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红、黄、白3种瓤色的西瓜品种为试材,研究测定了不同瓤色西瓜品种中功能性成份的含量.结果表明:西瓜瓜瓤番茄红素含量在0.273~4.026 mg/100g FW;瓜氨酸含量在0.479~1.360 g/kg FW;维生素C的含量在1.141~4.720 mg/100g FW;红瓤和黄瓤西瓜蔗糖含量在5.342~6.937 g/kg FW,果糖在45.526~63.747 g/kg FW,葡萄糖的含量在13.761~32.380 g/kg FW.西瓜果肉中果糖最多,葡萄糖次之,蔗糖最少.蔗糖和果糖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瓤色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瓤色、番茄红素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瓜氨酸含量与瓤色、番茄红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糖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以44个二倍体西瓜品种为试材,分析比较了西瓜品种中心和边缘部位番茄红素的含量及其与西瓜瓤色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性,以期为西瓜优质育种中亲本选配及高番茄红素西瓜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红瓤与黄瓤西瓜中番茄红素含量变化很大,红瓤西瓜品种中心部位含量范围在3.687~4.039 mg/100gFW,边缘部位含量范围在3.473~3.953 mg/100gFW,黄瓤西瓜品种中心部位含量范围在0.518~0.955 mg/100gFW,边缘部位含量范围在0.435~0.905mg/100gFW.中心和边缘部位番茄红素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7;中心和边缘部位番茄红素含量与瓤色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35和0.8044,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分析4种不同瓤色(红瓤、粉瓤、黄瓤、白瓤)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组成和含量的变化,并检测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相关酶基因(GGPS、PSY、PDS、ZDS、CRTISO、LCYB、CHYB、ZEP、NCED1、NCED2、NCED3)的表达情况,以期从基因表达水平上阐明西瓜瓤色形成的分子机理,为改变其类胡萝卜素成分或提高特殊类胡萝卜素含量,实现西瓜的分子育种,提高其营养保健功能与经济价值奠定基础。以红瓤西瓜品种‘CN66’、粉瓤西瓜品种‘CN62’、黄瓤西瓜品种‘ZXG381’和白瓤西瓜品种‘ZXG507’为材料,分别于授粉后6、12、18、24、30、36 d摘取长势及坐瓜节位相近的果实,取果实中心部位果肉,匀浆后放入液氮速冻,于-80°C保存备用。采用HPLC法分析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和含量,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类胡萝卜素合代谢途径中相关酶基因的表达。红瓤和粉瓤西瓜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增加,其中番茄红素均在授粉后12 d出现,并为此后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作出主要贡献。成熟果实中主要含番茄红素,以及少量的八氢番茄红素、六氢番茄红素、ζ-类胡萝卜素、β-类胡萝卜素、紫黄质和叶黄素。红瓤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高于粉瓤,但在授粉后36 d时下降。黄瓤西瓜中含紫黄质和叶黄素,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增高,未检测到番茄红素。白瓤西瓜各发育时期均能检测到痕量的紫黄质和叶黄素。红瓤西瓜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GGPS、PSY、PDS、ZDS、CRTISO)在授粉后1830 d表达量显著增高,检测发现同时期果实中积累大量的番茄红素;而授粉后36 d时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降低,NCEDs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高,此时期番茄红素的含量降低。粉瓤西瓜大部分合成酶基因在授粉后12 d的表达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降低,并且表达量普遍低于红瓤,而NCEDs基因表达量高于红瓤,这可能导致粉瓤中番茄红素含量低于红瓤。黄瓤西瓜中检测发现CHYB和ZEP基因的表达量与叶黄素和紫黄质的含量呈正相关。白瓤西瓜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尤其GGPS)明显低于其他3个瓤色,而NCEDs基因的表达量较高,这或许是白瓤中只含痕量类胡萝卜素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无籽西瓜果实不同部位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研究西瓜不同部位维生素C、番茄红素含量,对6个红瓤和1个黄瓤无籽西瓜品种果实不同部位总维生素C(TAA)、还原型维生素C(AA)、氧化型维生素C(DHAA)和番茄红素含量进行测定,并检测红瓤无籽西瓜整瓜贮藏2个月后各成分损失率。结果表明,不同无籽西瓜品种之间果实TAA、AA和DHAA及番茄红素含量差异显著;果实不同部位TAA、AA和DHAA及番茄红素含量也有很大差异,中间部位均大于近皮部。TAA、DHAA和番茄红素含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AA和DHAA含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室温下整瓜贮藏2个月后果实不同部位TAA、AA、DHAA和番茄红素含量损失率为20%~50%。  相似文献   

5.
不同瓤色西瓜果实中Vc含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杰  程志强 《辣椒杂志》2010,8(3):34-36,43
西瓜富含维生素C,但不同瓤色西瓜果实中Vc含量的差异没有报道。以37个二倍体西瓜品种、19个三倍体西瓜品种及25个四倍体西瓜品种为材料,采用碘量法测定了西瓜成熟果实中V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瓤色材料的Vc含量差异显著,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黄瓤品种Vc平均含量分别是红瓤品种的1.88倍、1.86倍、1.32倍。选种或食用时选用黄瓤品种能获得较多的Vc。  相似文献   

6.
以9组纯合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变的同源四倍体小型西瓜为材料,测定、比较分析了维生素C(VC)、中心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与对应的二倍体小型西瓜相比,同源四倍体小型西瓜VC、TSS含量都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加,其中VC含量增幅最高的为PI7,增幅达45.68%;TSS含量增幅最高的为PI4,增幅为8.22%。西瓜的VC含量与其瓤色有关,二倍体中VC含量为黄瓤大红瓤粉红瓤红瓤,四倍体中VC含量为黄瓤大红瓤=粉红瓤红瓤,而TSS含量与瓤色之间总体上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瓤色小型西瓜成熟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黄瓤色、粉红瓤色和大红瓤色的不同瓤色西瓜品种成熟果实中挥发性的风味物质。结果表明:(1)不同瓤色西瓜共鉴定出7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包括23种醛类、15种醇类、9种烯类、10种酮类、6种酯类,这5类物质占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总数的82.9%,相对含量占总峰面积的87.42%~91.43%,为西瓜果实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2)两个黄瓤色西瓜品种的酯类物质和稀类物质明显高于两个粉红瓤和大红瓤色西瓜品种,而酮类物质明显低于粉红瓤和大红瓤色西瓜品种。(3)3种不同瓤色西瓜品种间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区分不同西瓜品种的重要参考指标及西瓜品质育种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无籽西瓜果实不同部位瓜氨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三倍体无籽西瓜果实不同部位瓜氨酸含量,测定了6个红瓤和1个黄瓤无籽西瓜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瓜氨酸含量,并对红瓤西瓜整瓜贮藏60d后瓜氨酸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籽西瓜品种间果实瓜氨酸含量差异明显;西瓜果实不同部位瓜氨酸含量有很大差异,中间部位大于近皮部。整瓜室温贮藏60d后无籽西瓜果实不同部位瓜氨酸含量略有增加,近皮部增加速度较中部慢,增加率达6%~28%。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西瓜果实中瓜氨酸含量,以期对西瓜种质资源总体瓜氨酸含量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选育高瓜氨酸含量西瓜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195份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成熟果实中瓜氨酸含量(以鲜质量计),通过聚类分析将195份西瓜资源分为不同的类群,进行资源分类与筛选。【结果】195份西瓜种质资源的瓜氨酸质量分数为0.49~2.55 g·kg~(-1),平均值为1.45 g·kg~(-1),变异系数为0.30。呈近似正态分布,大多数品种瓜氨酸质量分数集中分布在0.84~2.10 g·kg~(-1)。聚类分析表明,195份西瓜种质资源可划分为4个类群[极低型(Ⅰ)、低型(Ⅱ)、高型(Ⅲ)、极高型(Ⅳ)]。白瓤西瓜主要集中在含量较低的Ⅰ类群;黄瓤、粉瓤、红瓤西瓜主要分布在瓜氨酸含量较高的Ⅲ类群中。黄瓤、粉瓤、红瓤3种瓤色西瓜瓜氨酸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白瓤西瓜品种。地方品种、选育品种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固定品种主要集中在瓜氨酸含量较高的Ⅲ类群中;黏籽西瓜主要分布在Ⅰ和Ⅱ类群中;而野生西瓜和籽瓜则主要分布在含量极低的Ⅰ类群中。地方品种、选育品种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固定品种瓜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野生西瓜、黏籽西瓜和籽瓜。【结论】西瓜瓜氨酸含量与西瓜瓤色及类型有关,不同瓤色和类型西瓜的瓜氨酸含量差异可能是由于人们对西瓜的选择、驯化造成的。本试验筛选出了23份高瓜氨酸含量西瓜种质资源(包括14份选育品种、4份地方品种以及5份从国外引进的固定品种),可作为选育高瓜氨酸含量西瓜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0.
无籽西瓜果实不同部位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研究三倍体无籽西瓜不同部位糖含量,对6个红瓤和1个黄瓤无籽西瓜品种果实不同部位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红瓤西瓜整瓜贮藏60d后的损失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籽西瓜品种之间果实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差异明显。果实不同部位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有很大差异,中间部位大于近皮部。3个无籽西瓜品种整瓜室温贮藏60d后不同部位的果糖和总糖损失率为20%~80%,葡萄糖损失率为10%~60%,蔗糖损失率为1%~25%。红瓤无籽西瓜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之比约是5∶3∶1,黄瓤无籽西瓜约是6∶3∶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倍性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变化,【方法】以3个系列的同源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西瓜为材料,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随着果实的发育(授粉后10~30 d)番茄红素的含量不断升高;二倍体西瓜果实前期发育较快,番茄红素从授粉后15 d开始有明显积累,授粉后20~30 d积累速度很快,三倍体和四倍体西瓜果实发育较晚,番茄红素在授粉后20 d开始明显积累,授粉后25~30 d迅速积累,含量超过二倍体。【结论】二倍体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开始积累时间较多倍体早,而多倍体后期生长势很强,番茄红素迅速积累,最终含量可超过二倍体。  相似文献   

12.
西瓜番茄红素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很高,对人体保健和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同基因型不同倍性的西瓜果实为材料,分别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确定简便准确测定西瓜番茄红素的方法。结果认为:HPLC法用甲醇-乙腈-二氯甲烷(20∶75∶5)为流动相,502nm为检测波长能较好的对西瓜样品中番茄红素做定性定量分析;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番茄红素含量平均是HPLC法的1.45倍,2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均可对不同品种间番茄红素含量高低进行比较;另外试验结果显示多倍体西瓜番茄红素的含量要高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13.
西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对人体保健和疾病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西瓜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利用色差仪测定22份不同倍性西瓜果实颜色系数,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番茄红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极显著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9。以此建立西瓜番茄红素含量与果实颜色系数Chroma回归方程,并对29份西瓜果实番茄红素实测值与回归方程估测值进行差异性显著分析,结果表明实测值与估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利用创建的回归方程可快速估测西瓜果实番茄红素含量。因此,利用色差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西瓜番茄红素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西瓜生产中氯吡脲使用的关键控制点,以‘中科1号’和‘中科6号’2个西瓜品种为试材,采用7个不同剂量的氯吡脲在开花当天涂抹瓜胎,分析西瓜坐果率、裂瓜率、番茄红素和糖含量等重要农艺性状,并评价氯吡脲的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氯吡脲施药剂量与西瓜坐果率和裂瓜率呈显著正相关,西瓜中番茄红素含量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适量的氯吡脲可以提高西瓜坐果率,增加番茄红素和葡萄糖含量。‘中科1号’和‘中科6号’西瓜上使用氯吡脲的最佳剂量均为5 mg·kg-1。待西瓜成熟时,在2个西瓜品种的果实中均未检出氯吡脲残留,不影响消费者安全食用。研究结果可为西瓜生产中氯吡脲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撑,为引导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同基因型不同倍性(2x、3x、4x)的西瓜品种‘蜜枚’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酶联免疫法对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番茄红素含量以及IAA、ABA、GA、ZR、BR等5种激素含量进行测定,以探究番茄红素积累与这5种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倍性的西瓜果实在授粉后25 ~ 30 d时都达到成熟果实的大小。不同倍性西瓜果实番茄红素含量在授粉后25 d时开始迅速增加,并且一直表现为三倍体 > 四倍体 > 二倍体;整个果实发育期,IAA的含量表现为多倍体大于二倍体,在授粉后15 d和25 d时,三倍体西瓜果实中IAA的含量远高于其它倍性;ABA的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不同发育时期各个倍性中ABA的含量差异各不相同;不同倍性西瓜果实中GA的含量整体上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均为发育前期最大;不同倍性西瓜果实中ZR的含量差异不明显,在授粉后25 d时有一个较小的峰值;不同倍性西瓜果实中BR的含量相对较少,整个发育时期都维持在5 ~ 15 ng ? g-1FW。不同倍性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和GA的积累均呈负相关,其它激素和番茄红素的积累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蚯蚓粪对西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露地栽培方式研究了蚯蚓粪不同添加量对土壤肥力以及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蚯蚓粪明显提高了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和有机质含量以及西瓜植株和果实全N、全P、全K含量,有效地提高了西瓜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VC、番茄红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改善了果实品质,同时还能显著提高产量。施用蚯蚓粪的效果与其施用比例有密切关系,本试验中添加50 %蚯蚓粪的效果最好,全部蚯蚓粪处理比50 %蚯蚓粪处理的效果有所降低,但仍好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7.
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成熟果为红色、粉色、黄色、绿色4个番茄品种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果实绿熟期、白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完熟期的果肉、果 汁、胎座3个部位的番茄红素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标准曲线公式计算出番茄红素含量。研究表明: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番茄红素含量逐渐增高, 在成熟后期达到最高,红果品种中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绿果品种中最低;胎座中番茄红素合成最早。  相似文献   

18.
可降解膜覆盖对小型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北京地区设施小型西瓜栽培使用的可降解覆盖材料,以黑色塑料地膜、黑色无纺布地膜(可降解)以及银色反光布地膜(可降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对小型西瓜生育期、长势、根系活力、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材料对西瓜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黑色无纺布地膜覆盖处理下西瓜植株雌花开放较集中,根系活力、果实品质等指标优于其他处理,且可在6个月内降解。从效益、省工、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北京地区早春大棚吊蔓栽培小型西瓜,建议选用黑色无纺布作为地膜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西瓜类型果实茄红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33个西瓜材料进行茄红素含量的测定,材料涉及不同的瓤色和倍性。结果表明:在白瓤、橙黄瓤、金黄瓤、粉红瓤、红瓤和深红瓤的西瓜材料之间,白瓤西瓜茄红素含量最低,深红瓤西瓜含量最高,茄红素的含量与瓤色大致成正相关。其中深红瓤二倍体西瓜材料中S292、VS8-44的茄红素含量比较高,分别为6.372 mg/100g鲜重和6.350 mg/100g鲜重,三倍体材料中最高的是VS6-19,茄红素含量为6.684 mg/100g鲜重。同瓤色的不同材料之间茄红素的含量与倍性无关,与材料的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