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施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健脾益肺之方;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能提高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苗药)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性及对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将6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方选经验方"地僵散"为主方,另外根据患者不同兼症给予苗药进行相应的处理。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评价两组病人综合疗效、主要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肺功能等疗效性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评定、主要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肺功能等方面的恢复情况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结论:民族医药结合西医治疗方案能提高临床综合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为临床治疗肺心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1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现察肺心痛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西医常规化治疗基础上,辨证分型为痰湿壅肺证者给予基础方:三拗汤十瓜蒌薤白半夏汤十桔梗汤;肺脾两虚型者在基础方上加香砂六君子;阳虚水泛型在基础方上加苓桂术甘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化治疗.2组均治疗14d.观察2组患者综合疗效评定、主要症状、体征、血气分析结果、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PRO)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评定、主要症状、体征、血气分析结果、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PRO)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痛急性发作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提高总体疗效,改善症状、体征、血气分析结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2008年5月-2011年8月收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7.4%,对照组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安全,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方法:66例CPH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除降低肺动脉高压药物)基础上,辨证施治,口服中药复方煎剂,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4 d综合疗效(ITT,意向性原则),32例中,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死亡分别为9、11、8、3、1,对照组31例中分别为4、7、14、4、2,经非参数秩和检验,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宣肺化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盲法将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属中医痰浊蕴肺证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合用中医宣肺化痰法,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主要中医症状和西医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咯痰、气喘症状、肺部哮鸣音和血气分析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使用中医宣肺化痰法,能够提高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周玉中 《河北医学》1999,5(1):30-32
目的:为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5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用内科常规处理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中药,14d为一疗程。对比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66.7%),有效9例(30%),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mg,加入5%GS40ml静脉注射,不少于5mln,30min后重复一次,然后2mg加入5%GS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脑合剂,静脉滴注,1-2次。两组观察时限均以24h为标准,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纳洛酮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肯定,明显优于肺脑合剂,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性脑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玲 《浙江实用医学》2002,7(4):206-206,215
目的 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 92例COPD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两组 ,通过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 和PaCO2 的变化比较其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动脉血PaO2 和PaCO2 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和羚羊角粉,同时静滴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同时静滴VitB6。治疗2、4小时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有着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10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53例给予持续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止咳祛痰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中西医组54例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流变学等指标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中西医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P均<0.05) ,且优于西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 %和83.02 %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加用具有清肺化痰活血化瘀功效的鱼腥草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 ,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丹红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7.5%,p<0.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肺心病心衰采用丹红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病人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取得较好的疗效。经本组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1%,只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各种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种指标也有明显好转。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复方中药。两组均以15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能降低全血黏度,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CRP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与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状态,下调外周血CRP,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2例,治疗组6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1次/d,连用14d。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测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别显著(P〈0.05),血气分析中氧分压提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值均〈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有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能力和降低血粘度作用,还可提高氧分压和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定期应用可提高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在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同时加服加味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治疗后第1s呼出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第1s呼出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显效12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临床显效6例,好转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104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08例用西医常规加灯盏花素治疗,均连续用药1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08%,差异有显著性(P<0.01).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下降,氧分压上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下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花素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过程中起重要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明华  罗炽权  林本 《当代医学》2011,17(29):153-154
目的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西药治疗,其中包括抗感染、扩血管、解痉平喘、氧气支持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5例患者中显著进步16例,占64%,进步8例,占32%;无效1例,占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中显著进步7例,占28%;进步12例,占48%;无效6例,占24%,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O。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的西医治疗或者中医治疗效果均不如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肺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