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将采自长春净月潭的野生蛹虫草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蛹虫草菌株进行驯化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配方1上菌丝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交配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可以在人工条件完成整个生活史的蛹虫草菌种,分离、鉴定了2个蛹虫草菌株子囊孢子的单孢分离物,对子囊单孢的配对培养和子实体诱导结果显示,蛹虫草具有典型的二极性异宗配合习性。  相似文献   

3.
人工栽培蛹虫草时,往往遇到出草率下降的情况。着重阐述野生蛹虫草菌株的分离和高产菌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来自于云南和辽宁8个不同居群的蛹虫草进行菌种分离,共获得72株蛹草拟青霉菌株,对其在人工栽培条件下菌丝体的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野生蛹虫草及冬虫夏草的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为对比,比较其差异性。分析和统计表明:云南蛹虫草居群菌丝体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平均含量,普遍高于我国东北蛹虫草居群菌丝体的;云南嵩明居群菌丝体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平均含量最高,与其他居群菌丝体相比差异显著,其中云南嵩明居群cmilSM5号菌株菌丝体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在所有菌株菌丝体中最高,与其他菌株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蛹虫草新菌株3号多糖进行提取纯化,通过体外氧化反应体系评价蛹虫草新菌株3号粗多糖及精多糖总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不同浓度时蛹虫草新菌株3号粗多糖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蛹虫草粗多糖总还原力为0.182,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4.4%,且随多糖浓度上升,羟自由基清除率增大。蛹虫草新菌株3号精多糖总还原力为0.136,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5.3%。蛹虫草新菌株3号粗多糖总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率均优于蛹虫草新菌株3号精多糖。由此推断蛹虫草新菌株3号中多糖种类繁杂,并非单一多糖,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功能的多糖,且多糖之间的抗氧化功能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中筛选出1株产红色素的菌株,划线分离、纯化后命名为CD1,对其进行了16S rDNA ITS序列分析。同时将其接种于正常的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上,接种后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早期、中期、后期分别进行子实体湿质量、干质量、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该菌为粘质沙雷氏菌,接种小麦培养基后可以显著提高蛹虫草子实体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栽培菌株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为人工蛹虫草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个栽培菌株人工蛹虫草样品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结果:所测定的不同栽培菌株人工蛹虫草的腺苷含量为0.1%-0.17%,虫草素含量为0.06%-0.39%,表明蛹虫草不同栽培菌株的虫草素含量变化较大,腺苷含量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蛹虫草人工栽培种的分离与复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建娥  冉翠香 《食用菌》2002,24(2):17-18
蛹虫草 ,俗称北冬虫夏草。我国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吉林、河北等省区。现在用人工培养基栽培蛹虫草已成功 ,人工栽培的蛹虫草经药理学分析 ,其营养及药用价值与天然冬虫夏草相近 ,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叙述了我系人工培植蛹虫草过程中菌种的分离与复壮方法。1 材料与仪器1.1 菌 株 本所生长良好、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人工培植的蛹虫草一瓶。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超净工作台 ,恒温培养箱 ,高压灭菌锅 ,试管 ,小刀 ,接种铲 ,酒精灯等。试剂为 3 8%甲醛 ,0 .2 %升汞溶液 ,酒精棉球 ,无菌水等。2 培养基配制2 .1 培养基的配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温差刺激对蛹虫草子实体干重、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蛹虫草同一子实体头部和中部组织分离的异核体菌株CMS1和CMZ1为材料,采用小麦固体栽培基质室内培育子实体,在原基形成阶段进行温差刺激,培养45 d后,测定子实体数及干重、虫草素和腺苷质量分数.结果:低温10℃处理,CMS1菌株处理6 h/d时,子实...  相似文献   

10.
比较12个蛹虫草菌株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农艺性状,分析其酯酶同工酶,研究蛹虫草菌株的遗传特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2个蛹虫草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菌丝形态有一定差异,匍匐状菌丝更有利于现蕾;农艺性状不同的菌株间其酯酶同工酶酶带也不同,子实体农艺性状差异大的菌株其亲缘关系较远.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为蛹虫草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2个从虫草菌体分离到的无性菌株进行体细胞不亲和性试验,发现几乎所有菌株之间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不亲和性。利用ERIC-PCR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供试菌株在相似性系数为0.62的水平上分成两个类群,即①蛹虫草的无性分离物(Cordyceps militaris)及冬虫夏草的分离物(Elaphocordy-ceps subsessilis)、②蝉花的无性分离物(Lecanicillium fungicola);在相似性为0.64的水平上被分成3组,即①C.militaris、②E.sub-sessilis、③L.fungicola;当相似性水平高于0.92时,19个C.militaris菌株被各自分开。ERIC-PCR分析结果与体细胞不亲和性试验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分析的结果都显示这些无性分离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以污染的蛹虫草栽培料为试材,采用划线分离法分离病原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以期鉴定人工栽培蛹虫草栽培料中污染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从蛹虫草栽培料中分离到3株真菌菌株,P1和P5分离物与GenBank中多株深绿木霉分离物同源性最高,均在99.6%以上,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P1和P5分离物为深绿木霉。分离物P3和扩展青霉同源性最高,结合形态特征,鉴定P3为扩展青霉。该研究结果为人工栽培蛹虫草真菌病害的鉴别与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株子囊座膨大矮化蛹虫草菌株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市场对子囊座膨大状商品蛹虫草的潜在需求,基于蛹虫草有性遗传产生遗传重组的原理,通过对子囊孢子萌发菌株进行子囊座形态筛选,选取发生子囊座膨大变异菌株,经过组织分离纯化后,筛选得到一株子囊座膨大矮化蛹虫草菌株,选育的菌株子囊座直径达到8.3 mm,是亲本菌株子囊座直径的224.32%,单根鲜重约为亲本鲜重的244.00%,单瓶鲜重达到亲本鲜重的98.58%,新菌株烘干得率为16.08%,略低于亲本烘干率(17.81%),且明显发生矮化,长度平均52.3 mm,为亲本长度的59.98%。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21,(5)
简要介绍蛹虫草的富硒机理、优良蛹虫草菌株特征、栽培技术,以期为富硒蛹虫草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方华舟  肖习明 《北方园艺》2017,(24):170-177
以优质蛹虫草菌株为试材,分别以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比较不同阶段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各蛹虫草试验组在蛋白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及特点,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光照强度及规律。结果表明:蛹虫草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阶段的光照强度分别约为0~10、500~200、200~500、300~500lx时,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说明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合成和积累可产生明显影响,以各阶段相应适宜光照强度对蛹虫草进行栽培是保证和提高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些真菌和食用菌学者曾对某些真菌和食用菌的同工酶和蛋白质谱带进行了研究,认为可以将它作为鉴别菌株的指标之一,同时认为根据蛋白质电泳图谱的分析技术对冬虫夏草等菌的无性阶段亲缘关系进行探讨,即根据蛋白质区带图谱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亲缘之间的内在关系。同工酶的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反映其遗传特性。我们企图通过研究人工栽培蛹虫草的菌丝体、天然蛹虫草子座上分离的菌丝体和天然蛹虫草子囊抱子分离的菌丝体同工酶和蛋白质电泳图谱的研究,了解其间的亲缘关系。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栽培蛹虫草的菌丝体,菌龄10天,…  相似文献   

17.
以引进西藏的6株蛹虫草为试材,对比研究了其菌丝生长速率、出草产出及长势,筛选优良的蛹虫草菌株,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对蛹虫草大米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最优水平组合。结果表明:蛹虫草"TAAAS1"的菌丝生长速率虽不是最快的,但出草整齐均匀,出草产出高于其它菌株,表明"TAAAS1"菌株是适宜在高寒地区栽培生产的好品种;蛹虫草大米培养基的最优水平组合为蛹粉4g/L,葡萄糖20g/L,硫酸镁2g/L,磷酸二氢钾1.5g/L。  相似文献   

18.
以2个蛹虫草菌株2014072503-1和2014072301-1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蛹虫草40d液体发酵过程中其发酵液中的虫草素产量,研究了蛹虫草发酵时间对虫草素产量的影响,旨在确定虫草素开始产生、产量迅速升高、产量最高的3个关键时间点,为下一步对以上时间节点的菌丝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进而挖掘与虫草素产量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个蛹虫草菌株发酵过程中产虫草素的起始时间点为发酵后3d,迅速升高的时间点是12d,虫草素产量最高的时间点2014072503-1号菌株为发酵后37d,而2014072301-1号菌株为发酵后34d。2014072301-1号菌株发酵产生的虫草素含量高(382.43μg·mL~(-1)),时间短(34d),更适于作为生产虫草素的菌株。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继代培养正常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CmHY-1(双交配型)获得不同继代次数菌株CmHY-2~CmHY-9并栽培,测定菌株CmHY-1、CmHY-7和CmHY-9液体培养时的腺苷和虫草素含量;制备菌株CmHY-1、CmHY-5、CmHY-7和CmHY-9分生孢子单孢分离菌株并鉴定交配型;...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20,(4)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及白化蛹虫草菌丝生长影响。方法:CM-1518、白化蛹虫草CM-Y1518为试验蛹虫草菌株,研究亚硒酸钠(0~700 mg/L)对蛹虫草及白化蛹虫草菌丝长势、菌丝平均长速及菌落形态影响。结果:蛹虫草菌丝硒耐受性高于白化蛹虫草,当培养基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不超过650 mg/L时,蛹虫草均可生长,硒耐受极值为700 mg/L;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不超过200 mg/L时,白化蛹虫草均可生长,硒耐受极值为25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