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大咯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对34例大咯血患者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7~81岁,平均56岁,出血原因包括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不明原因等。术后观察患者咯血情况是否消失。结果所有34例患者中,31例咯血停止,3例再次出现咯血,有效率91.2%(31/34),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低热、肋间疼痛等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咯血患者导管栓塞治疗后复发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TBAE)治疗大咯血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资料与方法 56例咯血患者接受TBAE治疗,其中支气管扩张38例,肺结核7例,肺癌6例,肺切除术后咯血4例,支气管动静脉畸形1例。咯血量150~700ml。56例共栓塞靶血管79支,其中单纯使用明胶海绵颗粒(GSP)栓塞41例,使用GSP 丝线线段栓塞4例,使用GSP 无水乙醇栓塞3例,使用GSP 聚乙烯醇(PVA)栓塞4例,单纯使用PVA栓塞4例。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对有咯血复发的病例均重复行DSA及栓塞治疗。结果 56例患者TBAE后30min~4h咯血均完全停止,但栓塞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有7例(12.5%)、10例(17.9%)、12例(21.4%)和13例(23.2%)复发。复发的原因包括支气管动脉再通(5例)、支气管动脉漏栓(3例)、非支气管动脉供血(3例)和原发病进展(2例)。采用长效栓塞剂联合栓塞,寻找多支支气管动脉及参与供血的膈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等非支气管动脉并予以栓塞,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咯血复发的主要措施。结论 认识咯血患者栓塞后复发的原因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报道:附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咯血保守治疗无效行介入治疗患者的资料。包括支气管扩张(5例)、肺癌(10例)和肺结核(12例)。采用明胶海绵和聚乙烯醇颗粒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结果治疗后27例患者出血明显减少;2例患者1周后又出现大咯血,治疗失败。治疗有效率92.59%(25/27)。 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急性大咯血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大咯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5例大咯血患者,24h咯血量为300mL~1500mL,急诊行病灶供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PVA)颗粒。结果35例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均成功,即刻止血26例(74.3%),出血明显减少9例(25.7%),总有效率100%,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大咯血治疗方法,可以作为临床上保守治疗无效后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大咯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咯血患者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栓塞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66例大咯血患者经DSA检查显示20例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采用长效栓塞剂PVA和丝线对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部分辅以明胶海绵颗粒(条). 结果 16例1周内咯血消失,4例首次治疗无效者均为病变广泛分流量大或主干血管细小扭曲,1例病变血管栓塞不全,3例1~3天复发再次造影显示瘘口完全或部分再通,栓塞后2例仍咯血改行手术治疗.术后5个月及11个月复发各1例,首次治疗有效率80%,1年内复发率26.3%. 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的大咯血安全、有效,但主干血管细小扭曲及病变广泛分流量大者瘘口易早期再通复发咯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顽固性大咯血介入治疗术后复发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6例大咯血介入治疗术后复发出血患者行CT平扫、CTA及DsA检查,寻找出血责任血管,分析复发原因,并通过栓塞(PVA/明胶海绵)一药物灌注(垂体后叶素)一再栓塞(弹簧圈)的过程,再次行永久性栓塞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36例患者CT及CTA示基础病变进展1l例、血管漏栓10例、栓塞血管再通8例、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参与供血18例、侧枝形成5例、支气管动脉一肺动脉瘘2例,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同时存在13例。DsA示出血责任血管55支,其中支气管动脉(BA)31支,NBSA20支,肺动脉(PA)4支,36例再次介入栓塞后即刻止血32例(32/36)。结论:对顽固性咯血患者肺部病因治疗是防止栓塞后复发出血的重要因素,寻找出血责任血管是全面、永久栓塞治疗的关键,栓塞材料的选择和方法是提高成功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咯血的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恒 《放射学实践》2003,18(4):304-305
咯血根据咯血量分为痰血、小量、中等量和大咯血 ,后者是临床常见急症 ,指日出血量在 50 0~ 2 0 0 0ml,或每次超过 30 0ml。急性 (致死性 )大咯血指的是从口鼻急剧喷射出大量鲜血 ,出血量在 2 0 0 0ml以上。当一次咯血量达 1 50 0ml以上时 ,即可发生休克。急性大咯血可因血块阻塞气道发生窒息而死亡。大咯血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极差 ,病死率 50 %~ 1 0 0 %。纤维支气管镜通过气囊导管压迫及直视下喷洒药物 ,止血迅速并能吸出积血 ,有助于病因诊断。但咯血未完全控制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一定危险性 ,易导致窒息 ,且对亚段以下病变无用。外科…  相似文献   

9.
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术后咯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632例咯血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分阶段疗效追踪,全部病例随访12~14个月,复发病例通过再次手术,确定咯血的复发原因.结果:632例中有114例咯血复发,复发的原因主要有病变血管漏栓(3例)、肺循环供血(2例)、病变血管再通(32例)、侧支循环形成(55例)和原发病进展(54例).采用合理的栓塞技术和栓塞物质组合联合栓塞,寻找所有可能对病变区域供血的血管(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食管固有动脉、膈动脉等)并予以栓塞,并积极的治疗原发病是预防咯血复发的主要措施.结论:充分认识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原因对降低复发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肺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后 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探讨BAE术后肺咯血复发原因。方法50例肺咯血患者行BAE止血。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GS)条13例,GS颗粒29例,无水乙醇加GS颗粒8例。结果7例BAE术后复发,再次行BAE术。用GS条栓塞复发4例(4/13),用GS颗粒复发2例(2/29),用无水乙醇加GS颗粒复发1例(1/8)。病因方面支气管扩张复发4例(4/30),肺结核复发2例(2/6),隐源性复发1例(1/11)。结论用GS条栓塞复发率最高,用GS颗粒栓塞复发率低且较安全,无水乙醇加GS颗粒效果良好,但受到一定的限制。肺结核咯血复发率最高,支气管扩张咯血复发率较低,而隐源性咯血治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非肿瘤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复发咯血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随访观察152例非肿瘤性咯血患者,其中62例行栓塞治疗后1年内再次咯血.再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许行栓塞治疗,复习其首次造影经过,并分析柃塞颗粒选择与咯血复发的关系.结果 栓塞治疗后1 周内咯血复发12例,1周~1个月内咯血复发9例,1~...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控制匿源性咯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匿源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评估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匿源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3月对11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匿源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BAE。术中行系统的主动脉造影及锁骨下动脉造影,观察责任血管的影像学表现及来源,并对双侧支气管动脉(BA)及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责任血管行选择性栓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5年。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为吸烟者(或有吸烟史)。所有患者术前CT增强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未发现肺实质内与咯血有关的实质性病变。11例患者中,10例术中动脉造影存在血管异常表现,总共24支责任血管,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11支、左侧支气管动脉8支、胸廓内动脉2支、肋间动脉3支。术后8例咯血立即停止,2例仍有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仍有咯血,行肺叶切除术后好转。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胸痛,1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不全,均经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内无再次咯血,1例术后5个月咯血复发,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吸烟是匿源性咯血的一大危险因素,BA是匿源性大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选择性BAE治疗匿源性大咯血安全、有效,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大咯血介入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大咯血介入治疗后复发出血的原因,为改进大咯血介入治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00年10月-2008年10月期间对22例大咯血介入治疗后复发出血患者行第2次介入治疗,术中行支气管动脉、病变侧支血管(胸廓内动脉、胸廓外动脉、甲状颈干、膈下动脉、肋间动脉等)造影,酌情选择栓塞剂(明胶海绵、PV颗粒、钢丝圈等)栓塞病变血管。结果22例患者中,4例因栓塞支气管动脉再通参与病变供血,3例除栓塞支气管动脉外第2、3支支气管动脉参与病灶供血,其余15例均找到其他侧支参与病灶供血。第2次介入治疗后(随访3个月~4年),22例患者均未再发生出血。结论完全彻底的栓塞所有参与病灶供血的血管,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可以有效地提高介入治疗大咯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及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复发原因,旨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选择因肺结核并发反复咯血和大咯血患者39例,其中浸润性肺结核28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11例。采用单纯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14例,PVA颗粒加弹簧圈双重栓塞25例,随访12~48个月。结果即刻止血36例,即刻止血率92.3%,显效3例。其中一次性栓塞治愈或显效30例,治愈率76.9%;复发9例,复发率23.1%。PVA颗粒与PVA颗粒加弹簧圈双重栓塞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9%比12.0%,P<0.05)。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患者咯血复发率高于浸润性肺结核患者(45.5%比14.3%,P<0.05)。结论 BAE具有止血快、疗效好等优点,已成为肺结核咯血的首选治疗手段。采用双重栓塞可有效降低肺结核咯血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肺结核并发肺曲霉病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老年肺结核并发肺曲霉病大咯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5例确诊的老年肺结核并发肺曲霉病大咯血患者作支气管动脉及相关动脉造影,了解参与病变动脉类型和支数,并对责任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找到出血动脉39支,其中支气管动脉21支(53.85%),肋间动脉10支(25.64%),胸廓内动脉6支(15.38%),膈下动脉2支(5.13%),全部予以栓塞.13例(86.67%)患者即刻栓塞成功止血,1例术后24 h内再次大咯血经二次栓塞后止血,1例术后间歇少量咯血经内科对症处理后咯血停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内科治疗无效又无外科手术条件的肺结核并发肺曲霉病大咯血患者,BAE术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性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3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微粒(PVA),栓塞过程在X线影像监视下完成。结果:33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25例1次栓塞后止血;8例2次栓塞后止血,其中5例行支气管动脉和超选择行胸廓内动脉栓塞止血.1例在第二次栓塞后1周因再次大咯血而死亡。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对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而快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支气管动脉造影导管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咯血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BAE术治疗的97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影像所示开口及走行方向将责任动脉分为开口向上、开口水平走行向上、开口水平走行向下、开口向下等4种类型,选择合适的造影导管(MIK导管、胃左动脉导管、Cobra导管、Simmon-1导管、Simmon-2导管)超选至责任动脉作造影,分析导管选用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97例患者中责任血管180支,开口向上42支、开口水平走行向上54支、开口水平走行向下46支、开口向下38支.MIK导管、胃左动脉导管、Cobra导管、Simmon导管超选成功率分别为83.3%(35/42支)、92.6%(50/54支)、87.0% (40/46支)、89.5%(34/38支,Simmon-1导管30支,Simmon-2导管4支).BAE术后所有患者责任血管闭塞,停止咯血,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7.2%(7/97).结论 BAE术治疗咯血安全有效,关键是根据责任动脉开口及走行方向正确选择造影导管.  相似文献   

18.
永久性颗粒栓塞治疗大咯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用永久性颗粒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3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33例患者中包括支气管扩张24例、支气管肺癌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肺结核2例、支气管病变2例以及外伤性毁损肺1例,栓塞材料均采用海藻酸钠微球,部分合并支气管肺循环瘘的患者同时联合使用弹簧圈进行栓塞.所...  相似文献   

19.
供血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大咯血患者行供血动脉造影,并根据造影表现分别选用PVA颗粒及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对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46例栓塞后48h内症状消失;13例栓塞后出血明显减少,行内科保守治疗;11例行2~4次栓塞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行3次栓塞治疗后仍有大量出血,转外科治疗。行多次造影的患者均未见栓塞后血管再通。结论应用PVA颗粒及微弹簧圈栓塞供血动脉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尽可能的栓塞参与供血的动脉是预防大咯血短期内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