明显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临床上引起婴幼儿反复呕吐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内的胆盐和胰酶等返流至食管,导致返流性食管炎、吸入性肺炎、哮喘等并发症,甚至造成猝死[1],现已引起临床的重视.笔者对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经胃食管造影明确的86例胃食管返流(GER)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建华 《陕西医学杂志》1997,26(11):679-681
<正>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即指胃内容物通过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sophageal sphincter,LES)频繁地逆流到食管内,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症候群,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严重时也可以成为一种病理现象。GER多见于小儿,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性和非特异性以及小儿表述能力差,常难于及时准确诊断该病,使病变不能被控制而继续发展,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目前为诊断GER采用的食管钡餐造影、食管内镜检查及活检、食管酸清除试验、反流刺激试验以及胃食管同位素扫描、B超检查和食管测压等方法,无论在敏感性还是在特异性方面都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7.
刘福银 《微创医学》2001,20(3):324-325
胃食管返流(GER)是儿科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紊乱,可导致胃食管返流病(GERD)。由于新生儿、小婴儿胃食管的解剖生理、神经调控的特点,尤其是下食管括约肌(LES)的不适当松弛,GER在儿科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就诊率。GER能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和其他系统的合并症,严重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并可窒息而危及生命,对有合并症的小儿GER需进行治疗。我院儿科门诊自1997年10月对胃食管反流患儿采用新型全胃肠促动力药普瑞博思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近年收治的20例胃食管返流(GER)患儿临床资料的分析,结合文献对小儿GER的诊断进行探讨。本组全部病例均符合GER临床诊断标准。13例采用了抗返流手术。诊断方法包括食管钡餐造影、B型超声显像,食管压力测定和同位素扫描。初步结果显示食管钡餐造影、B型超声显像和食管压力测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返流(GER)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为了解哮喘患者GER发生的规律及抗哮喘药物和胃肠动力药物对GER的作用,作者采用食管下段pH值监测的方法从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检出支气管哮喘合并GER24例,并对其进行了抗返流治疗前后的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 (GER)是小儿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紊乱 ,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不受控制地从胃反流入食管[1] 。小儿GER发病率较高 ,有 1/3 0 0~ 1/10 0 0的儿童因症状性GER就诊 ,发现 2个月的健康婴儿 5 0 %有GER症状[2 ] 。美国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人群发病率在 2 5 %~ 3 5 %之间[3 ] ,我国由GER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病率达 5 % [4] 。GER早已引起临床的关注 ,但直到近年 ,由于胃肠动力功能检测设备的微型化 ,才使小儿GER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 ,笔者现就小儿GER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病因及发病机理1.1 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