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航  张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61-3863
通过时汉唐时期长安的园林景观介绍,强调了文化在西安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西安城市的悠久历史文化,提出建立能够反映西安历史文化底蕴的道路植物及广场绿地景观的一些建议,以体现古城风貌,把古城的文化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入其‘中,并与皇城复兴计划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中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定市环古城河道是与古城相伴的产物。由于近代城市的发展,保定环古城河道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从而导致其传统风貌的消逝。本研究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理顺保定环古城河道的历史演变过程,在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基于河道与城市形态整体保护、河道与城市景观多元融合理论,在历史水文化、景观水文化、社会水文化三方面对保定市环古城河道提出复兴策略。  相似文献   

3.
街道作为古镇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串联路径,其景观优化有助于提高古城的品味。本文运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丽江大研古镇和束河古镇进行综合分析,提出13个绿化景观影响因子。经过运算剔除影响较小的9个因素,提取对街道绿化影响最大的4个景观要素(植物层次、植物色彩数、环境协调性及植物胸径)对街道绿化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出景观效果优良的街道绿化模式,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和优化古城街道绿化理论依据及建议,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丽江的古城风貌,以维系景观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荆州古城的旅游资源特点,讨论了荆州古城景观设计的3个立足点:楚文化历史、三国文化和古城水文化,并设计了以旅游导向的古城景观系统,包括古城标志性景观,人文景观,古城道路、交通景观和城市的边界景观。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和发挥岳阳市内河湖水系的生态、景观、生活、生产等综合效用,针对岳阳古城伴随城市化建设出现的内河湖水系生境破碎、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加速下降的现状,提出了以贯通岳阳古城内河湖水系为基础、以"一环两带五片六廊"为架构的岳阳市主城区水系景观生态规划总体方案,并从水系联通设计、岸线设计、滨水区设计、廊道设计、水质保护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西安城市整体水环境的构建进行研究。[方法]从城市规划层面对"长安八水"整体恢复和构建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则进行讨论,并对从长期规划策略和逐步建设实施 2 个层面来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结果]提出在恢复"长安八水"城市景观基底时,必须从构筑城市整体水环境角度进行统筹规划,改变线性代谢模式,建设城市水系循环网络;结合现有城市水环境的状况,尝试就地解决城市雨、污水的自循环净化;整体考虑城市集水、存水、引水等工程的联系和贯通,由点及面逐步恢复城市作为生态节点的基本"新陈代谢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结论]主动把握古城西安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机会,统筹规划设计、实施和保护城市水环境系统,将有助于重塑古城水系,重建宜居城市环境;更有助于彰显"长安八水"的城市生态和文脉特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和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西安城市整体水环境的构建进行研究。[方法]从城市规划层面对"长安八水"整体恢复和构建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则进行讨论,并对从长期规划策略和逐步建设实施2个层面来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结果]提出在恢复"长安八水"城市景观基底时,必须从构筑城市整体水环境角度进行统筹规划,改变线性代谢模式,建设城市水系循环网络;结合现有城市水环境的状况,尝试就地解决城市雨、污水的自循环净化;整体考虑城市集水、存水、引水等工程的联系和贯通,由点及面逐步恢复城市作为生态节点的基本"新陈代谢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结论]主动把握古城西安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机会,统筹规划设计、实施和保护城市水环境系统,将有助于重塑古城水系,重建宜居城市环境;更有助于彰显"长安八水"的城市生态和文脉特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和可能。  相似文献   

8.
张韵  马贝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43-15244
重点论述了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修复与保留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提出利用文化遗址推进城市景观发展的主张,并以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对城市景观的利弊进行分析,得出要利用文化遗址塑造城市景观新面貌,从而探讨文化遗址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法和层次分析AHP法对所调查古城植物景观状况作初步分析,对塑造古城植物景观特色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对这些构成要素进行重要性排列,以期为以后的古城植物景观特色营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田大方  程思  任君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35-7236,7255
以临海古城滨水区为例,探析其景观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对古城滨水区景观特点,景观构成要素及影响要素的阐述,为今后的再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唐代园林特征与西安城市规划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930-2931
以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唐代园林为例,尝试从文化特征、生态特征和规划特征3个方面描述唐代园林特征,探索唐代园林文化的发展踪迹,思考西安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古城保护中的文化建设、生态建设、规划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师立德  倪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29-5730
系统地研究府谷古城,对于古城及其古建筑遗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其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府谷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系统地研究府谷古城,对于古城及其古建筑遗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其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府谷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古城旅游中,很多地方政府机关只注重眼前利益,不注重区域经济的长久发展,使古城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针对古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越来越被关注的问题。阐述了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古城保护与开发均衡的机制,并提出了追求均衡状态的政策与制度,为古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束河古镇是丽江坝子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景观形态是束河人文历史延续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旅游发展的根基所在.该文在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古镇历史沿革和总体景观特征,重点围绕束河古镇的自然景观、街巷、建筑、节点的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得出束河古镇景观空间形态具有构建自然历史人文和谐共生的格局,赓续文化基因,展现有力民族精神的特点;并进一步剖析在旅游经济和现代文化的剧烈冲击下,古镇景观空间形态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多种因素,提出束河古镇景观空间形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古城西安发展演进中继承传统元素这一宏观理念之下的微观层次的具体实施,通过调查分析,以及对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关系的比较研究,以西大街和大唐通易坊为例,得出西安古城墙内城市街道设施建设的设计原则,对西安古城墙内街道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玮  陈延  罗梦 《吉林农业》2011,(9):172-172
本文以西安居住区景观中座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些小区的调查统计,对西安居住区景观中座椅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同时对座椅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原则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丽江古城桥梁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30个桥梁景观单元进行景观美学评价。通过景观评价得出直观视觉与感性形态的综合影响因素,提出相应优化建议,提升丽江古城桥梁景观的美学质量,为丽江古城桥梁旅游路线开发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与借鉴。综合运用美景度评价法与语义分析法,构建桥梁景观评价体系,得出影响桥梁景观公众审美偏好的主要因素为植被覆盖率、视野开阔度、环境共生性、桥梁个性度、生态因子、认知因子;根据各桥梁景观单元综合评价得分高低,分析评价者对各景观单元喜好度,提升整体景观美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三线建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独特属性的工业化阶段,留下了数量巨大的工业遗存,受区位、选址、社会关注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没有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本文通过对西安风雷仪表厂进行调查研究,运用乡土景观整合方法,综合分析工业遗产周边乡土景观资源,提出具有适应性的设计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古城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较其他一般城市具有更多的人文、历史积淀,其城市景观的建设特点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的阐释上。以荆州古城文化景观研究为例,初步探讨古城文化景观的生态化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