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CR法与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比较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R与ELISA2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和惭型肝炎病毒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无偿献血者标本300份,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用ELISA法检测抗-HCV和HbsAg,用RT-PCR检测HCV-RNA和HBV-DNA。结果:抗-HCV阳性标本26例阳性率为8.7%,经RT-PCR检测,HCV-RNA均为阳性,抗HCV阴性的标本中有2例HCV-RNA为阳性。HCV-RNA的阳性率为16%,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份标本中HBsAg阳性和HBV-DNA阳性比率分别为11.3%和12.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存在一定的漏检现象,应用RT-PCR检测HCV-DNA利于早期诊断,也是筛选献血员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邱彤 《当代医学》2021,27(16):164-165
目的 探究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基层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45520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核酸检测技术对志愿者血液进行筛查,分析和研究检测结果,分析本地区的酶免阴性核酸阳性标本感染特征,并比较核酸检出率的准确度.结果 47例患者为HBV-DNA阳性,阳性确认率为58.75%;HBV感染患者31例,感染率为88.57%.结论 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开展核酸检测技术,应用效果显著,血液筛查结果准确,值得在血液筛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经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世界各国采供血机构都对献血者进行了严格的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测,在阻断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相似文献   

5.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传播相关病毒的危险性大大降低,目前酶免疫检测(ELTS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血液筛查,但每年仍有少量新发输血后肝火病例报道,如美国无偿献血者每单位供血传播HBV的危险性为1/6.3万.这些危险主要来自病毒感染者"窗口期"献血、病毒变异、低病毒载量感染及人工操作失误等,其中"窗口期"漏检是影响血液安全性的主要问题.核酸扩增技术(NAT)可直接检测病毒核酸,大大缩短病毒ELISA检测的窗口期及检出变异株,发达国家已陆续将其纳入献血者的常规筛查项目,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进口 NAT试剂成本很高,取制了该技术在我国血液常规筛查中的推广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降低血液核酸筛查的成本,笔者尝试将国产NAT试剂应用到血液HBV DNA筛查中,并对在献血者HBV DNA检测中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筛查检测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血液的效果.方法:利用ELISA和NAT对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9日,一共8776人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对比分析ELISA的检测结果(抗-HCV、抗-HIV、HBsAg)和NAT的检测结果.结果:ELISA和NAT阳性的符合率是80.9%;NAT阳性和HBsAg符合率是82.5%;NAT阳性和抗-HCV符合率是70.0%;NAT抗-HIV的阳性符合率是100%.结论:ELISA与NAT检测平行筛查血液,可以防漏互补,确保血液可以安全供应.  相似文献   

7.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传播相关病毒的危险性大大降低,目前酶免疫检测(ELTS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血液筛查,但每年仍有少量新发输血后肝火病例报道,如美国无偿献血者每单位供血传播HBV的危险性为1/6.3万.这些危险主要来自病毒感染者"窗口期"献血、病毒变异、低病毒载量感染及人工操作失误等,其中"窗口期"漏检是影响血液安全性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哲  杜勇  周建霖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088-1090,1093
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技术作为国家规定的血液筛查标准方法,在阻断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ELISA技术本身的固有缺陷却成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血安全的障碍,主要由病毒感染者存在较长的"窗口期"导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在血液传染病筛查[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在该院住院因手术或输血需要检测乙肝五项和抗HCV、HIV抗原抗体的500例患者血清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抗HCV、HIV抗原抗体,提取核酸定性检测HBV DN...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了解本站采取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血液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15日~2014年6月底共计39236份献血者标本的 ELISA 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IV)和 NAT 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9236份标本中 NAT 阳性220份,阳性率为0.56%;ELISA阳性(HBsAg、抗-HCV、抗-HIV 3项)199份,阳性率为0.51%;NAT、ELISA 阳性157份,占0.40%;ELISA 阴性 NAT 阳性63份,占0.16%,鉴别出27例 HBV -DNA 和1例 HCV -RNA;NAT 阴性 ELISA 阳性42份,占0.11%,ELISA 双试剂检测阳性与 NAT 阳性符合率为78.9%,HBsAg、抗-HCV、抗-HIV 双试剂阳性与 NAT 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0.3%、66%、100%。结论:NAT 与 ELISA 平行检测血液筛查模式既能够防漏互补,同时也可以缩短血液检测周期,保障血液的及时安全供应。  相似文献   

11.
核酸检测方法在献血员肝炎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核酸检测方法应用于献血员肝炎筛查,了解某地区血液安全水平和常规血液筛检中两次酶免检测方式的可靠性。方法44份Murex-abbott抗-HCV阳性标本经科华酶免试剂复检后,使用罗氏COBAS Ampliscreen单独检测HCV RNA;486份来自某地区的合格献血标本采用24份标本混合检测的方法,用罗氏COBAS AmpliScreen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果44份标本用科华酶免试剂复检,结果只有13份标本呈抗-HCV阳性;3份HCVRNA阳性标本中1份为科华试剂检测抗-HCV阴性。486份合格献血标本进行罗氏COBAS AmpliScreen 24份混合形式筛检后,发现3例HBV DNA阳性标本,阳性率为0.62%,未发现其他核酸标记物阳性的标本。结论我国血液筛查的HBsAg检测存在漏检的现象,在常规血液筛检中,NAT检测只能作为酶免抗体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如果NAT能取代我国血液二次酶免筛检中的一次,则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浩源核酸筛查系统运行以来的检测数据,评估该系统在无偿献血核酸检测(NA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浩源核酸筛查系统运行情况、献血者标本检测数据及2019年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NCCL)、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IC)核酸检测室间质评样本的反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浩源核酸筛查系统共检测57 434例标本,混检阳性pools数69个,其中34个pools拆出阳性标本,阳性标本共37例(其中3个pools各检出2个标本),有效拆分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28%(34/69)、0.06%(37/57 434)。运行期间设备故障6次,无效pools 59个,31例阳性标本的复检符合率为87.1%(27/31)。10个NCCL标本检测结果与反馈结果一致,15个CITIC标本中有3个低浓度HBV DNA标本初次检测未检出核酸,再次检测为反应性。结论浩源筛查系统能在酶免阴性标本中检出核酸阳性标本,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和整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3.
PCR与ELISA方法检测HBV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临床用血血样不同筛查模式的应用效果,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方法对不同时期临床用血采用不同传染性救病筛查模式进行筛查,并考核其安全性。结果自1997年开始,按照国家规定,临床用血安全性筛查项目包括HbsA异、抗-HCV、ALT、梅毒和抗-HIV。1997年检测个体卖血血样3442份,报废血样3份,报废率为0.08%。无偿献血血样28650份,报废血样4077份,报废率为14.23%;1998~2002年检测无偿献血血样206948份,报废血样12479份,报废率下降到6.03%:2003年检测无偿献血血样44529份,报废血样1465份,报废率再次下降到3.29%;2004年起对16592例无偿献血HBsA异、抗-HCV、抗-HIV ELISA方法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PCR法复检,重新发现HBsA异阳性标本8例,为0.048%。结论对无偿献血者采血前进行快速筛查,能有效降低无偿献血的报废率,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性,减少临床用血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CR与ELISA法在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中的差异。方法:用PCR和ELISA法对803例疑似乙肝者做了HBVDNA和乙肝五项指标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在HBsAg(+)的736例中HBVDNA阳性率58.77%。HBeAg(+)的353例中HBDNA阳性率为96.3%。HBeAg(-)的408例中HBVDNA阳性率为23.0%。HBsAg和HBeAg均(-)的25例中HBVDNA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17.
熊异和 《吉林医学》2012,33(7):1398-1399
目的:探究国产两种HBsAg ELISA诊断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两个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29874份献血标本进行筛查,对筛查为HBsAg阳性的样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确证实验,同时做HBsAg滴度分析,评估试剂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29 874份标本中共捡出HBsAg阳性241份,确证阳性为122份,阳性率为0.81%。在241份初筛阳性标本中,国产A试剂检出HBsAg阳性213份,国产B的HBsAg阳性为172份。国产A、国产B最低检出量分别为0.32ng/ml和0.45ng/ml。结论:不同厂家ELISA试剂的检出率存在差异,为降低经输血传播HBV的风险,血液筛查HBsAg要采用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进口试剂或核酸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18.
输血是感染HBV、HCV和HIV的主要途径之一,其直接原因是血液病毒检测漏检,而90%左右的血液检测漏检是由"窗口期"引起的。通过对血液进行输血相关病毒的NAT检测,可有效缩短窗口期,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CR与ELISA 2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无偿献血者标本300份,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用ELISA法检测抗-HCV和HbsAg,用RT-PCR检测HCV-RNA和HBV-DNA.结果:抗-HCV阳性标本26例阳性率为8.7%,经RT-PCR检测,HCV-RNA均为阳性,抗-HCV阴性的标本中有2例HCV-RNA为阳性.HCV-RNA的阳性率为16%,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份标本中HBsAg阳性和HBV-DNA阳性比率分别为11.3%和12.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存在一定的漏检现象,应用RT-PCR检测HCV-DNA利于早期诊断,也是筛选献血员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袁军  张艳  詹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03-170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检测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0例乙型肝炎患者,均给予核苷(酸) 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采集血清标本进行HBV-LP、HBV-DN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HBV-DNA拷贝组的HBV-LP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LP含量与HBV-DNA拷贝数具有正相关关系;HBV-LP、HBeAg、HBV-DNA阳性率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治疗6个月及12个月HBV-LP的阳性率均高于HBV-DNA的阳性率(P<0.01).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HBV-LP的灵敏度降低,特异度升高,阳性预测值降低,治疗后12个月时,HBV-LP的灵敏度最低(93.28%) ,特异性最高(53.01%).结论:HBV-DNA阴转并不意味着肝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消失,联合检测HBV-LP以检测病毒复制,对抗病毒治疗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