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引进产品中的关键零件主减速器壳体(图1)上有三个大螺纹孔。其中M137×1.5-6H螺孔,由于结构限制,无法采用普通机床加工。我们在HRSB型卧式加工中心(日本三井精机株式会社生产,配备 FANUC 6MB数控系统,工作台630 × 630mm,刀库容量46把)上,采用工序集中原则,在加工其它部位的同时,将这三个大直径螺孔加工出,保证了各项精度要求。 一、加工原理 根据有关资料[1][2][3],我们采用圆柱螺纹铣刀 (图2),利用加工中心的三座标联动功能,铣成螺纹。加工时,圆柱螺纹铣刀轴线与螺孔轴线平行,铣刀在绕螺孔表面公转一周的同时,工件沿轴向移动一…  相似文献   

2.
螺纹铣是一种先进的螺纹加工工艺方法。本文以某公司的压缩机缸体生产为例,指出了传统螺纹加工工艺的缺点,阐述了螺纹铣的优点和实际应用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零部件》2008,(4):104-104
HDR系列卧式加工中心是大连机床集团(DMTG)研制开发生产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卧式加工中心机床,该机床广泛使用于军工、航天、汽车、模具、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箱体零件、壳体零件、盘类零件、异形零件的加工,零件经一次装夹可自动完成四个面的铣、镗、钻、扩、铰、攻螺纹的多工序加工。  相似文献   

4.
金涛 《中国机械》2014,(19):44-44
机油泵在汽车的整个柴油机的燃油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看作是柴油机中润滑系统的心脏,直接的影响着柴油机的整体性能,特别是对柴油机的技能效果与使用的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机油泵的壳体加工又是直接影响着机油泵制造的生产效率,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对机油泵的壳体加工进行优化处理,不仅可以大大的缩短该工艺的加工时间,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油泵的制造效率,为制造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文章首先通过汽车发动机中机油泵的主要工作原理进行简要的概述,然后对东风标致307中型号为TU5JP的机油泵的结构与加工的工艺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从而降低该款机油泵的生产成本,充分的提高柴油机的性能指针。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控加工的发展,普通数控车、铣已无法满足产品加工的要求。对于六方套零件的加工,采用数控车、铣加工工序多,加工时间长,效率低。采用数控车铣复合加工可以缩短产品制造工艺链,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加工精度。本文主要介绍六方套零件的工艺分析、切削用量的选择和车铣复合中心编程。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的产品中,有一接头见图1。材料为ZG45铸钢,加工方法为划→车→铣→钻。铣床以车削后的M36×2螺纹内孔和A基准面定位,加工尺寸42±0.2和74共4面,并与M36×2螺纹孔中心对称,对称度0.2mm。按此方法加工出来的工件,有26%的工件由于M36×2螺纹孔中心对称度超差而成为废品。主要原因是芯轴与M36×2螺纹内孔有间隙,因此,需要改进加工方法,保证加工质量。经分析,以铣后42±0.2两面,作为定位基准比较合理。同时也要调整工艺路线,先铣后车,这就需要一个车削夹具。(1)车削夹具定位与结构我们选择以铣后的42±0.2两面,33±1里面、底面为定位面…  相似文献   

7.
(i5M4.5)VMC850B立式加工中心主要用于加工板类、盘类件、壳体件、模具等精度高、工序多、形状复杂的零件,可在一次装卡中连续完成铣、钻、扩、铰、镗、攻螺纹及二维三维曲面,斜面的精确加工,加工实现程序化,缩短了生产周期,从而使用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款具有超高性价比的经典型产品。(i5M4.5)VMC850B总体布局为立式框架结构,机床采用十字移动工作台,主轴箱沿立柱上下移动,通过主轴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以及十字移动工作台的直线运动实现机床的联动功能。该产品是沈阳机床历经2年时间开发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中心机床。  相似文献   

8.
涡轮增压器壳体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加工中间孔与轴孔安装孔之间的槽时会造成零件结构的形变,导致加工的零件不能满足图纸的公差要求,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车床加工工艺进行生产工艺优化,将中间孔与轴承安装孔间的槽加工放置在了粗加工工序的后面,同时是在精加工工序的前面,使得两孔之间槽的加工引起的变形会在精加工工序消除掉,确保了孔加工的形位公差以及形位公差能够正常的测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航空产品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不断深入,传统钳工加工螺纹的方法效率低、工艺不稳定,为此对小螺纹(M3以下的螺纹)和ST螺纹(安装钢丝螺套的螺纹)进行了数控加工研究,通过对M2.5、ST3、ST5、ST6和ST8螺纹的数控加工试验,确定了小螺纹及ST螺纹的加工方式和刀具的选择,保证了零件加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试验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得出了一些经验和结论,为小螺纹和ST螺纹的数控加工这一难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闭门器壳体底平面是其余工序加工的基准面,其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其他工序.随着产量的增加,为了提高加工效率,设计了一台转盘铣,在质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1.
《轴承》2020,(1)
针对铝青铜保持架传统加工工艺无法满足现有保持架精度的要求,开展铝青铜保持架加工工艺的研究,通过优化工艺加工流程,将兜孔工序安排在终磨外径面、终车内径面工序后,兜孔加工由原来的"钻孔"优化为"铣孔",预制孔用方形代替圆形。改进工装模具,优化刀具参数,同时采用新设备代替手工去毛刺,严格控制加工过程,最后达到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车铣复合机床能够完成一次装夹下的所有加工工序,避免了多次换装引起的加工误差,加工质量好,加工效率高。然而由于该类机床结构复杂,加工中主轴运动形式多样,在复杂零件的首件加工中往往存在干涉、碰撞等潜在风险,给机床的高效使用和安全带来较大危险。文中基于VERICUT虚拟仿真平台,构建车铣复合机床的虚拟仿真加工系统,并对一液压壳体零件和五轴叶轮零件进行仿真加工,检验NC程序中存在的错误,预判加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进而实现对加工工艺的提前改进,提高了车铣复合机床的加工效率,同时保障了实际加工中机床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某型发射装置生产过程中,减振片与锁制器壳体之间的修配工序严重影响产品整体的装配进度。应用装配精度的保证方法理论,对减振片及锁制器壳体的设计、工艺、加工、装配等整个加工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设计方面,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从而省去了装配过程中的修配工序,显著提高了锁制器的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些产品加工过程中,即有车序,又有螺纹孔,但车铣机床只能钻、攻较小的螺纹,较大的螺纹无法进行加工的问题,通过对SIEMENS 840D系统车铣复合机床铣削功能的研究和系统参数的修订,经过多次的调整和试验分析、改进,总结出了一套SIEMENS 840D系统车铣复合机床铣削螺纹的工艺方法和专用程序,成功解决了车铣复合机床铣削螺纹的难题,提升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放眼世界,目前在加工中最常见的铣削工序是方肩面铣,这也意味着这种特殊的棱形金属切削策略在生产效率、可用性和产品质量的改进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机械传动》2016,(12):106-110
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大一部分传动比大并且大轮的节锥角在60°以上的弧齿锥齿轮副,其从动大轮可以考虑采用精锻工艺生产,小轮采用常规铣齿工艺与大轮相配。根据以上加工方法,设计具有良好啮合性能的齿面加工参数,并根据该加工参数创建齿轮副的精确三维模型,本模型可以用于制作弧齿锥齿轮的精锻大轮模具。以一对弧齿锥齿轮为例,完成了大轮的精锻工艺试制,以及小轮的铣齿配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精锻大轮的齿距误差精度可以控制在7~8级,小轮通过铣齿加工与精锻大轮相配,齿面接触区良好。本工艺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弧齿锥齿轮的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增大齿轮副的整体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汽车调整臂壳体工件的加工精度与效率,针对铣削前后两平行端面工序,提出一种快速装夹铣削夹具。该夹具能够利用卧式铣床一次走刀完成两个工件的该工序加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剖析夹具的整体结构和夹紧力计算,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确定夹具的易损位置,指导夹具后期维护。对调整臂壳体工件进行模态分析与变形分析,避免加工共振并确保夹具满足加工精度要求。该夹具大幅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与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生产实践中常用弧齿锥齿轮铣刀加工弧齿锥齿轮。文中介绍了该类铣刀刀齿铣削工序所用夹具——圆铣花盘的设计原理和应用,完善了铣刀刀齿齿形面的粗加工工艺,提高了刀齿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蜗轮蜗杆箱体的加工生产为例,论文介绍了如何在加工中心上进行箱体零件加工。阐述了如何进行夹具设计及改造、如何使用"铣孔-镗孔"的加工工艺及螺纹梳刀铣削螺纹等方法对加工过程进行优化。实践证明,夹具的设计方案及加工优化方案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为钢厂生产的铸铁机中有一种支座零件,材质HT200,如图1所示,属大批生产类型。工艺过程是:①铸造毛坯→②清理→③退火处理→④铣底平面E→⑤铣支耳A和D外面→⑥铣支耳B和C内面→⑦铣U槽→⑧钳工钻攻两侧4×M8→⑨专机钻底4×16mm。其中工序⑤在X62卧式升降台铣床上用普通盘铣刀完成,工序分为2个工步:第一,以支座底方一长坯边定位,铣支耳一外侧A面。第二,调头,再以加工过的外侧A面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