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刺五加药材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了刺五加药材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Zorbax SB-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流速:1.0 m l/m in,分析时间:90 m in。结果共标示出刺五加药材指纹图谱中24个共有峰。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测试软件,以夹角余旋为测度,测得10批刺五加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均在0.90~1.00之间。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刺五加药材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有效控制刺五加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北美刺人参(Oplopanax horridus,OH)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药材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以紫丁香苷为对照品建立了O.horridus茎皮的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C18 column(250mm×4.6 mm,5μm),预柱Zorbax(12.5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210nm.对11批茎皮药材进行了相似度分析,并同东北刺人参(O.elatus Nakai,OE)茎皮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相同种类药材的相似度较高,大于0.9,采用聚类分析可以聚为一类.结论 指纹图谱可用于刺人参药材不同种类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评价香加皮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以香加皮药材为研究对象,应用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 asil C18(250 mm×4.6 mm,5μm),乙腈-0.025%磷酸水二元梯度洗脱模式,流速为1.0 m l/m in,检测波长为220 nm,建立了15批不同产地香加皮样品的RP-HPLC色谱指纹图谱。结果:对各产地药材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相似度分析结果,将香加皮药材分为4类,选定其中6批优质样品建立共有模式,并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版”对各产地药材进行了质量评价。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为有效控制香加皮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林下山参的人参皂苷含量分析和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 HPLC 测定林下山参、园参及红参中3种主要人参皂苷-Rg1、-Re、-Rb-的含量;采用HPLC建立林下山参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人参皂苷含量测定HPLC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流速1.0mL·min-1,分析时间100min;指纹图谱HPLC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流速1.0mL·min-1,分析时间90min.结果:园参、红参和林下山参的人参皂苷Rg1、Rb1含量测定值没有显著性差异,-Re的含量测定值有差异,林下山参园参红参;共标示出林下山参药材指纹图谱中19个共有峰.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测试软件,以夹角余弦为测度,测得10批林下山参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均在0.90~1.00.结论:人参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测定林下山参的3种皂苷的较好方法;本实验所建立的林下山参药材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有效控制林下山参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猫人参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4.6 mm×25 mm,5μm)色谱柱,DIKMA EasyGuard C_(18)(10 mm×4.6 mm)保护柱,乙腈-0.5%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流速1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相似度,建立不同产地猫人参指纹图谱。结果 13批猫人参的HPLC指纹图谱有24个共有峰,7个样品相似度在0.8以上,3个样品的相似度在0.7~0.8范围,3个样品的相似度小于0.7。结论首次建立中药猫人参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简便、可靠,可快速有效的对猫人参药材进行鉴定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假茼蒿药材HPLC指纹图谱,对多批次药材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Phenomenex C_(18)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328 nm,柱温30℃;建立假茼蒿药材HPLC指纹图谱,对13批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假茼蒿药材HPLC指纹图谱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较好;13批假茼蒿指纹图谱相似度0.97;对13批药材进行聚类分析,总共可聚为4类。结论:将HPLC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相结合,可对假茼蒿进行质量评价,可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HPLC对15批不同采集地的蒙药肋柱花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采用相似度评价蒙药肋柱花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YMC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运用色谱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蒙药肋柱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5个共有峰,指认了5个共有峰,15批次肋柱花药材与生成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881~0.997。结论首次建立肋柱花药材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人参药材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HPLC-ELSD法建立人参药材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气体压力25psi、增益500、加热器级别66%、漂移管温度75℃。结果以人参皂苷Rb1为参照物,通过对10批吉林通化产的不同批次的人参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标定了9个共有峰,并利用《中国药典》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计算出其相似度均在0.99以上。结论该方法可为更好地控制人参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袁晓  高俊飞  袁萍 《中药材》2012,(5):709-711
目的:建立茜草药材HPLC-DAD指纹图谱,提供茜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 C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分析时间为60 min。结果:6批茜草药材指纹图谱的平均相似度大于9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不同产地茜草药材指纹图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黄管秦艽U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6,(8)
目的:建立黄管秦艽和大叶秦艽的UPLC指纹图谱,对两者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依据。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ACQUITY UPLCBEH C18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甲醇-0.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分析指纹区和特征峰。结果:标定了黄管秦艽13个共有峰,13批黄管秦艽药材都有较高的相似度(0.976~0.997),用于指纹图谱适用性检验的大叶秦艽与黄管秦艽也有较高的相似度(0.99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黄管秦艽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龙爪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 ,以醋酸乙酯 -甲酸 -水 (8∶ 1∶ 1)为展开剂 ,展开 ;以三氯化铝和碘蒸气分别显色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龙爪槐花中含有与槐花中相同的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龙爪槐花中芦丁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广东产地的珍珠草对HepG2.215细胞HBeAg和HBsAg两抗分泌和病毒DNA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测定珍珠草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用ELISA法检测珍珠草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珍珠草对HepG2.215细胞HBV DNA合成的影响。结果珍珠草在HepG2.215细胞上的TC50为207.8 g/L,对HBsAg、HBeAg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0.72 g/L、53.38 g/L,相应的治疗指数分别为3.42和3.89;最大浓度500 g/L对HBV DNA合成的抑制率达52.92%。结论广东产地的珍珠草在体外抗乙肝实验中仅高浓度组对病毒DN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两重病毒抗原的分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显示广东珍珠草可能通过干扰成熟病毒的包装以达到抗乙肝功效。  相似文献   

13.
扣子七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扣子七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GC-MS技术及计算机联用仪首次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鉴定。结果检出106个峰,共检出其中65个组分,已鉴定出36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总含量分别占15.39%和9.22%,且以斯巴醇含量为最高;其次是2,5-十八碳二炔酸甲酯、八氢-1,4-二甲基-7-甲基乙烯奥、4(14),11-桉叶二烯、人参炔醇、4,11-十四碳二烯-环氧醚,烷烃及甾酮类。结论倍半萜烯类化合物为扣子七挥发油主要成分,斯巴醇可作为人参属植物中扣子七与其它植物的主要鉴别成分,含量较高的人参炔醇具有强的生物活性而对扣子七的进一步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山里红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刘荣华  余伯阳 《中药材》2006,29(11):1169-1173
目的:研究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 r.)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金丝桃苷Hyperoside(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 3-O-β-D-glucoside(3),芦丁Rutin(4),槲皮素3-O-[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6)-β-葡萄糖苷]Quercetin 3-O-[-αL-rhamnopyransoyl(1-4)--αL-rhamnopyranosyl-(1-6)--βglucopyranoside](5),牡荆素V itexin(6),6″-O-乙酰基-牡荆素6-″O-acetyl-vitexin(7),牡荆素2-″O-鼠李糖苷V itexin 2-″O-rhamnoside(8),牡荆素4″-O-葡萄糖苷V itexin4-″O-glucoside(9),绿原酸Chlorogen ic ac id(10),熊果酸Ursolic ac id(11),β-谷甾醇-βS itosterol(12),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3),正三十烷醇n-Triacontanol(14)。结论:5和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龙爪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龙爪槐花中提取芦丁 ,开发芦丁新的药源。方法 采集不同花期龙爪槐的花 ,提取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芦丁的含量。结果 龙爪槐花中含有有效成分芦丁。芦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 99.3% ,RSD为 1 .9%。龙爪槐不同时期中含有 5 .6 %~ 1 0 .0 8%的芦丁。结论 龙爪槐花可作为开发芦丁的新的药源植物  相似文献   

16.
红鱼眼的显微结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制定红鱼眼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红鱼眼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茎横切面外韧型维管束环状排列,中柱鞘纤维新月形。叶横切面主脉凸起不显著,叶肉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石细胞众多,孔沟明显;棕色块易见。结论以上显微特征稳定,可作为红鱼眼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越南槐(山豆根)和多叶越南槐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越南槐(山豆根)和多叶越南槐的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谱图检索和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植物共有22个相同成分,主要为长链脂肪酸,两者含量最高均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烯酸和十六烷酸。结论越南槐(山豆根)和多叶越南槐的的脂溶性化学成分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8.
龙爪槐花中芦丁的薄层及紫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龙爪槐花中的芦丁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集不同花期龙爪槐的花,提取后用薄层层析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芦丁的定性鉴别。结果:龙爪槐花中含有有效成分芦丁。结论:龙爪槐花可作为开发芦丁新的药源植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薄层扫描法测定龙爪槐槐叶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 取龙爪槐叶干品 ,用乙醚提取 ,弃去醚层后 ,用甲醇提取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芦丁的含量。结果 芦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97.3% ,RSD为 1.9%。结论 本法适用于龙爪槐槐叶中芦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广防己肾毒性及配伍解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广防己水煎液的慢性肾毒性及其分别与大黄、川芎、桂枝、茯苓、黄芪等中药配伍后肾毒性的改善情况。方法:通过测定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碱性磷酸酶(AKP)、尿溶菌酶(Lys)的含量,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变化及肾脏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探讨广防己慢性肾毒性及不同配伍药物对其的拮抗作用。结果:与空白组对照,大剂量广防己组尿AKP明显升高(P<0.05);与大剂量广防己组对照,配伍桂枝组、黄芪组尿AKP明显降低(P<0.05)。肾病理检查发现大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各组肾脏EGF蛋白的表达基本都是在肾小管呈弱阳性。大剂量组和配伍川芎组个别标本远曲小管TGF-β1蛋白的表达呈强阳性。结论:广防己按药典规定量长期服用未见肾损害,大剂量则对肾小管有轻度损伤;各配伍药物均可减轻其副作用,以桂枝、黄芪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