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调查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及其边缘行为的界定、防范和处理认知,为有效防控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及其边缘行为的发生,为科技期刊编辑部防范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提供指导,亦为相关部门辨识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简明、全面、一致、准确和实用的原则,设计针对期刊编辑人员和科研人员2种问卷,并通过“问卷星”进行问卷的调查回收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严格界定和划分学术不端、学术不当和学术失当行为;梳理15种学术不端、9种学术不当和10种学术失当行为的具体表现;总结6种学术不端、5种学术不当和5种学术失当行为的处理方式;明确引发学术不端及其边缘行为的制度和环境因素以及调查对象对我国相关文件政策的认知情况;总结15种期刊编辑人员和8种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对策;确定20%的文字复制比是目前编辑部普遍容许的最高复制比。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对具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应采取退稿和撤稿等严厉措施,同时应尽量减少学术不当和学术失当行为。【结论】 在处理学术不端及其边缘行为时,对学术不端行为要“零容忍”,要减少研究人员不懂学术规范而引起的学术不端边缘行为。  相似文献   

2.
英文科技期刊论文图片学术不端审读方法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 《浙江预防医学》2022,33(5):591-236
【目的】 尝试通过针对图片不当处理检测方法的实践,提出明确的图片检测规范和具体的检测标准。【方法】 通过梳理近年来图片学术不端典型案例的特征,使用Photoshop、Droplets及Forensically三种计算机辅助识别工具,在期刊日常工作的不同阶段进行图片不当处理检测,以完善图片不当处理的检测方法。【结果】 构建并完善图片不当处理的检测方法和判断分级标准,并在论文发表前和发表后,分别检测到有3.2%和1.3%的论文存在图片不当处理。【结论】 期刊编辑部应提高对图片不当处理的重视,并加强对作者关于正确处理图片的引导,期刊主管部门则应注重对期刊学术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研作者群体及其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论文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修改的态度,剖析其原因,并从学术期刊编辑角度提出防范这3种情况下常见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以期减少中文科技论文隐性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频次。【方法】 结合编辑工作实践确定修改论文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中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常见表现,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论文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其他合著者及其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修改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的态度。【结果】 第一作者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修改意愿,通信作者和其他合著者对此持开放态度,大多数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单位署名修改持否定态度,大多数第一作者在修改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时会征求通信作者和原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结论】 学术期刊可采取在投稿环节通过投稿须知提前告知,在投稿系统中完善论文作者、单位和基金项目信息,要求提交版权转让协议与作者贡献声明等措施,预防作者对作者和单位以及基金项目的随意修改。在作者要求修改时,可要求作者提供附全体作者签名的纸质版修改说明,必要时还可要求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盖章。期刊编辑应结合作者信息、作者贡献声明、版权转让协议和修改说明,认真查证比对,以识别并防范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从而推动学术期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已正式启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索多种形式的学术不端文献。以杜绝抄袭、伪造、篡改及其他(不当署名、一稿多  相似文献   

5.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5):323-323
<正>《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已正式启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索多种形式的学术不端文献。以杜绝抄袭、伪造、篡改及其他(不当署名、一稿多投、一学术成果多篇发表等)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6.
正《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已正式启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索多种形式的学术不端文献。以杜绝抄袭、伪造、篡改及其他(不当署名、一稿多  相似文献   

7.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已正式启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索多种形式的学术不端文献。以杜绝抄袭、伪造、篡改及其他(不当署名、一稿多投、一学术成果多篇发表等)不端行为。本刊利用AMLC检索所有来稿,并严格执行编辑初审制度。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稿件,将初审退稿,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学术期刊编辑及时、准确地辨别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提供现实依据,以充分发挥编辑在防范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调查《广东农业科学》2007—2013年发表疑似学术不端文献的数量、类型、年际变化和疑似源文献类型,深入分析2012—2013年不端文献的重合度、重合内容、产生历程以及作者特征等。结果 找出以上文献的“漏网”原因以及编辑部管理工作上的漏洞,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已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复制和拼凑,而是已经演化为隐式的深层次学术不端。结论 编辑部应严格规范审稿流程、强化责任编辑的学术把关职责、执行收稿时查重+发表前二次检测以及双系统检测、建立学术不端问题共享数据库、注重刊后学术不端文献的撤销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看法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利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看法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70.85%的医学研究生能正确判断学术不端行为,各单项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中,...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下,科技期刊利用智能工具、大数据自动挖掘技术、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对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学术不端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法】 根据目前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特征,分析学术不端检测软件的检索现状、人工智能辅助同行评审的方式,以及审稿人身份的检测等,梳理人工智能可以参与的过程,并提出相应措施及未来的方向。【结果】 基于人工智能的学术搜索引擎、智能图像数据库,可在同行评审时引入智能分析,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实验数据记录、同行评审中,采用身份唯一识别代码、用户画像功能鉴别作者、审稿人身份等。【结论】 人工智能与出版行业融合发展是未来的方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科技期刊需要在智能时代运用更多智能工具,在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科研诚信问题频发现状,发挥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加强学术期刊科研诚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环境,助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剖析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成因,结合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及思考,在分析学术期刊独特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具体路径。【结果】 从顶层设计、内控管理、文化培育层面,提出学术期刊在加强学术失信防范、学术不端惩戒、科研信用管理、科研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议。【结果】 学术期刊作为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关口,应切实把好科研诚信关,打造良好学术生态,推进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中英文学术期刊编委会运作效能的差异,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之策。【方法】 通过数据库检索、网络查询、文献梳理等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我国中英文期刊及期刊编委会的总体情况,再结合个体办刊经验,发现中、英文期刊编委会运作效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然后通过深度访谈中英文期刊主编和编委、图书情报管理专家,予以证实,对比中、英文期刊编委会的差异,并提出对策。【结果】 编委会是学术期刊对接学术资源的重要载体,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当前中文期刊编委会建设总体绩效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准行政化”色彩浓厚,制度建设缺失,角色认知错位,编委作用虚化、弱化现象普遍存在。中、英文期刊编委会运作效能差异十分明显,高水平英文期刊和国内新创办的英文期刊编委会深度介入办刊流程,运作效能十分显著。【结论】 提高中文期刊运作效能,可以借鉴高水平英文期刊编委会运作经验,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拾服务学术、服务科研的本心和初心;改革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先进高效的出版平台;凝聚学术社群共识,制订编委会章程;在结群建群过程中,建设务实、精干、高效的编委会团队,从而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学术期刊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学术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防治策略,为期刊完善学术不端防治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管理控制理论分析学术期刊的学术不端防治体系,按照管理控制时机,从期刊出版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网络调研和文献分析法,对《图书情报工作》的“三期治理”策略进行总结和提炼。【结果】 《图书情报工作》的“三期治理”策略体现在:前期防控——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强化学术诚信自律;中期管控——严控编辑出版过程,规范相关主体行为;后期治理——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加大违规惩处力度。【结论】 可通过强化联盟化防控机制、优化稿件全流程管控机制、细化编辑职业发展机制和深化技术辅助研判机制等策略,完善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时期编辑职业伦理构建的作用及其核心要素,为提升科技期刊编辑伦理素养、推进编辑出版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编辑职业伦理的内涵进行界定,并总结构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职业伦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编辑职业伦理的核心要素。结果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伦理主要通过伦理立法规范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职业行为。构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职业伦理能够提升编辑人员的综合素养,促进编辑人员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并促进编辑事业发展。科技期刊编辑职业伦理的构建应基于权利与义务、良心与荣誉、情感与理智、胆识与审慎等核心要素,通过正确行使编辑权利与履行编辑义务、培育编辑良心、保持编辑荣誉感、建立积极理智的编辑职业情感、提升胆识和审慎素养等途径予以实现。结论 构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职业伦理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理解科技期刊编辑职业伦理的内涵,并基于相关核心要素进行积极构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国际主要学术出版技术服务商面向科技期刊服务的业务特征,为国内科技期刊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13家典型的国际学术出版技术服务商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总结其业务范围及产品和服务方案,并结合国内同类机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文献探讨专业化的学术出版技术服务商的发展趋势。【结果】 国际学术出版技术服务商的业务范围覆盖学术出版全过程,近年来呈现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服务内容更加分工细化的趋势。国际学术出版技术服务商充分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其规模和业务范围大于国内同类企业。【结论】 利用好技术手段,发展成熟完善的学术出版技术服务产业,有利于科技期刊将资源集中于核心内容,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期刊编辑部人员的角度分析国内学术期刊专题/专栏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切实发挥学术期刊专题/专栏建设的作用提供数据支持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学术期刊编辑部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学术期刊专题/专栏开展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编辑部人员的态度和满意度、存在的困难等,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样本中,学术期刊专题/专栏策划开展率为83.5%,约稿成功率为86.0%。85.9%的期刊编辑部人员愿意在专题/专栏建设方面投入精力,68.5%对专题/专栏建设持满意态度。85.3%的期刊专题/专栏稿件年发文比例在25%以内,而专题/专栏稿件年发文比例为>25%~50%时专题/专栏满意度最高。78.3%的期刊专题/专栏建设年投入经费低于5万元。中文期刊专题/专栏策划开展率、约稿成功率、年投入经费、专题/专栏稿件年发文比例与满意度均低于英文期刊。99.5%的调查对象表示期刊专题/专栏建设有各方面的困难。【结论】目前国内学术期刊普遍重视专题/专栏建设,但仍需要探索适合自身期刊发展的专题/专栏建设规模,中文期刊专题/专栏建设尚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编辑部人员表示专题/专栏建设中,存在期刊影响力不够、编辑人员数量少、专家回应率不高、稿件提供拖延和质量不如预期等困难。建议通过打造期刊特色,增强期刊凝聚力,提高期刊影响力;多渠道补充编辑人员,尝试集约化出版;优化约稿方式方法;调动重要合作对象的积极性;提升编辑的学术能力和服务能力;适当增加专题/专栏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特别是中文期刊);多组织合作建设专题/专栏等方式来提高专题/专栏建设的成功率和效率,为树立期刊品牌、提高期刊影响力和办刊水平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研学术期刊“编研一体”的现状,分析其实现路径,为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编研一体”水平和工作素养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学术期刊编辑“编研一体”的现状、促进因素、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学者参与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意愿进行问卷调查;选取4个典型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和2名编辑代表,从单位层面和个人层面进行“编研一体”可行性的深度分析。【结果】 (1)大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对科研活动有所涉及,已经意识到参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但参与的深度不够。学术期刊编辑参与“编研一体”的促进因素主要是工作性质和个人自身发展所需,以及自身喜爱科研工作;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成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排名第二的制约因素是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2)半数左右的学者有兴趣从事兼职期刊编辑工作。(3)主管主办单位的支持对于编辑实现“编研一体”具有重要影响。【结论】 “编研一体”具有现实需求和可行性,实现路径主要有:主管主办单位给予多方位的支持;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主管主办单位和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找准研究方向,积极开展研究工作;鼓励学者加入编辑队伍,扩大“编研一体”的队伍。  相似文献   

18.
王涵  方卿  翟红蕾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0):1310-81
【目的】 对专业性期刊与综合性学术社交媒体的传播内容与运营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学术期刊新媒体运营的建议。 【方法】 以20个专业性期刊公众号与20个综合性学术公众号为分析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其发布的2845篇推文进行质性分析。 【结果】 综合性学术公众号的微信传播指数普遍高于专业性期刊公众号;二者关于论文、学术活动、增值服务3个一级类目的传播内容相似,但二级类目和三级类目的传播内容各有差异;专业性期刊公众号以纸刊论文内容传播为主,服务模式较为单一;综合性学术公众号侧重于目标群体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传播,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产业链更为完善。 【结论】 借鉴综合性学术公众号深挖社交媒体传播的特性,提出知识重组,打造专业内容传播新模式;利用技术赋能,加强学术知识服务与互动;通过学术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多层联动协同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