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族声乐作品的时代性,即作品与时代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个人因素和演唱方法三个方面.特别是面对如《我的祖国》这类经典时代作品时,把握作品中的时代性相关因素,是理解其时代性风格特点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音乐传统”的传承延续过程中,京剧唱腔与民族声乐之间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了一批新生的、特色鲜明的,最具京剧唱腔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歌曲《梅兰芳》《贵妃醉酒》这两首具有京剧唱腔风格与韵味儿的民族声乐作品,都与京剧唱腔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本文在研究中分析了《梅兰芳》《贵妃醉酒》作品对京剧唱腔风格的运用,同时对作品演唱中京剧唱腔风格运用的情况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张藜  秦咏诚  何秀禹 《老友》2014,(10):51-51
正~~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的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合唱曲《黄河大合唱》和捷克的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都分别以他们的母亲河———黄河、伏尔塔瓦河为背景,本文管窥了这两部音乐作品的异同之处,分别从时代背景、体载、题材、标题音乐、音乐的叙述性及主题各方面阐述了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黄河大合唱》和《我的祖国》为我们留下了“有形”的音响,而由此升华的“无形”的力量却永远激励着他们的民族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融入传统戏曲演唱技巧,是近年来学科内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对作品进行多维度人文解读与创作技法剖析,以亲历者的切身体验,阐释演唱过程中的理解与诠释,在把握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在"润腔"与"表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历史源远流长,包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国的人文文化,二者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彼此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在民歌《千古绝唱》"戏"与"歌"的结合中,既可以体会到民歌的优美自然,又可以感受到戏曲唱腔的韵味。《千古绝唱》充分体现了戏曲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融合与发展,以及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力扬的诗集《玫瑰花》(Rose,1986)、《在我爱你的那座城市》(The City in Which I Love You,1990)及《我的夜晚篇》(Book of My Nights,2001)堪称抒情三部曲。爱与死亡是他诗歌创作的主题。而爱与死亡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爱与死亡主要体现在李力扬对家人的回忆中,可以说他所有的作品都在回忆他的家人。李力扬以西方文化为主体,通过对家族的回忆,吸收中西文化来表达对现实的超越,实现灵魂精神的归家。  相似文献   

8.
《我的军营我的梦》的作者邰若鹏年轻而富有理想,他通过书写崔光明梦境中的军营生活,展现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军事梦想。作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构建了自己的军事理想,是21世纪所倡导的“中国梦”的理想形态,也可以说这是新一代年轻人共同的梦想。作品通过主人公崔光明所展现出来的军人的信念,更是所有军人共同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9.
在澳大利亚土著女性生命故事中,《我的位置》和《别把你的爱带到城里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展示土著民族在当代社会的真实生活状况,这两部作品都表达了对土著民族能否继续生存的关注,评论界为此也常把二者相提并论。然而,就土著民族的自我表现而言,这两部作品实际上代表了斯图尔特.豪的"表现"理论的不同阶段,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于《晋书》所反映的年代,目前学界尚有分歧。从《晋书·王戎列传》语法现象的语体分布差异来看,对话体早于叙述体:前者反映了六朝语法现象,而后者大致与六朝至唐的语法面貌一致。立足语法的语体分布差异,可以为《晋书》等史书材料的断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主旋律电影也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与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上映,突破了传统主旋律电影创作思维框架,影片在架构上更加追求灵活多变,叙事手法上更加倾向“类型化”融合,角色塑造上更加讲求真实性刻画,艺术表达上更为注重多元素融入,不仅维系了电影艺术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更有效激发了观众的乡愁记忆与审美共情,实现了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创作策略上的成功变革。  相似文献   

12.
萨拉萨蒂不仅是一位天才小提琴演奏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小提琴作曲家。其作品不仅以绚丽夺目的技巧、跌宕起伏的旋律而闻名于世,更因为其强烈的吉普赛民族风格而成为小提琴曲库中璀璨的明星。文章以萨拉萨蒂的小提琴代表作品《吉普赛之歌》为切入点,通过对该作品的旋律素材、音程结构、模仿民族乐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萨拉萨蒂小提琴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旨在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萨拉萨蒂的小提琴作品。  相似文献   

13.
职贡是中国礼仪文明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交往手段之一,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以职贡为特殊政策进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此时以“夷狄”身份入主中原的清朝与边地民族及国家的封建宗藩关系空前强化,清朝为了实现多民族国家的一统,以怀柔和羁縻“远人”的手段形成职贡体系。在图像艺术中,《皇清职贡图》则呈现出清朝描绘四方“远人”前来朝贡的独特图像秩序,其中蕴含着清朝对于四方诸族的关注,且具构建“民族共同体”的特点,亦存在民族与国家相互关联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是两部影响巨大的献礼影片,两部影片在历史事件选择与表达方面别具手眼,具有突破性。这种突破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指向了“民族认同”这一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与《我爱比尔》都以一个女性的爱情探索为主线,展示女性在追求两性关系中对于身体、性爱、爱的片面误读而导致的爱情破产与觉醒,王琦瑶与阿三在这种追逐中共同验证着跨时代的破碎共鸣。其对爱情内涵意蕴的挖掘、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和《我不是药神》通过互文叙事和循环叙事分别讲述了主人公李雪莲和程勇对自我存在的求证故事,其聚焦底层小人物,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现实问题,塑造了李雪莲、程勇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揭示、批判和反思了当下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扩大了电影的叙事容量,具有多元阐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我的军营我的梦》以梦为契机,让人物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军人,享受期待已久的戎马人生。以梦圆梦,在梦中作者弥补了现实生活中的缺憾,谱画出心中的完美世界。主人公崔光明的行为举止和精神风貌展现了时代英雄形象,也使作者潜意识里的英雄情结得以释放;以梦为马,文学幻想烛照现实世界,作者收获了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相似文献   

18.
论声乐艺术的本质——以龚琳娜演唱的《忐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德歌唱家龚琳娜演唱的一首没有明确语意歌词的"歌曲"《忐忑》在网络上被称为"神曲"而疯传。听众对此褒贬不一:有人称为声乐艺术之创新,有人称为"精神病人"之犯怪;褒与贬皆来自对于声乐艺术之本质的模糊不清。声乐是语言同音乐的结合,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传递明确语意信息的音乐形式。所以语言是声乐艺术的第一要素。离开了语言,声乐就失去了根本,失去了生命的依托,失去了本性、功能和品位。《忐忑》体裁归属,名为"声乐",实为"器乐",乃人声、器乐之功能互易——"反串"变异之作。  相似文献   

19.
以《我的宝物》这篇日语文章的译文为研究对象,结合译者自身的翻译实践,以举例的方式对译文的初稿和终稿进行比较,以此来探析日译汉的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误区。提出日译汉的转换绝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互换,好的翻译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多次理解、推敲才能完成。进而对日译汉这一翻译过程中应该引以为戒的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刘勰《文心雕龙》所勾勒之文学史,非仅止于文学经验的集合,更是一必然规律的实践,文学史与“文律”是一体发生的.刘勰的态度表现在《通变》篇对文体、文数之常、变原则的讨论中.然而,在文律之外,现实中确实可见众多外于文学的偶然出现,却又作为文学创作背景之因素,特别是因君王好尚与世道盛衰所造成的时代整体境况,更是刘勰回顾文学发展过程时不能不正视的另一类变因.在文章历史中,“时代性”作为变因,其影响并不明确,不具绝对、全面的主导效力;若真有时代对文章必然之影响,唯出现在世况有道的前提下,但一旦有道,亦已因道所具有之恒常性而取消了时代的个别之特性.文律故始终是决定文章历史的最大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