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术后早期暂时夹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引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术后引流是外科的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清除积血,避免血肿形成,减少感染机会及术后瘢痕粘连[1].但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而言,由于手术创伤及创面均较大,而术后出血仍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导致术后早期的引流速度过快.  相似文献   

2.
早期被动运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引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 ,术后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PM )的应用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观察和比较手术当天下午应用CPM前、中、后各 1h膝关节的引流量及术后第 1d上、下午进行CPM前、中、后各 1h膝关节的引流量 ,并进行同一时段CPM前、中、后的两两比较。结果 术后当天CPM前、中、后 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第 1d上午CPM前、中、后 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第 1d下午CPM前、中、后 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早期应用CPM并不会使膝关节引流量增加 ,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接受初次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A组(n=40)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B组(n=40)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  相似文献   

4.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放置引流管已成为常规,主要目的是防止创口内血肿形成,从而减少创口愈合不良、感染和膝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现对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放置闭式负压引流球与普通非负压引流袋两种引流方式比较,旨在寻找较好的引流方式.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夹闭伤口引流管对引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术后早期夹闭引流管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量及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因骨关节炎进行单侧全膝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术后引流管处于夹闭状态6h,对照组引流管处于持续开放状态。记录术后24h及48h内的伤口引流量、异体血输入量及术后3d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24h及48h伤口平均引流量分别为140.5ml及172.6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87.1ml及456.21ml,实验组病例总输血量为390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5ml;术前及术后3d血红蛋白含量差值实验组为3.42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g/L。结论在单侧人工全膝置换术后早期夹闭伤口引流管,患者关节出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同抬高度对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2014年我院60例已经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将下肢抬高60°,而对照组患者下肢抬高30°,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的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出院时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2h、4h、12h、24h引流量,观察组平均分别为60mL、100mL、130mL、160mL,对照组平均分别为140mL、250mL、300mL、350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与出院时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抬高下肢60°能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是一种有效的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方法,但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出院的功能评分并无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8.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目标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主要适应于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关节炎的膝关节晚期病变、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等。术后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临床实践。我科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后全面功能康复训练。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余新颜 《护理研究》2010,(2):329-330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术后6h)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器(CPM)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术后6h、12h、24h分别使用CPM,观察和比较应用CPM前、中、后各1h膝关节引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h、12h、24h应用CPM前、中、后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CPM并不会增加膝关节引流量,反而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术后6 h)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器(CPM)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术后6 h、12 h、24 h分别使用CPM,观察和比较应用CPM前、中、后各1 h膝关节引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 h、12 h、24 h应用CPM前、中、后1 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应用CPM并不会增加膝关节引流量,反而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王玉梅 《全科护理》2012,10(15):1350-1351
[目的]总结膝关节置换术后两种不同包扎方法的护理对创面出血的影响。[方法]将30例膝关节置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患侧自踝骨至大腿中上1/3处整体包扎,对照组采用单纯膝关节局部包扎止血,分别自术后开始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整体包扎15例,平均出血量320mL±22mL;对照组局部包扎15例,平均出血量560mL±46mL,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包扎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创面出血有显著的止血和减轻疼痛作用,能明显减少镇痛剂使用量,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TKA)病人自我效能、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系统性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确定自我效能增强干预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6月收入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择期行单侧TKA病人85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自我效能增强干预方案。采用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膝关节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增强干预方案能有效提高TKA病人的自我效能,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14.
分析近年来人工膝关节置换(TKA)病人疼痛控制的现状,认为TKA病人疼痛控制需要多专业之间加强合作,重视护士在TKA病人疼痛控制过程中的作用,建立TKA病人系统的全程疼痛管理方案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放引流和放置引流对患肢周径、血红蛋白水平、膝关节功能和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因晚期膝关节病变而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50例,男12例,女38例,年龄33~76岁,平均64.2岁.根据置换后是否放置引流将患者分为不放引流组和放置引流组,每组25例,均常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并比较两组患者置换前和置换后1周的患肢周径(膝上10 cm/膝下 10 cm)、血红蛋白水平、膝关节活动度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置换前、置换后1周不放引流组患者膝上10 cm和膝下10 cm患肢周径、血红蛋白水平、膝关节活动度与放置引流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放引流组和放置引流组的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良好愈合,无脂肪液化、伤口感染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放置引流管较不放引流并无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16.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疼痛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近年来人工膝关节置换(TKA)病人疼痛控制的现状,认为TKA病人疼痛控制需要多专业之间加强合作,重视护士在TKA病人疼痛控制过程中的作用,建立TKA病人系统的全程疼痛管理方案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各类严重膝关节病变的主要方法,TKA术中要进行大面积的截骨,手术创面大,失血量多。因此,充气式止血带在 TKA术中被广泛使用,它不仅能减少术中的失血量,同时也能为手术操作提供清晰的视野。但是,使用止血带后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则给病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术后扎止血带处早期疼痛严重影响病人术后膝关节康复锻炼。有研究证实,减少术中止血带使用的时间能有效减轻术后病人的疼痛,使病人早期恢复功能锻炼。减小压力是否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目前还没有详细报道,本文对于 TKA术中使用不同压力止血带的病人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以评价止血带压力对术后肌肉疼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负压引流强度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病人双盲随机分为高负压引流组和低负压引流组,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负压引流组切口血肿的发生率低于低负压组(P=0.034),而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高血压、输血量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与低负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高负压引流安全可靠,利于伤口引流。  相似文献   

19.
Labuda A, Papaioannou A, Pritchard J, Kennedy C, DeBeer J, Adachi JD.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n osteoarthritic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o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n osteoarthritic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o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Design

Cross-sectional study.

Setting

The Specialized Outpatient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SORS) Pre-surgical Arthroplasty Service located at the Chedoke Hospital, Hamilton Health Sciences, Hamilton, ON, Canada.

Participants

SORS outpatients (N=364), from the period of March 2006 to March 2007.

Interventions

Not applicable.

Main Outcome Measures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was determined by review of a self-reported survey, and defined by (1) self-reported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2) history of fragility fracture (defined by a bone fracture occuring as a result of a fall from standing height or less after the age of 50), or (3) current treatment for osteoporosis using bisphosphonates.

Results

Of the study cohort, 26% were classified as having osteoporosis, according to our criteria. Of the patients with self-reported osteoporosis or a history of fragility fractures, only 37% and 17% reported current treatment with bisphosphonate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Osteoporosis is common in the osteoarthritic arthroplasty population, with a prevalence at least equal to tha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Due to the self-reported nature of the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n this population is lik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specifically in formal assessment for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 joint replacement.  相似文献   

20.
李寅翠  刘云   《护理与康复》2020,19(5):28-31
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三联预康复起源与发展、干预措施等方面综述三联预康复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开展三联预康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