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传统纺丝成网生产已步入高附加值,功能性、耐用性纺粘非织造布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纺丝成网技术在快速高效、复合功能、生产弹性以及革新性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介绍了部分耐用性纺粘非织造布新产品的性能和应用状况,包括高比表面积产品、弹性纺粘非织造布产品、异形截面纤维产品、生物基聚合物产品、超细纤维纺粘非织造布产品等,希望能为高附加值纺丝成网非织造产品的开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目前,日本正在全面地研究细旦纤维非织造布.现在日本对细旦纤维非织造有的应用已不局限于人造革,正在应用于电刷.应用于电刷的细旦纤维和细旦纤维非织造布生产技术不同于人造革.附表所示为日本细旦纤维非织造布的制造商及产品指标(不包括熔喷法和纺粘法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3.
<正>天津工业大学现已突破了闪蒸纺项目关键技术的研究,致力于成果的产业化近年来,我国非织造布行业发展迅猛。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非织造布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在以超细纤维非织造布产品为代表的高端领域较为缺欠。而在国际市场上,闪蒸纺非织造布已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工业、包装材料、印刷品、覆盖布、农业用品  相似文献   

4.
旭化成纺织株式会社(Asahi Kasei)开发了一种含有纤维素的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纤维的直径小于100纳米,而织物孔隙的尺寸也小于100纳米,非织造布的定量小于10克/米^2。该会社将纸浆的原纤维加工成直径小于100纳米的纤维。在这之前,旭化成已开始销售采用细菌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的纳米纤维非织造布,但发现在产量和成本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纤维素纳米纤维非织造布更加适合于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超细纤维具有独特的性能,本文介绍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生产中的两种主要制备方法,即复合纺丝法、闪蒸法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熔喷法是一种超细纤维成网法,即用颗粒或粉末状树脂直接制造非织造布的工艺生产过程。早在50年代初,美国海军实验室开始对熔喷非织造技术进行研究,但直到70年代才实现熔喷技术的工业化生产。近年来熔喷技术在兴旺发展的非织造工业中以较为领先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熔喷产品的巨大市场及其广阔的产品开发前景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7.
该高强度聚丙烯纤维由日本宇都日东化成公司试制,现有长丝束为350~1500旦(单丝2~15旦);超短纤维:单丝2~15旦/纤维长5~20mm及单丝2~15旦/纤维长38.76mm。纤维断裂强度、弹性、热收缩率指标优于以往产品,纤维熔点为170℃~175℃,可用作各种增强基材用的非织造布,可使针刺非织造布强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拓展纳微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拓宽防护服面料的来源,对闪蒸法制备纳微米纤维非织造布及其用于防护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闪蒸纺丝所用原料的种类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纺丝工艺、纺丝过程及产品进行阐述;总结了闪蒸纺丝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了闪蒸非织造布的特点和应用;讨论了闪蒸非织造布防护服的分类以及目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闪蒸纺丝技术是目前发展前景良好的纳微米纤维非织造布制备技术,闪蒸非织造布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防护服面料,发展该技术对提高我国非织造行业技术水平,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闪蒸纺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发展,着重介绍了闪蒸纺丝的工艺原理和闪蒸纺所用的聚合物及溶剂,并对闪蒸纺超细纤维的性能及应用领域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0.
高强度聚丙烯纤维:该高强度聚丙烯纤维由日本宇都日东化成公司试制,现有长丝束为350~1500旦(单丝2~15旦);超短纤维:单丝2~15旦/纤维长5~20mm及单丝2~15旦/纤维长38~76mm。纤维断裂强度、弹性、热收缩率指标优于以往产品,纤维熔点为170℃~175℃,可用作各种增强其材用的非织造布,可使针刺非织造  相似文献   

11.
刘森 《产业用纺织品》2000,18(7):10-11,35
纺丝成网法是非织造布生产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用于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中的高性能纤维以及化纤纺丝技术 ,如复合纤维技术和功能性纤维技术 ,并就具有特殊性能的非织造布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2.
纺粘法非织造布的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纺粘法非织造布向着纤维细旦化、生产高速化和成网均匀化方向发展,并且通过复合工艺能生产种类繁多的高性能产品.其应用范围涉及医卫材料、土工布、过滤布、汽车用布、农业用布、家庭用布等多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MeccanichModerne公司最近已利用其制造细旦长丝和双组分纤维设备的技术,开发出多层纺丝成网的纺粘法生产线。该线幅宽在1m~4m,产量可达150kg/h~1000kg/h。基本设计包括了从1个纺丝箱到4个纺丝箱的组合。多层纺丝成网的生产线的优点是,它可以生产多层不同聚合物、不同纤维旦数或颜色的纺粘法非织造布。多层纺丝成网的纺粘法生产线  相似文献   

14.
超细纤维除了可以制做高附加价值的织物外,也可以应用在过滤、吸油等环保方面。台湾省的远东纺织公司已投资1000多亿元台币开发生产熔喷法超细纤维非织造布。 传统超细纤维的细度大约是在0.1~0.8(?)之间,而熔喷法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所用的纤维细度只有约0.02(?),因此在生产技术上更为困难。然而它应用在防污设备方面,却有极佳的效果。远东纺织公司所开发的产品就是属于这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纺粘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工艺流程,介绍了纺粘水刺复合非织造布的优越性能、工艺流程及产品用途。复合技术是开发非织造布新产品的有效方法,其中纺粘成网与水刺固结就是一种强强联合,利用纺粘和水刺工艺两者的优点,可以生产出性能优越、高附加值的高档非织造布。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优越性能及广泛用途决定了其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中纺粘水刺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是目前非织造布工业发展的最新亮点。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非织造布的产量显著增长,目前世界年产量超过120万吨,日本1989年非织造布产量约达16万吨。非织造布具有广泛的用途,其应用范围从农业、土木工程、建筑、机动车辆和工业材料到医疗、卫生和生活有关产品。非织造布有多种制造工艺,其中包括短纤维干法成网、短纤维湿法成网、纺粘法、熔喷法、闪蒸纺丝和射流喷网非织造布工艺。利用这些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介绍了细旦非织造布的4种生产方法,即纺粘、熔喷、闪蒸纺和静电纺,从技术特征、产品性能与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当今国外细旦非织造布技术进步的趋势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提高国内非织造布行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1 国外非织造布行业发展的现状1.1 国外非织造布工业发展现状1986年世界非织造布产量约100万吨,占世界纺织品总量的8%。1995年超过200万吨。80年代,世界非织造布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0年代中的前五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仍维持在8%。美国有人预言,到2050年将会出现机织、针枳、非织造布三足鼎立的局面。非织造布的加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仍以干法为主,约占50%~60%,其次为纺丝成网法、熔喷、湿法、水刺法等。纺丝成网法与熔喷法在美国1995年的应用比重达35%,而在西欧则接近42%。预计今后数年,世界范围非织造布加工方法中纺丝成网、熔喷等聚合物…  相似文献   

19.
超细纤维在水刺法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芸  施淑波 《非织造布》2006,14(3):23-27
介绍了应用于水刺法非织造布的超细纤维的分类及应用超细纤维生产水刺法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说明了应用超细纤维生产水刺法非织造布能赋予水刺布许多优良性能。如柔软性、透气性、结构致密等,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及价值得到极大地提升,扩大了市场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当前,非织造布技术发展的一个十分明显的趋势是向多组分、超细旦、复合化的方向发展,相互组合以及产品的复合化方向.上的发展。而涂层复合技术作为一项新的应用技术,随着非织造材料及高分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仅不同品种非织造布可以相互复合,而且非织造布也可以与其它材料相复合,形成新的用途。多种复合的途径不仅使材料和非织造布问取长补短,而且将两种或不同种类的非织造布复合成一种材料,还能开拓更为宽阔的用途。复合和涂层质量的好坏及生产效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品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复合/涂层联合机的研发成为非织造布设备生产企业研究和开发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非织造布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现在非织造布生产设备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开发新型的非织造布复合/涂层联合机研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