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1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根据新形势下水文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推进智慧水利大数据建设为契机,系统分析当前水文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规划构建了内蒙古智慧水文一张图与服务共享平台。系统整合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水文监测数据、水文业务数据以及全国水利一张图的服务,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了统一的整合与应用,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处理和交换共享。基于矢量瓦片技术、云端一体化GIS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微服务技术以及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建成了内蒙古智慧水文一张图与服务共享平台;在国家和水利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构建内蒙古水文一张图数据和服务共享的标准规范,为水文信息的综合应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统一的平台支撑,拓展了水文信息服务能力,提升了内蒙古自治区水文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更有效地推进水文业务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理念和技术,指导水文行业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水文信息化的效能,立足水文业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深入梳理水文业务信息化的建设需求,着眼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引入大数据、支撑平台、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理念,探讨水文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建设思路和总体框架。研究结果表明:水文信息化要坚持以业务为核心、技术和理念先进、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信息汇聚、数据管理、专业应用和聚焦服务 4 个方面入手,以水文智能感知网为基础、以区域水利信息资源为依托,以水文数据管理和业务应用为重点、以云平台保障体系为支撑,构建智慧水文业务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3.
针对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孤岛,现代化技术手段不强等问题,充分运用“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理念,推进安徽省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强化信息化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根据水利部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按照“五统一”要求,采用松耦合的分层架构,开发建设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共享平台,初步实现水利数据资源统一管理、一数一源,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平台共用,地理业务信息有效融合、以图监管,核心应用信息集中展现、业务协同, 信息安全优化健全、稳定可控,形成安徽水利“ 一个大数据中心、一张图、一个应用门户、一套安全防护体系”即“四个一”新局面,逐步实现安徽水利信息化建设“一盘棋”,为安徽省智慧水利建设构建核心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水利大数据外部难以整合,内部难以关联,以及数据资源难以复用等突出问题,同时提高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拓展性,在介绍微服务架构和知识图谱概念及其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利用二者思想和技术上的特性,进行水利数据和业务的深度整合,并对地图和数据服务接口进行标准化处理,设计开发一种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和微服务架构的智慧水利一张图系统,架构覆盖数据源接入层、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和业务支撑层五大层级,包含信息地图浏览、水利业务视角、数据维护、知识图谱数据检索等实用功能,实现水利多要素信息的多视角查询和基于GIS地图的一站式展示,与现有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简化水利业务流程,提高信息检索的便捷性和服务的复用性,并在多个水利相关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利信息化快速发展,水利信息共享困难、业务割据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开展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其中,建设水利信息系统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是资源整合共享的关键。详细介绍应用支撑平台的定位、组成、主要功能及服务方式,初步探讨水利云下的应用支撑平台架构组件及应用,确保水利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河南省河湖信息化监管水平,给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提供技术支撑,需建设河湖信息化监管平台。充分利用河南省电子政务云平台资源,以及现有水利、水污染监测、国土等相关信息资源,整合现有各种基础、监测、监控视频、遥感及航拍影像等数据,重点建设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体系编制等,开发Web端+河长App+微信公众号的多端联合应用的河湖信息化监管平台,建成"天、空、地、人"立体化监测网络,打造出"互联网+河长"模式,支持省、市、县、乡、村五级应用,实现河(湖)长制业务管理、地域职责、高效办公全覆盖,从而全面提升河南省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袁仕件  胡克新  李锐  黄瑞婷  杨德群 《软件》2023,(2):153-157+178
在国家政策和规划变革的驱动下,当前规划信息化系统的业务支撑包容性、数据资源复杂度及服务对象需求都在不断增长,原有平台在IT架构支撑、内外流程串联、数据增值空间和政务服务模式等方面的潜力已经见底,不能应对当前政务改革和服务创新提出的要求。城市要现代化,基础设施必须现代化,这就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智慧城市,大力建设各类“专业云”和“特色云”,推动一体化的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本文基于成熟的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体系,采用主流的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提出了平台建设目标、设计思路和总体框架,最终实现了一套智慧规划大数据云平台。  相似文献   

8.
为支撑现代数字城市的部署和实施,提出了一个面向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私有云平台模型——"PK云",针对系统安全、需求牵引和迭代发展等重点要求,对平台的总体架构、软件架构、主要特点及应用等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该研究能够为基于众创众筹和持续集成的现代数字城市业务信息系统的研发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为私有云、微服务、容器等新技术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中,水文工作也实现了信息化的发展.为有效提升水文工作的信息化效果,本文特对以云计算框架为基础的水文大数据云平台建设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对水文大数据储存、处理、管理与应用等工作的信息化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讨论黄河水利委员会近年来在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黄河一张图的建设,打造空间地理、基础水利、治黄业务及互联网数据相融合的治黄信息化业务支撑平台。黄河一张图由感知获取层、数据治理层、服务支撑层和业务应用层组成,在标准规范和安全等体系建设的保障下,利用SOA和微服务双擎驱动的软件架构、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共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展项目建设,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流域综合治理、宏观决策等业务提供多视角,大场景和可视化的专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数字水利“一平台”的提出是从顶层推进福建省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必要举措。为做好省级数字水利顶层设计,考虑福建水利信息化现状及面临形势,围绕“一屏看水、一网管水”的目标,提出“6个1”的“一平台”目标建设,探索“一平台”“五统一”总体框架下的“四大体系”,分析资源共享支撑架构、三级贯通网络架构、数字赋能应用架构及其建设内容,同时结合福建省水利信息化省情,提出“一平台”需经过业务系统统一认证、关键信息集中展示,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先立后破更新迭代,三级平台分级部署、业务应用数字赋能3个阶段的实施路径,逐步实现福建省数字水利“一盘棋”建设,数字赋能省市县三级水利业务、水利政务信息化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现有数据资源分散、标准不一致、共享困难、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前期建设已有成果,通过数据资源整合、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应用服务支撑建设、大数据分析试点应用、云计算平台建设、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编制等一系列水利大数据中心建设内容,厘清水利对象关系,实现数据汇集交换和有序共享,提供应用系统基...  相似文献   

13.
在水利信息化背景下,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构建对于提高河长工作效果,进而实现"河长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成功的标志,提出系统平台建设的关键。根据"统一门户、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统一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统一数据资源"等"五个一"要求,构建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整体架构与结构。从认识、技术、管理等层面,分析系统平台建设的要点。针对当前河长制落实和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下一阶段如何推进河长制综合信息平台顺利建成、加快河长制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利舆情及业务工作对互联网舆情大数据的需求,研究利用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基于多模态智能分析架构,采用知识图谱、信息萃取、价值识别等手段,开展信息价值点、敏感点、关键点、发酵点的发现及标引和提取,建设水利舆情大数据分析平台.平台运行有效地推动舆情工作及水利业务工作的融合,扩大水利舆情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验证水利业务系统利用互联网维度数据途径的可行性,打开互联网维度数据与水利业务数据叠加的发展空间,提升舆情大数据的价值密度,可为水利部门户网站、河(湖)长制管理、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大数据分析等业务系统,提供业务数据支持和分析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气象数据跨部门融合使用,充分发挥气象数据科学价值,针对海南省气象部门与外部门数据共享方式杂乱、共享水平低、管理滞后等问题,依托专线网络,从气象数据需求类型、数据格式出发,设计了一套气象数据跨部门的分发处理流程。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数据环境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基于B/S架构、SSH框架,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数据缓存技术,建立了跨部门跨行业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投入业务使用, 为海南省气象数据跨部门跨行业使用提供稳定、高效的实时数据共享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解决海量异构数据管理分散、水利信息化展示平台落后等问题,实现水利信息数字化、规范化、模块化管理的目标,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水库群智能云服务平台大屏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基于Vue前端可视化开源框架和SpringCloud微服务后端开发框架,采用WebSocket数据传输协议作为核心驱动全屏信息通讯与交互,以WebGIS地理开发库Cesium.js为依托,结合ECharts、DataV等应用组件库,设计了一套大屏可视化集成方案,为水利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多端协同与信息共享的可视化平台,有利于促进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科学化管理。通过在金沙江下游与三峡梯级的应用实例表明,该可视化系统集成技术能够实现流域水利信息形象、生动的全方位展示,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和参考价值,能够为水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