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从天然林完真性、生长性、结构稳定性和健康性等4个方面进行衡量,通过梳理我国森林认证体系CFCC系列标准中涉及天然林质量的要求,勾画出森林认证通过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天然林林地保护、天然林抚育更新、天然林灾害防控、资金保障等5个路径提升天然林质量的作用机制,并以甘肃小陇山百花林场为案例评估实际效果。结果显示,森林认证对天然林面积、蓄积、林龄结构、森林覆盖率等质量指标均有提升作用。提出建立天然林保护与森林认证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设立支持天然林森林认证的专项资金、优先推进森林经营认证、建立认证直通车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森林病虫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原则和理论基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章阐述了森林病虫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意义,提出了森林病虫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基本原则,以持续发展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森林生态资源核算理论和林价及林地资产价位理论等作为评价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森林病虫灾害经济损失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3.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是影响森林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可以烧毁林内的幼苗、幼树,影响森林更新,破坏森林的结构,影响森林质量,危及森林生态平衡,烧毁林区设施,造成物质财产的重大损失,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森林火灾损失进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对有关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造成的灾害逐年增加,灾害损失评估也越来越得到林业管理部门和研究部门的重视,构建一套适宜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方法】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和可比性原则,采用技术经济法、重置成本法、防护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和支付意愿法等构建了一套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结果】3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直接经济损失、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及社会效益损失;14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林木经济损失、林果经济损失、预防治理费用损失、造林营林费用损失、涵养水源功能损失、保育土壤功能损失、固碳释氧功能损失、积累营养物质功能损失、净化大气功能损失、森林防护功能损失、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损失、森林游憩损失、森林文化损失及非林业行业损失,30个三级指标分别是森林蓄积量损失、林木生长量损失、木材等级降低损失、林果产量损失、林果质量损失、预防费用损失、治理费用损失、造林费用损失、营林费用损失、调节水量损失、净化水质损失、固土损失、保肥损失、固碳损失、释氧损失、积累氮损失、积累磷损失、积累钾损失、积累有机肥损失、提供负离子损失、吸收污染物损失、降低噪音损失、阻滞降尘损失、农田防护损失、牧场防护损失、路渠防护损失、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损失、游憩环境影响损失、森林文化影响损失和与森林有关的非林业行业损失。该评估指标体系规范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各项评估指标的含义与定量计算模型,森林游憩、森林文化以及非林业行业的社会效益损失评估难以做到完全统一量化,可以采用支付意愿法进行计算,也可以采用调查法直接计算经济损失。【结论】应用该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就某一地区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进行系统地评估,也可以为其他森林火灾、森林气象灾害和森林滥砍滥伐等造成的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同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灾害损失计算模型也同样适用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效益评价。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灾害损失评估以及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森林病虫害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文章从森林病虫害灾害的自然属性出发,对森林病虫害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索。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所发挥的功能与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病虫害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损失经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估方法;提出通过定量和半定量折算的方式计算出各项评估指标值,将造成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以货币数值形式反映出来,实现定量评价的目标;同时,以福建省受灾森林为例,对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经济损失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冰冻灾害造成福建省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方面的价值损失分别为107.906,80.228,52.617,27.782和0.720亿元·a-1,共造成生态服务价值的间接经济损失达到269.253亿元·a-1,给福建省林业造成直接提供产品价值的经济损失为45.975亿元.说明冰冻灾害造成森林间接使用价值的损失远大于森林直接提供产品价值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以森林蓄积生长量、乔木树种多样性、植物生物量、植被覆盖度、有机质含量、森林灾害程度作为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森林健康评估体系,并结合133个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生态监测固定样地调查数据,评估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广东森林健康指数平均值为0.41,基本处于亚健康状况;天然林优于人工林,中龄林优于近成熟林;树种结构越复杂,森林健康指数就越高。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整个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决定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2012年对嫩江县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进行监测,本文依据本次的监测成果,从重点生态公益林的面积、蓄积、森林资源质量等资源现状着手,分析了森林结构、森林自然度、森林破碎程度、森林健康、森林灾害状态、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功能等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发展状况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FAO于2006年2月发布的《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从森林分布、面积、质量、权属、特征、功能和灾害等方面,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全面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森林资源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从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增强森林灾害防控能力和强化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等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资源发展历程给予我国的启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林业资源管理》2016,(6):106-110
快速理赔是政策性森林保险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介绍了森林灾害不确定性导致承保及投保两方面的不利影响,指出了快速、准确理赔对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的作用,分析了典型森林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手段,以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主要林区为例开展了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森林灾害监测与评估。对卫星遥感技术在政策性森林保险快速理赔中的潜力、问题与前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以2013—2014年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周缘不同森林植被和不同区域森林鼠(兔)害灾害损失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森林鼠(兔)害造成的灾害损失总计89 383.17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7 554.76万元,生态服务功能损失58 448.86万元,社会环境损失23 379.55万元。该评估体系可应用于灾害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2.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能够客观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状况,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东蕉岭生态公益林进行森林质量评价,构建生态公益林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得到综合质量评分值。结果表明:采用林分对环境的影响和林分稳定性两大类10个评价指标(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活立木公顷蓄积、龄组、优势树种、树种结构、森林群落结构、植被盖度、灾害等级)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该地区森林质量状况。其中,植被盖度对森林质量影响较大,郁闭度和树种结构次之,优势树种影响较小。总体来看,蕉岭生态公益林资源质量等级为中等,主要表现为植被盖度较高,郁闭度良好,活立木公顷蓄积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处于中等水平,受灾程度轻,森林群落结构较完整,优势树种以本地优势树种为主,树种结构以相对纯林和纯林居多、混交林较少,林分以中龄林和过熟林居多。蕉岭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应加强森林抚育,注重林分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与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病虫灾害是病原物或昆虫、树木、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加剧、调节功能失调后的产物。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对病虫灾害自我调控功能的基础条件。在林分尺度基础上,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对病原物和害虫建群和危害的影响机制,提出以生态调控策略为理论基础,以调控林分组成和结构为切入点,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对病虫灾害自我调控的自组织机理,为实现我国森林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森林灾害防治投入及其结构与森林灾害防治投入原则,重点对福建省森林灾害防治投入的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研究,指出福建省森林灾害防治投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持续高发,严重地危害着森林的健康生长。科学系统地评估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是森林防灾减灾决策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明确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的具体内容,从评估的指标体系、方法两方面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研究进展做了阐述,并在研究现状认识的基础上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西山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质量主要存在有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占比大的树种结构不合理,中幼林比重高的龄组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效益低下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质量提升对策,并探讨了实施达到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甘河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为基础数据,从森林结构、森林灾害、森林健康、森林破碎度、森林自然度、植被类型等6个方面对森林生态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以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为评价因子,进行了定量评价。甘河林业局森林生态状况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与灾害等级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火灾灾害等级是指森林火灾发生之后 ,根据森林受害程度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沙尘暴等次生灾害对人类经济等方面的危害程度 ,以平均值计量并划分的等级。它能全面反映森林火灾灾害的实际情况 ,有利于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因此有必要对森林火灾灾害的等级划分进行系统研究。1 森林火灾灾害损失的界定1 1 森林火灾灾害划分直接灾害 :火灾直接造成的灾害。包括受害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珍贵野生动植物、建筑物、铁路、通讯设施、人员伤亡等。次生灾害 :由于森林保护作用的消失而带来的灾害。次生灾害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次生灾害源 ,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与分析,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目前存在森林生态功能不强、健康状况不良、景观效果不佳和森林游憩不足等问题.为全面提升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森林景观质量,根据牛首山森林景观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生态景观、拓展服务功能、优化景点结构、突出景观特色和重视色彩设计等森林景观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外森林冰雪灾害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将森林冰雪灾害的致损因子总结为地形因子、林分因子和气象因子,涉及的具体指标分别为坡度、坡向、坡位、海拔、树种组成、林分龄组、林分密度、温度、风速、累计霜冻/降雪日数、积雪持续日数、积雪深度。分析认为,筛选可适用于较大尺度森林冰雪灾害研究的通用致损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森林冰雪灾害评估体系研究将是未来森林冰雪灾害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