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脑电信号一直被誉为疲劳检测的“金标准”,驾驶者的精神状态可通过对脑电信号的分析得到。但由于脑电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性和空间分辨率低等特点,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在运用脑电信号进行疲劳检测时还存在识别率低,特征提取操作繁琐等不足。为此,该文基于脑电信号的电极-频率分布图,提出运用深度迁移学习实现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即搭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利用SEED脑电情绪数据集对其进行预训练,然后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将其用于驾驶疲劳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从电极-频率分布图中获得与疲劳状态相关的特征信息,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此外,基于迁移学习策略可以将训练好的深度网络模型迁移到其他识别任务上,有助于推动脑电信号在驾驶疲劳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19,(9):22-25
针对双马赫-曾德尔(M-Z)干涉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输出信号非线性、非平稳特点,提出基于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CEEMD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利用各阶IMF的归一化自相关函数筛选出噪声分量进行中值滤波;然后对各阶IMF分量做Hilbert变换,基于Hilbert边际能量谱构造特征向量;最后利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实现振动信号的模式识别。对四种典型光纤振动信号的实验验证表明,算法的平均正确识别率最低可达85%。  相似文献   

3.
《无线电工程》2019,(7):587-591
针对传统手势识别方法中人工特征提取信息不完整导致的识别率较低以及识别手势类别较少的问题,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深度CNN框架,对多通道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手势动作识别。所应用的表面肌电信号数据来自Ninapro数据库中DB2健康个体数据集,分别识别9种手指动作和49种手势动作(49种手势动作包含9种手指动作),另外40种手势动作是17种基本手势动作和23种手腕动作。对数据集的表面肌电信号数据进行提取均方根值特征,生成12通道的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将处理过的表面肌电信号送入到深度CNN中,经过卷积、批次归一化、池化、梯度下降及dropout层处理,仿真测试后,DB2数据集的9种手势动作识别率是99.10%,49种手势动作手势不识别率是64.58%。  相似文献   

4.
张悦  胡春燕 《电子科技》2009,33(11):67-72
为了提高脑电信号多分类的情感识别率,文中选用上海交通大学提供的SEED脑电信号数据集,对其进行分频带特征提取。将脑电数据的微分熵特征、微分不对称性特征和有理不对称性特征通过线性动力系统平滑特征后,与功率谱密度特征进行分类效果比较,再利用有记忆递归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分类,发现提取的微分熵特征经过分类的效果好。在对3种情感进行分类的过程中,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分类相比于其他机器学习方法识别率有所提高,情感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95.045 9%。  相似文献   

5.
脑电(EEG)是一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脑信息记录形式,其反映了脑活动中神经细胞放电产生的电场变化情况.脑电广泛应用于脑-机接口(BCI)系统.然而,研究表明脑电信息空间分辨率较低,这种缺陷可以综合分析多通道电极的脑电数据来弥补.为了从多通道数据中高效地获取到与运动想象任务相关的辨识特征,该文提出一种针对多通道脑电信息的卷积神经网络(MC-CNN)解码方法,先对预先选取好的多通道数据预处理后送入2维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时间-空间特征提取,然后利用自动编码(AE)器把这些特征映射为具有辨识度的特征子空间,最后指导识别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多通道空间特征提取和构建方法在运动想象脑电任务识别性能和效率上都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通信信号的自动调制识别需要大量特征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离通道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CNN),分别提取时域信号的多通道和分离通道调制特征,再利用融合特征实现不同信号的分类。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CNN的算法,所提算法在高信噪比下针对两个数据集的识别率分别提升7%和18%;此外,相比于基于特征提取的传统识别算法,其高阶调制识别性能平均提升3 dB。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传统方法在进行心电信号质量分类时需要手动提取大量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域等复杂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心电信号质量评估方法。文章采用Physio Net/Computing in Cardiology Challenge 2017(PICC 2017)挑战赛数据集可以看出,所提出的方法在测试集上的准确度和F1分数分别为94.1%和93.1%。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心电信号质量评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单导联ECG信号的质量评估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手工误差。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自动分类心电信号能够减轻医生工作压力并大幅提高诊断速度和准确率。文中针对传统算法中特征提取过程复杂及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滤波重构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心电信号分类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传统信号滤波和心拍序列重构去除原始心电信号中的噪声干扰,然后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来自动学习心电信号特征并完成分类。在PhysioNet/CinC Challenge 2017数据集上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F1(查准率、召回率的调和平均)达到了0.8471,优于人工特征提取和常规卷积网络方法,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3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与双流卷积神经网络(two-stream CNN)是视频中人体行为识别研究的常用架构,且各有优势。该文旨在研究结合两种架构且复杂度低、识别精度高的人体行为识别模型。具体地,该文提出基于通道剪枝的双流-非局部时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TPNLST-ResCNN),该网络采用双流架构,分别在时间流子网络和空间流子网络采用时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ST-ResCNN),并采用均值融合算法融合两个子网络的识别结果。进一步地,为了降低网络的复杂度,该文提出了针对时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通道剪枝方案,在实现模型压缩的同时,可基本保持模型的识别精度;为了使得压缩后网络能更好地学习到输入视频中人体行为变化的长距离时空依赖关系,提高网络的识别精度,该文提出在剪枝后网络的首个残差型时空卷积块前引入一个非局部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人体行为识别模型在公共数据集UCF101和HMDB51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8.33%和74.63%。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文模型具有参数量小、识别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目标识别得到深入研究。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CNN)是CNN结构上的改进,它比CNN能获得更高的识别率,但在训练过程中仍需要大量的带标签训练样本。该文提出一种基于FCNN和改进的卷积自编码器(Improved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 ICAE)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即先用ICAE无监督训练方式获得的编码器网络参数初始化FCNN的部分参数,后用带标签训练样本对FCNN进行训练。基于MSTAR数据集的十类目标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扩充带标签训练样本的情况下,该方法不仅能获得98.14%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牛宝东  马尽文 《信号处理》2016,32(7):764-770
希尔伯特黄变换是由经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所组成的,在非线性、非稳态信号处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首先对脑电波信号进行模态分解,然后根据希尔伯特变换求得各本征模态函数的瞬时频率并依此计算出均值、方差及其核心频率区间等特征,并选取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的频率特征组成一个长的特征向量,称之为希尔伯特黄频率特征环。根据该特征向量,本文进一步采用支持向量机对癫痫和非癫痫脑电波信号进行学习和分类,并采用格点搜索的方法来选取支持向量机中的最优参数。通过在典型癫痫脑电波数据集上的5重交叉验证得出本文所提出的新方法在分类准确率上已经超越或接近现有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CEMD和融合的多视点图像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邻视点融合的多视点图像编码方法,通过融合与拆分对非同源图像同时进行编码。编码时,原始图像经过CEMD(Complex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同步分解成2维的固有模态函数和余量图像并分别融合,再对融合图像进行基于EMD的压缩编码。解码时,将融合图像拆分,重构出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失真度小和压缩比高的优势,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有效地提取滚动轴承各状态振动信号的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敏感固有模态函数(IMF)选择算法。该算法对振动信号经EEMD分解后得到的固有模态函数采用峭度值、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方法自动提取其敏感分量,以此获得振动信号的初始特征。再运用奇异值分解和自回归(AR)模型方法得到滚动轴承各状态振动信号的特征向量,并将其输入到改进的超球多类支持向量机中进行智能识别,从而实现滚动轴承的正常状态,不同故障类型及不同性能退化程度的各状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结合自回归模型或奇异值分解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可更有效地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信息,且识别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雷文太  梁琼  谭倩颖 《雷达学报》2018,7(3):294-302
运用探地雷达对复杂地下介质层进行探测时,雷达回波信号易受噪声影响。为了提高探地雷达的探测分辨率和数据解译效果,该文提出基于自动反相校正和峰度值比较的探地雷达回波信号去噪算法。首先,含噪的回波信号与随机噪声拟合得到两路信号,经过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后得到高峰度值信号和低峰度值噪声,对高峰度值信号进行相位判断并进行自动反相校正,再进行完全总体经验模态算法分解得到多个分解分量。将独立分量分析得出的噪声的峰度值作为阈值,峰度值高于该阈值的分解分量视为信号分量,累加得到重构后的信号,完成去噪处理。所提的去噪算法解决了独立成分分析算法中的信号相位不定性问题,且在进行完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后无需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噪声剔除的步骤。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基于运动想象(MI)的脑机接口(BCI)中,通常采用较多通道的脑电信号(EEG)来提高分类精度,但其中会有包含与MI任务无关或冗余信息的通道,从而影响BCI的性能提升。该文针对运动想象脑电分类中的通道选择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相关性和稀疏表示对通道进行选择的方法(CSR-CS)。首先计算训练样本每个通道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来选择显著通道,然后提取显著通道所在区域的滤波器组共空间模式特征拼接成字典,利用由字典所得到的非零稀疏系数的个数表征每个区域的分类能力,选出显著区域所包含的显著通道作为最优通道,最后采用共空间模式和支持向量机分别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在对BCI第3次竞赛数据集IVa和BCI第4次竞赛数据集I两个二分类MI任务的分类实验中,平均分类精度达到了88.61%和83.9%,表明所提通道选择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PCA与EMD的超宽带雷达生命信号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舜  朱方  徐艳云  方广有 《电子学报》2012,40(2):344-349
 本文分析了脉冲超宽带(UWB)生命信号模型,提出了基于主元分析(PCA)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的非接触生命信号检测方法.根据UWB信号杂波与生命目标回波特点,结合PCA去除杂波.提取适当的主元特征向量序列曲线上峰值所对应的时延,估计目标距离信息.采用EMD分解目标回波序列为有限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在时域上重构平滑生命特征曲线,且其在高信噪比下可实现心跳与呼吸信号的分离.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能同时提供生命信号的频域和时域波形位置信息,且重构得到的生命信号较符合实际信号时变、非平稳特性.  相似文献   

17.
特征提取是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目标识别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提出联合多层次单演谱特征的SAR目标识别方法,采用单演信号对原始SAR图像进行分解,获得不同层次的单演谱成分.基于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分解的谱成分与原始SAR图像的相关性,设置相似度门限来选取若干具有较强鉴别力的谱成分.采用联合稀疏表示(joint sparse representation,JSR)对筛选得到的谱成分进行表征和分类,并基于MSTAR公开数据集在标准操作条件(standard operating conditions,SOC)和若干扩展操作条件下对多类地面车辆目标进行分类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SOC下对10类目标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8.52%;对30°和45°俯仰角下的10类目标平均识别率分别为98.15%和72.06%;在噪声干扰条件下也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健性.综合对比,提出的方法相比现有几类SAR目标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互补经验模态分解(CEEMD)奇异值熵结合多核支持向量机(SVM)的入侵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首先,采用CEEMD方法对入侵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其次,再对IMF分量进行奇异值分解,计算其奇异值熵;然后,根据奇异值熵筛选出有用IMF分量,构建特征向量;最后,采用多核支持向量机识别入侵信号。采用实际采集的攀爬,敲击,汽车,风等场外入侵信号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CEEMD方法有效解决了EEMD的残留白噪声问题,多核SVM比单核SVM具有更好的识别率,攀爬入侵信号识别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