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导丝边支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对边支的保护作用及远期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法将138 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单导丝组(n=68)和双导丝组(n=70),比较两组患者在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后边支血管即刻闭塞和狭窄加重的情况?完成导丝交换的时间及边支需要植入支架的情况;9~12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主支血管再狭窄和边支血管闭塞发生情况?结果:双导丝组边支血管即刻闭塞率和边支开口狭窄加重情况比例?完成交换导丝时间和边支需植入支架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单导丝组(P < 0.05);9~12个月复查冠脉造影示两组间主支支架内再狭窄率无显著差异(P > 0.05),但是单导丝组边支闭塞率高于双导丝组(P < 0.05)?结论:双导丝边支保护技术在真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可以明显减少边支的即刻(及远期)丢失率,预防边支开口狭窄加重,减少边支需要植入支架的概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同时,双导丝技术可以减少远期边支血管丢失,更好改善分叉病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例常规前向导丝技术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失败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采取逆向导丝技术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患者进行随访,包括造影及电话随访.结果 手术即刻成功率92.3%,无严重术中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随访3~12个月,1例手术失败患者仍存在心绞痛症状,1例手术成功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心绞痛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支架内再狭窄;余11例均进行了经电话和临床随访,无心绞痛及心血管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结论 对于不能通过正向导丝技术完成的病变,采用逆向导丝技术可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对经过严格选择的CTO患者进行逆行导丝介入技术是可行和安全的,并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在主支血管置入支架时,小分支应用导丝进行保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0年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因冠状动脉分叉病变(BCL)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BCL的分支血管(SB)管径为2.0~2.5 mm的100例患者.按是否在分支内放置保护导丝将患者分为分支保护组(n=36)和分支非保护组(n=64).通过分析手术光盘、手术记录、住院病历资料及9个月随访,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手术即刻成功率、住院期间及术后9个月内主要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①SB保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上均较SB未保护组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PCI术后分支血管狭窄程度均较术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术后均无院内MACEs发生;(出院后9个月随访,保护组MACEs发生率5.6%,未保护组MACE发生率7.8%,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PCI时,对小分支(管径为2.0~2.5 mm)血管实施导丝保护并未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近期临床效果及远期预后,反而较对照组延长操作及曝光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性别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支架植入后临床疗效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单纯植入小血管支架 (直径≤ 2 .75mm)的患者 ,按性别分为两组 ,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及随访期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男性组与女性组小支架植入成功率分别为 93.8%和 88.5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39)。在平均 3~31个月的随访期内 ,两组临床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35 .6 %和 4 3.5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5 0 )。结论 女性患者小血管病变支架术成功率与男性相近 ,远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并不高于男性 ,长期预后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压力导丝测定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并发糖耐量减低(IGT)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临界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58例临床诊断为CAHD并发的CAHD临界病变患者分为FFR指导治疗组(FFR组,n=28)和根据术者经验指导治疗组(对照组,n=30)。观察2组患者支架植入例数及支架植入数量,同时观察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发生典型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病死和靶血管重建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FFR组共有12例14处病变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置入支架16枚,治疗率43.8%;对照组共有39处临界狭窄病变,有17例21处病变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置入支架32枚,治疗率53.8%。FFR组患者治疗率、植入支架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R组患者术后典型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重建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R可安全地指导并发IGT的临界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由FFR指导植入的支架数量显著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找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165例接受DES治疗的LMCA患者,通过5年临床随访将患者分为无事件组(131例)和终点事件组(34例)。本研究的复合终点包括心性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和支架内血栓(stent thrombosis,ST)。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LMCA患者植入DES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终点事件组患高血压(P=0.046)、糖尿病(P=0.029)及肾功能不全(P=0.049)的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无事件组。终点事件组患者的平均血管直径小于无事件组(P=0.047)。随访5年的MI、TLR、心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5%、10.3%、7.3%和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86,95%CI:1.08~7.56,P=0.017)和肾功能不全(OR=1.96,95%CI:1.32~2.19,P=0.043)是LMCA患者发生复合终点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平均血管直径为其保护因素(OR=0.96,95%CI:0.92~0.99,P=0.035)。结论在无保护LMCA患者中,患有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使术后获益减少;左主干病变直径较小的患者可能更适于植入DES。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国产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长期效果,以确定该组患者的疗效.方法 入选36例高龄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成功植入药物支架,长期随访.结果 36例冠心病患者共118支病变血管,处理相关血管71支(60%),植入药物支架共51枚(Firebird支架43枚,Cypher支架8枚),非药物支架50枚,手术即刻成功率97%.随访3月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Ⅰ~Ⅱ级改善29例(81%),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31例(86%),运动耐量提高Ⅰ~Ⅱ级28例(77.8%);6~12个月内6例(16.7%)发生主要心脏事件.药物支架组的主要心脏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药物支架组(11.8%、29.0%,P≤0.05;6.1%、17.7%,P≤0.01).结论 高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使用国产药物支架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使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达3级后,比较延期支架植入与即刻支架植入两种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58例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TCA使TIMI血流达3级后,随机分为延期支架组和即时支架组,每组29例.延期支架组先结束介入治疗,强化抗血小板治疗,1周后再接受支架植入术.即时支架组于PTCA后植入支架.观察随访至30 d时的心血管事件(包括致命性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各种因为的死亡、支架植入时无复流或慢血流及支架血栓).结果 延期支架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9 %(2/29),显著低于即时支架组的27.6%(8/29,P=0.079).延期支架组无1例发生无复流现象,而即时支架组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为24.1%(7/29,P=0.01).结论 治疗冠状动脉急性血栓病变,在行PTCA使TIMI血流达3级后,先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支持,再延期植入支架,可取得与即刻支架植入等同的效果,更有利于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9-22+封三
目的 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和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住我院行DCB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其中ISR 22例,小血管病变26例。另选取性别、病变血管及类型相同,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相近的行药物涂层支架(DES)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以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等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为主要终点观察指标,记录复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结果。结果 平均随访(9.15±5.46)个月。DES组MACE发生率为8.34%,高于DCB组的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病例,DCB组中无非致死性AMI,DES组发生1例(2.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行TLR 2例(4.17%),低于DES组4例(8.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在(9.24±4.02)个月有1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和4例复查冠脉CT,ISR患者10例(1例血管狭窄85%),小血管病变13例(1例血管狭窄90%);DES组在(8.34±5.28)个月有14例复查冠脉造影,ISR患者6例(1例血管狭窄80%),小血管病变8例(1例血管狭窄99%的非致死性AMI,2例血管狭窄75%和80%)。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在随访过程中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和小血管病变的疗效不劣于药物涂层支架,可作为临床冠脉血运重建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家庆  刘萍  王业梅 《安徽医学》2017,38(6):720-722
目的 比较支架植入与球囊扩张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手术成功率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40例AVF狭窄或闭塞患者,随机分为支架植入组和球囊扩张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通畅率.结果 支架植入组与球囊扩张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无死亡病例,术后12个月支架植入组和球囊扩张组开放率分别为80.0%和4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植入在手术成功率与12个月内的开放率均较高,且优于球囊扩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多药物支架植入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从2004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34例多个药物支架(≥3枚)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单个支架植入组(n=64)和两支架植入组(n=53),随访术后6月冠状动脉内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51例患者PCI治疗均成功.介入治疗1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多支架组、两支架组及单支架组均没有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P>0.05),介入治疗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个药物支架植入治疗,并不增加近期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评价国产可降解涂层西罗莫司洗脱支架(Tivoli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2月共有55例原位冠状动脉长病变的患者分别接受Tivoli支架(Tivoli组,28例)和进口左他莫司洗脱支架(Endeavor组,27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即刻成功率、术后8个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术后270 d时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支架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Tivoli组既往有心肌梗死者占50.0%(14/28),显著高于Endeavor组的11.1%(3/27,P=0.002);左心室射血分数为(0.600±0.044),显著低于Endeavor组的(0.659±0.060)(P=0.003);平均病变长度为(29.5±12.5)mm,显著高于Endeavor组的(22.19±9.43)mm(P=0.006).两组支架植入的成功率均为100%.术后8个月,Tivoli组和Endeavor组的造影随访率分别为92.9%(26/28)和92.6%(25/27),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10.5%(4/26)和3.3%(1/25)(P=0.370),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分别为(0.37±0.47)和(0.59±0.49)mm(P=0.108);术后270 d的随访率为100%,两组均无死亡、心肌梗死和血栓事件发生,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10.7%(3/28)和7.4%(2/27,P=1.000),均为靶病变血运重建.结论 Tivoli支架在冠状动脉长病变中应用的中期疗效及安全性与进口左他莫司洗脱支架相似,初步表明其用于冠状动脉长病变的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患者,持续双联抗血小板超过1年的潜在效益及风险。方法选择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2011年380例接受DES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另一组单服阿司匹林;两组中患者至少12个月内未出现心或脑的主要不良反应事件以及严重出血;主要终点效应是心肌梗死或心源性死亡。结果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2年的主要事件累积风险为1.8%,而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组为1.2%(HR=1.65,95%CI为0.8~3.36,P=0.17)。两组在以下几方面的风险没有显著差异:心肌梗死、卒中、支架栓塞、再次血运重建、严重出血、全因死亡。结论在减少心肌梗死或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方面,接受药物支架置入患者持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并不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的病例续行球囊扩张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常规行Provisional支架术,分支受累开口狭窄≥50%且血流TIMI 3级患者194例,其中115例采用单纯球囊行分支扩张术,为球囊扩张组(BD组),79例采用分支导丝保护技术未行分支扩张术,为对照组(C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9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再次靶血管重建,次要终点为9个月血管造影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和分支TIMI血流分级?结果:BD组与C组的MACE分别为15例(13.0%)和7例(8.9%),主支血管再狭窄分别为12例(10.4%)和5例(6.3%),两组间MACE差异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的分支血流TIMI 3级比例为96.2%,显著高于BD组87.8%(P < 0.05)?结论: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病例,如果血流良好,行分支球囊扩张术并不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长支架植入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418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长病变(冠状动脉病变长度>20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入冠状动脉支架的长度,分入短支架组(124例,植入支架的长度<20mm)和长支架组(294例,包括植入支架的长度为21~<29mm、29~<36mm和重叠植入支架),比较两组PCI的手术特点、术中急性并发症和随访12~18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长支架组的载脂蛋白(Apo)B水平、ApoB/ApoA1比值、重度吸烟和糖尿病的构成比、危险因素个数均显著高于短支架组(P值分别<0.05、0.01)。长支架组Gensini积分、围术期肌钙蛋白I(cTnI)升高阳性率,以及冠状动脉球囊预扩张、冠状动脉球囊后扩张、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中急性分支血管闭塞和分支血管开口狭窄加重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短支架组(P值分别<0.01、0.05)。结论冠状动脉长支架植入的手术难度大,术中操作复杂,易发生术中并发症,但长支架植入后的近中期疗效佳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紫杉醇微孔载药冠状动脉支架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60例植入紫杉醇微孔载药冠状动脉支架(Yinyi支架),60例植入载雷帕霉素可降解聚合物涂层支架(EXCEL支架),术前术后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和6个月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紫杉醇微孔载药冠状动脉支架组(Yinyi组)和载雷帕霉素可降解聚合物涂层支架组(EXCEL组)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除YINYI组1例患者第4个月非心源性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完成了临床随访,平均随访(6.03±0.17)个月。YINYI组和EXCEL组分别有11例、14例再次行冠脉造影,3例、2例发生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支架内再狭窄,均成功施行了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 TLR)。YINYI组和EXCEL组6个月内MACE发生率分别为5.0%与3.3%(P>0.05),无统计学差别。结论紫杉醇微孔载药冠状动脉支架(Yinyi支架)临床应用安全,近期疗效与载雷帕霉素可降解聚合物涂层支架(EXCEL支架)相近,更长期的临床疗效比较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对比拘禁球囊技术(JBT)与双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对分支开口保护的优劣.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6年5月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81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双导丝技术组(40例),采用双导丝技术治疗,根据单支架释放后边支血流情况,决定是否Rewire导丝;拘禁球囊技术组(41例),采用小内径球囊保护分支开口,主支单支架释放,同时边支球囊压力扩张保护,支架植入后,观察分支血流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边支闭塞、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手术费用、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冠脉造影定量分析(QCA)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双导丝技术组有10例发生边支闭塞,拘禁球囊技术组有2例发生边支闭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导丝技术组比较,拘禁球囊技术组PCI实施时间及曝光时间更短、对比剂用量更少、手术费用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MACE发生率及Q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拘禁球囊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可有效保护分支开口,降低边支闭塞率及手术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与比较多支冠脉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药物洗脱支架(SES)植入的近期与中期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的方法入选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行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行原发性支架术(primary stenting)、既往行CABG、或CABG与其他心脏外科手术同期进行的患者.根据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二组,冠状动脉搭桥组(CABG组),156例;药物洗脱支架组(SES组),251例.记录住院期间死亡、新发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事件.以电话询问的方式,对患者出院后上述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随访.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无事件生存率,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对临床结果的相对影响.结果 :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779天(29.3月).随访成功率92.1%.CABG组84.1%患者使用了乳内动脉.SES组53.2%的患者植入了2个以上支架.CABG组与SES组比较,CABG组三支病变、前降支近段病变、左主干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及既往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明显多于SES组.SES组糖尿病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较多.结果 CABG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高于SES组(4.8%比1.2%,多因素分析:CABG与SES植入相比OR4.7,95%CI1.1-19.8,P=0.035);CABG组的死亡率高于SES组(3.8%比0.8%,多因素分析:CABG与SES植入相比OR 4.2,95%CI0.9-17.2,P=0.06),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随访临床结果的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累积MACE、卒中和心肌梗死(MI)的发生两组差异无显著性,CABG组累积死亡率高于SES组(7.6%比3.1%,多因素分析:CABG与SES植入相比OR 2.9,95%CI1.3-6.5,P=0.012),SES组的累积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组(8.4%比1.5%,多因素分析:SES植入与CABG比较OR6.8,95%CI3.1-15.2,P<0.001).采用Kaplan-Meier分析显示CABG组累积生存率低于SES组,两组间差异有量著性(P=0.017),无MACE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732).以30天为分期分析,CABG组30天生存率低于SES组(95.4%比98.8%,P=0.017),两组30天后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97.2%比98.3%,P=0.476).结论 CABG组的30天死亡率高于SES组,30天后死亡率无差异.多支冠脉病变SES植入组的中期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简单支架技术与复杂支架技术治疗主要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间我院共完成38例主要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其中28例采用对吻球囊技术对主支和边支预扩张,仅主支内植入支架为简单支架术A组;10例采用“T型”或“Y型”支架技术,分别在边支和主支均植入支架为复杂支架术B组,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主要不良心脏病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搭桥,心源性死亡)。结果:两组患之间基础临床情况及造影血管特征无显著差异,A组主支成功率为100%,边支成功率为89.3%(25/28例)3例边支因残余狭窄>50%,随即植入支架获得成功:B组支架成功率为100%,3例因边支在球囊扩张后残后余狭窄轻,主支植入支架后边支残余狭窄<50%,未植入支架,随访期间A组再发心绞痛5例(5/28,17.85),B组再发绞痛2例(2/7,28.6%),两组均无其他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复杂支架技术在治疗主要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方面并不优于简单支架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微导管联合逆向导丝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逆向导引钢丝技术,观察组则结合使用球囊扩张导管结合,逆向导引钢丝技术,比率两组患者术前造影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及造影剂剂量,平均使用导丝数及支架数,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造影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使用的造影剂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使用导丝数及支架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发生局部小血肿和心包填塞的比率显著都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球囊扩张微导管联合逆向导丝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能显著提高手术操作效率,减少导丝数及支架数,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