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增潮  王道奎 《淮海医药》2010,28(2):111-11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型巨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43例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与大小、手术入路与技巧、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肿瘤全切32例,次全切除1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同侧三叉神经痛。术中发现30例肿瘤将三叉神经包绕在瘤内。术后三叉神经痛均消失,面部感觉减退8例,加重3例,外展神经麻痹3例;2例脑脊液漏(2005年之前),5例疑是无菌性脑膜炎。结论桥小脑角区巨型胆脂瘤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复杂且导致的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多不很典型,应采取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采用不同术式,术中根据肿瘤和周围结构的关系以确定是否全切,对于三叉神经压迫明显,或是被肿瘤紧密包裹、黏连者,可同时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术后注意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桥小脑角胆脂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维邦  倪红斌  徐武  韦永祥  姚亮 《江苏医药》2007,33(11):1101-1102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诊断、治疗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2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及疗效.结果 行CT或(和)MRI确诊后手术治疗,16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6例囊壁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多以三叉神经为首发症状,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手术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85年至1990年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病人42例中,有3例为以面肌痉挛为临床表现的桥小脑角胆脂瘤(其中1例同时伴有三叉神经痛),占此组病例7.1%。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例1,男,43岁。8年前无明确诱因右侧颜面阵发性剧痛伴右侧面肌不自主抽动,疼痛由右口唇向耳根部放散,剧烈难忍。右颜面抽动从右眼下睑开始,后逐渐扩展至整个右侧颜面肌肉的不自主抽动。抽搐频繁,保守治疗无效。神经系统查体见右三叉神经Ⅰ、Ⅱ技浅感觉支配区过敏,右面肌抽搐(+)、右桥小脑角征(-)。内听道平片报告正常。于1985年6月2日在全麻下行“经枕下开颅探查术”。术中见脑  相似文献   

4.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静  卢明  彭立辉  石磊  滕晓华  曾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38-2339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手术入路与技巧等。结果手术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以无菌性脑炎最多见,治疗后痊愈。结论CT、MRI检查可提供胆脂瘤诊断依据。根据胆脂瘤累及的部位,选择好手术入路和运用好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手术的全切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张蕴增  杜长生 《天津医药》1997,25(10):619-621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血管横形压迫三叉神经为致病因素。本文报告我科手术治疗的33例桥小脑角区(CPA)病变所致的三叉神经痛,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手术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24~71岁。三叉神经痛病史4个月~26  相似文献   

6.
小脑桥脑角胆脂瘤的临床特征与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  刘春生 《天津医药》2001,29(12):744-745
小脑桥脑角区(CPA)是颅内胆脂瘤的好发部位,约占一半左右。本文总结我院神经外科1991年4月至1997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CPA胆脂瘤35例,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其中男9例,女26例,年龄15~70岁,平均39.2岁。病程1个月至15年,平均5.4年。  相似文献   

7.
<正> 脑膜瘤是颅内比较多见的肿瘤之一,但位于CPA的脑膜瘤并不多见。CPA内侧为脑干,前方为颞骨岩的后壁,后方是小脑,此外还有第Ⅴ、Ⅵ、Ⅶ、Ⅷ对颅神经通过。手术操作困难,肿瘤难以全切。近年来由于诊断借助CT扫描,手术应用显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索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桥小脑角肿瘤采取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再用神经内镜进行探查,切除残余肿瘤。结果12例听神经瘤11例全切并保留面神经,1例因与周围血管、神经粘连紧密,行次全切除;8例胆脂瘤及1例脑膜瘤全切除,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00例CPA区肿瘤的MRI表现,并归纳分析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200例CPA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96例,脑膜瘤36例,三叉神经瘤6例,胆脂瘤(表皮样囊肿)30例,蛛网膜囊肿8例,血管母细胞瘤8例,室管膜瘤4例,小脑星形细胞瘤6例,髓母细胞瘤、脑脓肿、脑转移瘤各一例。年龄2—82岁。各种桥小脑区肿瘤均有其特殊征象。结论MRI在CPA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1例,行微血管减压术80例,同时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22例,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加蛛网膜粘连松解1例,术中均严密缝合硬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81例患者中,术中发现有血管压迫80例,蛛网膜粘连1例,术后1天疼痛完全消失70例,术后1周疼痛完全消失8例,另外3例延迟缓解,术后无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平均随访15个月.结论 显微手术行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方法,根据情况可同时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疗效好,安全可靠,应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B组只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所得结果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用爿。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只给予卡马西平与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两组相比,联合用药总有效率为95.0%,而单用卡马西平的总有效率为87.5%,联合用药比单用卡马西平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比单用卡马西平治疗有效率高,而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医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感觉根切断(Dandy术)与微血管减压(MVD)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7例,Dandy术35例,MVD术5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本组无重度残疾和手术死亡.与MVD术相比,Dandy术缓解率更高,而失败率更低,术后的复发率也更低.Dandy术的面部感觉异常、角膜感觉减退的发生率高于MVD术.结论 Dandy术干扰小、复发率低、疗效可靠,可放宽其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10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其中50例采用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记为对照组,54例采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2.71±0.50)h、住院天数(7.1±2.1)d,对照组(3.68±0.42)h、(10.2±2.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有效率(94.4%)与对照组(8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并发症率观察组(9.3%)与对照组(24.0%)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和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但改良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风险,综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克林霉素磷酸酯致耳鸣和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40岁肺部感染男性患者,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600mg静脉滴注治疗后出现轻度耳鸣。6h后第2次滴注,又出现耳呜,伴恶心呕吐,之后耳鸣加重和左侧面部电击样痛。疼痛发作共10余次,每次持续数秒至2min,诊为三叉神经痛。停用克林霉素,12h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2016年7月-2019年2月我院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奥卡西平,研究组患者在奥卡西平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天麻醒脑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Oxcarbazepine, a new drug with antineuralgic properties has been evaluated in a long-term follow-up of 6 patients (2 males, 4 females; aged 42–77 years; mean 61 years), previously reported on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Daily oral oxcarbazepine dose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both total oxcarbazepine (r=0.851) and 10-OH-carbazepine (r=0.958) serum concentrations. Mean percent free oxcarbazepine and 10-OH-carbazepine was 41 and 61%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inding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Fre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oxcarbazepine and 10-OH-carbazepine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otal serum oxcarbazepine and 10-OH-carbazepine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binding capacity of both are essentially constant within the respective ranges of 0.2–11.4 mol·l–1 and 20–150 mol·l–1 observed in the present study.  相似文献   

18.
眼震电图对桥小脑角胆脂瘤致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眼震电图对诊断继发于桥小脑角胆脂瘤三叉神经痛的意义。方法:对6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术前系列ENG和脑干电反应测听及颅脑CT检查。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项检测均正常,而继发性尤其是继发于桥小脑角胆脂瘤患者的检测可出现异常结果,以ENG最为敏感。结论:在三叉神经痛型的桥小脑角胆脂瘤诊断中,ENG是较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针刺神经孔及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入院的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患者则予以针刺神经孔及神经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积分、总体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范围、疼痛程度、分支数量、触发状况、持续时间、发作频次与疼痛总积分组间比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针刺神经孔及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