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第6代TFT-LCD工厂FMCS的实施案例,初步介绍了罗克韦尔在先进的TFT-LCD工厂中FMCS解决方案的应用,说明集成架构在大型电子工厂厂务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及集成架构的优势,特点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通讯行业内本地网的联机计费帐务系统的采集部分,实现位于交换局计费文件的集中采集功能,并通过DCN网络实现各个采集系统的统一监控管理.通过本系统,一方面实现了各地市本地网计费文件的联机采集,使得对市内各交换机计费文件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为电信综合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3.
曾志强  王绍源  谭蓉 《电子技术应用》2012,38(6):132-134,137
针对目前数采监控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共享集成模式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对不同数采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数据共享集成方案。该方案构建了一种异构数据协议模型,通过配置的方式生成不同数采系统的数据协议格式,并能将任意自定制协议进行动态注册或撤消。通过对各采集系统发送的数据进行实时协议识别、数据解析、数据分发与监控显示等处理,实现异构采集数据的共享集成和集中监控。  相似文献   

4.
综采工作面全自动联合采煤机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出了一种综采工作面全自动联合采煤机组的设计方案。该机组采用可视化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CAN总线控制组合开关、电牵引采煤机、液压支架、输送机、工作面沿线扩音电话及智能乳化液泵站等成套设备。实际应用表明,该机组实现了全套综采设备的远程、集中监控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企业不断壮大,业务部门推出基于网络应用的各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急剧增加,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对下属各部门的计算机终端进行统一的的监控和管理,企业需要建设一个满足"集中监控、集中维护、统一管理"现代化计算机终端管理模式,实现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全面提升,对业务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全面监控,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6.
武钰  严军 《工矿自动化》2011,37(11):98-100
分析了目前瓦斯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固定式瓦斯监控系统存在监控盲区且维护不便,而移动式瓦斯监控系统不能联网监测、存在信息孤岛;介绍了一种无线移动瓦斯监控系统,该系统在便携式瓦斯检测仪中加入了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分站、无线信号收发器及漏泄电缆实现井下无线信号的连续覆盖,通过在工作面等地点布置一定数量的定位器解决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定点、定位问题。无线移动瓦斯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集中、统一管理,以及瓦斯检测数据的实时、自动上传。  相似文献   

7.
煤炭企业中,各系统的数据库大都存于本机,在出现主机软、硬件异常时,会导致数据丢失。因此,将监控主机 联网,把各个监控系统获取的数据存入数据中心,实现各种监控数据的原始性、完整性。本文研究通过建立数据中心服务器,并将各系统的数据库同步到数据存储中心,达到“多机采集,集中存储,统一备份”的关键数据集中存储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集成管理平台北京南站集成管理平台按照统一的接口标准,集成和互联综合显示系统、广播系统、监控系统等多个系统,实现车站内多个系统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功能。各子系统的业务操作集成在集成管理平台上完成,各子系统执行集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发射台机房配备着各种与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息息相关的设备,加强机房的安全集中监控管理是发射中心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该文在分析了发射中心监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保护现有资源投资,将独立的各个系统信息集中在一个综合远程监控管理平台上,变单一传统管理模式为集中管理新模式,实现了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信息共享、统一管理的目的。目前本系统已经试用于厦门广电集团发射中心,系统运行至今效果良好,各方面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需求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李力 《自动化仪表》2024,(3):83-86+92
针对目前核电厂各辅助车间(BOP)采用分散监控模式带来的运行成本高的现状,设计了基于现场设备层、控制层、网络通信层和运行监控层的核电厂BOP集中监控系统,以实现各BOP的集中监控。BOP集中控制室的设置提高了BOP自动化控制水平,实现了BOP无人值守,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网络通信层采用冗余监控环网和冗余信息环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从物理层面将传输实时数据的监控网络与传输非周期性数据的信息网络分开,以分流监控数据与信息数据,从而提高网络通信层的可靠性。BOP集中监控系统采用统一的控制系统平台,减少了控制系统软硬件的备件种类、数量和设备管理费用。通过应用服务器中设计的计算机化规程系统、报警显示系统,降低了操作员的工作强度,增强了人机交互的友好性。  相似文献   

11.
该文采用传感器探测技术和GSM网络技术相结合,对企业级信息中心机房监控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完成了对机房环境和动力设备等的统一监控,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的负担,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实现了机房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智能电网的发展中电网运行和设备检测或监测数据、电力企业管理数据、电力企业营销等数据海量的增加带来的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分散地开发、运行和管理,系统数据存储结构独立,带来数据多源、格式不一致,数据准确性、实时性不强,数据质量不高,缺乏统一的数据规范等问题,本文利用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并行处理框架MapReduce的工作原理,搭建电网调度大数据应用平台系统,解决了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及时共享、访问、管理与分析挖掘等问题。采用数据清洗数据,解决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搭建电网调度大数据应用平台系统,既能实现跨专业、跨部门的多维度关联分析,又能满足海量的智能电网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需求,并具有强大的伸缩性,可扩展为电网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校园中现有用电管理系统的存在的缺陷与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嵌入式远程用电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系统以ARM-CORTEX-A8为主控板的核心处理器,Linux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同时在Linux系统中搭建了嵌入式BOA服务器;系统中使用html语言完成系统与用户的交互页面,并通过CGI技术实现了浏览器与嵌入式服务器的数据交互;为不改变原有建筑电力布线,系统终端采用zigbee无线网络实现远程的用电监控,从而实现远程用电管理系统;为使系统运行效率高,主进程中使用多线程技术完成系统中各任务,系统中使用数据共享内存的方式完成各进程间的数据通信,使用消息队列实现客户端对系统终端设备的控制,系统中通过sqlite3数据库完成所有历史数据的记载;通过系统实验测试,该系统可以正确响应用户需求以及满足校园内所设置的合理用电申请的远程用电管理要求,在安全、节约用电的同时有最大程度的方便了校园内非常规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用电设备运行状况的远程监测,需要对设备运行时的电能参数进行采集并上报至云平台。针对上述目的,本项目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自组网技术的电能采集系统,整个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节点和集中器组成。数据采集节点采用RN8209电能计量芯片实现负载电能数据的精确采集,并通过LoRa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至集中器。集中器采用了基于NB-IoT通信模块和LoRa通信模块的双模组设计,通过LoRa模块接收节点上报的数据,并通过NB-IoT模块转发至物联网云平台。本系统利用LoRa载波侦听技术设计了基于CSMA/CA的星型自组网络,实现了节点与集中器间的无线通信,适用于低成本、小规模的远程电能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案的数据采集功能、LoRa自组网通信功能和NB-IoT通信功能均能够正常实现,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通过浏览器网页集客房信息监测、灯光控制、空调控制、门禁控制、供电管理功能于一体.基于以太网单片机CH563设计的客房控制器RCU,通过以太网连接到Web服务器,可以控制客房内设备的开关与运转,同时收集客房信息上传服务器;基于CH563设计的Web Server,可以代替传统的电脑服务器,体积小、成本低;酒店管理员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CH563,在网页上获取客房信息、下发控制命令,实现智能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6.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对分布在本区域内或远程区域机房的通信电源设备及环境进行监控,以实现机房环境、告警、防盗等紧急事件的处理,从而实现一个区域或不同区域各机房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利灯泡贯流式机组长期运行存在的故障隐患分析,阐述飞来峡机组空气间隙在线监测系统建立的必要性,介绍目前机组空气间隙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设备选型、系统与监控系统接口等情况,最后通过TN8000软件对机组气隙等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对任一时间段的实时采样数据进行积累统计产生图形和分析报告,便于对机组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风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进步。文章通过风电设备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平台建设实践,从系统功能、平台建设、故障分析等层面,论述了如何基于大数据实现对风机故障预诊断,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监控与管理水平。通过对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利用系统内智能数据报警策略准确筛选机组异常,借助于人工智能分析诊断系统和远程专家的综合分析评价,滚动预测故障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用户优化风机维护检修工作,减少停机损失,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风机利用率。在集控中心预检测平台建立大数据存储、处理、分析、诊断服务器,收集风场各项数据后与专业厂家存储的数据资源整合,建立各种类型风机故障模型,集控中心培训诊断分析师可通过对比找出故障曲线特点和规律,对实时数据经诊断分析后提出整改措施,提前预防风机故障的扩大,开发相关监视及报警系统,联合风机传统监控系统提高监控中心的设备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油水井自动化系统)即通过传感、射频、通讯等技术,对油水井、计量间、油气站库等生产对象进行全面的感知,实现生产数据、设备状态信息在生产指挥中心及生产控制中心集中管理和控制,搭建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支持油气生产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油气田生产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系统。文章介绍了在冀东油田建立的一套覆盖油气生产、处理等全过程的油水井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生产数据自动采集、关键过程联锁控制、工艺流程可视化展示、生产过程实时监测的综合信启,平台,达到强化安全管理、突出过程监控、优化管理模式,以实现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效益的日标。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提高嵌入式机房运维能力,及时排除异常情况,提出嵌入式机房多功能模块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信号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后台监控层的多层架构模式。硬件结构设计用户登录模块、传感器运行模块、数据记录模块和监控显示模块,四个功能模块在多层架构下工作。软件部分通过数据传输程序连接终端设备与云计算中心,利用数据处理程序完成功能模块参数设置,完成嵌入式机房运行数据自动监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数据采集精度高,可以实时响应接入设备,及时获取预警信息,实现嵌入式机房自动智能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