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处理对行激素替代方案(HRT)冻胚移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接收冷冻胚胎移植(FET)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3例,按照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实验组(GnRH-a+HRT组,261个冻胚移植周期)与对照组(HRT组,382个冻胚移植周期)。比较2种内膜准备方案的FET妊娠结局。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活产率、流产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影响妊娠结局的混杂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黄体生成素(LH)、基础雌激素(E2)、基础泌乳素(PRL)、基础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腺激素(Gn)天数、不孕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GnRH-a+HRT组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Gn总量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高于HRT组,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体质量指数(BMI)、基础雄激素(T0)低于H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子宫腺肌症或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单纯激素替代方案、半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全量长效GnRH-a降调节后联合激素替代方案3种内膜准备方法对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内膜准备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进行FET治疗的EMT、子宫腺肌症或不明原因RIF患者191例,按照子宫内膜准备方法分为单纯激素替代组(n=63)、半量GnRH-a组(n=61)和全量GnRH-a组(n=67)。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移植周期数、移植胚胎数、孕激素转化日内膜厚度、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优质胚胎率、宫内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等情况。结果:3组FET周期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BMI、不孕年限、移植周期数、移植胚胎数、孕激素转化日内膜厚度、移植日内膜厚度和移植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量GnRH-a组和半量GnRH-a组患者宫内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明显高于单纯激素替代组(χ2=9.000,P<0.05;χ2=7.917,P<0.05);与半量GnRH-a组比较,全量GnRH-a组宫内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MT、子宫腺肌症或不明原因RIF患者FET周期中,GnRH-a降调节后联合激素替代方案可有效改善FET妊娠结局;全量长效GnRH-a及半量长效GnRH-a降调节后的妊娠结局较为相似,并且半量长效GnRH-a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作为FET周期中内膜准备方案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背景薄型子宫内膜是导致患者妊娠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全胚冷冻是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助孕过程中的重要策略,对于其后的冻融胚胎移植方案的选择尚存争议。目的探讨在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中两种非依赖内源性卵巢周期的内膜准备方案,即人工周期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人工周期中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7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治疗,取卵当月因子宫内膜厚度≤7 mm进行全胚冷冻,后采用人工周期(人工周期组,n=409)和GnRH-a降调节人工周期(GnRH-a降调节人工周期组,n=103)进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人工周期组患者平均移植胚胎(1.60±0.49)枚,GnRH-a降调节人工周期组患者平均移植胚胎(1.66±0.52)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周期组中,移植1枚、2枚、3枚胚胎者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降调节人工周期组中,移植1枚、2枚、3枚胚胎者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中两种非依赖内源性卵巢周期的内膜准备方案即人工周期和GnRH-a降调节人工周期妊娠结局相似,不建议在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反复种植失败等特殊病史的常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群体中使用GnRH-a联合激素替代的内膜准备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霞  赵军招  周玮  王佩玉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098-1100,110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治疗后的有效促排卵方案。方法收集EMs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35例,于GnRH-a预治疗后月经周期第3天启动(A组)与GnRH-a预治疗后第28天启动组(B组)的两个不同时期予以促性腺激素(Gn)超促排卵,并与单纯性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80例(C组)治疗结局作比较。结果 3组年龄、不孕年限、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Gn使用天数、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和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讨论GnRH-a预治疗EMs患者后,于月经周期第3天启动超排卵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中试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超长激素替代方案对既往胚胎种植失败再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着床失败再次行FET的患者669例,根据本次FET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2组:改良超长激素组(n=184)患者接受改良超长激素替代方案,单纯激素组(n=485)患者接受单纯激素替代方案.回顾性分析2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转化日子官内膜厚度、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超长激素组的优质胚胎率低于单纯激素组(50.9% vs 64.8%,P<0.01),但囊胚移植率高于单纯激素组(57.4% vs 18.3%,P<0.01);改良超长激素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单纯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vs 23.8%,46.7% vs 35.9%;P均<0.05).临床妊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囊胚移植率和优质胚胎率是临床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按照移植胚胎胎龄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中,虽然单纯激素组的优质胚胎率高于改良超长激素组(67.5%vs 58.0%,P<0.05),但两组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0% vs 16.7%;34.9% vs 32.0%;P均>0.05);在囊胚移植周期中,单纯激素组与改良超长激素组的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7% vs 45.5%,P>0.05),改良超长激素组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单纯激素组(39.6%vs 27.2%,56.9% vs 40.2%;P均<0.05).结论 对于既往胚胎种植失败再次行FET助孕的不孕患者,改良超长激素替代方案可提高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冷冻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膜厚度<7 mm、行自然周期或激素替代周期行冻融卵裂期胚胎或囊胚移植的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方案和移植胚胎类型不同分为4组:N3组,自然周期,移植卵裂期胚胎,37例;N5组,自然周期,移植囊胚,39例;H3组,激素替代周期,移植卵裂期胚胎,44例;H5组,激素替代周期,移植囊胚,41例.比较各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周期取消率.结果 H3组周期取消率高于N3组(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5组周期取消率高于N5组(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5组与N3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周期取消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5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H3组(P<0.05).结论 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冷冻胚胎移植采取激素替代周期相对于自然周期并无优势;周期规律的选择自然周期更好;选择囊胚移植可以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莫莉菁  朱梦霞  沈春娟  姚秋萍  付伟平 《浙江医学》2024,46(5):485-489,495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HS)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激素替代治疗(GnRHa-HRT)内膜准备方案冻融胚胎移植(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至10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既往有1~2次胚胎移植失败史的不孕妇女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nRHa-HRT联合HS组和GnRHa-HRT组,每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FET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BMI、既往移植失败次数、转化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移植数、优质囊胚移植数、不孕类型、不孕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GnRHa-HRT联合HS组的胚胎着床率高于GnRHa-HRT组(40.20%比26.47%,χ2=4.324,P=0.038),56例GnRH-HS-HRT组患者行HS,HS正常患者26例(46.43%),异常患者30例(53.57%)。GnRH-HS-HRT组HS正常患者与异常患者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既往有胚胎移植失败史的患者,宫腔异常的发生率较高,HS联合子宫内膜搔刮术有助于发现子宫腔细微病变,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在同一个月经周期内进行HS和FET,可以缩短治疗周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陈楠  周燕  张红艳  江美燕  林珍云  费小阳 《浙江医学》2023,45(12):1270-1273,1278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生殖中心因不明原因 RIF 再次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 16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分为 GnRH-a 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治疗(HRT)组(GnRH-a-HRT 组)81 例和 HRT 组81 例。比较两组患者转化日雌二醇(E2)水平、临床妊娠率等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影响临床妊娠结局的因素。 结果 GnRH-a-HRT 组患者转化日 E2水平低于 HRT 组,临床妊娠率高于 HRT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显示 GnRH-a 和转化日 E2水平不是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均 P>0.05),而女方年龄是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GnRH-a 降调节治疗可提高 RIF 患者临床妊娠率,但不是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这类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的结局受其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和GnRH激动剂(GnRH-a)长方案在同一不孕患者中新鲜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为促排卵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年内接受GnRH-ant方案和GnRH-a长方案促排卵助孕治疗的74例不孕患者(共14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2种促排卵方案的促排卵效果、胚胎发育情况和新鲜周期移植的临床结局。 结果 促排卵情况,与GnRH-a组比较,GnRH-ant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总用量、使用天数和内膜厚度均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升高(P<0.01);获卵数和HCG日血清中孕酮(P)及雌二醇(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情况,与GnRH-a组比较,GnRH-ant组患者2个原核(2PN)率、异常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用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形成率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nt组患者优胚率和可利用胚胎率明显升高(P<0.05)。临床妊娠结局,2组患者移植胚胎数目、异位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nRH-ant方案周期优胚率和可利用胚胎率高于GnRH-a长方案,Gn使用剂量更低且使用时间更短,可能是更适宜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保守性手术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三组。GnRH-a组40例,孕三烯酮组40例,米非司酮组42例。分析并比较术后应用GnRH-a、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妊娠率,监测内分泌变化。结果:GnRH-a组临床完全缓解率(92.5%)和妊娠率(75.0%)明显高于孕三烯酮组(82.5%、50.0%)和米非司酮组(83.3%、54.5%)(P〈0.05),但三组间的复发率差异不明显(P〉0.05)。GnRH-a组用药后,血清LH、FSH、E2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GnRH-a组血清LH、FSH、E2水平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应用GnRH-a可以提高患者受孕率,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功能的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移位术辅以放疗和激素替代疗法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早期无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05例,按告知自愿的原则分A组(全切除组)、B组(卵巢保留组)、C组(卵巢保留 放疗组)、D组(卵巢保留 放疗 激素组)。A组30例,采用子宫全切除术治疗;B组25例,采用子宫全切除术 卵巢移位术治疗;C组34例,采用子宫全切除术 卵巢移位术 放射治疗;D组16例,采用子宫全切除术 卵巢移位术 放射 激素替代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血清性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5年存活率比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明显高于A、B组(P<0.01);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临床表现比较,B、C和D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对早期且无卵巢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的年轻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 保留卵巢术,并辅以体外放疗 腔内放疗,或在术后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孙宏  吴蕾 《安徽医学》2019,40(2):115-118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与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M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EMP患者112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术后1年妊娠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减少量和VEGF降低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EMP患者,能够减少患者月经量,降低VEGF水平及复发率,并提高患者妊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调节后联合激素替代和单纯激素替代2种内膜准备方法对高龄不孕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降调节后激素替代FET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为高龄不孕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内膜准备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年龄≥35岁首次行FET高龄不孕患者211例,按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组(n=114)和激素替代周期组(n=97)。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基础性激素、转化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质胚胎数、移植优质胚胎率、多胎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并对高龄不孕患者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的妊娠结局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BMI、AMH、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质胚胎数、移植优质胚胎率、多胎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均明显高于激素替代周期组(χ2=9.964,P<0.05;χ2=9.964,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OR=0.805,95% CI:0.697~0.930)和移植优质胚胎数(OR=4.098,95% CI:1.597~10.514)是影响高龄不孕患者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妊娠结局的关键因素。结论:采用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的高龄不孕患者在FET中能得到更好的临床结局,年龄和移植优质胚胎数是影响高龄不孕患者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妊娠结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endometrial preparation for 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 in women with advanced endometriosis(EMS).Methods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MS(542 cycles), who were prepared for FET, were retrospectively assessed. Included patients underwent a total of 233 FET cycles(180 patients) using natural cycle(NC), a total of 142 FET cycles(115 patients) using letrozole(LE) ovulation induction, and a total of 167 FET cycles(137 patients) using hormo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HRT) for endometrial preparation.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nences in the clinical pregnancy rate(LE:49.30%, NC: 50.21%, and HRT: 43.11%, P=0.343), the implantation rate(LE: 29.26%,NC: 36.03%, and HRT: 29.55%, P=0.084), and the live birth rate(LE: 38.02%, NC:39.11%, and HRT: 35.33%, P=0.648) among the three group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ongoing pregnancy rate, the miscarriage rate,and the pregnancy complication rate. The single birth weight in patients using NCFE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using HRT-FET(P=0.044) and a higher twin birth weight in patients using LE-FET were observed 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P=0.022).The rate of birth weight 2 500 g was also higher in the NC-FET group than in other groups. No congenital birth defects were found in the three groups.Conclusion Different endometrial preparation protocols without ultra-long Gn RH-adown-regulation for FET yield similar pregnancy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EMS. A tailored endometrial preparation protocol should be recommend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atients?situ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醋酸曲普瑞林联合激素替代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收治的82例行IVF-ET的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醋酸曲普瑞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卵泡情况(获得卵泡个数、卵母细胞成熟率)及受精结果(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结局(妊娠率、流产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H、E2均较治疗前降低,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H、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获取卵泡个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而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醋酸曲普瑞林联合激素替代治疗有助于改善PCOS不孕症患者IVF-ET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有利于患者获取卵泡数增加,并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的低妊娠率是医学研究焦点,如何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率是关键所在。本课题通过观察滋肾凉血调周法对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方面的作用。 方法 选取宁波市中医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经腹腔镜确诊为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130例,轻度组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空白组,中药组服用滋肾凉血调周中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3个月经周期,空白组不予治疗,观察6个月经周期;中重度组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均予术后月经第1天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每4周一针,共3个疗程,治疗组续服滋肾凉血调周中药3个月经周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ER、PR及VEGF表达并观察妊娠结局。 结果 ①轻度组:治疗后中药组子宫内膜ER和VEGF表达较空白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②中重度组: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ER、PR和VEGF表达较西药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③中药干预的2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妊娠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滋肾凉血调周法能有效下调子宫内膜中ER和VEGF表达;该方法与GnRH-a针联合使用后对PR也有显著性下调作用;其提高妊娠率可能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激素受体和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