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及出生体重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惠州地区出生的160382例活产新生儿作为筛查对象,采集所有新生儿的足底血制成干血片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值,对CH疑似者进一步采集静脉血标本对血清中的游离甲状腺素(FT1)及TSH浓度进行测定。整理所有筛查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出生体重、不同胎龄及不同胎数新生儿CH发病率差异情况。结果该次160382名新生儿筛查结果显示阳性者2550名,阳性率1.59%,诊断CH者95例,CH发病率0.059%(1/1688)。不同出生体重、不同胎龄3组新生儿CH发病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CH发病率均较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明显升高,早产儿CH发病率均较足月产儿明显升高,多胎新生儿CH发病率较单胎新生儿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因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易被误诊,对新生儿进行CH筛查可有效降低临床误诊及漏诊率,尤其是对胎龄小、出生体重不高及多胎新生儿应予以重点筛查,及时干预治疗可防止CH的发展,降低不可逆智能障碍的发生,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郑华珍  吴华军 《当代医学》2021,27(31):15-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1685例新生儿,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开展CH筛查,对新生儿足跟血斑所对应的促甲状腺素(TSH)指标进行检测,召回TSH>9.0 mIU/L者,检查其甲状腺功能等.结果 低出生体质量组、巨大儿组的CH筛查阳性率(3.59%、3.72%)高于正常体质量组(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8.34、20.61,P=0.02、0.01).超龄组新生儿CH阳性率(3.64%)高于足月组(1.42%)、早产组(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45、7.12,P=0.03、0.02).结论 CH的发病与新生儿出生时的胎龄、体质量密切相关,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及超龄产儿有较高的CH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效率和发病率的关系,为预防新生儿CH的发生和优生优育咨询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CH的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间新生儿CH筛查阳性率、阳性预测值、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583 979例新生儿CH筛查中,初筛阳性6 127例,筛查阳性率为1.0%(6 127/583 979),共检出CH患儿425例,阳性预测值为6.9%(425/6 127),发病率为1∶1 374。女性、早产儿和过期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组的CH筛查阳性预测值和发病率分别高于男性、足月儿和正常体重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之一,女性、早产、过期产和低出生体重是影响新生儿CH发病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与不同出生体重及胎龄的关系。方法:对浙江省2005年活产婴儿进行CH筛查。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检测新生儿足跟血斑的促甲状腺素(TSH)指标。凡滤纸血TSH>9.0 mIU/L者予以召回,进行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结果:2005年共筛查新生儿387926人,确诊CH病例289人,CH发病率为1/1342。其中,早产儿(胎龄<37周)CH发病率为1/1454,足月儿(胎龄37~42周)为1/1469,过期产儿(胎龄>42周)为1/246;过期产儿CH发病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儿童(P<0.01)。在低出生体重儿童中,CH发病率为1/575,正常体重组儿童发病率为1/1505,而巨大儿发病率为1/473,低出生体重儿童及巨大儿的CH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儿童(P<0.01)。结论:CH的发病与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胎龄等因素有关。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巨大儿的新生儿CH的发病率最高;因此,防止过期产、减少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的出生、注意孕期保健是减少CH儿童的关键,这对于降低CH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的临床筛查及其治疗.方法 整群选取2005年5月—2015年8月该院出生的87938例新生儿进行研究,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新生儿足跟血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将确诊为CH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药物调整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确诊为CH患儿42例,筛查阳性率为1/2119;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的患儿中没有1例患儿发生智力障碍,身体发育状况良好.结论 该院新生儿CH检出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符,CH早期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降低患儿智障发生率,提高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670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可疑新生患儿的初筛、复查及确诊情况.方法:收集2012和2013年贵州省新生儿筛查中心CH筛查资料及血滤纸血卡片(简称血卡),分析CH初筛情况、CH可疑阳性患儿复查率及确诊率,CH可疑阳性患儿的居住地分布及复查率,CH可疑阳性患儿性别分布及复查率.结果:新生儿CH疾病筛查率为68.43%,可疑阳性患儿检出率0.2%,发病率为1/2 856;可疑阳性患儿CH复查情况,城市患儿(76.8%)高于农村患儿(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P<0.05);可疑阳性患儿CH复查率,男女婴分别为73.1%和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4,P>0.05).结论:2012年和2013年贵州省仍有CH新生儿,还有部分可疑CH新生儿没有进一步复查确诊,居住在农村地区的CH可疑新生儿的复查率低于城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1 632 280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和召回结果,了解广州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2000-2012年广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CH的筛查和召回结果进行分析,以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为中心建立广州市所有产科医院的筛查网络,以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为对象,在出生72 h,充分母乳后采集足跟血检测促甲状腺素(TSH)浓度.筛查结果阳性者急时召回,以血清标本复查确诊.结果 2000-2012年共筛查新生儿1 632 280例,召回率为96.13%,共检出CH阳性715例,发病率为1∶2 283.全部阳性患者经早期诊断治疗,患儿的体格和智力等发育无明显异常.结论 建立有效的筛查召回网络,加强基层培训和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能有效提高筛查率和召回率.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早期诊断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到2018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以来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情况,与全国多地的筛查情况对比,探讨内蒙古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对策。方法:由内蒙古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获得PKU和CH的筛查数据。所有筛查对象在出生后72h针刺足跟采血。PKU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液苯丙氨酸浓度,CH筛查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促甲状腺素浓度。结果:内蒙古2010年至2018年期间,共对834868例新生儿进行了PKU和CH筛查,平均筛查率为42.77%,PKU和CH初筛阳性召回率为84.02%和85.02%,共检出患儿106例(确诊率为1/7876),检出CH患儿207例(确诊率为1/4033)。与国内多地比较,内蒙古地区筛查覆盖率和召回率相对较低,PKU发生率相对较高,CH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内蒙古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有效预防了PKU和CH导致的出生缺陷,目前筛查覆盖度和召回复查率与国内大部分地区相比较低,应加强管理和宣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复查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普通产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研究胎龄与初筛通过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共2 399例新生儿(普通产房新生儿945例,NICU病房新生儿1454例)做听力筛查,初筛为出生后1~5 d行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检查,初筛未通过者出生后42 d内接受第2次OAE复筛。复筛未过者在3个月内行诊断性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结果:我院新生儿筛查率98.7%;初筛通过率82.33%,其中普通产房初筛通过率91.53%,NICU初筛通过率76.36%;初筛未通过者中复筛率86.08%,失访率13.92%;复筛通过率90.14%,其中普通产房复筛通过率89.70%,NICU新生儿复筛通过率90.02%,ABR确诊听力障碍者8例,听力障碍发生率3.3‰。初筛假阳性率17.3%,复筛假阳性率7.84%。NICU新生儿初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普通产房新生儿初筛通过率(P<0.05),普通产房和NICU复筛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筛通过率随着胎龄的减少而降低(r=1)。结论:提高对NICU患儿听力复筛的重视,加强孕产期的处理足月生产,对早产儿纠正胎龄后筛查以提高筛查通过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跟踪治疗及疗效评估.[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新生儿足跟血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召回的可疑患儿,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功能(TSH、T4、FT4)进行确诊,予左旋甲状腺素正规治疗2~3年后,试停药观察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共筛查新生儿213 284例,筛查率为64.43%,筛查阳性1 014例,筛查阳性率为1∶210,CH确诊112例,检出率为1∶1905;相比智能和体格发育指数,规范与不规范治疗的患儿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规范治疗与正常同龄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即可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防止残疾儿童的发生,对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四川片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536040例新生儿足跟滤纸干血片促甲状腺素(TSH)浓度,对于通知确诊的患儿检测静脉血血清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按不同月份和不同季节分组,比较新生儿初筛阳性率、召回率、失访率及发病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确诊患儿256例,其中CH 196例、高TSH血症60例。不同月份初筛阳性率和召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H和高TSH血症总发病率、CH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季节初筛阳性率和召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失访率、CH和高TSH血症总发病率、CH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春冬季与夏秋季相比,初筛阳性率和召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失访率、CH和高TSH血症总发病率、CH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四川片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与季节不相关,可能与切值使用不合适和召回率不同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率,为CH和PKU患儿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用酶免疫荧光分析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干血片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用荧光法测定苯丙氨酸(Phe)含量.结果 经对沈阳地区232 258例新生儿进行筛查,检出CH患儿64例,发病率为1∶3629;PKU患儿31例,发病率为1∶7492.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作为预防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实验的全程质量控制,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使CH和PKU患儿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智力、体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娟 《中外医疗》2008,27(13):128-128
目的 通过对桃源县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的因素,以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72h,至少哺乳6次后采足艰内侧或外侧血,制成滤纸干血斑,应用时间分辨荧光仪荧光定量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疲法TRFIA检测新生儿促甲状腺素(TSH)的浓度,将7SH>10uu/mL,phe>2mg/dl,者判为筛查阳性,并召回确诊.结果 桃源县自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共筛查新生儿3357例,确诊CH患者2筛,CH发病率为0.596‰,pku初筛阳性4例,均未复查确诊.结论 桃源县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虽在逐年增高,但整体水平很低,且召回率仅53.8%.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16—2021年漳州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了解漳州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筛查情况及检出率,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检测2016—2021年在漳州地区出生的346 976例新生儿干血片中的促甲状腺素(TSH)、苯丙氨酸(Phe)和318 570例新生儿干血片中17羟孕酮(17-OHP)、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统计各年份筛查数、筛查率、确诊例数、检出率及各县区确诊情况。结果:2016—2021年CH、PKU筛查率和G6PD、CAH筛查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年和2021年筛查率都达到99%以上。6年来共确诊CH患儿224例,检出率64.56/10万;确诊PKU患儿22例,检出率6.34/10万;确诊G6PD患儿3 970例,检出率1 246.19/10万;确诊CAH患儿7例,检出率2.20/10万。漳州各县(区)中,台商投资区CH和PKU检出率最高,G6PD检出率最高的是平和县,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室(NICU)胎龄与体重对早产儿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通过率的影响,总结早产儿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排除了听力损伤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根据胎龄分三组:Ⅰ组(<30周)、Ⅱ组(30~34周)、Ⅲ组(>34周);根据体重分三组:A组(<1.5kg)、B组(1.5~2.5kg)、C组(>2.5kg),分析胎龄组、体重组的OAE通过率。结果胎龄组各组之间OAE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龄越小,通过率愈低;A组OAE通过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组间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龄和出生体重<1.5kg是影响听力筛查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提高农村出生低体重儿存活率的措施对降低婴儿死亡率的作用。方法:基层保健机构建立农村高危妊娠转诊、会诊、抢救中心和新生儿专科,对出生低体重儿重点监护。从2002~2003年重点监护以后,与2000~2001年比较两纽出生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并发症的病死率、全市婴儿死亡率,资料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设立新生儿专科前,收住出生低体重儿42例:胎龄28~38周,体重1.0~2.0kg。设立新生儿专科以来,2002~2003年期间,我院收住出生低体重儿142例,胎龄27~28周,体重在0.9~2.0kg。显示两组胎龄、出生体重构成比较,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出生低体重几住院存活率由原来54.76%提高到97.18%;全市婴儿死亡率由原来16.67%降至1446%。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保健机构设立农村高危妊娠转诊中心,配套设立新生儿专科,建立重症监护,加强医护人员专科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重症监护的整体业务水平,提高出生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对降低婴儿死亡率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35 897例足月新生儿体重数据分析以了解不同性别、胎龄、产次、产妇年龄和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某地级市各级医院住院分娩,产妇无并发症和合并症,足月且活产无严重畸形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采用SPSS 21.0软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分析并绘制曲线图。结果 (1)获得35 897例正常妊娠37~42周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334.38 g,男婴18 738例(占52.20%),平均出生体重3 390.35 g;女婴17 159例(占47.80%),平均出生体重3 272.48 g;女婴平均出生体重小于男婴117.87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婴女婴体重均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40岁之间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较为稳定,但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妇的年龄之间的关系无明确结论。结论 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性别、胎龄有明显关系,与胎次有一定关系,与产妇年龄关系暂不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8月出生的新生儿80例,均系单胎初产,体重2 700~4 000g,胎龄37~42周,母乳喂养,经家属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二组各40例,进行游泳及抚触的为A组(抚触组),按正常新生儿常规护理为B组(对照组).结果 二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比较,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量、身长、头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末生长发育指标比较,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新生儿智力发育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泳及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疾病筛查对减少出生缺陷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2018年本院所在地区的助产机构新生儿总数以及各采血地区进行筛查的新生儿数,统计对象为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筛查之后被确诊为PKU或是CH的患儿。结果 2016~2018年本地区新生儿PKU与CH疾病的筛查率分别为93.51%、99.36%、99.44%,筛查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筛查出CH和PKU的可以患儿可以通过新生儿早期的疾病筛查,从而参考具体的确诊实验,在早期对该病进行治疗和诊断,能够使出生缺陷得到有效的降低,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筛查,以期降低残疾儿童的发生率,提高我国的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半时间的4904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筛查情况.结果 4904例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阳性3例,经确诊患儿2例,假阳性患儿1例,CH的发病率为1/2452.第一例患儿智力、体格发育正常,语音发育稍晚,治疗效果满意;第二例患儿因出生时间较短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治疗.结论进一步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力度,加强质量控制,及时做好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