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上游法尾矿坝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游法尾矿坝是我国尾矿坝的主要坝型,其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我国上游法尾矿坝在筑坝、渗流、排渗、地震反应、管理、监测以及环境影响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并着重介绍了大石河尾矿坝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基于渗流的上游法尾矿坝研究的几个建议。这些内容对指导上游法尾矿坝设计以及中后期管理,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搜集分析国内外上游法尾矿坝的地震灾害事例基础上 ,对上游法高尾矿坝的抗震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上游法高尾矿坝的抗震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搜集分析国内外上上游法尾矿坝的地震灾害事例基础上,对上游法高尾矿制度的抗震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袁兵 《采矿技术》2008,8(3):26-28
目前正在设计或建设的河南洛阳栾川的多个新建或扩建的选厂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生的尾矿量越来越多,采用尾矿上游法堆坝的尾矿上升速率越来越快,上升速率甚至达到20 m/a,根据工程实践对尾矿上游法高速率堆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放矿、堆坝改进措施和排渗系统设置方案,为高速率堆坝提供了基础技术.  相似文献   

5.
余震动对上游法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游法尾矿库利用库内尾矿堆筑后期子坝,其库内尾矿在矿山生产期内长期处于欠固结状态,密实度较低,结构松散,对地震作用非常敏感,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液化区,导致坝体失稳。结合某一上游法筑坝的尾矿库工程研究项目,分析余震动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所得成果可以为类似尾矿坝工程抗震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内大多数尾矿坝都是采用上游法筑坝,上游法筑坝与下游法筑坝相比,筑坝工艺简单、经济,但其稳定性不如下游法。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我国尾矿坝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但目前有不少矿山的尾矿坝都相继进入中晚期,尾矿坝逐年增高,其安全稳定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近几年来,少数矿山的尾矿坝发生了溃坝事故,如1985年东波铅锌矿尾矿库和山西塔儿山铁矿尾矿库溃坝,1986年黄梅山铁矿尾矿库溃坝等都带来严重危害和损失,因而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各矿山的重视。为  相似文献   

7.
搞好尾矿坝的中后期技术管理,是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生产实践中介绍了上游法尾矿坝的中后期技术管理方法,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8.
安徽地矿局322地质队与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联合开发辐射井降低尾矿坝浸润线新技术,首次用于湖北省武钢金山店尾矿坝,取得成功,填补了我国尾矿坝治理技术史上的一项空白。目前,我国大多数尾矿坝均采用上游法筑坝,这种筑坝方式堆成的坝浸润线偏高,有的渗、透水在坝面溢出,  相似文献   

9.
上游法尾矿库一般采用水力充填方式放矿,并利用库内沉积尾矿堆筑后期子坝,其库内尾砂在矿山生产期内长期处于欠固结状态,密实度较低,结构松散,坝体内部常年存在一定的稳定地下水线即浸润线,上游法尾矿坝的这种特殊结构形式,使得其对地震作用非常敏感,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液化区,导致坝体失稳。本研究结合某一上游法尾矿库工程研究项目,分析坝体浸润线对尾矿坝地震液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游法尾矿库一般采用水力充填方式放矿,并利用库内沉积尾矿堆筑后期子坝,其库内尾砂在矿山生产期内长期处于欠固结状态,密实度较低,结构松散,坝体内部常年存在一定的稳定地下水线即浸润线,上游法尾矿坝的这种特殊结构形式,使得其对地震作用非常敏感,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液化区,导致坝体失稳。本研究结合某一上游法尾矿库工程研究项目,分析坝体浸润线对尾矿坝地震液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